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161KB ,
资源ID:1095751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9575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1、考试时间:2018年7月34日上饶县中学2020届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 文 试 卷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l卷(阅读题 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中国古代风起云涌的政治变革浪潮中,土地问题总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纵观中国古代政治史,为君者若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把土地和附着在土地上的人民牢牢地控制在手中,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的推行来实现。西周建立后推行的分封制与

2、井田制使王权和土地开始真正地结合在一起。与此相适应,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往往随着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变革。商末周初的政治变革在历史上影响甚大,其以“授民授疆土”为核心的封建体制便是最重要的代表。周初重器大盂鼎的铭文中记载了周康王封赐给一位名叫盂的贵族土地和人民的情形,就是这一制度的生动写照。作为配套制度而行的井田制在当时也举足轻重。春秋中期以后,以井田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走向瓦解,新的土地关系与生产关系开始出现,引发了政治领域内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商鞅在秦国推行的变法,便抓住了土地这一关键问题,在地方行政和土地分配两方面完成了新旧制度的更替。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的两千多年间,以皇帝为主导的中央集权体制

3、日益巩固,土地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稳定。西汉中期以后,聚敛了大量土地与财富的地方豪强严重危及了中央的统治。对此,大儒董仲舒曾建议通过“限民名田”来抑制土地兼并,但未被采纳。自此以后,严重依赖地方豪强的中央政权无心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最终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延续达数百年的门阀政治。中央对所辖区域内土地与行政权力的控制越来越弱,反过来又促使中央政权对土地关系、地方行政运行机制进行调节与整顿。于是,在隋、唐、北宋时期,中国历史上又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政治与土地变革。隋朝建立,推行均田制。这些本应在打击豪强大族势力方面效果显著的措施,在当时的情况下却稍嫌操之过急,根基未稳的隋王朝也迅速覆亡。随后崛起

4、的李唐政权在土地分配方面延续并完善了均田制,使得唐朝开始走向强大;但自天宝之后,中央政权失去了对地方行政的主导权,出现了藩镇割据、边疆不守的局面,以此走向消亡。此后,北宋政权所进行的改革仍然是以土地的控制与分配为中心的,将地方权力大都收归中央,改变了地方势力“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的局面。元、明、清三代,虽然最高统治者的民族身份不同,但他们采取的政策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与两宋时期边患屡兴相比,元、明、清对边疆的控制明显加强,而“摊丁入亩”等政策之所以能够推行,依靠的正是国家对土地所有与分配体系的绝对控制。中国古代政治变革与土地权力发展的关联使我们认识到,土地与中央集权

5、抑或君权的一体化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高度统一,土地与君权的联动机制也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较为固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与发展。而当土地与君权出现矛盾冲突时,往往会出现政治危机甚至政权更迭,这又促使掌权者不得不采取措施以缓解矛盾冲突。(摘编自刘伟土地问题决定中国古代政治走向)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土地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B封建君王只要推行一些制度,将土地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就能巩固好自己的统治地位。C商鞅抓住土地这个关键问题所推行的变法,使得中国的土地制度保持了两千多年的稳定。D隋朝

6、的统治者为打击那些豪强大族势力推行了均田制,可惜操之过急,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提出观点,然后按朝代先后顺序列举了历代重视土地问题的材料来进行论证。B文中所举周康王封赐给一位名叫盂的贵族土地、人民的事例,证明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常伴随着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变革。C文章通过董仲舒的建议未被采纳的事例,证明了中央政权如果无法抵制土地兼并,对所辖区域的控制就会越来越弱。D最后一段提出了掌权者在政治危机甚至政权更迭时,有必要采取措施遏制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的观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西周建立至春秋中期这个时间段,井田制的

7、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但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井田制逐步消亡了。B西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严重依赖地方豪强,无心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为后来的门阀政治的形成提供了条件。C李唐政权因在初期延续并完善隋朝的均田制而走向稳定和强大,也因均田制消极因素的影响走向了消亡。D元、明、清三代除了都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外,采取的土地政策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都对土地所有权与分配体系绝对控制。(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最初的温暖邹扶澜男孩儿小时候家里很穷,买不起新衣服,有时甚至连上学的本子也买不起,那时,他就用完了正面用反面。有一天,班里来了位新生,是个漂亮的女孩儿,扎

