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38.50KB ,
资源ID:1091848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9184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用比较法分析中西科技史.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用比较法分析中西科技史.doc

1、用比较法分析中西科技史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 夏克传 邮码:528100一、中西科技的世界地位及其原因比较(一)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于公元前475年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而西欧则是在公元后的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才结束了奴隶制度,但一直到9世纪早期才开始确立起封建制度,这时我国已进入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唐朝。因此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先进,保证了科技文化的领先。2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国内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古代文明。3明清以前,中国一直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不断吸收

2、外来文化,丰富了自己的文化。4中国人民聪明勤奋,在长期和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识。5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也是古代科技长期领先的重要条件。张骞、班超等开辟丝绸之路,郑和远航、僧一行、郭守敬的天文测量等都是由国家组织领导的。(二)西方近代科学与技术兴起的一般原因1经济发展的要求。近代自然科学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产物,手工工场、大机器生产不断地采用新工具、新能源,追求最高的劳动生产率,在生产和技术上向科学家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这是推动自然科学创立与发展的前提。2思想解放运动的促进。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3科学的方法。16、17

3、世纪,伽利略、培根、笛卡尔等人创立的科学方法论,为人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指导性原则。政策保护。欧洲先进国家进行保护科学发展的政策,允许自由讨论学术问题和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等等又为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三)中国在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比较 工业革命时中国处于清朝中后期,受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中国经济没有发生大的变动。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仍是清朝封建统治,洋务运动只是为维护封建统治而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和科技,并且很快失败;外国资本主义通过战争和资本输出掠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及其缓慢。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主要原因是:二战结束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支持蒋介石

4、发动内战;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国家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中国没有发展科技的和平环境,也缺乏正常的交流;建国后,长期采用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左倾思想泛滥导致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教育发展受冲击,科技发展失去好机遇。二、三次科技革命比较(一)三次科技革命列表比较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时间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19世纪最后几十年20世纪40年代别称产业革命或工业革命电力革命新科技革命发源地英国欧洲美国前提条件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带来大量资本;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国外市场扩大。资本

5、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全球扩张,美、德、意、日等国的统一,使国内市场扩大;近代自然科学突破性的发展,并迅速转为生产技术。科学理论的突破;“二战”期间和战后对科技的迫切需要特点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发生于英国,后发展到法、美、德、意等国;发明者多数为劳动者,发明成果多为生产实践的总结。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交通运输新纪元的到来;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起了重要作用;某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第三次科技革命其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超过前二次科技革命;科学研究的成果应用于生产的过程

6、越来越短。内容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劳动电力作为新能源,广泛使用,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标 志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电力的普遍应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影响 生产力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创造出以往社会都无法比拟的巨大的社会财富生产力突飞猛进发展,推进了资本主义大工业蓬勃发展和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了生产工具根本变革、扩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促进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生产关系使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在工业革命完成后最终确立起来(或巩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垄断和垄断组织,垄断的出现是资本主

7、义生产关系变化的具体体现,(或使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迫使垄断资产阶级不得不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或使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使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趋激化,最终必将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表明的道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启示必须重视科技进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中某些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使之适应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二)三次科技革命影响比较1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第一次:(1)(生产力方面的)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

8、次飞跃;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经济空前繁荣;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2)(生产关系方面的)工业革命的完成使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3)(阶级关系方面)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4)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使一些欧美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它们以武力打开许多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大门,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进行残酷的剥削。第二次:(1)(生产力方面的)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生产力有了巨大的飞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2)(生产关系方面的)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

9、)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第三次:(1)(生产力方面的)新的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它使生产工具更新-自动化、智能化;劳动对象发生深刻的变革;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提高。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2)(生产关系方面)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的调整,以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2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第一次:主要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10、第三次: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3对工业城市区位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由于蒸汽动力代替了水力,使工厂能远离河流峡谷,在煤、铁产地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形成和发展起一批新的工业城市,使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煤铁复合体”型的工业布局方式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的工业中心都分布在英国,主要有以伯明翰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棉纺织工业区。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内燃机和电力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煤铁资源开发规模迅速扩大,出现一些大规模的现代化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形成世界性的工业地带

11、。工业向大型化、联合化方向发展,多数工业企业仍然属于“煤铁复合型”布局方式,原料缺乏的日本等国出现在沿海地区建立大型工业联合企业的“临海型”布局方式。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的工业中心有: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苏联以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彼得堡)为中心的欧洲工业区。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由于超高压输电技术和核电技术的出现,以及能耗少的电子工业的兴起,进一步使工业布局摆脱了能源和地域的限制。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多的自然资源被发现、被有效地开采和进行综合利用。许多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子、通讯)能源和物质资料的消耗都很少,决定这些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知识、技术、清洁的环境和高速交通运输条

12、件,出现“临空型”的工业布局。第三次科技革命形成的工业中心有:美国西南部的斯坦福工业区(硅谷),日本的九州岛(硅岛),英国苏格兰电子工业基地,德国南部慕尼黑工业中心。4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英国工业革命后,为了掠夺原材料和市场,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破坏中国的主权,政治上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清政府内部也发生了分化,分为洋务派和顽固派。经济上,一方面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另一方面使中国逐渐陷入资本主义市场。思想上,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第二次:第二次科技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加紧侵略和瓜分世界,落后的中国再次成为被掠夺的重要目标。列强通过一系列侵略活动,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重。民族资产阶级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农民阶级进行了义和团运动,来挽救民族危亡。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发展。思想上由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转为学习制度。第三次:使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从整体上看,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出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发展民族经济是一个良好的机遇。抓住机遇,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又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