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九下(鱼我所欲也).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9430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九下(鱼我所欲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九下(鱼我所欲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九下(鱼我所欲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九下(鱼我所欲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九下(鱼我所欲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九下(鱼我所欲也).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九下(鱼我所欲也).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九下(鱼我所欲也).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九下(鱼我所欲也).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九下(鱼我所欲也).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九下(鱼我所欲也).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九下(鱼我所欲也).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九下(鱼我所欲也).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九下(鱼我所欲也).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九年级(下)古诗文鱼我所欲也1.常识概要本文选自。2.重点实词(1)故不为苟得也()(2)故患有所不辟也()()(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4)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6)万钟于我何加焉()(7)妻妾之奉()(8)是亦不可以已乎()(9)此之谓失其本心()(10)乡为身死而不受()(1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3.一词多义(1)得(2)是(3)于九年级(下)古诗文鱼我所欲也常考知识应知必会一、基础梳理1.孟子告子上2.(1)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2)祸患,灾难;同“避”,躲避(3)假如,假使(4)踩踏;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5)优

2、厚的俸禄;同“辨”,辨别(6)有什么益处(7)侍奉(8)停止(9)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10)同“向”,先前、从前(11)同“德”,感恩、感激3.(1)取得;同“德”,感恩、感激(2)指示代词,这,这种;这样看来,由此看来(3)表示比较,相当于“比”;表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对于”(4)代词,相当于“他(他们)”;助词,相当于“的”(5)表示顺承关系,不译;表示转折关系,却、但是二、翻译句子1.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都得到的话,那么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2.假如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3.不仅贤者有这种心,人人都有,不过贤者能够

3、不丧失罢了。4.(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三、名句默写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2.蹴尔而与之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4.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四、文意理解1.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分析推理,从正面立论,确立论点:舍生取义,为义而不避死。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3.作者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4.(示例)作者肯定的是舍生取义的人。现实生活中,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人会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而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人会遭到人们的唾弃。(言之有理即可)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A“恶”在

4、这里是“讨厌,憎恨”的意思。2.AB项,“辟”同“避”,躲避;C项,“得”同“德”,感恩、感激;D项,“乡”同“向”,先前、从前。3.BB项,不符合原文“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一内容。4.B“加”名词,益处。5.C根据句子的大意来划分。6.(1)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所以祸患也有不躲避的时候。(2)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7.A孟子主张人性本善。8.入则无法家拂士9.舍生而取义者也10.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唐雎不辱使命常考知识应知必会一、基础梳理1.战国策刘向2.(1)交换(2)在意

5、。错,同“措”(3)增广、扩充(4)违背;轻视(5)哪里只是(6)愤怒的样子(7)平民;摘下帽子,光着脚;碰,撞(8)面露胆怯之色;道歉(9)明白,懂得(10)平庸无能的人;这里指有胆识有才能的人(11)白色丧服。这里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3.(1)派遣;出使(2)裸露;只,仅仅(3)名词,愤怒;动词,发怒(4)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代词,相当于“他”;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5)相当于“在”;相当于“到”;相当于“从”(6)相当于“凭”“靠”;相当于“拿”“用”;相当于“因为”;相当于“把”二、翻译句子1.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你一定要答应我啊!2.(因为

6、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在意。3.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他看不起我吗?4.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送东阳马生序常考知识应知必会一、基础梳理1.(1)宋濂元末明初潜溪宋濂全集(2)创作主旨、创作经过赠序2.(1)得到(2)借(3)跑;超过(4)指年已二十(5)引、提出;询问(6)周到(7)同“披”(8)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9)破旧的衣服(10)热水(11)给予,赠送(12)饥饿(13)拜见(14)平易3.(1)好像;如(2)周到;到(3)用、拿;因为;表目的,来;把(4)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代词

