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91754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福建省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历史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2古代建筑作为承载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是古代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反映。我国北方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布局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依照古代宗法礼仪观念长辈应居住在()A向南的北房B东厢房C西厢房D向北的南房3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2、()A稳定了西周的政治秩序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D导致了诸侯争霸的局面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5宋史职官志一:“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同掌规谏讽谕。凡朝政阙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下列结论较为合理的是()A谏官保证宋代政治清明B谏官的

3、设立不利专制皇权C谏官种类繁多造成冗官D谏官的谏议减少了行政失误6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下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该作品反映出清代() 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C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D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7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这种“自治社会”形成的根源是()A地方制度的不完善B宗法制的深远影响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D中央集权的削弱8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一种用人力操作的耕垦农

4、具)所取代。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A人口增长快,剩余大量劳动力B使用牛耕的成本太高C农耕经济的分散性和封闭性D大量高产作物的引进9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该记载反映的土地制度是()A井田制B封建土地私有制C均田制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10唐朝时,波斯和大食商人把珠宝玉石等奢侈品带到(长安)西市来卖,然后购买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运回转卖,西市的繁荣超过了东市。下列诗句的描写符合下图所反映的西市场景的是() 唐长安城胡商云集的西市 A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C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D天涯同此路

5、,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11宋代商业史研究中说道:(城市),特别是在秦汉至唐初“市”制存在的时代,工商业被“市”所吸收。因此,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材料主要说明了秦汉时期()A城市职能向商业转变B城市商业限制被打破C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D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12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小农经济的发展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D

6、新航路开辟13康熙五十六年,清政府下令禁止人民前往南洋贸易。一位学者曾经指出:“沿海居民深知水性,惯熟船务之舵工。水手不能胜任担负重物,以谋得一朝之食。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图目前糊口之计;其游手无赖,更无所事事。”这位学者认为海禁造成()A国家海防力量有所增强B科技发展逐渐停滞C政府无法掌握国际变化D人民就业机会缩减14清代学者陶煦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反映了当时“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社会风气B土地兼并的盛行瓦解了自给自足的个体小农经济C这导致工商业缺乏必要的资本积累,严重阻碍了

7、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这与清政府倡导的“农为天下之本,而工商皆其末也”的指导思想相吻合15“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下列最能体现这种“理性选择”的是()A抑制土地兼并B重农抑商C实行“海禁”D闭关锁国16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各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孟子提倡的民本思想 雅典民主的重要条件 罗马法公正至上观念ABCD17西塞罗认为:“正义只有一个,它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并且它是基于一个大

8、写的法,这个法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的理性。无论谁,不了解这个大写的法无论这个法律是否以文字形式记录在什么地方就是没有正义。”此“大写的法”指的是()A自然法B万民法C公民法D十二铜表法18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材料说明()A罗马法完全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B罗马法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得以在近代推广C罗马法对近代西方的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D近代英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19道格拉斯诺斯、罗伯斯托马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中说:1500年被历史学家普遍看作是中世纪

9、社会和近代社会之间的分水岭。这一新时代的最初两个世纪的历史非常重要,发生了一系列不同的事件。“新时代的最初两个世纪”西方发生的“一系列不同事件”不包括()A商业革命B殖民扩张 C世界市场形成D马克思主义诞生20对图中所示时间轴解析正确的是() A地理大发现是全球化的开端,世贸组织的建立是全球化的终点B完整的展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C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D只能体现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21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A牛顿经典力学 B达尔文进化论 C蒸汽机D计算机22著名学者彭慕兰认

10、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这里的“向外”是指()A拓展殖民地市场 B传播基督教C煤铁资源的发现和采煤技术的提高 D黑奴贸易23西方学者李普曼在其道德序论中指出:“在近代,人们已发明了作出发明的方法,人们已发现了作出发现的方法。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过程。”这说明()A生产经验的积累推动了技术的进步B科学理论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的革命C工业革命主要是生产方法的革命D科技革命是一个系统工程24“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

11、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25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A共和制B联邦制C代议制D三权分立26美国1787年宪法中规定,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12、。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美国这种固定名额与按人口比例名额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是为了调和()A南方与北方的矛盾B东方与西方的矛盾C大州与小州的矛盾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27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部分内容:“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代表帝国;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上述材料最能表明()A德国本质上仍然是封建专制国家B完善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德意志确立C帝国宪法的立法依据是普鲁士宪法D帝国宪法

13、巩固了德意志统一的成果28当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的政策,一些人就讥笑他抄袭了一本书,另一些人称他以社会主义拯救了资本主义。这“一本书”可能是()A人权宣言B共产党宣言C国富论D社会契约论29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A俄国共产党 沙皇政府B俄国共产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布尔什维克党 沙皇政府D布尔什维克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0清道光帝收到耆英的奏折,更清晰地了解到英方的要求后,作了一些让步,下达谕旨(部

