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76.50KB ,
资源ID:1092713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9271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河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河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河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8分)1.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所谓“汉朝的革命”主要是指( )A. “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B. 血缘国家到地域国家的转变C. 分裂割据到中央集权的转变D. 世官制到察举制的转变【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天下”到“家天下”转变标志是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故A项错误;血

2、缘国家到地域国家转变的标志是秦朝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故B项错误;分裂割据到中央集权的转变指的是秦朝的统一,故C项错误;世官制到察举制的转变是在汉武帝时,故D项正确。点睛:时间意识是历史高考常考的历史素养,时间信息可以表现为阿拉伯数字、朝代、历史事件、人物等。本题的时间信息是汉朝,由此结合所学对选项进行排除即可。2.周王室推行分封制度,用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使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改变了夏商时期国王为诸侯之长的状况。这表明分封制A. 强化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B. 神化了周天子的最高权威C. 有利于协调统治阶级的矛盾D. 巩固了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依据

3、材料可知,从“诸侯之长”到“诸侯之君”,这表明西周统治阶级内部按照宗法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得到较好的协调,故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中国夏商周时期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并未实现对地方的有效管理;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天子的权威被神化;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分封制对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协调,并未涉及巩固嫡长子继承制。因此正确答案为C选项。3.中国古代的女政治家,如西汉的吕雉、唐代的武则天等一直被看作是不正统的。但欧洲女性位居女皇、女王却是很普遍。造成中西方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血缘宗法观念的影响B. 女性独立地位的丧失C. 女权至上传统的削弱D. 经济

4、发展水平的差别【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宗法制强调嫡长子继承制,女性没有继承权,因此中国古代的女政治家被看做不正统,而西方则没有这种观念,故A项正确;女性独立地位的丧失不是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故B项不合适;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没有女权至上的传统,故C项错误;经济发展水平和女性能否成为政治家有关,但材料侧重女性地位,这与中国宗法观念密切相关,故D项错误。4.秦朝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公元前221年秦灭楚,立长沙郡,下设益阳等九县。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郡守的职位世袭的且有固定封地B. 郡守定期向皇帝汇报工作C. 益阳的县令由长沙郡的郡守任命D. 郡守是

5、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秦朝的郡县制体制下,郡守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故答案为D项;郡守由皇帝任命,排除A项;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排除B项;郡县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命,排除C项。5.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其成就,并没有由反秦农民起义造成政权转移而消失,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这场革命A. 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B. 有助于解决君主专制的弊端C. 极大冲击了血缘宗法制度D.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

6、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故答案为D项。A项,题干中费正清高度评价的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中央权力扩大了,地方权力削弱了,排除;B项,中央集权制是中央对地方绝对控制权的制度,与能否解决君主专制决策弊端无关,排除;C项,中央集权制实行官僚政治,排除。6.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内容的嬗变过程,由此可知皇帝州刺史权力内容汉武帝“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打击地方高级官员的不法行为”汉昭帝、宣帝增加“镇压诸侯谋反、民众反抗”汉平帝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A. 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B. 王国问题得到彻底解决C. 丞相权力受到极大削弱D. 刺史成地方行

7、政长官【答案】A【解析】【详解】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汉代刺史关注的内容由土地兼并、镇压诸侯的谋反,到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说明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从而刺史的职权范围也相应变化,故答案为A项;材料所示刺史权力内容并非只是为解决王国问题采取的措施,“彻底解决”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丞相权力的变化,排除C项;东汉时期刺史逐渐成为地方行政长官,排除D项。7.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这从某一方面讲是好的,一个国家该要有一个凝固的中央。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下列最能反映作者的观点是A

8、. 从汉朝到清朝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 宋代以后,地方逐渐失去了活力C. 在中央集权的前提下应给予地方一定权力D.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斗争呈此消彼长之态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的主要信息是:从汉至清,中央过于集权导致地方政治一天不如一天。A没有全面反映材料信息;B项结论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材料中没有中央与地方分权的信息,D错;材料表述的现象是中央过于集权的结果,那就说明要使地方政治健康发展,只能适当集权。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斗争8.汉朝时廷议是皇帝临时召集的,人员和时间不固定,决定的事情仅供皇帝参考。唐朝宰相在政事堂议决政事。宋朝宰相以