7、,指代抄书;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二、翻译句子1.就常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2.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3.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三、名句默写1.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3.益慕圣贤之道4.援疑质理四、文意理解1.(示例一)句子: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感悟:求学的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坚持不懈。(示例二)句子: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感悟:求学的过程中对老师要毕恭毕敬,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言之有理即可)2.得书之难、叩问之难、求师之艰、

8、生活之苦。3.用同舍生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形成对比,突出自己生活的艰苦和求学的艰难,表现自己求学信念之坚定,也说明作者不追求“口体之奉”、一心向学的品质。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1)热水(2)被,同“披”(3)破(4)毫无2.(1)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2)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3.这是写老师发怒时他求教的情景,作者不敢出一言以复是因为作者对师者的尊重与敬服,而且体现作者对求学的渴望及求学态度的诚恳。4.(1)跑(2)等待(3)香气5.(1)我年幼时就爱学习。(2)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6.博览群书、尊师好学、勤奋刻苦。7.(示例)优越的

9、物质条件并不是使人成功的关键,关键看努力的程度。就像宋濂一样,物质条件那样艰苦,但他却毫不在意,把读书看作自己最快乐的事,读书的意志从未动摇,最终成为饱学之士。今天的学生有着优越的物质条件,更应该充分利用,刻苦读书,学有所成。(言之成理即可)8.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9.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10.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1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常考知识应知必会常识概要1.范仲淹北宋岳阳楼记2.词词牌名题目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思念家乡;渴望成就功业。2.(示例)选景典型生动,边声嘈杂,号角呜咽,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展现了边塞特异的风光;渲染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

10、下阙的抒情蓄势。3.长烟落日孤城闭4.燕然未勒归无计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长烟落日孤城闭6.浊酒一杯家万里江城子密州出猎常考知识应知必会常识概要1.苏轼东坡居士宋代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词词牌名题目豪放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上阕描绘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狂”字统领全词,既是全词的线索,也是全词抒情的依据。2.作者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希望朝廷能够重新重用自己,给自己机会去建功立业。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4.会挽雕弓如满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化作春泥更护花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常考知识应知必会常识概要1.辛弃疾稼轩南宋苏辛豪放稼轩长短句2.词词牌名题目豪放限时检测技能提升

11、1.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2.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战士们欢欣鼓舞分食牛肉、军中奏起战斗乐曲的热闹场面,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容和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句式整齐,韵律和谐。3.沙场秋点兵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满江红(小住京华)常考知识应知必会常识概要1.秋瑾鉴湖女侠2.词词牌名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或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2.抒发了作者决心比超男子,渴望投身革命、匡国济世的思想情感。3.早又是中秋佳节4.四面歌残终破楚5.

12、英雄末路当磨折6.秋容如拭曹刿论战常考知识应知必会一、基础梳理1.左传庄公十年春秋左丘明2.(1)参与(2)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3)安身;独自享有(4)遍及、普遍(5)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虚夸,夸大;实情(6)使信服;赐福,保佑(7)指诉讼事件;明察(8)尽力做好分内的事(9)击鼓进军(10)驱车追赶(11)追赶、追击(12)鼓起;第二次;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13)倒下3.(1)跟随;听从,服从(2)实情;信用(3)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代词,指曹刿;起补足音节作用(4)相当于“凭”“靠”;相当于“把”;相当于“按照”(5)于是,就;竟然二、翻译句子1.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

13、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2.我看见齐国溃退的车迹混乱,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才决定乘胜追击齐军。三、名句默写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一鼓作气再而衰3.望其旗靡4.彼竭我盈四、文意理解1.(示例)长勺之战中曹刿巧用战术,造成士气的彼消我长,并审时度势,抓住有利战机,取得胜利。2.曹刿深谋远虑,细心从容,能及时把握战机。3.与鲁庄公的贸然下令比,曹刿先下车察看车辙和登高瞭望敌情,从细节观察,然后作判断发命令,最终取胜。表现了他认真细致,冷静谨慎,懂战术有谋略的特点。4.有责任心、爱国;洞察时政,深谋远虑;善于观察,把握战机;沉稳冷静,机敏果断。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1)参与(2)遍及、普遍

