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93857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1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日本侵华1局部侵华(1)表现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国军民奋起反抗,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就此开始。1932年3月,日本帝国主义扶植清废帝溥仪于东北建立伪满洲国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日军侵略军袭击上海,蔡廷锴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在华北制造一系列事变,威逼平津,阴谋策动华北自治(2)影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和高涨,国共由对峙逐步走向合作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5年12月,中国共

2、产党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2全面侵华(1)标志: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开始。(2)扩大:日军先后占领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地,中国失去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片领土。3侵华罪行野蛮的军事进攻先后制造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屠杀和平居民制造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细菌战和毒气战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用中国活人做试验以华治华扶植伪满洲国、汪伪政权等傀儡政权经济掠夺野蛮掠夺农业

3、、工矿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劳动力奴化教育推行愚民政策和民族同化政策图一图二图一反映的是日本的经济掠夺;图二说明的是日本军事侵略,占领中国领土。日本侵华的罪行有哪些?提示:(1)军事上:制造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占领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制造南京大屠杀,实施细菌战、毒气战等。(2)政治上:日军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对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实行所谓的“以华治华”政策。(3)经济上:日本侵略者在农业、工矿运输业、金融业等方面,大肆榨取中国的资财和掠夺劳动力。(4)思想文化方面:日本侵略者通过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蒙蔽、麻醉和腐蚀中国人民,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二、全面抗日战争1国民

4、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1)防御阶段的四大会战(1937年8月1938年10月)淞沪会战(1937年811月)虽以中国战败而告终,但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对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太原会战(1937年911月)国共联合作战。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徐州会战(1938年15月)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钳制和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为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苏联空军参战,消耗了大量日军。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

5、阶段(2)相持阶段的抗战(1938年10月1945年8月)游击区抗战中国共产党还建立敌后游击区,极大消耗日军力量,有力配合正面战场中国远征军1942年起,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入缅甸,配合盟军同日军作战(3)评价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承担了抗战初期的主要任务,较积极地抗战。中国“以空间换时间”,击破了日本“速决战”的战略企图,使抗战进入对中国有利的“持久战”。鼓舞了民心士气。为敌后战场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支援了敌后战场的游击战。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争取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国共合作形势下的两大战场2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1)概况百团大战:(1940年812月),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地区

6、发动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斗争: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2)评价: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防御。相持阶段到来后,逐渐成为抗日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1)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主张依靠人民群众和全民族的力量共同抗战。(2)片面抗战路线:国民党主张依靠国民政府和国民党军队抗战。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打一场国家和民族的战争,还是打一场政府和军队的战争。3抗战胜利及其意义(1)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

7、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抗战结束;9月3日,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这一天被定为中国抗战胜利日。1945年10月,中国从日本手里收回台湾。(2)抗战胜利的意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壮大人民革命武装力量,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中华民族由衰亡到复兴的转折点。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

8、所有交通线”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用巨大,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三、解放战争1背景(1)重庆谈判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民主,中国人民渴望和平统一,反内战;国际爱好和平力量反战。时间:1945年810月。结果: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2)政治协商会议时间、地点:1946年初、重庆。结果: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但政协协议很快被国民党撕毁。2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革命根据地”“敌后抗日根

9、据地”和“解放区”(1)“革命根据地”是1927年至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期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2)“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日军占领区建立和控制下的地区。(3)“解放区”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3过程阶段时间概况及意义战略防御1946年6月1947年6月粉碎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战略反攻1947年6月1948年9月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

10、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最后胜利1949年4月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毛泽东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国共北平谈判,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4月23日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表明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但不能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范围内胜利,也不能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结束。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4意义(1)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2)对世

11、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3)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1日军的侵华暴行(1)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进行了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2)政治上,实行“以华制华”方针,扶植傀儡政权。1940年3月,汪精卫叛国投敌。(3)经济上,实行“以战养战”和“粮食统制”。还强迫青壮年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4)日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三光”政策。1941年至1942年,日军在华北连续五次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5)1938年2月至1943

12、年8月,日军对战时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6)实施细菌战,残杀中国军民。(7)日军还在中国强征随军性奴隶,推行“慰安妇”制度,约20万中国女性遭受蹂躏。2东方主战场(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海外华侨在陈嘉庚等侨领的号召和领导下,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2)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美、英在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密切地联系起来。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总兵力。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给予盟军以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3)中国积极倡