9、外还有执政,就是副宰相,这个人数比唐朝要多。宋朝是由宰相和执政议决大政。这表明唐宋时期A. 中央官员职责分工更加明确B. 宰相权势和地位持续下降C. 决策群体扩大和决策制度化D. 政治决策的效率不断提高【答案】C【解析】AB材料无法体现;根据“汉朝时廷议是皇帝临时召集的,人员和时间不固定,决定的事情仅供皇帝参考”“唐朝宰相在政事堂议决政事”“宋朝是由宰相和执政议决大政”体现出决策制度化,根据“人员和时间不固定”“这个人数比唐朝要多”表明决策群体扩大,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政治决策的效率不断提高”,排除D。【名师点睛】依据材料是解题关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即可。9.北宋的御史台和谏院合称“

10、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台谏官称为“言官”,可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宋太祖曾规定,“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宋朝的这一传统A. 保证了宋王朝长治久安B. 助推了士人的参政热情C. 完善了古代的监察制度D. 有效地制约了君主权利【答案】B【解析】【详解】从宋代言官“可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以及宋太祖时建立重视保护士大夫关心政治的积极性和“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的祖训,可知B项正确。但是在封建君主专制的时代,这样做并不能实现A项的“长治久安”,C项“完善监察制度”的说法与材料的传统等不符;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核心是服务君主专制,D项与其史

11、实不符。10.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 削弱六部的权限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内容。由“直属六部”、“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等内容巡抚的出现减少了地方处理事务的环节,能够集中权力,提高效率,故选B。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1.经过嘉靖、隆庆两代的发展,到了万历早期,内阁权力达到了顶峰,首辅张居正权倾朝野,不仅让内阁成为政府

12、运转的中枢,而且通过内阁推动了史上有名的张居正改革。据此推断明朝内阁A. 首辅专权腐败严重B. 一定程度参与国事决策C. 六部成其下属机构D. 成为法定中央决策机构【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代中后期内阁权力上升,张居正“不仅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而且通过内阁推动了史上有名的张居正改革”,可见明朝内阁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国事决策,选项B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内阁首辅腐败,排除A;内阁不是法定一级中央行政机构,无法统属六部,排除C、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明代内阁演变特征,即内阁权力不断上升,但是并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12.汉代董仲舒将日食等自然界的灾异现象与君主的作为联系起来

13、,君主也常以罪己方式来应对灾异。到了清代,出现日食时则要求官员到礼部集合,长跪至日食结束,否则被皇帝训斥。这反映出A. “天人感应”的意图被曲解B. 皇帝推卸政治责任C. “敬天”传统受统治者重视D. 君主专制得到强化【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汉代董仲舒依据“天人感应”思想将自然界的灾异现象与君主的行为联系起来,促使君主以罪己方式应对灾异,以达到对君主劝诫的目的;而到了清朝出现日食时则皇帝要求官员在礼部集合长跪至日食结束,上述变化反映了清朝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故选D。“天人感应”思想适应了不同时期政治统治的需要,并非曲解“天人感应”,故A项错误:B、C两项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13.

14、康乾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奏事进言的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该制度A 不利于皇帝获取信息B. 滋生因循守旧的风气C. 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D. 弱化了对官员的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官员直接向皇帝单独呈送奏事进言的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减少了办事环节,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故C正确;除奏折制度之外,皇帝获取信息还存在其他途径,不能说明不利于皇帝获取信息,排除A;奏折制度与滋生因循守旧的风气无关,排除B;材料只是反映了奏折制度减少了办事环节,无法体现对官员的控制减弱,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官

15、员直接向皇帝单独呈送奏事进言的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14.梭伦在担任执政官期间,曾立法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一规定旨在用法律来A. 赋予公民国家主人的地位B. 引导公民切实关心国事C. 培养公民见义勇为的品质D. 冲破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答案】B【解析】【详解】“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的目的是使得雅典公民积极参加党派争论,关心国事,从而大大地促进了雅典城邦的民主风气,B正确;材料的目的是培养公民积极参政的意识,不是赋予公民国家主人的地位,A错误;材料中法律的目的不是培养

