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下语文评课-14再见了亲人人教新课标 王老师今天奉献的这节精彩示范课,让我如品名茶,清香沁人心脾,如沐春风,倍感神清气爽,就王老师的这节再见了,亲人点评如下: 点评一:评指导思想: 再见了,亲人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第八单元一篇课文,讲述中朝人民情深似海情重如山的情谊。 我们都知道教学思想支配着老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这节课教者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者能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真正当好了学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整节课堂教学的导课“是亲人吗?(不是亲人),为什么说再见了亲人?”、新授课过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训练中,教者能为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创造和谐的氛围,为
2、学生探求新知提供良好的条件。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有较充足的阅读空间,有合作、探究自主的机会,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引导下主动获取新知,充分体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 点评二:评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学思路,二是课堂结构。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则侧重教法设计,也称教学环节或步骤。老师讲授的这节再见了亲人,做到了正确组织教学,精心安排教学环节,注重新旧知识的关联,能以知识传授为载体,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课堂氛围积极向上,和谐 平等,教学时间的分配上科学合理,教者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环环相扣。王老师的本节语文课特别重视了“读”的训练,以多种形式
3、的读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从而引发其情感体验。这篇课文就知识来说并不难,描写了中朝人民依依惜别之情,但是作为这种抒情性较强的文章来说,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体验其中的情感,如何使学生融入文章,则显得更重要。张老师则发挥了朗读体会的作用来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课件的泛读,“来,小金花,再狠狠的读一遍”,强调了字词音韵的把握和情感的渲染;开篇的自由读和齐读,给学生自主体会的空间,强调学生自我体验。这些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使内容更生动,人物更鲜明,有助于学生对主体的进步体味,思想受到渲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 点评三: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不是孤立的单一的活动方式。这包括老师教学
4、活动方式,还包括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这节课,看出了教者在教学方法多样化上下了一番功夫,开篇抓住重点词语“亲人”,同时介绍历史背景导出课题,讲授新课采用抓重点字词句段体会思想感情,结束介绍亲人就在身边,就在关注你们的学习和生活。同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杜绝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做到了适用适时适当,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去进行语文实践,提高语文能力,达到了自觉读书的目的。 当然,金无足赤,课无完美。王老师的这节课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还不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教师说得多,学生说的少;这节课教师指导下读的形式比较多,但读的分量、深度还不够,学生的依赖性还是比较强;王老师这节课在思想教育方面还缺少点睛之笔,老师提出“亲人就在我们身边”,应放手让学生去拓展,引申到生活中表现在哪些方面,总结出有血缘的是亲人,没有血缘的也是亲人,只要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都是亲人,做到博爱,学会感恩,感谢所有传递正能量的人,大爱无疆;王老师这节课应给学生“改过”的机会,不会回答问题就坐下,太伤学生的自尊心了!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