13、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军在投降前已经被中国人民大小几十万次的战斗打得狼狈不堪了。日寇犹如一匹野兽,使他最后致命的可能只是一两支箭,但如果他不是在毙命前已经满身创伤呢?他还是会继续挣扎的。中国战场不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而且是亚太地区盟军的重要战略支点。 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思维激活中华民族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探究1抗日战争的特点及影响史料一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

14、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1937年4月5日毛泽东祭黄帝陵文史料二中国军民在八年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始终牵制和打击了日本的大量兵力,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盟国抗击德意日法西斯阵线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王建朗等中国近代通史(1)史料一反映了在民族危机面前毛泽东号召动员全国人民抗日,这说明抗日战争是一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2)史料二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有效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抗战时期的所学知识,说明“各党各界,团结坚固”在政治、军事上的表现。(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

15、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提示(1)政治上,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抗敌。(2)中国的抗战牵制了日军陆军的主力,使其深陷中国战场不能自拔,有效地配合了欧洲战场和亚太战场,成为东方战场的主战场;中国远征军的两次出击,配合了东南亚抗日和英美盟军作战;中国抗战事实上阻止了德日法西斯会师中东的战略配合,成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先欧后亚”策略胜利的根本保证。抗日战争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规模大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反侵略战争战略地位(双重性)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

16、放战争全民性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复杂性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又相互摩擦持久性中国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全局性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以弱胜强是中国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再次振兴的转折点(2)影响民族凝聚力成为推动中国蓬勃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国家意识在抗日战争中得到升华抗日战争时期,国家意识空前高涨,推动了各党派联合抗战。国家意识促发了各民族、各地区团结抗战。国家意识激励广大爱国者奋不顾身地投入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在国家意识引领下,形成了正面战

17、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a废除不平等条约:1942年10月,英、美宣布撤销以往对华不平等条约。英、美在华如领事裁判权、租界、内河航行权等特权,一律撤销。b大国地位确立:1943年的开罗会议,中国以大国身份出席。1945年,联合国成立,中国成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国际重大事务拥有“一票否决权”,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探究2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史料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农民运动中,提出地主减租25%(即“二五减租”)。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

18、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私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摘编自韩迈、王刚试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历史演进等史料二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开的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史料一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不断调整土地政策。(2)史料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改革,而农民积极支持革命的事实。(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调整土地政策的依据。(2)根据史料二,指出

19、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又是怎样“全力支持”解放战争的?提示(1)依据:中国民主革命的需要和主要矛盾的变化。(2)代表农民利益:进行土地改革。“全力支持”:农民参军,支援前线。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及其意义(1)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湖南等省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减息和增加雇农工资的斗争,为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和支援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2)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雇农、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私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并在1931年制定了土地法。土地革命实行后,农民劳动热情高涨,

20、踊跃参军,壮大了红军的力量。(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这一政策,降低了农民租率,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打击了不法地主,团结了地主中的开明分子,为全民族抗战提供了有力的保证。(4)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进行土地改革时,党执行的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为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提供了可靠保障。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深刻意

21、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华社2017年1月12日新媒体专电:从今年春季开始,中国历史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8年抗战的表述改为14年抗战。消息传来,中国抗战史学界深感欣慰。“终于改写了!”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副会长王建学说,许多抗战历史研究者,为此已经呼吁了几十年。在王建学看来,中国教科书将抗战史从8年抗战修改为14年抗战,是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貌,值得点赞。“这意味着14年抗战的提法,已经从学术观点上升为全民共识。”王建学说,这样能让人们更清晰地知道,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731部队都是从何而来。根据教育部的安排,这一修改要求覆盖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

22、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从此,14年抗战将是历史教学的权威表述。”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秘书长李蓉研究员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审判日本侵华战犯的判决书中明确指出:我们认定对华战争自1931年以后是侵略战争。摘编自中国抗战史修订为14年意味着什么解读材料,就“8年抗战的表述改为14年抗战”确定一个论题,并联系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解析针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8年抗战”的说法一直在史学界占主导地位,认为抗战起点在七七事变,而随着对“全球视野下中国历史”的研究深入,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被日益认知,且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故“14年抗战”的说法日益成为史学界主流,认为抗

23、战起点在九一八事变。答案示例一:论题:抗日战争的起点应定在七七事变。论证: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七七事变爆发之后,中国共产党立即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抵抗;蒋介石也很快发表了关于解决“卢沟桥事件”的谈话。自此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中国在东方开辟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是中国8年抗日战争时期的正式开端。示例二:论题:抗日战争的起点应定在九一八事变。论证: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大规模侵华的开始,随着东北沦陷,日本