16、公民见义勇为的品质,C错误;冲破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是实行的财产等级制度,D错误。15.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指出:“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权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苏格拉底实际上是在强调A. 民主政治并不适合于雅典城邦B. 雅典的统治者都是愚昧无知的C. 雅典城邦出现了社会道德危机D. 雅典直接民主存在着局限性【答案】D【解析】【详解】苏格拉底强调统治者应该有专业知识和道德,这显然是针对雅典民主政治中的直接民主制忽视参政者的素质而言,即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的直接民主存在着局限性。故答案为D项。苏格拉底针对

17、的是直接民主制的弊端,不是强调民主政治不适合雅典城邦,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苏格拉底认为统治者愚昧无知,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苏格拉底认为雅典城邦出现社会道德危机,排除C项。16.克里斯提尼将氏族制度变为地区制度,使不同的部落成员混合起来,自此,有决定意义的已不再是血缘团体的族籍,而变成了人们的常住地。这一措施A. 保证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公正B. 进一步削弱了氏族贵族的特权C. 推动了雅典直接民主的确立D. 放松了公民参政的财产限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克利斯提尼改革。依据材料“克利斯提尼将氏族制度变为地区制度,使不同的部落成员混合起来有决定意义的已不再是血缘团体的族籍,而变成了人们

18、的常住地”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措施弱化了血缘氏族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削弱了氏族贵族的特权,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氏族制度和地区制度与民主政治是否公正没有必然关系;C选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在氏族制度和地区制度下都是直接民主,这一措施与直接民主的确立无关;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将氏族制度变为地区制度,削弱血缘氏族的影响,与公民参政的财产限制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7. 一位与伯里克利同时代的人曾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下列现象在这一时期才开始出现的是( )A. 某公民因财产富余而提高了等级B

19、. 某官员因渎职被陶片放逐法放逐C. 某公民被抽签选入五百人议事会D. 某公民因参加政治活动领到津贴【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A是梭伦改革的内容,B、C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D是伯里克利改革的内容。故选D。18.十二铜表法的第三表“债务法”第五条规定,债务人在拘禁期间,有权和原告谋求和解。若双方未和解,债务人将继续被拘禁六十天。一定时期后债务人会被处死或售给外邦;或被砍切成块,分配给若干债权人。据此可知,十二铜表法A. 彰显公民法的残酷性B. 旨在维护平民的利益C. 参杂着野蛮落后习惯D. 有悖于当时社会需要【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一定时期后债务人会被处死或售

20、给外邦;或被砍切成块,分配给若干债权人”等信息可以看出,十二铜表法规定以危害生命的方式来保障债务履行,参杂着野蛮落后的习惯,故答案为C项;这些规定受习惯法影响,是野蛮落后习惯的残余,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这些规定不是针对特定群体,不能看出是维护平民利益,只能说是维护债权人利益,排除B项;这些规定保护私有财产,符合当时社会需要,排除D项。19.公元前367年,罗马设立内事最高裁判官,保证市民法适用。公元前242年,又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处理一方为非罗马人的民事案件,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社会问题。最高外事裁判官的设立推动了A. 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形成B. 罗马贵族与平民矛盾的缓和C. 罗马万

21、民法的逐渐形成D. 罗马帝国自由民差异的消除【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题文中最高外事官的职责“处理非罗马人的民事案件”可以推导出罗马万民法的逐步形成,故C项正确。A项错误,罗马法体系形成的标志是东罗马帝国时期民法大全的颁布。B项是罗马成文法诞生的原因。D项与题文中的内事最高裁判官和外事最高裁判官的表述不符。【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0.西塞罗在谈到罗马法时说:“真正的法律是正确的理性,它与自然和谐一致,它撒播至所有的人,亘古不变。人类立法不得企图背离该法,而且不得毁损该法。不可能在罗马有一种法,在雅典有另一种法;无论何时何地,它都是有效的。”西塞罗认为罗马法A. 避免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B.

