1、莆田二十四中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必修一)命题人:曾素娟审核人:林益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东周列国故事中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公元前782年,“周幽王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个故事不能表明:( )A、周幽王荒淫无度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C、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命令D、西周末年势力强大【答案】D考点:分封制。读懂材料意思是解题的关键。材料讲述的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B、C三项都有所体现。材料无法体现D项所
2、述内容。2秦始皇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A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B“节用裕民以德服人”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D“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答案】A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D不对,这体现了仁政的思想,与题干无关;C不对,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以法家思想为理论依据,但是法令主要是手段,也与题干无关。君主专制是指决策的方式,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治体制,两者的结合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君主专制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国家大事由其一人独断。中央集权是指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地方长官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强调中央对地方的
3、统治。A符合题意。3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下列场景在历史剧拍摄中不应出现的有()封神榜中烽火戏诸侯汉武大帝中卫青出任枢密使大宋提刑官中内阁首辅专权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A BC D【答案】D考点:古代政治体制。封神榜主要反映的是商朝、商周之交的历史,而烽火戏诸侯是西周末期的,故错误;枢密使在北宋时期才出现,故错误。内阁在明朝出现,故错误。军机大 臣在雍正帝时出现,故错误。4. “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描述的政治体制开始实行于()A西汉B唐朝C北宋D元朝【答案】D考点:行省制。从材料“今立行省于外”可以很容易的看出
4、这是指的元朝,行省制度是元朝创立的,其他各项时期尚未出现行省制。5罗马法第一条规定:“假如法院需要你到场时,你有义务要去,假如你不去,传唤你的人有义务在两名证人的协助下强迫你去;假如你犹豫或企图逃走,传唤者有权将你抓去。假如被告因年老或生病无法移动,传唤者有义务为他准备交通工具。假如原告及被告已到场,诉讼必须在日落前完结。”这说明()A罗马法是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B罗马法的规定太啰嗦C罗马法影响深远 D罗马法主张轻罪重罚【答案】A考点:罗马法。材料就罗马法关于司法传唤的执行程序进行了详细而又明确的规定,使传唤这一司法程序具有非常充分的可操作性。故选 A。6.“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5、,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等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文中的“她”指的是()A古代中国B古代希腊C古代罗马D古代雅典【答案】B考点:古希腊文明。古代希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是西方文化的发祥地;A项是东方文明;C是继承和发展的古希腊文明,并且与“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不符;D项是古希腊的一个城邦。7伯利克里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指( ) A居住在雅典的全体国民 B.罗马城的全体成年国民 C.所有的成年男子 D.祖籍雅典有财产的成年男性【答案】
6、D考点: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制度的民主范围非常有限,而且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少数男性公民的奴隶主专政,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政治权利;因此选D8.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责任内阁制下( )A内阁可以弹劾首相B首相和内阁相互牵制C内阁成员集体负责D首相必须对内阁负责【答案】C考点:英国责任内阁制。从材料“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和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英国责任内阁实行的是集体负责的原则,内阁全体成员一致的原则,故选C。A项错误,议会可以弹劾首相领导的
7、内阁;B项错误,内阁和议会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牵制;D项错误,首相对议会负责。9魏源在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中的“巴厘满”是该国某一机构的音译词。这一机构是( )A内阁B议会C首相D最高法院【答案】B考点:近代英国政体。根据对材料的判断和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了解,这个机构可以决定战争和议和;可对国王的行为进行制约,这个机构是指议会。1689年10月,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巴厘满”是对议会(par
8、liament)的音译。10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两国是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德国首先向法国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请思考,在宣战之前,双方政府要经过哪些程序( )A 德国:首相经过议会同意宣战;法国:总统直接宣战B德国:议会直接宣战;法国:议会直接宣战C德国:皇帝直接宣战;法国:总统提出法案,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总统宣战D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法国:总统直接宣战【答案】C考点:近代西方代议制。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德国1871年宪法实质上仍带有专制主义色彩,德国皇帝是权力中心,有权对外宣战,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权力中心
9、在议会。故选C项。11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华盛顿在此强调的是A中央集权原则B自由平等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D司法独立原则【答案】C考点:1787年宪法。分析题干,注意“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这句话,实际是说各个部门要各司其职,互守本分,其实就是要坚持分权制衡,答案为C。12.下图是某学习小组搜集到的材料,最能概括其内容的研究标题是( )A 多样的政治文明类型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D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答案
10、】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外政治体制的差别。从材料可知,图中所示的是中国、雅典和美国的政治体制。中国实行专制主义体制,雅典和美国是民主制,但是其二者又有很大的不同。B、D项不符合中国的体制体制;C项不符合雅典和美国。所以应选A。13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11、 )A 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天津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答案】D考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紧扣问题中的时间特征因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结合所学史实不难得出20世纪初期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同时辛亥革命为中国国家的独立指明了新的方向,故答案选D,A B C三项发生的时间均在19世纪与材料不符。14.英国议员威廉格拉斯顿说:“这场战争从根本上就是非正义的,将让这个国家蒙上永久的耻辱我们的国旗成了海盗的旗帜,她所保护的是可耻的鸦片贸易
12、。”他所说的“这场战争”的根本起因是()A打开中国市场 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输入鸦片 D扭转贸易逆差【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从材料中的“英国”、“鸦片贸易”等信息可 以判断是鸦片战争。 由此可知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 B C 是 D 的手段,D 是战争前英国对华贸易的目标。 15.“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陈毅的这句话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B国民党的腐败统治C解放军战士的英勇作战 D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考点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中, 解放区人民全