24、在东北进行殖民统治。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即开始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东北抗日游击队(后改为抗日联军),在东北抗战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东北抗战亦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使中国成为最早的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七七事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新的爆发点,而非开始,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虽从此开始,但不能称之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因此,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深刻意义(1)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日本侵华始于九一八事变,因而,中国抗日战争也始于九一八事变,“十四年抗战”不仅对八年全面抗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且也肯定了六年局部抗战的历史地位,完整还原

25、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真正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2)有利于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不同于国民政府最初的不抵抗政策,中共中央自九一八事变后即通电全国,号召广大民众迅速行动起来,组织起来,建立反日武装,驱逐日本侵略者出中国,并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3)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931年开始的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伤亡最大的战场。(4)有利于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自九一八事变开始的中国抗战充分展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

26、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考法示例】还原社会情境,灵活考查晋南、延安的抗日文化(2020江苏高考11)全面抗战爆发后,“晋南(根据地)一带在敌区用关羽的忠义来唤醒民众、乡土不做汉奸”;歌唱岳飞的歌“长江大水滚滚流”飘荡在延安的上空。对这些现象解读最为合理的是()A华北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萌发B借助通俗文化增强抗战意识C运用革命理论武装根据地群众D广泛动员民众争当抗日英雄知情境:本题以全面抗战时期晋南、延安借助通俗文化宣传抗战的社会情境,认识其积极影响。明立意:以抗日文化为切入点,考查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抓关键:全面抗战爆发后;用关羽的忠义来唤醒民众;

27、歌唱岳飞的歌。理思路:抗战时期,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利用关羽、岳飞等人的忠义形象来宣传抗日,团结民众抗战,体现出中共借助通俗文化增强抗战意识,故选B项。【真题体验】题组一抗日战争1(2019江苏高考9)观察时事漫画不许戎衣有泪痕(见右图),对其涵义理解正确的是()A夫唱妇随赴战场 B抗战流血不流泪C国共北伐齐协力 D解甲归田喜而泣B根据“1940年”可判断当时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不许戎衣有泪痕”可知漫画反映的是妻子送丈夫奔赴抗日战场的情形,即抗战流血不流泪,故B项正确;漫画反映的是妻子送丈夫上战场,不是夫唱妇随上战场,故A项错误;漫画反映的时间是1940年,北伐战争是19261927年,故C项错

28、误;1940年,抗战没有胜利,处在战略相持阶段,没有解甲归田,故D项错误。2(2017江苏高考10)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B粉碎了第三次“围剿”是在1931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37年8月,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强调创建根据地,在敌后的战场实行游击战争,把敌后变为抗日的战场,故B项正确;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是在1936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与题目中

29、的游击战不符,故D项错误。3(2016江苏高考11)1938年1月,国民政府为管理全国经济事务,将实业部改组为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下属机构众多。经济部的设立()A适应了战争持久化的需要B标志着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C提高了后方百姓生活水平D导致抗战时期行政效率的低下A由题中的时间“1938年”和“经济部”的职权范围“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可知,经济部的设立有利于为抗战提供持久的物质保障,故A项正确;经济部的设立是为抗战提供物质保障,国民政府工作重心并没有转移,故B项错误;经济部的设立是为了对经济进行统制,适应战争的需要,不是为了提高后方百姓生活水平,故C项错

30、误;经济部的设立适应了抗战的需要,与抗战时期行政效率的低下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4(2015江苏高考10)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D材料中“1937年7月7日到1938年10月”“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的信息说明国共两党创立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故D项正确。5(2020天津高考5)1894年,点石斋画报刊登了描绘甲午海战的时事画。1

31、931年末,上海良友画报重刊此画并配文写道:“国难日亟,甲午惨剧重现目前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供后世读史者之回忆乎!”良友此举意在()A以史为鉴呼吁和平B借助时事鼓动变革C抵制战争避免惨剧D激励民众共御外侮D根据材料“1931年末”“国难日亟”可知,此事的背景是日本侵华发动九一八事变,再据“甲午惨剧重现目前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可知,其意在呼吁民众共同抗日,不要让甲午海战惨剧重现,故选D项;根据材料“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可知,良友此举意在渲染这种民族精神,号召民众积极抵抗,而非呼吁和平,排除A项;根据所学抗日战争的知识可知,抗战期间中国并未出现变革的思潮,良友此举并非鼓动变革,且