22、 适用于世界大部分地区C. 体现了自然法的基本原则D. 继承发展了雅典的法律【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真正的法律是正确的理性,它与自然和谐一致,它撒播至所有的人,亘古不变”可知,罗马法体现了自然法的原则。故C项正确。打破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说的是“真正的法律”是“撒播至所有的人,亘古不变”的,并不是说罗马法适用于世界大部分地区。故B项错误。题中未提及罗马法继承发展了雅典的法律。故D项错误。21.英国内战期间(16421651)大约每10个成年男子中就有1人死亡,总共约有85000人死于战场,约10万人死于战争所导致的创伤和疾病。这给英国政

23、治变革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 放弃共和理想改走立宪之路B. 采取温和的渐进式变革道路C. 强化议会下院对王权的限制D. 实行孤立主义政策避免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特别是内战期间,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精神创伤,使英国人吸取了教训,在此后的长时期政治变革中,尽量避免战争,用温和的改革渐进式发展,B项正确;内战结束后1649年英国建立了共和国,A项错误;强化下院、限制王权和对外推行孤立主义、避免战争等,都是吸取教训所做的具体调整,不是最主要的影响,CD两项错误。22.1796年时,英国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

24、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这说明当时的英国A. 封建贵族垄断了政权B. 君主立宪制亟待确立C. 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出贵族或和贵族相关的人在当时的英国会获得更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机会,这说明议员的选举在当时还是有一定的财产限制的,英国的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故选C。 尽管贵族或者是和贵族有关联的人在下议院中占据了70%的席位,但英国实行分权政治,故A项“垄断政权”的说法程度有所夸大,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议员的阶级属性,并非强调其政体,排除B;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扩大议会的权力,二是限制国王的权力,

25、材料显然都没有提到这两方面的内容,故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23.1831年3月,英国辉格党的改革法案在下院公布,主要内容为:取消一大批衰败选邑的选区资格,将空出的议席重新分配给人口众多的城镇,尤其是工业城镇;扩大选举权,实行财产资格限制。这一法案旨在A. 推动责任内阁制的形成B. 重新分配选举名额C. 满足工业资产阶级需求D. 扩大公民的普选权【答案】C【解析】【详解】随着工业革命完成,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强大,想在下议院获得更多的参政席位。材料中“将空出的议席重新分配给人口众多的城镇,尤其是工业城镇”显然有利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取下议院席位的需求,C正确;责任内阁制确立于1721年,A错误;

26、议会改革是重新分配下议院的席位,不是重新分配选举名额,B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适应工业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扩大公民的普选权与材料无关,D错误。故选C。24.1713年英国内阁会议通过了一份结束欧洲战争的条约,安妮女王将条约提交枢密院,枢密院院长克蒙德里勋爵告诉女王说,枢密院需要一段时间讨论,并强调了枢密院决策权的独立性。安妮女王为此大发雷霆,克蒙德里也丢了官职。这件事反映了当时英国A. 国王权力仍在强化B. 内阁与国王共同进退C. 枢密院对内阁负责D. 君主立宪制尚不完善【答案】D【解析】依据题文中“1713年”可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已经建立,但是安妮女王仍能对议会大发雷霆,克里蒙德丢了官

27、职,这说明当时的国王权力很大,即君主立宪制度仍然不完善,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王权逐步被削弱。B、C两项在题文中没有表述。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25.制度的变革和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愚意自夏禹家天下有记录可征之国史,凡四千余年(公元前2200-公元2000年)。四千年中,如按我民族所特有之社会形态发展之程序而分析之,则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形态之发展,盖可综合之为三大阶段,亦即封建、帝制与民治是也。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从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

28、吾侪及身而见之中国近现代史之阶段也。唐德刚晚清七十年(自序)(1)材料一中所说的中国“四千年社会政治形态发展三大阶段”,即“封建、帝制与民治”各指什么制度?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2)根据材料二,指出雅典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试用所学知识来说明这一观点。材料三: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

29、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长期专制统治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3)“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4)综合上述所有材料,你如何看待中西政治制度的多样性?【答案】(1)封建:分封制。帝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或君主专制)。民治:民主共和制。(2)特点:主权在民、法律至上,直接民主。说明:因为占雅典居民多数的奴隶、女性、外邦人不享有民主权利。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3)政治设计

30、:君主立宪政体。如何控制:颁布权利法案,确立法律至上、议会主权的原则;议会和内阁掌握实权,君主变为虚君。(4)中西不同政治制度都是当时社会条件、自然环境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是那一时期人们所创造的管理国家的文明成果;都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过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解析】【详解】(1)封建:根据“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得出分封制。帝制:根据所学可知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民治:根据所学可知是民主共和制。(2)特点:根据“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得出主权在民,根据“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得出法律至上,根据“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得出直接民主。说明:结合所

