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蓦然回首时灯火阑珊处古代诗歌阅读客观题(建议用时:15分钟)1.(2021三亚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路傍老人注耿湋老人独坐倚官树,欲语潸然泪便垂。陌上归心无产业,城边战骨有亲知。余生尚在艰难日,长路多逢轻薄儿。绿水青山虽似旧,如今贫后复何为。【注】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期间。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二句写诗人向老人发问,老人未言先自垂泪,总写老人的悲苦,由此设下悬念,让读者急于了解老人垂泪的缘由。B第五句中“余生”既指劫后余生的老人自己,又指幸存下来的人们。这句诗交代了战祸连绵、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C第六句写老人在流浪途中经常受到“轻薄儿”的欺凌,劫后余生本是幸事
2、,但这欺凌让老人的处境更为可怜、悲苦。D这首诗采用现实主义手法,以下层老百姓为主角,通过描写路旁老人的不幸遭遇,再现了战争对老百姓的无情伤害。B解析:“余生”既指劫后余生,没有像“亲知”那样化为城边战骨;又指年纪老迈,时日无多。是老人自指,并未指他人。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南海文天祥朅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一山还一水,无国又无家。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注】文天祥(12361283):宋末政治家、文学家。此诗写于文天祥兵败被俘,被押解南去又回返的途中。朅来:指离开。飙:暴风。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离开南海,看到死人多得像乱麻一般,侧面交代
3、了这里曾发生过激烈的战争。B暴风吹来,波涛涌起,浪花里散发出浸泡尸体的腥味,作者鬓发已白,心情难抑。C颈联中“还”和“又”二字很有分量,加强了句中语气,增强了作者情感的表达。D最后一联借景抒情,并卒章显志,写出了作为抗元名臣的文天祥凛然的民族气节。D解析:D项,“最后一联借景抒情”分析不正确。“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意思是“男儿千古以来的志向,我的生命没有尽头志向便不会停止”,直抒胸臆,表达出坚定的志向和凛然的民族气节。因此最后一联抒情方式应为直接抒情,“借景抒情”表述有误。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朱湾寻得仙源访隐沦,渐来深处渐无尘。初行竹里唯通马,直到花间始见
4、人。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路傍樵客何须问,朝市如今不是秦。【注】隐沦:泛指神仙。如今不是秦: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紧承题意,点明入山寻访隐者。“隐沦”指代韦九山人,“无尘”写出了诗人对山林的欣赏,也透露出诗人对污浊尘世的厌弃。B颔联“唯”“始”两个副词,既表明了诗人一路前行的状态,更惟妙惟肖地传达出诗人山行之中乍惊还喜的心情。C颈联描写了一个远离尘俗的美好境地,表现了诗人喜爱之情。“谁作主”,两句一问一答。“人”的出现给山增添了几分盎然的生气。D尾联以议论作结,“朝市”泛指尘世,韦九山人为逃避世俗烦恼,隐逸
5、山林,是天性使然,诗人运用典故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D解析:表达的是对韦九山人的敬佩之情。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春游李商隐桥峻斑骓疾,川长白鸟高。烟轻惟润柳,风滥欲吹桃。徙倚三层阁,摩挲七宝刀。庾郎年最少,青草妒春袍。【注】此诗为大和四年春作于郸州令狐楚幕,时诗人方十七八年华。庾郎:为东晋中期将领、书法家庾翼,年轻时有经世大略,后官至征西将军、荆州刺史,世称庾征西。古诗:“青袍似春草。”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为春游即怀之作,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人,景与人互相映衬,气脉通畅。B首联状写两幅画面,表现骏马疾驰的轻快与俊逸,白鸟飞翔长川的艰难,画面隽永。C“烟轻惟润柳”所表现的意境与韩愈的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D颈联描写人物的动作细节,意蕴深远,含蓄地写出作者的心事,为下联铺垫蓄势。B解析:“白鸟飞翔长川的艰难”对诗句的理解有误。首联描绘了骏马飞驰和白鸟高飞两幅画面,意在表现骏马疾驰的轻快与俊逸,白鸟飞翔的高远。-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