14、(3)指诉讼事件(4)战胜2.(1)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减弱了,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穷尽了。(2)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3.DD项,不正确,在曹刿心目中,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是取信于民。4.略。(围绕“君主要善于听取谏言,知人善任”回答即可)5.A福,名词做动词,赐福,保佑。6.BA项,介词,凭借/介词,以致;B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C项,助词,起补足音节作用/代词,他;D项,代词,其中的/表示祈使语气。7.DD项,“表明鲁庄公是一个昏君”,分析不正确。鲁庄公虽然没有政治远见,缺乏政治才能,但是他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

15、,且知人善任,能够听取正确意见,可见他不是昏君。8.(1)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2)他们的士气已经穷尽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9.匹夫不可夺志也一鼓作气1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邹忌讽齐王纳谏常考知识应知必会一、基础梳理1.战国策刘向2.(1)长,这里指身高(2)穿戴(3)第二天(4)次日,第二天(5)认为美;偏爱(6)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7)当面指责(8)指责讥刺;指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9)使动用法,使听到(10)常常,不时;间或、偶然(11)满一年3.(1)早晨;朝廷;朝见(2)漂亮;认为美(3)谁,哪一个;同“熟”,仔细(4)如;好像(5)结构助

16、词,相当于“的”;代词,相当于“他”;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6)相当于“在”;相当于“到”;相当于“向”“对于”;表比较,相当于“比”二、翻译句子1.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2.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3.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然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三、名句默写1.能谤讥于市朝2.而形貌昳丽3.朝廷之臣莫不畏王4.时时而间进四、文意理解1.不能,因为“三赏”是按照进谏方式的主次(按照进谏方式的直接程度与进谏人的勇气大小)排列的。2.略。(能从

17、文章语言的浅显朴实、重复中有变化、以对话为主体、多从排比等特点中择其一进行具体合理的分析,且文字通畅即可)3.邹忌以自己和徐公比美这件事设喻,来说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4.邹忌是一位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忠于职守且有自知之明的谋士;齐威王是一位有魄力、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广开言路)、知错能改的开明君主。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1)认为美(2)间或、偶然(3)指责(4)使听到2.C正确的停顿:今/齐地方千里。3.CA项,代词,这件事/助词,的;B项,动词,认为/介词,因为;C项,均为副词,于是,就;D项,介词,向/介词,在。4.B从内容上看,讽谏写得详细,

18、齐威王纳谏之后兴利除弊写得略。5.C例句是宾语前置,C句中的“弗之怠”也是宾语前置。A项为判断句。B项是省略句。D项,状语后置。6.(1)长,这里指身高(2)穿戴(3)偏爱(4)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7.(1)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呀?(2)命令刚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8.A邹忌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关键在于他善于思考,心怀天下。9.(示例)告诉我们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进步。10.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上书谏寡人者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11.客

19、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陈涉世家常考知识应知必会一、基础梳理1.史记纪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西汉2.(1)去、往;失望(2)你(3)通“倡”,首发(4)考虑、思索(5)等到(6)惩罚(7)适逢,恰巧遇到;估计(8)逃走;发动大事,指起义;同样;为国事而死(9)爱戴(10)私自、偷着;笼(11)名词作动词,称王(12)名词作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13)形容词作名词,铁甲,武器3.(1)使,让,动词;号令,动词;派,动词;县令,名词(2)屡次;几(3)将领,名词;带领,动词(4)写,动词;字条,名词(5)编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6)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代词,相当于“他”;动词,相当于“

20、往、到”;语气助词,不译(7)表示承接关系,不译;表示转折关系,却,但是(8)相当于“把”;相当于“拿”“用”;相当于“因为”;相当于“用来”;同“已”,已经;相当于“认为”二、翻译句子1.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2.如今逃跑抓回来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都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3.全国人民苦于秦王朝的统治很久了。4.如今如果把我们的人冒充成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倡导,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出师表常考知识应知必会一、基础梳理1.(1)诸葛亮三国(2)陈情言事2.(1)时候(2)发扬光大;发扬,扩展(3)赞扬和批评(4)罚;治理(5)选拔;给予(6)善;公正、公平(7)社会地位低微,见

