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视听语言中影响中小学微课的因素分析.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95014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0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听语言中影响中小学微课的因素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视听语言中影响中小学微课的因素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视听语言中影响中小学微课的因素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视听语言中影响中小学微课的因素分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视听语言中影响中小学微课的因素分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视听语言中影响中小学微课的因素分析.pdf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视听语言中影响中小学微课的因素分析【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微课的创新教育方式不断地被运用到中小学课堂上。本文以视听语言为切入点,研究了影响中小学微课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中小学微课的改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微课;视听语言;教育;学习者;流媒体【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2-0061-03视听语言视角下对微课教育的分析当前,大规模的微课设计比赛、微课网站、微课相关的的课堂教学研究等正日益促进微课的发展。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是

2、:“到 2020 年,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各级各类教育的数字资源日趋丰富并得到广泛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机制不断完善,数字鸿沟显著缩小,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环境基本形成。”为了顺应学习方式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教与学都迫切需要一些“短小的”“情境化”“案例型”“便于应用”的资源来满足多方面的应用需求。连续两届国家微课大赛的开展,使得一批优秀的微课视频涌现出来,如刘润成的高中物理共振、尹海军的珍爱生命等优秀作品。通过对优秀微课作品的分析发现,国内对微课设计制作的研究主要是在教学设计和应用方面。微课是流媒

3、体的一种形式,也同样具有美学审美的特征,探索视听语言视角下影响微课制作的因素,也将有助于学生学习隐性知识。视听语言包含了视觉、听觉等方面的诸多表现元素,需要综合运用手段、技巧、法则,它以固有的方式实现交流传播活动,并呈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在影视制作的过程中,一个良好的视听语言环境可以提高观看者的感官享受,使观众产生兴趣,并且叙事的生动性也可以提高剧情的起伏。若将不同的影视视听语言表现方法应用在中小学课程的微课制作中,则既可以满足突出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需求,又能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以达到促进学习者认知及学习效果的目的。视听语言视角下影响微课的相关因素笔者观摩了近年来国内两届微课比

4、赛的优秀作品,认为除了微课教学设计精美、拍摄技巧精湛外,相关的视听语言表现方式如影像、声音、剪辑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电视、电影及计算机的诞生和广泛使用,视听语言逐渐发展成人类传播信息和进行交流交际的主要工具。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人类获取的信息 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从此可以看出,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是依靠视觉,其次是听觉。1.影像景别的影响。在影像元素语言中,主要分为景别切换、构图、景深和焦距、角度、运动、光线与照明、色彩等因素。其中,景别的切换、构图和色彩在微课制作上可以增添创新性,具有烘托情感、增添微课表现内容的作用。

5、例如,在人文知识讲授课的微课制作中,增添不同的景别切换,如用远景的手法拍摄校园风景与其他空镜头带入学习课程的环境中,可增添微课学习的乐趣;用全景拍摄教室环境主题,一些空镜头有助于转换观看者的注意力,起到舒缓情绪、减缓疲劳的作用。通过对远近、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镜头的切换组合,将不同课程的知识重点与教学设计相联系,可提高视觉感官效果,与微课制作者的教学设计特点深度契合。光线的影响。光线在微课视频中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如在被摄物体主体光的布景中,理解微课视频是一种流媒体形式,就要以不同场景的变化与动态变化来考虑。在微课视频中,要抓住被摄物体的主体、陪体,将镜头语言作用于主体,体现主体的突出性

6、并给予更明亮的光线。例如,可运用“三点布光”法,运用主光来拍摄主体,副光来渲染环境,逆光来增加立体感,以提高整个画面的质量。将光运用在拍摄上:区分前景、后景和背景,体现出构图中的立体感、纵深感,更好地交代三者之间的关系,凸显教学重点。构图的影响。构图是摄影机角度、摄影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和相互运动、光与色的处理、光学镜头及滤光器的选择、地平线、消失点的确定、前后景搭配上下镜头之间的衔接等。构图的视觉要素有形状、線条、明暗、色彩、立体感、纵深感、透视感等。视频画面因素与声音设计以及剪辑拍摄体现美学视角。在长时间讲述知识的过程中增添空镜头来减缓视觉疲劳,转移注意力,减缓对大脑的过度使用;或区分好主

7、体、陪体之间的关系,运用黄金分割原则或近似值的方法,房间环境的布局中水平线在画幅中的设置,色调、布光等不要一分为二地平分画面。主体、陪体应该主陪分明,不应喧宾夺主。运用光线的布局来契合整个场景的布景,使整个房间与课台的布局符合上课环境,以及注意镜头景别的组合和镜头的切换角度速度。总之,影响构图形式美还有许多因素,如景别、角度、照明、色彩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微课视频的精彩性与丰富性。运动的影响。视听语言中包含运动的现象,即被摄物体的运动以及摄影机运动使得微课呈现效果发生改变。如今大多数微课视频的制作,仅是单一的景别切换,缺乏镜头语言的描述,以致学习者容易产生视觉疲劳,降低知识的吸收程度。间接的摄影