8、着鲜艳的蝴蝶结,背着一个让全班同学都眼红的书包。女孩儿跟他成了同桌。她的文具盒里装满了各种漂亮的笔和橡皮,还有很多崭新的方格本,甚至有精装的笔记本。男孩儿偷眼看,心里既忌妒又眼馋。男孩儿自尊心很强,怕女孩儿笑话,本子用完了便不再用反面,也就不记笔记,只靠脑子记。女孩儿感到奇怪,有一天问他,他说:“会了,不用记了。”女孩儿好像明白了什么,主动拿出两个本子给他,男孩儿拒绝了,女孩儿羞红了脸,几天不和他说话。有一次,班里组织看电影,每人交5分钱,男孩儿没有钱,就没有报名。女孩儿高兴地跑到他跟前,说:“明天下午看电影,我替你把钱交了。”男孩儿气恼地说:“我不去,用不着你给我交。”女孩儿委屈地哭了,说:

9、“你长大后还我还不行吗?”男孩儿没有再说话,勉强答应了她。第二年,女孩儿的家要搬走了,男孩儿也不知道她要搬的地方在哪个方向,只觉得有一种留恋的感觉,有一种丢了东西的感觉。在知道了她搬走的日期后,那一天他没去上学,而是早早地候在一个十字路口县城开往外地的车辆都要经过这里。终于,一辆大货车开了过来,女孩儿跟她哥哥站在车厢两边的护栏里,女孩儿看见了他,高兴地向他挥手,男孩儿想跟她说点儿什么,跟在后面拼命地追,可是车速太快,一溜烟儿就从眼前过去了。第二天上学,班里的一个女同学给男孩儿送来一个沉甸甸的牛皮纸包,说是他的同桌留给他的。男孩儿打开,是厚厚一摞没有用过的各式作业本,还有她用过的漂亮的文具盒,里

10、面装满了铅笔,还有一支能抽水的钢笔。钢笔的中间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送给我最好的同桌刘兵。”男孩儿哭了。他突然觉得,因为忌妒,他对同桌太不好了,但她没有记恨他。也就是从那天起,他的心知道了什么叫作疼痛。那个文具盒,他一直保存着。有时拿出来看看,眼前会晃动着一对鲜艳的蝴蝶结,一跳,一跳几十年过去了,男孩儿读完大学,又读博士,打拼多年后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阅尽沧桑后,他越来越怀念当年那个跟他同桌的小女孩儿,于是在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寻找那个叫王丽晨的女孩儿。电视台的记者闻讯后,邀请他做了一次访谈。面对现场的许多观众,他把掩藏在心底的那段往事说了出来,说到动情处,他几次哽咽,说如果能见一见当

11、年同桌的女孩儿,他便死而无憾了。主持人问他:“为什么非要见她呢?相见不如想念,保留最初的那份美好,为她祝福,不是很好吗?”他摇了摇头。主持人说:“王丽晨现在已经步入中年,也许已经发福,也许过得很不如意,如果是这样,你还会执意见她吗?”他说:“是的,我想当面对她说声谢谢,另外,如果她有什么难处的话,我想尽自己所能帮她一把。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着她,甚至没有一天忘记过她。小时候,因为贫穷,我受过太多的冷眼,但她给了我最初的温暖,这成了我生命的动力,也让我一直洁身自好。我经常想,如果她也给我冷眼,就像压垮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也许我的人生就会完全改写”他已经泪光盈盈,“我想看见她还美好地生活着,跟我一