14、分内容):“一、厦门、宁波、上海准其贸易,但再次强调“不准久住据为巢穴”;二、福州不准开放,不得已可改为泉州;三、香港仍坚持“赏借”;四、对于赔款不再反对,只是询问款项如何筹措”,该谕旨()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31作为临时国会的参议院,自1912年1月28日在南京成立,中间经一次改选,至1913年4月8日在北京自行解散,在14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开会220次,议决230余案。这一系列会议()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是对议会政治的实践C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D核心议题是制定临时约法32下表是1923年北京大学25周年

15、纪念日所作民意调查的部分结果。这反映了()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 1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国? 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宰制10票 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 俄国497票;美国107票 3你心目中,国内大人物是哪几位? 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 A斯大林模式的成效使国人对苏联道路抱有好感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进步思潮传播C“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当时的时代主题D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33“1919年7月苏俄政府对华公开宣言,也愿意援助中国摆脱外国压迫,再次表示废除以往沙俄与中国所签密约,放弃庚子赔款,放弃所有在华权益苏俄的这一做法对

16、中国激进知识分子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的亲俄之风甚嚣尘上。”“亲俄之风”的表现有()A五四运动的爆发B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C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国共第二次合作34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左”倾错误的表现有()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351936年,胡适在大公报发表文章称“五年的忍辱不战,所求的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张学良忽然造反了”。胡适评论的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C抗日战争D重庆谈判361940年12月23日,重庆大公报报道:

17、“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张书旗为庆祝美国罗斯福总统第三届联任大典特制百鸽图一巨幅(相赠),甚为精致,蒙委员长赞许,亲题信义和平,以颜其额。”此图赠与美方的深层用意应该是() 图一 百鸽图 A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B对美国珍珠港遭到袭击表示慰问C庆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D感谢美国在开罗会议上支持中国37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B警示世界大战爆

18、发的可能性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38“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 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 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 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 争民族独立,求人类解放,这伟大的重大责任,都担在我们肩上。” 这首流唱于20世纪前期某一时期的著名军歌主要是指哪支军队()A工农红军B新四军C八路军D解放军391937年初,近代著名军事学家、国民党陆军上将蒋百里发表国防论指出:“中国不是工业国,是农业国农业是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这说明()A中国抗战是持久战B必须坚持全面抗战路线C必须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D中国具备抵

19、御侵略的有利条件40美国记者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一场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支持着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杰克贝尔登的看法()A带有美国人的意识形态B揭示了中国政局变动的本质C是冷战思维的表现D反映了抗日政权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41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据这一思想,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是()A轮船招商局B继昌隆缫丝厂C福州船政局D江南制造总局42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

20、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最符合材料意思的是()A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B外国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C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D外国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43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创办的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刊物。1835年刊登了如下内容:“英吉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商工,未知尽力竭力矣。”当时,这一报道()A促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觉醒 B表明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C改变了近代中国人办报的主题和特色 D带给了中国人新的知识和信息44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

21、,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这一时期,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A资本主义已过时B渴望扩大政府职能C要求革命改变现状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45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签订了11个双边协定,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这表明英国()A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以度过

22、经济危机C希望通过经济手段增强英联邦的政治向心力D认识到了只有放弃贸易保护、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46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几周后,有250万雇主与政府签署了法规,他们给自己的产品标上蓝鹰,以示守法。下列有关“蓝鹰运动”表述准确的是()A构成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核心 B有利于企业的规范经营C用国有化的形式调整资本主义企业 D强化了社会保障有利于民生47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

23、B世界贸易组织C北美自由贸易区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8梅州市蕉岭县丘逢甲故居外墙上写有一条标语“让钢花开遍蕉岭,让铁水全县奔流。”这条标语最早可能书写于()A1953年B1956年C1958年D1979年49抗战胜利后,重庆政协制定的宪法提到:“中华民国人民,无分男女、宗教、种族、阶级、党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依据省县自治通则,制定省自治法全国陆海空军,须超出于个人、地域及党派关系以外,效忠国家,爱护人民任何党派及个人,不得以武装力量为政争之工具。”这体现的原则是()A民主共和、地方自治、党政分离B民主共和、分权制衡、党政军分离C人人平等、分权制衡、党政分离D人人平等、地方自治、党政军分离50陈

24、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写到:“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读史者应结合当时历史的特定环境感悟历史 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应同情其所处环境 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应具有批判意识 研究历史应神游冥想,充分发挥主观想象ABCD第II卷(非选择题)5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