13、力以赴支援前线,他们组织大批运输队、担架 队,担负随军远征、二线转运和后方运输等工作。淮海战役 期间,支前民工累计达543万人,向前线运输大量弹药和粮 食,这场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的支持,故选D。16.厦门环岛路上有一巨幅标语“一国两制,统一中国”。下列关于“一国两制”表述错误的是( )A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台湾问题提出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规定港澳台地区享有同样的自治权 D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答案】C考点:一国两制的方针。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不同。港澳问题属于中国主权问题,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因此台湾地区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17一位历史学家在一篇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论文中,描
14、述某一事件:“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运动。”一方面是反帝国主义运动争回我国在青岛的主权;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觉醒。请问此事件可能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卢沟桥事变 D文化大革命【答案】B考点:五四运动。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该事件发生在中国近代历史时期,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争回我国在青岛的主权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觉醒”,该事件是五四运动,故选B。18.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A英法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B八国联军侵
15、华战争的照片C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 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答案】A考点:中国近代史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A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6-1860年),B发生在1900年,C发生在1912年元旦,D发生在1899-1900年间,所以从时间特征来看莫里循在华逗留时间(1897-1920)与A项不吻合。19.“这真是一条遥远漫长的道路。这不单单指从华盛顿到北京相隔的空间距离现在西洋头号强国的总统终于万里迢迢来到了北京进行访问。”朝日新闻所描述的这一事件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冷战时代的结束 D日内瓦国际会议成功举办
16、【答案】A考点:中美关系缓和化。材料反映的是尼克松访华。尼克松1972年访华签署了联合公报,中美关系正常化。故选A。B项是在1971年,在美国总统访华之前;冷战结束是在1991年;D项是在1954年。都不符合题意。 20.当前,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频频提出“中国威胁论”,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冷战思维。“冷战”是历史的产物,是利益冲突国家之间除直接军事冲突之外的全面对抗。“冷战”局面的开始的标志是( )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马歇尔计划制定 D北约建立 【答案】B考点:杜鲁门主义。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故选B。A项是冷战的序幕。CD项都是冷战的具体措施
17、。2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是( )A北约建立 B不结盟运动兴起 C欧盟成立 D中国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答案】A考点:多极化趋势。北约的建立不能体现世界多极化,而是美国企图控制世界的措施,故选A。22.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从下列中国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A国家领土变化B国家性质变化 C思想文化变化D国际地位变化【答案】B考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从清朝黄龙旗到中华民国五色旗无法看出国际地位的变化和国家领土的变化;表面上反 映了政权更迭,然实质上从中可以看出国家性质的变化。2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在哪些方面证
18、明或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途径夺取中心城市是取得政权的唯一道路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取代ABCD【答案】B考点:十月革命。序号的说法是错误的,无产阶级要采取何种方式夺取政权取决于各国的特殊国情,苏俄走的是城市中心路线,但是中国则是走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4.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判断下列情景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1954年,王援朝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B1968年,王援朝的父亲被红卫兵批斗,家也被抄C1985年,王援朝的
19、舅舅从台湾直接坐飞机回来探亲D1998年,王援朝被村民民主选举选为村长【答案】C考点:新中国的政治建设。1954 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所以A 项可 能出现;“文革”期间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基本人权无法保障,人大政协 停止活动,所以B 项可能,C 项不可能;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成为 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D项可能。 25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A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B实行不结盟政策C
20、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为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的周边环境【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新时期外交。材料所示的国家都是我国周边国家,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为经济建设服务,故争取和平的周边环境,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故选D。C 项主要是指美国;B 项不结盟不是不与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而是不与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A项明显不符合题意。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 共50分。2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
21、则无一言及之矣;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材料三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请回答:(1) 材料一中“封建子弟之制”指的是什么?(2分)(2) 材料二中“七国”代表什么时期?据材料指出“文武之道”丧失的表现。(4分)(3) 基于对材料三中天下“战斗不休”的思考,秦朝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答案】(1)分封制。(4分)(2)战国时期。表现:宗法分封制(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4分)(3)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4分)考点:分封制与郡县制。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文
22、字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的信息不难归纳出答案;(2)从材料“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可以看出这是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文武之道失去的主要的体现是西周时期创立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3)秦朝统一后,分析战国混乱的原因,认为是分封制造成的,因此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