12、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节目的最后,主持人对观众说:“那好吧,让我们大家一起帮忙,让刘总实现这个多年的心愿。”几天后,他收到一封信:“亲爱的刘同学,不瞒你说,那天我就坐在观众席上。之所以不见你,并不是因为你太富有,或者我已经老了,而是越纯净越美好的记忆,越经不起现实的打搅。我很赞同主持人的那句话,有些美是只适合放在心里的,就像一坛陈酒,一旦打开,味道就淡了。如果你对我心存感激,那就在心里保存那份最初的美好吧。感谢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活在你心里,并希望我能一直这样活下去”这封信是那位主持人所写。刘兵所要寻找的王丽晨,是他的妹妹,已经于三年前因病去世(有改动)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

13、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小说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少年时男孩儿和女孩儿同桌以及女孩儿要离开时发生的事;二是几十年之后男孩儿因寻找同桌的女孩儿而被邀请做访谈的事。B. 男孩儿拒绝女孩儿给他本子和替他交看电影的钱,而女孩儿却没有记恨他,临走时还留下很多学习用品,说明女孩儿是一个乐于帮困救弱的好学生。C. 小说中有关女孩儿头上扎着的“鲜艳的蝴蝶结”的描写前后出现了两次,说明男孩儿几十年没有忘记他的同桌主要是因为她“是个漂亮的女孩儿”。D. 男孩儿希望他的同桌“还美好地生活着,跟我一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而女孩儿却死了,这给男孩儿的心理上造成难以弥补的深深的伤痛。5. 小说中的刘兵是怎样

14、一个人物?请简要分析。(5 分)6. 小说倒数第二段叙写了书信的内容,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从公安部交管局召开的全国视频会议获悉,自2017年以来,全国公安交管部门严抓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现象治理,查处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同比上升3.4倍,因不礼让斑马线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8%和9.3%。公安部数据显示,近3年来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中,约9成是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为进一步整顿城市交通秩序,公安部交管局要求各地创新管理举措。各

15、地要安排民警、辅警在行人过街流量大和未设置交通信号灯的斑马线处执勤,适时组织执法小分队加强重点路段、路口整治,加大现场查纠力度。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还要对非机动车道、人行横道及信号灯和标志标线进行全面排查整改,确保交通信号设施有效、科学、规范。公安交管部门还将联合其他相关部门一同参与,如会同交通运输等部门组织公交车、出租车等车辆驾驶人带头遵守让行规定;会同文明办、团委等部门动员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人员以及文明交通志愿者参加文明交通劝导和体验活动等。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要认真分析本地斑马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坚持零容忍、全覆盖、严执法,像治理酒驾一样,深入推进不礼让斑马线治理,牵引城市交

16、通秩序整体提升,带动市民文明素质和法治意识整体提升。(摘编自公安部交管局:今年因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造成伤亡的事故同比下降) 材料二:从长沙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辖区分布情况来看,岳麓区、雨花区、开福区事故数量最多,占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数的80%。从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时间分布情况来看,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高发时段为夜间18时-24时;雨花区则为上午6时-12时居多,其余时段分布较为平均。从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受害人年龄分布情况来看,除天心区外,其他区域,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受害人年龄以50岁以上居多。(摘编

17、自大数据告诉你“斑马线上的安全”有多重要) (摘编自大数据告诉你“斑马线上的安全”有多重要)材料三:江苏省宿迁市是一个地处苏北,在全国知名度并不高的地级市。然而,宿迁市的交通治理工作却走在了全国前列,甚至已经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私家车礼让率高达90%以上。取得这样的成绩,根本原因就在于交管部门有着较强的责任意识,不断创新交通管理工作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对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严管重罚,从而使私家车车主逐渐养成了礼让斑马线的文明习惯。(摘编自礼让斑马线不应“公”“私”有别)材料四:礼让斑马线的本意是深化城区交通秩序整治,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法治观念和文明交通意识,让人人都可以享受秩序交通带来的好处。

