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殊时期的经济负增长张程4 月 17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 2020 年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 GDP)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 GDP 总值为 20.65 万亿元,同比增速为-6.8%,环比增速为-9.8%。这是自 1992 年公布季度 GDP 以来,中国首次出现单季 GDP 同比负增长的情况。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中国 GDP 出现同比负增长。其罕见程度可想而知。一季度 GDP 负增长也表明,新冠肺炎所带来的冲击比 2003 年的 SARS 要严重得多,中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是空前的。在这种风险和挑战面前,中國如何应对,到 2020 年底将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各方都在
2、密切关注。4 月 1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再次明确“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没有改变。在一季度经济负增长的情况下,这将是一项“空前”的挑战。“三驾马车”失速从需求端看,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中国,这三者每年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概是 5:4:1 的关系。经济增长的情况通过看这三个指标能够很好地观察出来。近年来,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越来越大,近五年的平均贡献度达到 60%以上。可以说消费已经是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拉动力。但是在疫情期间,消费出现了明显的受阻。由于各种限制措施,导致人们的消费相比同期大幅减少。例如,由于限
3、制人群聚集,使得餐饮、旅游、线下娱乐等相关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限制出行则使得交通、汽车,以及服装、金银珠宝、化妆品等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此外,由于疫情的影响,使得人们对于未来收入的预期下降,消费支出也有所削减。这些不利因素反映到数据上来就是,2020 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5.8%。其中,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最大的单项“餐饮收入”,一季度同比下降44.3%;其次权重最大的两个单项“汽车类”和“石油及其制品类”分别下降 30.3%和23.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一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 32.2%。从统计数据来看,人们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行方面的支出同比都出现
4、了大幅下滑。可见疫情给人们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影响之大。投资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动力。2020 年一季度,投资的增长速度同样出现了明显下滑。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 25.2%,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 19.7%,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 7.7%。这三者在投资中所占的比重约为四分之三,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投资的整体增速可想而知。出口方面,一季度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下降 6.4%,其中出口下降 11.4%,进口下降 0.7%。12 月服务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下降 11.6%,其中出口下降 6%,进口下降14.6%。外贸呈现负增长态势。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内疫情逐渐被控制住,3 月份的各项
5、经济数据已经明显好于前两个月,国内的生产生活也逐渐向正常状态恢复。但是一季度落后的进度,在随后的三个季度能够补回来吗?疫情的后遗症一个清楚的现实是,由于国外疫情大范围扩散,2020 年预计全球范围内都会出现经济增长放缓的现象。4 月 20 日,美国洛杉矶市的市长加塞蒂曾透露,此次疫情的限制措施已导致该市近 30 万居民失业,目前洛杉矶的失业率已超过了金融危机高峰时的 13%,并预计这一数字将继续上升。在全球范围内,随着疫情的不断扩散,预计对经济的影响不会比 2008 年的金融危机低。显然这种糟糕的情况将会影响到中国的外贸,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出口的压力依然会比较大。如果比照 2009 年国际
6、金融危机期间中国进出口总额下降 13.9%的情况,预计 2020 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也将会有近两位数的下滑。参照 2009 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42.9%,2020 年经济增长将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消费方面,虽然中国国内的疫情逐步被控制,但是消费能否恢复到常态依然是个未知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消费要想完全恢复依然需要一个过程。首先,受一季度疫情的影响,国内居民人均收入下降了 3.9%,其中农村居民收入下降幅度更大,达到 4.7%。收入下降将直接影响消费支出。其次,收入与就业挂钩,收入能不能有保障主要看就业是否有保障。2020 年 3 月份的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5.9
7、%,2019 年各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 5.0%5.3%之间。两者之间相差约 0.6%0.9%,而这差值背后是数以百万计的失业人群。截至 2019 年末,我国劳动力人口约 8 亿人,其中分布在城镇的劳动力人口约 4.5 亿人,这意味着城镇调查失业率每升高一个百分点,就有约 450 万人失业。如果按这个数据计算,截至 2020 年一季度末,与 2019 年相比,城镇新增失业人口达到 270 万405 万左右。此外,2020 年 6 月份的毕业季即将到来,又有约 800 万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需要工作岗位。在疫情的冲击下,经济增速放缓后的中国,还能不能为这些新生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呢?最
8、后,疫情不仅重创了经济,也重创了人们的心理。新冠病毒恐怖的传播率和致病、致死率,让人们难免心有余悸。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消费项目注定短期内难以恢复。如人群聚集的商场、影院、餐饮、旅游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恐怕都会对这些项目保持距离。此外,疫情带来的对未来收入的悲观预期,将使得人们偏爱储蓄、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这将进一步拖累消费的增长。在以上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消费何时才能恢复到疫前水平,仍然是一个谜。调控力度显著加大4 月 17 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在 2020 年一季度 GDP 数据出炉的基础之上,面对-6.8%的增速,会议的措辞明显更
9、加积极。首先这次会议对经济形势面临的挑战使用了“极不寻常”“前所未有”等措辞。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此次会议也有了一些新的提法,让人明显感觉到了政策调控的力度在加大。例如,在“六稳”之后提出了“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六保”,可以看到,就业被放到了首要位置加以突出强调。这从侧面也反映了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在宏观调控政策上用了两个“更”,一是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二是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需要注意的是,在货币政策方面,此次会议明确提到要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这也是 2020 年以来首次在政治
10、局会议上提到这些具体的货币政策手段。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時间,降准降息大概率将会落地。在投资方面,明确了要加大传统基建和新型基建的投资,发挥基建的稳增长作用。新型基建虽然能同时兼顾需求扩张和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效果,但其规模毕竟有限,对整个基建投资增速的带动作用有限。基建投资的主体依然是传统基建,此次会议对此加以明确也是表明,在经济增长压力如此之大,消费增速难以短期内迅速恢复的情况下,传统基建需要加速提效,担当稳定大盘的重任。在 3 月以来楼市躁动消息不断的背景下,此次会议再次强调了“房住不炒”原则。这也表明了即使在当前巨大的稳经济、保就业压力之下,刺激房地产这种短期经济政策也不会再用。消费方面依旧是积极扩大内需,但是出口方面有了新的判断。在 3 月 27 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还是“要加强国际经贸合作,加快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保障国际货运畅通”。到了 4 月 17 日,已经未雨绸缪提出“要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显然,面对国际疫情不断扩散的新形势,各方对出口可能受阻要有心理准备。纵观整个会议内容,在一季度严峻的形势之下,调控政策明显更加积极且更加明确。在“六稳”“六保”的要求下,加速提效的重心放在了加大投资力度和扩大内需上。通过加大新旧基建投资力度,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达到刺激市场需求的效果,将是一段时间内重要的稳经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