23、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材料二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中央)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中央)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注:被统治者指当时美国诸州);其次要强制(中央)政府控制自己。“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形成了什么政治体制?(2分)近代英国是如何逐步实现对王权的效控制的?(4分)(2)1787年宪法是怎样解决材料二中“最大的困难”的?(4分)(3)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美资产阶级代
24、议制政体的优越性。(4分)【答案】(1)政治体制:君主立宪政体。(2分)控制:通过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权力;责任内阁制形成,君主变为虚君。(4分)(2)“控制被统治者”: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拥有最高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控制自己”:中央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与平衡。(4分)有利于保证民主,防止专制独裁;(3)避免权力过渡中的暴力冲突,实现社会安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4分,答出两点即可,得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考点:英美政治体制。(1)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知识。关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它是通过权利法案确立
25、的,实行法治,议会主权代替了国王主权。(2)本问考查的内容是美国1787年宪法,本问“控制被统治者”指中央政府如何控制地方,涉及的是中央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阐述1787年宪法联邦制原则即可;“控制自己”指中央政府内部权力制约的问题,即如何实现分权与制衡的,回答三权分立原则即可。(3)近代西方代议制的优越性要从能够有效的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28.( 12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社会已落后于西方,但历史经常被迷雾笼罩着。18世纪的康雍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只有岁月推移,
26、迷雾消散,矛盾激化,百孔千疮才逐渐暴露。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戴逸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言卷材料二:“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材料三: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
27、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造成“历史的悲剧”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悲剧”的起点是什么?(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二中中国人民自1840年以来“历次斗争”的主要表现。(2分)(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革命必须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这一道路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有哪些?(6分)【答案】(1)原因:中国封建社会日趋衰落。悲剧的起点是鸦片战争。(4分)(2)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反割台斗争、义和
28、团运动、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答出1点即可,2分)(3)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分)基本经验: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统一战线、武装斗争。(4分)考点: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的屈辱与抗争。(1)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一中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注意从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选取最早的一次。(2)注意选取比较重大的事例,同时要兼顾人民的抗争和政府的抵抗。(3)第一小问依据可从材料三中寻找答案,第二小问要注意高度概括。29.(14分)材料一: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恃其海、空军的所谓优势,不仅要保住流亡的政权,更要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
29、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刘建武国共关系七十年材料二: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 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报告材料三:1976年11月,蒋经国说:“吾人处于今日的恶劣环境之中,不得不以忍辱负重之苦心,来处理许多难以忍受的事”。“吾人如不积极建设台湾,不但无法自卫,而且无法生存”。 刘建武国共关系七十年材料四: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
30、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材料五:鉴于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之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之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只要我们能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是可期,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台湾中国导报请回答:()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解决台湾和大陆关系问题上的办法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6分)() 据材料三和材料一,蒋经国的政策与蒋介石的打算相比,发生
31、了什么变化?(2分)() 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是什么?后来又有何发展?(4分)(4)结合材料四和材料五,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2分)【答案】蒋介石坚持反共反人民,准备反攻大陆;周恩来主张平等协商,和平统一。 双方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和立场不同。(6分)由反攻大陆到竭力保台。(2分)平等会谈,“一国两制”。(4分)(4)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中国统一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情,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对外。(2分)考点:“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1)不同:由材料一中的“反攻大陆”、“反共抗战,复国建国”可以得出蒋介石对台海关系的态度是坚持反共
32、,准备反攻大陆;由材料二中的“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可以得出周恩来主张平等协商,和平统一。原因:则需要考虑双方所代表的利益,蒋代表反动腐朽的国民党政府,周代表人民政府。 (2)变化:由材料一的“反攻大陆”、“反共抗战,复国建国”可以得出蒋介石对台海关系的态度是坚持反共,准备反攻大陆;由材料三中的“吾人如不积极建设台湾,不但无法自卫,而且无法生存”可以推知蒋经国的打算是保护台湾,自卫和生存。其变化自然就可以得出了。(3)“适当方式”:由材料四中的“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可以得出。发展: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只要基础知识比较熟悉,不难得出在前边所述基础之上,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之初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4)认识:由材料四可以看出大陆政府主张“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在此基础之上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而材料五选自台湾中国导报,其中的“只要我们能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之新中国指日可期,因此中国需要统一”则体现了台湾媒体的愿望与主张。综合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相关认识。所以回答需要紧扣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