18、我们不该单单纠结于目前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应从自身做起,遵守秩序。对交警来说,应对如何礼让行人有权威解读:对司机来说,积极了解政策;对行人来说,也不应有恃无恐,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斑马线的文明需要保证司机与行人之间的平衡,对司机的违法行为坚决惩戒,同时对行人的违法行为也绝不姑息。只有建立起车与人共同对规则的遵守和敬畏,心中都有了“火线”,才能真正实现斑马线文明。(摘编自礼让斑马线彰显城市文明的一道独特风景线)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第一段引用公安部交管局会议提供的相关数据,说明我国对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不礼让现象的治理效果明显。B材料二介绍了长沙市发生涉及行人

19、交通事故的一些数据,并分别从辖区、时间和受害人年龄三方面介绍了这些事故的分布情况。C较强的责任意识和不断创新交管工作的新手段、新方法是江苏省宿迁市的交通治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主要原因,严管重罚是该地区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D根据材料四可知,礼让斑马线的真正实现需要设定规矩并人人遵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法治观念和文明交通意识。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从材料一看,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中,多数是机动车的责任,说明要实现斑马线文明,应重点解决司机违规问题。B根据材料二统计图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长沙市发生的涉及行人事故中,死亡人数超过受伤

20、人数的三分之一。C在涉及行人事故占一般程序交通事故比率和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占涉及行人事故比率中,死亡率均超过受伤率。D根据材料二中提供的数据,我们能够了解到岳麓区与开福区在夜间18时-24时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50岁以上行人造成的事故率应该较高。E. 虽然四则材料针对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现象各有侧重点,但是材料一、四侧重介绍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而材料二、三却侧重分析事故原因。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一下交管部门和司机、行人在“礼让斑马线”这个问题上应有的做法。(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美字玄圭,贝

21、州清河人。少善书计,初为左藏小吏,以强干闻。三司荐奏,特补本库专知,出为澶州粮料使。周世宗镇澶渊,每有求取,美必曲为供给。周祖闻之怒,将谴责之,而恐伤世宗意,徙美为濮州马步军都虞候。世宗即位,召为枢密承旨。时宰相景范判三司,被疾,世宗命美为右领军卫大将军,权判三司。世宗征淮南,留美为大内部署。一日,方假寐,忽觉心动,遽惊起行视宫城中。少顷,内酝署火起,既有备,即扑灭之。俄真授三司使。四年,世宗再幸淮上,皆为大内都点检。北征,又为大内都部署。师还,为左监门卫上将军,充宣徽北院使,判三司。美强力有心计,周知其利病,每有所条奏厘革,上多可之,常以干敏称。世宗连岁征讨,粮馈不乏,深委赖焉。然以澶渊有所

22、求假,颇薄之,美亦自愧。恭帝嗣位,加检校太傅。初,李筠镇上党,募亡命,多为不法,渐倔强难制。美度筠必叛,阴积粟于怀、孟间。后筠果叛,太祖亲讨之,大军十万出太行,经费无阙,美有力焉。拜定国军节度。县官市木关中同州岁出缗钱数十万以假民长吏十取其一谓之率分钱岁至数百万美独不取未几,他郡有诣阙诉长吏受率分钱者,皆命偿之。乾德五年,移镇沧州。太平兴国初来朝,改左骁卫上将军。美献都城西河曲湾果园二、蔬圃六、亭舍六十余区。八年,请老,以本官致仕。(节选自宋史卷二百五十九列传第十八,有改动)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县官市木关中同州岁出缗钱数十万以假民长吏十取其一谓之率分钱岁至数

23、百万美独不取B 县官市木关中同州岁出缗钱数十万以假民长吏十取其一谓之率分钱岁至 数百万美独不取C 县官市木关中同州岁出缗钱数十万以假民长吏十取其一谓之率分钱岁至数 百万美独不取 D县官市木关中同州岁出缗钱数十万以假民长吏十取其一谓之率分钱岁至 数百万美独不取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司,源于三公。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主要目的是削弱相权。三司掌管度支、户部、盐铁。 B权,暂时代理官职的意思。在我国古代暂代官职的词语有“署”“假”“摄”“领”“行”等。 C太祖,庙号称谓。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称号,常用“祖”与“宗”区分。开国皇帝一般称“祖”,后继皇