8、机运动即通过蒙太奇剪辑成机位运动。直接的摄影机运动即镜头的推、拉、摇、移、跟、升降和综合运动等。在影像中,通过镜头的作用更加容易介入主题,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软实力),使得学生产生兴趣。通过镜头运动的手法来作用于微课视频,更能体现微课在空间上的纵深感。2.声音声音是创造微课视频形象,展现微课视频时空的重要手段,同构图画面一样,是构成视听语言的基本语汇,微课视频中声音作为视听语言三大板块之一,主要分为语言、音乐、声音。音乐在视听语言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将音乐运用在微课视频中,可起到渲染气氛,抒发教师个性特点、情感、思想的作用。在另一方面,音乐可以更好地刻画人物魅力,将某个具体人物或知识音乐化为

9、整个微课主体风格进行定调。语言的影响。语言即视听语言中人嘴发出的声音,它是传递信息最全面、最直接、最直白的表述手段。在视听语言中,语言可划分为对白(对话)、独白、旁白三种表现形式。在微课视频制作中,对白即视频中人物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利用对白,如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可以改变教师作为传播媒介的唯一信息源,从而增添整个微课视频的互动性,减缓教师单一讲解叙述的“厌倦”感。而独白即教师内心活动下的自我表现,在一些微课视频制作中,如运用教师独白的方式会增添微课视频的可观赏性和特殊性。旁白即由画面时空以外的人发出的语言,在微课视频中,大量的语言使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即教师对教学知识的讲解剖析。通过旁白解说的方

10、式讲解教学知识,可以增强学习者对知识的吸收学习效果。音乐的影响。音乐是一种与影像相联系的特殊的媒介形式,其作用是与视频画面相配合。优美的轻音乐可舒缓学习者的疲劳感,增强学习效果。在一些情况下,激进的音乐配合带有速度、激情的活动课程,可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在微课视频中,音画同步所表现的情绪、节奏、主题等与画面中的影像内容所呈现出的情绪、节奏、主题保持一致时,更容易让学习者接受,如一些人文课程中添加轻音乐更容易起到让学习者接受信息、舒缓疲劳的效果。3.后期剪辑影像剪辑从剪接点和光学剪辑技巧入手。剪接点即上个镜头与下个镜头中间的交接点,在后期影像剪辑的过程中,画面的带入手法如切、淡、化、叠、反打等手

11、法在微课视频呈现过程中起到不同的效果。通过教学设计中知识体系、知识特点二者的联系,将剪辑的手法运用在微课视频中,如在学科课程相似性、类比、同化、异化等效果,可以运用切入的方式来表达,运用淡化的手法来进入下一知识节点,运用叠加的手法来表示相似和类似的知识篇幅等。运用不同的影像剪辑手法来展现微课知识重点,有异曲同工之效。可将穿插镜头与连接镜头放置在章节开头与结尾节点进行切换。视听语言类的后期剪辑手法能让学习者更容易沉浸在微课的故事情节中,以消除吸收知识的疲劳。运用后期制作软件来进行微课制作,如传统微课以讲述式 PPT 为主,教师声音作为背景方式来叙述课程的知识重点。通过在后期制作特效中将教师与 P

12、PT 融入在统一画面中,代替教师在 PPT 背景讲述的单一方式,可以更好地展现教师人物性格特点,增添微课的互动性,通过教师的形体动作,更好地指出教学重点与难点。叙事蒙太奇是视听语言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最经典的运用便是平行蒙太奇。在一些文学艺术类微课视频作品中,由于常常涉及人物、事件的知识点讲解,需要交代情节、事件发展、时间流向、因果缔造等交错的内容。如果制作者不对这些画面的表现有预期设想,便很难让受众清晰地理解内容。所以,可以通过撰写分镜头脚本来提示微课制作者如何合理规划画面,并对画面表现及组接方式有一定程度的预期。大多数微课视频选用平行蒙太奇作为画面组接的基本方式,平行蒙太奇是叙事蒙太奇中的

13、具体手法,它表现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多条情节,并且能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镜头场)中。也就是说,它能把多个线索在一个时间段落中体现,并且指向同一表现主题。结 语在中小学微课教学中,视听语言设计要符合人类审美特征与舒适程度,加入教学设计与知识难点,使学习者与微课视频制作者参与其中,使微课视频更加趣味化、情节化、互动化、故事化。通过视听元素的融合,增强学习知识的接收效果,从而更好地服务中小学教学。本文资助项目:1.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推进策略究(BCA130020)。2.南京邮电大学 2014 年教学改革研究重点立项项目:基于MOOCs 翻转课堂的實践探索

14、(JG01714JX12)。(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参考文献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教技20125 号.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S.2012.胡铁生.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7.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包鹏程,孔正毅.纪录片中的修辞J.新闻大学,2004(8):82-84.黄晋.编导意识与微课程制作D.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2):66-68.姜玉莲.微课程研究与发展趋势系统化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2):64-73.宋璞,朱学芳.流媒体在视频新闻传播中的应用J.情报科学,2006(3):427-429.波布克.伍菡卿译.电影的元素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3-6.徐银波,许小芳.“慕课”对我国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启示J.重庆高教研究,2016(3):102-1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