21、识短浅;辱。谦辞(8)奔走效劳(9)生长草木(10)损害;益处(11)怠慢,疏忽;揭示(12)排除,铲除(13)痛心、遗憾(14)感奋激发3.(1)给予;遗留(2)品行;指队伍(3)功效;效果(4)判定;谈论(5)相当于“把”;相当于“拿”“用”;相当于“因为”;相当于“用来”;相当于“以致”;相当于“认为”(6)相当于“在”;相当于“到”;相当于“给”;相当于“对”“对于”(7)的原因;表判断,不译;的人二、翻译句子1.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候。2.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得以兴盛的原因。3.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三、名句默写1.益州疲弊2.此先汉所

22、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奉命于危难之间4.以咨诹善道5.不求闻达于诸侯四、文意理解1.表明自己的忠心,启发刘禅明白创业的艰难,从而发愤图强,不负先帝遗愿,实现出师的目标,完成先帝未完成的大业。2.先帝知遇之恩(或三顾茅庐),诸葛亮以身许国(或临危受命)。3.亲贤臣远小人。因为只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做到广开言路,赏罚分明。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C“毛”在这里的意思是生长草木。2.DA项,介词,在/介词,从;B项,介词,把/介词,因为;C项,连词,表并列关系,不译/连词,表转折关系,但是;D项,都是结构助词“的”。3.(1)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我的草屋拜访我。(2)询问(治国的)好方法,明察

23、和接受正确合理的言论。4.A五次提到先帝,目的是启发刘禅明白创业的艰难,从而发愤图强,不负先帝遗愿,实现出师的目标,完成先帝未完成的大业。5.BA项,发扬光大/光亮;B项,挑选;C项,代词,他/动词,到;D项,同/参与,这里指欣赏。6.亲近小人, 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7.C是说过分地看轻自己,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会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不是他远离国都。8.亲小人远贤臣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0.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常考知识应知必会常识概要乐府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夸张;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的不合理。2.抒发了老兵孤独凄凉的心情。“羹饭一时熟

24、,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3.兔从狗窦入4.井上生旅葵5.不知饴阿谁6.舂谷持作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常考知识应知必会常识概要1.岑参唐边塞高岑2.歌行体歌(或白雪歌)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句描绘了沙漠纵横交错着无边风雪的画面,对上文冰天雪地的奇寒景色做了总结;第二句“愁云惨淡万里凝”写了天空中布满惨淡的阴云,引出诗人为友人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由此自然转入下文的送别。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和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5.沉醉不知归路

25、中军置酒饮归客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常考知识应知必会常识概要1.辛弃疾南宋2.词词牌名题目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年纪轻轻就做了上万士兵的统帅,不满足占有东南一方,与刘备、曹操抗衡,连一代枭雄曹操也赞叹、佩服他。2.从千古兴亡的故事中,举出与京口有关的曹操、刘备,特别是标榜了孙权的英雄形象,期盼当今能够出现孙权式的英雄统率千军万马抵抗侵略,光复神州。3.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过零丁洋常考知识应知必会常识概要文天祥文山南宋正气歌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示例)这首诗的颔联使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26、。2.(示例)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事业失败(抗元被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会挽雕弓如满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山坡羊潼关怀古常考知识应知必会常识概要1.张养浩元代2.散曲曲牌名题目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DD项,“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对这首元曲理解有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说如果天下安定,皇家定要大兴建设,劳民伤财,百姓不好过;如果国家灭亡,必然战祸不断,百姓也受苦。感慨天下不论是兴是亡,受苦的都是老百姓,写出作者当时一种忧民的思想。2.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意思对即可)3.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4.峰峦如聚5.宫阙万间都做了土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