24、帝称“宗”。 D节度,节制约束、调度指挥之意,掌握古代地方的军政大权。唐朝初期在边境设置,宋代初期解除兵权,成为一种象征荣誉的虚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美善于迎合。周世宗在镇守澶渊时,每次有求取,张美一定设法为他提供给养。周祖因此事生气将他改任濮州马步军都虞候。B. 张美仕途较为顺利。世宗登基后,让张美入朝任枢密承旨。后来因为宰相景范生病,世宗再任张美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并主管三司。C. 张美料敌于先。李筠镇守上党,常做不法之事。张美料想到他一定会叛乱,暗地在怀、孟之间积聚粮食,为太祖后期的讨伐提供了物质保障。D张美廉洁疏财。在率分钱事件中,只有张美对这不

25、义之财分文不取。退休之后,他还捐献出京城西边河曲湾两座果园、六处菜园、六十多栋亭舍。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一日,方假寐,忽觉心动,遽惊起行视宫城中。(5分)(2)美强力有心计,周知其利病,每有所条奏厘革,上多可之,常以干敏称。(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岑 参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释】大历四年,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

26、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那:奈何,对怎么办。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首句中的“三”是言其为多数,且与下句中的“五”字不重复。B颔联承首联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诉说平生感慨,“长不用”不仅指嘉州刺史秩满后未受任用,更主要的是还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从未被重用过。C颈联中“客舍秋风今又起”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诗人融情于景,由成都的萧瑟的秋景触发了诗人凄凉的情感。D尾联中“江上蝉鸣空满耳”以景结情,以“满耳”的蝉鸣衬托诗人内心的烦躁

27、,以秋蝉凄厉的鸣声收束全诗,将诗人的种种悲愁表达得淋漓尽致。E本诗为诗人在成都客舍向幕中诸公倾诉情怀之作,借景抒情,感情深沉,格调慷慨,读起来不禁令人唏嘘长叹。15本诗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 ”。(2)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 。”(3)荀子劝学中“ ,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第卷 表达题(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江时学

28、当天表示,欧洲一体化不是金瓯无缺的,但欧盟的改革还没有真正起步,尚未取得成效,英国就说了“再见”。这部电视剧自开播以来受到热烈追捧,收视率一路飘红。剧中实力演员以其精湛的演技,挥洒自如地演绎着剧本中的角色。习近平总书记在G20杭州峰会上的讲话,如黄钟大吕,向全世界展现了杭州这一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他胸怀坦荡,光风霁月,是众人仰慕的对象。考风考纪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学习风气,也关系到学生的道德成长,所以考试时使用手机等作弊行为是必须令行禁止的。由于没有天敌,繁殖能力又强,亚洲鲤鱼在美国河流湖泊中恒河沙数,造成巨大的危害。A.BC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

29、一项是(3分) A. 中俄双方坚决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原则和宗旨,愿为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做出贡献。B英国教育家认为东亚的教育模式使学生中规中矩,束手束脚,基础知识虽然扎实,但在独自面对未来社会时不免陷入能力匮乏的窘境。C大连海关将进一步加大对上海等自贸试验区先进经验的复制推广,提高通关效率,并与口岸相关单位携手打造新型口岸监管体系,全面促进贸易便利化。D朗读者采用“明星结合素人”的嘉宾阵容,知名人士或普通百姓的人生故事与文学佳作结合,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19下列各句中,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 接受师长邀请:感谢您的美意,定去舍下候

30、教!B称赞对方作品:拜读您的大作,鄙人获益匪浅!C祝贺开张大吉:祝贵公司生意兴隆,财源广进!D初见单位同事:这是我的手机号码请您惠存!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6 分) 一座城市也像一个人一样, 。所谓城市的气质, 。正如一个人的气质,肯定与他的先天的文化遗传和后天的文化教养关系密切。城市文化作用于城市的各个方面,包括 ,城市建筑和城市规划怎样,影响到城市人的居家感受、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等。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前一段时间,山西一游客因为川菜“鱼香肉丝”中没有鱼