25、年鲁国“初税亩”。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贵族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摘编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发展对当时社会转型的影响。(6分) 材料二 从19世纪中叶起,中国农村开始生产供出口的大宗商品,包括供应条约口岸工厂的经济作物,这趋向于转入新的商业渠道。但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地区,传统的市场结构正欣欣向荣,直到1949年都很少有衰落的迹象。首先在条约口岸直接感受到的世界市场上银价或中国农业输出品行情的波

26、动,有时候能波及农村。但总的说来,直到1949年农民地区和条约口岸经济依旧只有很松散的联系。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农业对工业化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三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时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 材料四 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

27、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 (3)根据材料三和四,概括人类文明的演变过程。影响文明转型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5分)(4)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两次工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对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4分)5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国家的官制是建立在亲贵合一的基础上的,血缘亲族是任官的先决条件,世袭罔替,代代相承。在那种贵族参政、议政、辅政的情况下,官的权力界限也不分明。如西周主管政务的卿事寮可以辅政,也可以将兵作战,也可以主持重要的祭祀大典;而太史寮也可以辅政、将兵。官有一定的分工,但不够清晰严格,这是贵族政治的必然现

28、象。 韦庆远中国官制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朝的中央官制与西周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材料二 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皇明祖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敕问文学之士)而黄宗羲则认为,明朝“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和黄宗羲对丞相制度的看法,分别说明他们持这种看法的原因。(4分)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地方督抚以平乱起家,较早接触到西方文明,对内外局势有更深刻的感

29、悟,有更强烈的危机意识与变局思想。认识到自强求富及引进西器、设局制造的必要性,地方督抚开始实现思想行为观念上的现代化转变。当传统体制需要变通而中央体制不愿变通之际,改革先从地方做起。晚清督抚势力的兴起,打破了清政府的传统政局,政治权力由中央向地方转移,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 摘编自李绮晚清督抚势力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地方督抚势力崛起的影响?(6分)53妥协,指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为达到这个目的,甚至不惜违反正义这样一来,人们之间必然形成彼此妨害以致达到危险的局面,这是同人们追求享乐目的背道而驰的。

30、而唯一摆脱困境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成立政府,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1)据材料一,以史实说明古代雅典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8分) 材料二 这次政变事实上就是以维护传统的名义进行的。它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了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1689年1月28日下院的决议就是这样:英国仍是君主国,“上帝保佑吾王”仍是英国的国歌。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民主政体的确立过程是如何体现“妥协”的?(4分) 材料三 19111912年间以南北议和、清帝逊位和南

31、北政府融合构成“大妥协”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喻大华即指出,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这一妥协避免了列强干涉、内战和国家分裂,维护了民族团结,具有积极意义。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3)材料三对辛亥革命“大妥协”的两种评价,你同意哪一种,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5分)莆田

32、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卷答案高三历史(必修1必修2)1-10 CABCD DCDCC 11-20 DCDBB CACDC 21-30 CABDB CDBDB31-40 BCBAB AACDB 41-50 ADDBB BACDB 51(1)影响:铁器和牛耕使用使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形成;促进了分封制崩溃,封建政治制度最终确立;为百家争鸣奠定了物质基础,百家争鸣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6分) (2)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农村与通商口岸经济松散。(4分) (3)过程: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3分) 因素: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2分

33、)(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4)影响:一是巨大的灾难。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化进程。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深渊。二是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思潮萌发,洋务运动的时间、维新变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等。(两个角度共4分)52(1)变化:由西周的按血缘关系世袭贵族担任中央官职,变为秦朝时中央官僚由皇帝任命,职业官僚制度产生;(2分)由西周时中央官员的职权分工不明确,变为秦朝时中央的三公分工职权分明。(2分) (2)朱元璋:丞相制度导致政治混乱,因为他认为容易出现丞相专权,威胁君主专制权力。(2分。如果仅答出“朱元璋废除丞相”,得1分

34、) 黄宗羲:明朝废除了丞相导致了政治的黑暗,因为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废除丞相不利于制约君主权力。(2分) (3)影响:促进洋务运动和近代工业的兴起;(2分)削弱专制集权统治;(2分)促进了政治和社会变革。 (2分)(如回答“了解世界局势”“冲破传统观念”等,也给1分。总分不超过6分53(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方式是民主改革(梭伦、克里斯提尼);民主运作的方式反映了各种力量的妥协。(4分)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和平民的妥协;罗马法的不断完善(或写万民法)就是各种力量调和的结果。(4分)(2)妥协:光荣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的妥协;通过权利法案,既保留了君主,又确立了议会主权。(4分) (3)观点一:“大妥协”是消极的。 理由:妥协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导致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民主共和名存实亡;为民国复辟埋下伏笔。 观点二:“大妥协”是积极的,是一种策略。 理由:妥协加快清王朝和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保存革命力量;避免了列强干涉、内战和国家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只有观点,没有理由说明不给分;观点和理由匹配的就给满分,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