31、学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分别从雅典居民多数的奴隶、女性、外邦人不享有民主权利,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分析回答。(3)政治设计:根据“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结合所学得出君主立宪政体。如何控制:结合所学,可从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的原则,议会和内阁掌握实权等方面分析回答。(4)可从中西不同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是管理国家的文明成果、都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过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等角度分析思想。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梭伦主宰政事之后通过禁止借贷以人身为担保使平民获得了自由,既在当时也延续至将来,他还制定了法律,取

32、消了一应私人与公众的债务,这一举措被称为“卸担”,意即卸去人们身上沉重的负担。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1)材料一中图一、二实质上体现了哪两种政治制度?分别反映了什么文明形态?(2)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二,梭伦为什么要“卸担”?又是如何“卸担”的?梭伦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制度:君主专制;民主政治。文明形态:大河文明;海洋文明。(2)平民因债务奴隶制而处境悲惨。颁布解负令。解除了雅典公民中平民最沉重的负担,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限制土地兼并;巩固了城邦体制,为民主政治奠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和雅典政治制度,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1)从图示信息可以看出

33、,图一、二实质上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和雅典民主政治。联系所学可知,分别反映了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2)从材料中的“梭伦主宰政事之后通过禁止借贷以人身为担保使平民获得了自由”来看,梭伦“卸担”的措施是颁布解负令。联系所学可知,颁布解负令的原因是平民因债务奴隶制而处境悲惨。联系所学可知,这一措施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巩固了城邦体制,为民主政治奠基。三、论述题(共12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古代希腊实行民主制度,古代中国逐步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人对希腊民主制赞赏有加,对中国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则多持批评态度,尤其是实行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出现的腐败、暴政。其实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不能

34、脱离其存在、演变的社会环境和条件,每种社会制度都有其合理一面,都在当时推动了本国社会发展,对东西方历史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制度选择与国情”的角度就古代中国和希腊政治制度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示例只做参考。论题明确无误给4分,论证过程就民主或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产生原因和影响方面展开论述,能举三个以上论据给12分;格式正确,有总结分析给4分。示例一: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古希腊属于海洋文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不适于农耕,而更适于发展工商业,民主、平等、法治则是工商业的发展

35、的内在要求,随工商业奴隶主力量的壮大,雅典通过三次改革,最终确立并发展了民主政治;古希腊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其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这又为直接民主的实现提供了政治条件。同时小国寡民的城邦要求激发城邦全体公民的爱国热情建设保卫城邦,雅典以其发达的民主政治实现了这一目标。雅典民主还激发了城邦公民的爱国热情,希波战争的胜利、工商业繁荣发展。民主激发人的创造力,从而创造了辉煌的精神文明,科学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产生、戏剧的繁荣等无不证明了民主政治的成功。但是,这种民主仅适合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其抽签选举、轮番执政的参政方式造成权力滥用误用,易于形成暴民政治,最终导致其衰落。综上所述,一种政治形式是由其特殊

36、的地理条件、经济生活所决定的,而其政治形式都不是完美的,有利就有弊。示例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虽不完美,但却是中华文明发展繁荣的重要保证论证:中华文明是全世界唯一没有中断,虽历经曲折但一直发展下来的文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开始于春秋战国,奠基于秦,演变发展于汉、唐、宋、明清。其得以建立的基础是春秋战国开始形成的小农经济,农耕文明的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稳定,而国家的统一是实现社会稳定的保证;巩固大一统帝国的建立,也使建立专制中央制度成为必要。历经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近代北洋军阀时期的社会动乱,人们对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渴望,强化了大一统的观念;汉唐宋元国家的强盛又从事实上证明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重要性。抗击外敌入侵,少数民族侵扰,修治公共公程等也使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合理性。综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选择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这一制度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保证。【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来加以论证分析。本题的论点是“制度选择与国情”,主要论证的内容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古代希腊雅典的政治制度。我们要对比的分析问题,关键是讨论国情对政治制度的选择的重要意义。此外我们要注意结合具体史实来分析,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