32、甲午海战发生于1894年,已不属于时事,排除B项;根据所学甲午中日战争的知识可知,“甲午惨剧”出现的原因之一在于清政府的消极抵抗,因此良友此举意在呼吁国人只有积极抵抗才能避免惨剧,而非抵制战争,排除C项。6(2020.7浙江高考13)抗战家书是一个民族泣血的记忆。有学者收藏到一封80多年前的家书,其中写道:“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以现势观察,沪战纵有些微变化,决无碍整个计划”。经“沪战”一役()A日军被迫三易主帅B抗战自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C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D中国军队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C根据材料“沪战两月

33、”可知,这一战役是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侵略军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故选C项;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十九路军的英勇抵抗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排除A项;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排除B项;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排除D项。7(2020全国卷30)1937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70%,其中延长等4个县当选县参议员中各阶层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延长等4县县参议员各阶层所占比例单位:%工人贫农中农富农商人知识分子地主465251122上表反映出当时边区()A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B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根本改变C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

34、的建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D根据材料时间及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中共在陕甘宁边区积极团结各个阶层参与政权建设,反映出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落实,故D项正确。8(2020.1浙江高考10)据战犯供词及日方资料,1940年下半年,日军细菌部队所生产的“副伤寒”70公斤、“霍乱”50公斤、“鼠疫跳蚤”5公斤,都被运到南京去使用;10月,日军细菌部队在浙江宁波、金华、衢县等地实施细菌攻击,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结合所学,指出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是()日军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731部队是日军侵华的细菌部队日军惨无人道地在中国进行活体试验日军所为公然违反国际公法A B

35、C DD材料“副伤寒”等信息说明日军细菌部队生产细菌和化学武器,故正确;依据日本生产细菌和化学武器可知731部队是其侵华的细菌部队,故正确;材料“实施细菌攻击”反映出日军惨无人道地在中国进行活体试验,故正确;日军上述行为以平民作为攻击对象,公然违反国际公法,故正确,D项符合题意。9(2019海南高考10)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买办阶级是有区别的,地主买办营垒内部也不是完全统一的,“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这一报告表明, 当时中国共产党()A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将工作重心转向城市C确定了抗日

36、民族统一战线策略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C根据材料“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买办阶级是有区别的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并结合所学1935年民族危机加剧,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提出党的策略任务就在于发动、团结和组织全中国和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可知是团结力量抗日,故选C项;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全面抗战时期,排除A项;将工作重心转向城市是解放战争后期,排除B项;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D项。10(2019北京高考17)1938年初,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它()A是八路军正面战场的战区之一B

37、壮大了新四军的力量C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D是敌后战场的组成部分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创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故选D项;正面战场由国民党领导,排除A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壮大了八路军的力量,不是新四军,排除B项;延安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排除C项。11(2019天津高考9)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对于日寇对我国的领土侵略和内政干涉,表示激烈的反抗”,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反映了()A日本全面侵华导致了民族危机加深B国共两党有合作抗日的意愿C抗日民族

38、统一战线的基础初步奠定D中共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C根据题干中“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可知,该宣言发布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之前,再结合题干中“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可知,该宣言为1935年8月1日在长征途中所发表的八一宣言,在该宣言中,中国共产党号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就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初步基础,故选C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全面侵华是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之后,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在题干中并没有提及国民党对待抗日的态度,排除B项;在1945年4月召开的中共七大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39、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排除D项。12(2018全国卷30)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A由材料信息“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可知,在抗日根据地中,中共的政策符合农民愿望,激发了抗日根据地农民的抗日热情,故选A

40、项。13(2013江苏高考22)(节选)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请回答:(2)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

41、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解析第(2)问,政治上主要从统一战线角度回答;军事主要从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的配合抗战上归纳总结。答案(2)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题组二解放战争14(2018江苏高考10)下侧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A全面内战爆发时B战略反攻开始前C三大战役进行中D渡江战役结束后C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是1946年,与材料中“1948年11月”不符,故A项错误;战略反攻的时间是1947年,与材料中“1948年11月”不符,

42、故B项错误;到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中共中央认为决战时机已经到来,于是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与材料中“1948年11月”相符,故C项正确;渡江战役是1949年,与材料中“1948年11月”不符,故D项错误。15(2012江苏高考9)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A1947年6

43、月,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战略反攻正式拉开序幕,故选A项。16(2020全国卷30)1949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只强调和资本家斗争,而不强调联合愿意和我们合作的资本家这是一种实际上立即消灭资产阶级的倾向”“和党的方针政策是在根本上相违反的”。这一指示有利于当时()A在经济领域实行公私合营B接管城市后生产的恢复发展C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D对新民主主义政策进行调整B根据材料“只强调和资本家斗争,而不强调联合愿意和我们合作的资本家这是一种实际上立即消灭资产阶级的倾向”“和党的方针政策是在根本上相违反的”可知,该指示强调保存并发展资

