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微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优势与作用.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95048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微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优势与作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微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优势与作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微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优势与作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微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优势与作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微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优势与作用摘要:“微课”充分利用新媒体,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载体、教学效果上具有自身特定的优势,它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形式,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转化为大学生关心的话题,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身边的事例,有利于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转化为大学生发展的实践需求,为提升大学生思想修养、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新平台。关键词:微课;高校思政教育;优势与作用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54-02“微课网”是一种以 510 分钟甚至更短时长为单元的微型课程。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微课网通

2、过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相结合,为大众提供碎片化、移动化的网络学习新体验。一、微课教学的主要特点1.教学时间较短:组成微课的关键是教学视频。视频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水平选用,微课的课长一般都是 1015 分钟左右,时间不适合过长,一般不要超过 15 分钟。我们平常传统的课长都是 4045 分钟,相比较而言,微课还可以被学生形象地比喻为“压缩饼干”。2.教学内容较少:对于传统课堂相比,“微课”的问题比较集中,主题更为突出,更符合教师“画龙点睛”的需要。“微课”的内容会非常精简,因为它主要是对其中一个教学环节或教学主题的教学,所以又可以叫做“微课堂”。3.师生互动方便:辅助资源的总容

3、量通常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必须要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多媒体格式(如 wmv,rm,flv 等),因而可以很方便地将教学资料下载和保存到移动设备(如 U 盘、MP4、手机等)上,从而实现“泛在学习”、移动学习,非常适用于教师的观摩、评课、讨论和研究。4.资源配置优化:使用资源方便。“微课”在内容的选取上要保证突出主题,明确指向,“微课”的内容要尽量完整。它是以教学视频为基础,将教学学案、课堂上的多媒课件、课后的反思和学生的反馈信息以及专家的点评等和本节有关系的教学资源整合起来,创造一个内容丰富,多样化的“课堂资源包”。二、微课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

4、为本”。对于学校教育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只有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科学地引导学生,及时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才能进一步增强微课教学的主体性,把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处理好教育学生与学生自我教育的关系、疏与导的关系、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因此,我们把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微课设计的重中之重,从而把“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到实处。具体表现为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信息、资料,安排尽可能多的互动、人机对话等实践、创新活动,进而增强微课教学的有效性。2.课堂内

5、外结合原则。要把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在努力教学的同时,特别要注意课堂内外教学的结合,尤其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课堂内教学坚持“少而精”即课堂内教学内容不宜太多,而要求“精”。课堂外教学则要“大而全”,目标要大些,内容要多些,材料要丰富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主导性与主体性结合的原则。既要坚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全面发展。

6、因此不仅教师课堂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而且课堂内外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还应该利用技术手段,对学生在该网络平台学习的情况,包括学习时间、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充分了解,并记录考试(核)成绩,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也促进网络平台的发挥。4.针对性与实效性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当代大学生喜爱在网络空间获取信息和展现自我的特点,发挥网络信息平台平等性、快捷性、自由性与方便性的功能,搭建大家都喜欢的网络平台。这个网络平台老师提供材料要方便,要能了解学生情况,可以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也都能使用、学习,甚至展现自己的作业、作品

7、和成果,使得所有的同学都能从虫受益,确实提高微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微课教学的方案设计1.总体思路。微课教学要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形式从而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以优化的过程。在开展微课教学时,一定要精心设计,为实现其教学目标,其教学应具有知识运用的综合型、学生的自主性、教学的开放性、形式的灵活性、资源的整合性等特征。2.教学内容分析。在刻苦钻研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其内容一般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二是结合学生思想中关心的问题,三是结合社会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或热点问题。其次,微课教学应体现学生自主性和教师指导性相结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突

8、出素质教育。教学设计要有着重点,突出素质教育,微课教学不仅体现在课堂上学生要认真学习,积极参加讨论,努力参加实践,而且课后学生需要查找大量的学习资料、书籍,继而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考能力。同时,现在德学生也不满足于老师的课堂讲授。他们之间也会通过网络、手机等了解资讯、信息,主动进行学习。4.教学目标实现。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老师应精选一些模块内容:教学研究、实践探讨、网络课件、电子教案、案例讨论、成果展示热点难点、学习参考资料等。四、微课教学设计思路探析微课教学的特点是“短、频、快”和“画龙点睛”,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微课教学设计的独特之处,并结合实际问题加以说明。1

9、.微课中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划分。微课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实施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教学,以人为本,对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和重点难点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以面向学历教育为目的的微课,应该尽可能从基础知识理论出发,向学生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以职业培训为目的的微课,则应以强化职业和提高职业素养。然而,受微课自身特点和条件的限制,一个微课中包含的知识或技能内容实际上是十分有限的,因而在微课教学中重点难点不应设置太多,且应尽可能简洁明了,从而达到 10 分钟就能掌握某方面知识与技能的能力。2.微课教学中问题教学的有效实施。微课教学手段的采用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课堂教

10、学也已成为当代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与焦点,也正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科学家波普尔说:“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启发大量新问题。”微课教学中,精心设计各种开放性问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种有效措施。3.微课的具体设计。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在实际的微课教学设计过程中,有些细节如果做得不好,它将会影响到微课教学的实际效果。以下是注意要点:微课的情景设计。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精心设计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景,教师动情、引情,学生入情、抒情。教师针对所教内容,善于驾驭语言艺术,将引人入胜的寓言、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谜语、幽默省人的漫画等融入教

11、学过程之中,使课堂摆脱“闷气”和“匠气”,而充满“生气”和“灵气”。微课中教学视频的设计。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从不同方式、不同角度设计问题。以问题设计角度的新颖、方式的丰富多彩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通过综合性的设问、激情、探究、解疑等方式,使学生因“疑”生趣,释“疑”生奇,从而启迪思维,激活创新行为,以达到教学活动的最高境界:“精讲、善导、激趣、引思。”微课的教案设计。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深入研究该教材该课时所体现的教学目的与教学方法,仅仅围绕所讲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和模糊点,善于将日常生活、我国社会热点、焦点以及最新科技动态与该课堂教学有关的知识内容高度浓缩,通过在学校

12、网站上给出微课的电子教案方式,同时。开通网上答疑、人机互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微课的学习,使微课教学的课外资源更加丰富。寓教于乐。在课堂上,在整个微课教学中,教师要有师爱的精神,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既要有严谨的教学风格,又要有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要以民主的精神、开放的教态、愉快的情感、丰富的美感、合作的方式、宽松的气氛进行教学,以自身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微课这种“短、频、快”教学方式得到有效的培养和训练,同时,可以极大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注意力,因而,它在高校的教学中独具特色、别具一格。为此,广大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和运用微课教学的教学设计模式,不断丰富微课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把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与传统教学的教学方式在很多方面有不同之处,不能简单机械地照搬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以,微课的教学不仅要继承传统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式,既把它发扬光大,又与时俱进,更应该在不断创新中积极寻找更富有成效的方式。参考文献:1陈传锋.微课教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2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