31、而拒绝付款一事传遍了网络。其实,正如“老婆饼”中没有老婆,“蚂蚁上树”中没有蚂蚁一样,中国菜的菜名与内容毫无关系。正因为如此,进了中餐馆,看菜名点菜是吃不到你想吃的东西的。所以研究中国菜名的起源,自然也没有任何价值。中国菜的菜名与内容大多数还是有关系的。 。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为了督促学生抓紧时间学习,提高成绩,培英中学最近出台了一项规定:学生凡读“闲书”被发现的,一律写检查,同时回家“反思”三天,以示惩罚。消息传出,老师、学生、家长都议论纷纷,有的认为规定得好,它必将产生很好的效果;有的认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何谓“闲书”作出界定,不宜一刀切;有的认为罚

32、得太重,同样不利于学生学习对此你有何感受和思考?假设你是培英中学的学生,请你写一篇文章给校报,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上饶县中学2020届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 文 答 案1 D【解析】A项,“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过于绝对,原文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B项,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为君者若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把土地和附着在土地上的人民牢牢地控制在手中,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的推行来实现”;C项,“土地制度保持了两千多年的稳定”错,商鞅变法使得秦朝

33、强大,并不是此后土地制度保持稳定的原因,中国的土地制度保持稳定的原因应是“此后的朝代中央集权体制日益巩固”。 2D【解析】“采取措施遏制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错,应是“采取措施以缓解土地与中央集权或君权之间的矛盾”。3C【解析】原因分析不当,李唐政权的消亡不是由于均田制消极因素的影响,而是中央政权失去了对地方行政的主导权,出现了藩镇割据、边疆不守的局面。4A【解析】B项,“拒绝女孩儿替他交看电影的钱”与原文情节不符,原文中是先拒绝,后“勉强答应了她”;另外,女孩儿“帮困救弱”的概括不准确,男孩儿虽然有困难的一面,但他并不“弱”,男孩儿是一个自尊心很强、学习上进的学生。C项,分析错误,从原文主人公

34、刘兵回答主持人的话中可以看出,主要是因为女孩儿给了他温暖,这份温暖成了他生命的动力。D项,“这给男孩儿的心理上造成难以弥补的深深的伤痛”错,从小说的情节上看,男孩儿并不知道女孩儿已经去世。5自尊心强。少年时拒绝接受同桌给予的帮助。学业、事业有成。成年后学业有成,经过打拼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重感情,知恩图报。看重和同桌之间的情意,对同桌的离开心里疼痛;对少年时同桌给他的温暖念念不忘,想方设法寻找同桌,并希望对同桌能有所报答。(每点2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6 这封信为主人公刘兵寻找当年的同桌画上了一个句号,使他的寻找有了回应。信中说明了他的同桌不见他的原因,为后文交代女孩儿的去世

35、埋下了伏笔。烘托了女主人公美好纯净的形象。揭示了小说的主旨,对过去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应该放在心里珍惜、保存。(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7B【解析】从三方面介绍的是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的分布情况,不是涉及行人交通事故的分布情况。8. AB【解析】C项,“死亡率均超过受伤率”错,下折线显示未超过;D项,不能仅简单合并时间和年龄两方面的信息得出这一结论;E项,材料二侧重从长沙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的数据分析得出斑马线上的安全很重要的结论,而材料三则侧重说明对不礼让斑马线行为严管重罚的效果。9交管部门:创新管理举措,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司机和行人:了解政策,遵守交规。(

36、每点2分)10C【解析】原文断句为:“县官市木关中,同州岁出缗钱数十万以假民,长吏十取其一,谓之率分钱,岁至数百万,美独不取。”11. B【解析】领:以高位兼低职;行:兼摄(官职)。12. D【解析】“退休之后,他还捐献出京城西边河曲湾两座果园、六处菜园、六十多栋亭舍”错,时间混淆,应该是“退休之前”。13. (1)一天,张美正在打瞌睡,忽然感觉心中一动,立刻惊觉起身在宫城中巡视。(“方”“假寐”“遽”、状语后置句式各1分,句意1分)(2)张美能力很强、有心计,能全面理解事情的利弊,每次有逐条上奏整顿改革的建议,皇上大多同意他的意见,经常凭干练机敏著称。(“周”“厘革”“可”“干敏”各1分,句