44、本主义经济,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特点,故有利于接管城市后生产的恢复发展,B项正确。17(2019全国卷3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B1948年10月,国共内战处于决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着手为全国解放后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B项正确。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日号角,最早提出抗战主张,最早公开对日宣战,最早制定抗日救国

45、纲领,最早派出武装力量走上抗日前线。千千万万中华儿女聚集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旗帜下,以崭新的精神风貌与民族自信投入抗日战争中。这表明()A中共推动抗日民主力量联合B中共发挥中流砥柱作用C中共形成全面抗战思想路线D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战争B根据“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日号角最早制定抗日救国纲领,最早派出武装力量走上抗日前线”“千千万万中华儿女聚集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旗帜下”可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故选B项;题干只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率先领导了抗日斗争,没有反映推动了抗日民主力量的联合,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思想路线是在1937年的洛川会议上,排除C项;九一八事变

46、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没有形成,还不是全民族战争,排除D项。2(2021江苏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右图是革命艺术家彦涵创作的新门神年画,生动反映了八路军和民兵的英雄气概,受到抗日根据地老百姓的广泛欢迎。该作品重在()A宣传民众拥护国共合作抗日B倡导军民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C激励军民效法古人保家卫国D动员根据地民兵参加八路军抗战B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革命艺术家彦涵创作的新门神年画将八路军和民兵置换为门神形象,生动反映了八路军和民兵的英雄气概,有利于倡导军民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打击日寇,B项正确;依据题干年画上“抗战胜利”“军民合作”等信息可知该作品宣传军民合作抗日,没有体现国共合作抗日,A项排除

47、;题干信息没有体现鼓励军民效法古人保家卫国或动员根据地民兵参加八路军抗战,C、D两项排除。3(2020徐州中学)下面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的战争指导方针。与此相关的战事()以主力集中华东,迅速扫荡浙沪敌海军根据地,阻止后续敌军之登陆,或乘机歼灭之,并以最小限兵力守备沿海各要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九日A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B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D提升了华北敌后抗战必胜的信心B“以主力集中华东,迅速扫荡浙沪敌海军根据地”表明是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故选B项;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首次大捷的是平型关战役,材料

48、指的是淞沪会战,排除A项;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是广州、武汉的失守,材料指的是淞沪会战,排除C项;提升华北敌后抗战必胜信心的是1940年百团大战,材料指的是淞沪会战,排除D项。4(2020镇江一模)“在当时,只有抓住敌后的空虚,给以突然猛袭,才能有力地调动敌人,给予打击,恢复大片抗日根据地。在敌后碉堡密布的情况下,组织这样统一有计划的破袭,是不容易的。”这是对下列哪一战役的总结()A淞沪会战B百团大战C平型关战役D徐州会战B根据材料“在敌后碉堡密布的情况下,组织这样统一有计划的破袭,是不容易的”可知,这是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破袭战役,即百团大战,故选B项;淞沪会战是正

49、面战场的战役,与“敌后”不符,排除A项;平型关大捷属于正面战场的战役与“敌后”不符,排除C项;徐州会战是正面战场的战役,与“敌后”不符,排除D项。5(2020苏州一模)下列电文(1948年7月19日)中“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的合理解释是()徐向前、周士第诸同志及华北和晋绥人民解放军全体同志们:晋中战役,在向前、士第两同志直接指挥之下,由于全军奋战,人民拥护,后方努力生产支前,及各战场的胜利配合,仅仅1个月中,获得如此辉煌战绩,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A扭转了国共谈判中被动不利的局面B为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奠定基础C有利于刘邓大军建立大别山根据地D为战略决战的展开提供了有利条件D从时间上看1948

50、年7月,“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是指对即将到来的战略决战帮助极大,故选D项;扭转了国共谈判中被动不利的局面是1946年的战役,与电文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到1948年,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已经被粉碎,排除B项;刘邓大军建立大别山根据地的时间是在1947年,排除C项。6.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抗日战争以前,大约是现代工业占10%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90%左右。这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毛泽东的分析意在()A批判国民党忽视工业建设B说明抗日战争的经济损失C强调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D指引新中国经济建设方针D根据材料“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可知,此时毛泽东的分析意在指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和工作政策,指引新中国经济建设方针,故选D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