37、意1分)【参考译文】张美字玄圭,贝州清河人。张美年轻时善于文书与筹算,初时担任左藏小吏,因办事干练而闻名。三司上奏推荐,张美被破格补为本库专知,出任澶州粮料使。周世宗镇守澶渊,每次有需求领取,张美必定设法为他提供给养。周祖听说后非常生气,想要谴责他,又害怕伤害世宗之心,改任张美为濮州马步军都虞候。世宗即皇帝位,召他入朝授任枢密承旨一职。当时宰相景范兼管三司,患病,世宗任命张美为右领军卫大将军,暂代主管三司。世宗征讨淮南,留张美任大内部署。一天,张美正在打瞌睡,忽然感觉心中一动,立刻惊觉起身在宫城中巡视。过了一会儿,内酝署起火,已经有了准备,马上扑灭了大火。不久,张美被正式授任三司使一职。四年,

38、世宗两次到淮南地区,张美都担任大内都点检。世宗北伐,又任命他为大内都部署。军队回朝,任张美为左监门卫上大将军,充任宣徽北院使,主管三司。张美能力很强、有心计,能全面理解事情的利弊,每次有逐条上奏整顿改革的建议,皇上大多同意他的意见,经常凭干练机敏著称。世宗连年征伐,粮食供给却从不匮乏,非常信任他。但因为在澶渊时对他有过请求,非常看不起他,张美也自感惭愧。恭帝即帝位,加任他为检校大傅。当初,李筠镇守上党,招募亡命之徒,常做不法之事,渐渐变得倔强难以控制。张美料想李筠必定会叛乱,暗中在怀、孟一带积聚粮食。后来李筠果然叛乱,太祖亲自率兵讨伐,十万大军从太行山出发,经费没有出现短缺的情况,是张美出了力

39、。他被授任定国军节度使的职位。县官在关中购买木材,同州每年拿出缗钱数十万来借给百姓,长吏取走十分之一,称为率分钱,每年达数百万,只有张美不收取此钱。不久,别的郡里有人到朝廷告发长吏接受率分钱,朝廷命令长吏们偿还。乾德五年,张美改任镇守沧州。太平兴国初期进京朝见,张美改任左骁卫上将军。张美献出京城西边河曲湾两座果园、六处菜园、六十多栋亭舍。太平兴国八年,张美请求告老,在原官职上退休。14. DE【解析】D项,“以满耳的蝉鸣衬托诗人内心的烦躁”错,应是“衬托诗人内心的孤寂”;E项,“借景抒情,感情深沉,格调慷慨”错,应是“借事抒情,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15. 抒发了诗人有济世之志,却壮志

40、难酬的悲愤。“三度为郎”“一从出守”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饱含生平未得意的感叹。体现了诗人不能得到“圣主”的重用,却关心“苍生”的忧国忧民的情怀。“长不用”指长期未被重用,但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百姓未能休养生息,安居乐业,诗人不安。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年老体衰的悲叹。“便白头”“岁月如流水”“秋风今又起”三句悲叹时光流逝,也是悲叹自己年老体衰。表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心事向谁论”“蝉鸣空满耳”表现了诗人有满腹心事,却无处倾诉的凄凉。(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16(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7. D【解析】金

41、瓯无缺:比喻国家疆土完整。使用错误。挥洒自如:形容书写作画运笔自如,不受拘束;也形容写文章流畅洒脱。使用错误。黄钟大吕:古代音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黄钟为阳律第一律,大吕为阴律第四律,;形容音乐或文辞高妙,格调庄严,气势宏大。使用正确。光风霁月:指下过雨之后,天气晴朗、风清月明的景象;比喻太平盛世;现形容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使用正确。令行禁止: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形容法纪严明,严格执行。使用错误。恒河沙数:像恒河里的沙子一样难以计算;形容数量极多。使用正确。18. A【解析】B项,语序不当,“基础知识”应放在“虽然”之后;C项,成分残缺,应改为“加大复制推广力度”;D项,中途易辙,应改为“

42、将知名人士或普通百姓的人生故事与文学佳作结合”。19A【解析】A项,舍下,谦称自己家的客气话;B项,拜读,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辞;C项,贵,敬辞,用于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D项,惠存,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照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20也是有气质的是由它的文化成因所决定的(取决于它的文化)作用于城市建筑和城市规划21看菜名点菜大多是能吃到你想吃的东西的研究中国菜名的起涿,还是有价值的22. 【题目解读】本题是以考生熟悉的事件为材料,要求考生对学校禁止读“闲书”一事进行评论。从学校出台这一规定的初衷考虑,禁读“闲书”有一定的道理。但一方面,读“闲书”可以引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

43、水平,还能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调剂,所以完全禁止读“闲书”并不妥当。具体写作时,可以从三个方面立意:一是赞同禁读“闲书”。写作时要分析其理由,分析时应主要从影响学生成绩、影响学生前途方面入手。二是不赞同禁读“闲书”。写作时应主要从读“闲书”的好处入手。三是两种观点折中,主张禁其不利者,不禁其有利者。考生应将读“闲书”的利弊都分析到位。【佳作展台】“闲书”宜禁 不宜禁绝河北正定中学 邢扬“闲书”者,课外书也。学生所读课外书,一定是其依照兴趣所选之书,或为名著经典,或为流行读物。读之有弊有利,弊端颇大,利亦不小,所以应禁,不宜禁绝。学校做出禁读“闲书”的规定,自然是因为它浪费精力,影响学习。诚然如

44、此。一方面,“闲书”多是学生自愿去读的书,一读就可能“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如此一来,学生的时间必然被侵占不少,学科学习时间自然大量减少。淮南子原道训中有“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如此宝贵,大量浪费着实可惜。另一方面,“闲书”可能不太健康,容易传播一些负能量,这会导致一些学生思想中毒。礼记中有“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古人虽然说“开卷有益”,但这样的“卷”不能修身,开而有弊,不读也罢。然而,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不让读“闲书”的做法,可能会适得其反。不让读“闲书”,则读书就成了非常功利的行为,学生总是围绕着考试读书,他们怎么可能有阅读兴趣?怎么可能有广博的知识?阅读能力是

45、学生学习一切学科的基础,而不读“闲书”,只看课本和教辅,语文素养就不可能提高,阅读能力也很难增强,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愿望,也许只能是镜里拈花,水中捉月。何况,“闲书”有好坏,读之有利弊,只看到不好的一面,也不合适。有些所谓“闲书”,像哈利波特三体查理九世等,内容是比较健康有内涵的,写作水平也是相当高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读读这样的书,不仅能激发想象力,提高语言水平,还能够使心情轻松愉悦,成为精神的极好调剂品。不要认为“闲书”看多了,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对他们的成长没有积极意义;其实正好相反,平时读些课外读物,正是对日常课堂学习很好的补充。 家长也好,教师也好,学校领导也好,应当把目光放长远一些

46、。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非常值得珍惜的,不能因为考试而扼杀这种兴趣。老师和家长应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一定的指导,但没有必要过多干涉。如果学生上了十几年学,除了课本与教辅,没有读过几本书,没有形成阅读的爱好和习惯,也算是十分悲哀的事。 培养阅读习惯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底子,是在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方式,所以“闲书”宜禁,不宜禁绝。【名师点评】本文标题就是观点,十分明确,且立意准确。开头阐释何为“闲书”,接着提出论点。第二段则从学校角度讲禁读“闲书”的理由,颇为中肯,照应了论点中的“闲书宜禁”。之后用两个段落,从不同角度讲不应禁绝“闲书”。最后两段指出正确的做法,并再次阐明论点。总体而言,文章自始至终,娓娓道来,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论证严密,说服力强。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