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51MB ,
资源ID:1090562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9056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2019版历史新导学笔记选修四讲义岳麓全国通用版: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2019版历史新导学笔记选修四讲义岳麓全国通用版: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doc

1、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课标要求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一、并吞六国1.条件(1)必然性: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2)可能性: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增,为兼并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嬴政掌权后锐意进取,善于用人,广招贤良。2.过程: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相继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思维点拨1.局部的统一、封建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的发展、人们渴望统一,因此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秦的统一是秦王嬴政顺应了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趋

2、势的结果,是历史潮流的必然产物,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只是秦统一的原因之一。二、制度创建1.皇帝制度:为自己选择了“皇帝”名号,“朕”成为皇帝的专称,玉玺为皇帝专用品,以显皇权至高无上。2.政治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3.经济制度(1)下诏“使黔首自实田”,按亩征税,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奖励移民垦荒。(2)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密切了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重点精讲1.丞相等三公的设置加强了专制集权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者之间各自分权,互不统属,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任命,使军政大权都集中于皇帝手中。三、缔造统一大帝国1.军事上(1)命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重设九原郡,修筑长城。(2)平服岭南,设立桂林、

3、象郡、南海三郡。2.交通上(1)修建通往西南地区的“五尺道”,加强了对该地区的控制。(2)修筑驰道、直道,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3)统一车辆形制。(4)拆除原六国所设路障、堡垒,使车辆在全国通行无阻。3.文化上:“书同文字”,小篆成为全国通行字体,后出现了隶书,有利于推行政令、发展经济和文化认同。2.秦始皇以小篆通行全国,对中华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以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标志着汉字的统一。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和中华民族及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四、勤政与暴行1.功绩(1)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

4、帝国。(2)统一后,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确立起一整套先进的制度、规范,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为此后2000多年的历史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3)他勤于政务,富有实干精神,是具有高度行政能力的政治家。2.过失(1)“焚书坑儒”是对文化的摧残,在政治生活中造成恶劣影响。(2)滥用民力,赋敛沉重,刑罚严酷,给人民带来苦难和负担。重点精讲评价历史人物要以历史人物的活动为依据,根据他们的活动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来一分为二地评价,切不可以偏概全。要做到:(1)准确地把握历史人物活动的内容;(2)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考虑当时历史环境下人物的活动;(3)运用正确的历史观来审视历史人物。知识图示主题一

5、秦统一六国史料一天下之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梁启超史料二假长此不获统一,岁岁交糜烂其民而战之,其惨状将伊于胡底。梁启超史料三(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史记商君列传问题思考(1)史料一为什么说“天下之趋统一,势也”?(2)史料二为什么说“不获统一惨状将伊于胡底”?(3)史料三体现出秦始皇成功统一中国的因素有哪些?提示(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大诸侯国兼并小诸侯国,最终形成战国七雄的局面,实现了区域性统一,故“天下之趋统一,势也”。(2)长期战乱使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社会经济遭受破坏。(3)经过商鞅变法,秦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

6、会风气有较大改进,为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主题二秦朝制度的创建探究点1郡县制的建立史料周朝实行分封制,诸侯们对周王室除了有纳贡、服役和保卫的义务外,还在封地内享有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宗法制与周礼遭到破坏后,王室就失去控制各诸侯的力量,走向灭亡。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郡县官吏的任免权操纵在皇帝手中,“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与中央的对立,将地方的权力都集中在中央。问题思考(1)西周和秦朝各推行怎样的地方行政制度?二者的演变体现出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2)与分封制相比,为何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提示(1)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趋势:由地方分权趋向于中央集权。(2)分封制下诸

7、侯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极大自主权,爵位世袭,极易形成割据、混战局面。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有任期限制,大权在于中央,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探究点2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史料问题思考(1)结合史料说一说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包含的主要内容。(2)由史料信息说一说秦政府各职能机构之间权力运行体现的原则与作用。提示(1)内容: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度、官吏选拔制度等。(2)原则: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核心,体现了中央集权、皇权专制、官员间分权制衡等原则。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局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主题三秦始皇的评价史料2010年3月,百度贴吧秦始皇吧发起了“自己

8、心目中的秦始皇”的讨论。下面是几位网民的观点和看法:观点一君临天下世间孤独观点二始皇帝首先一点,在统一文字、度量衡上的功劳,才是真正对中华民族思想意识上的第一次统一。作一个假设,如果始皇帝没有这些政策,只怕现在还没有汉族,取而代之的是秦、晋、燕、齐、楚五族。观点三如果你们换成是生活在他统治的年代,估计你们都会刺杀他,都会造反。什么叫天下皆叛之?张良长的像个女人,身子单薄的很,都有胆要杀他。刘邦连街上流氓也不算,最多算乡间土流氓,不是也提三尺剑造反了。问题思考(1)概括说明以上网民分别从哪几个角度评价了秦始皇?(2)很多历史人物都具有多面性,说一说自己对秦始皇的观点。提示(1)评价角度:统一全国

9、,创立制度;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等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暴政引发农民起义,导致亡国。(2)观点创建制度智慧的君主;全面统一远见的君主;焚书酷刑残暴的君主;大兴土木贪婪的君主。1.秦王嬴政继位时,统一的条件基本成熟,表现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地域之间联系加强长期战乱,统一成为人心所向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国实力增强齐、楚等六国出现政治危机A.B.C.D.答案A解析秦国实现统一的条件包括商鞅变法奠定的基础、各地联系逐渐加强、人民渴望统一等,齐、楚等六国并未出现政治危机。故选A。2.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共有五次大规模巡游,路程超过2万公里,远远高于尚书记载的“天子五载一巡守”的古制。巡游最重要的

10、目的是()A.宣扬国威,安定天下B.平定叛乱,安定一方C.奢侈享乐,玩物丧志D.金戈铁马,王道霸业答案A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六王毕、四海一,秦灭掉了六国,统一了国家,所以国家统一之后秦始皇进行了五次大规模巡游,其用意在于宣扬国威,安定天下,既不是奢侈享乐,玩物丧志,也不是平定叛乱和金戈铁马,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项。3.秦始皇统一国家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国家统一,其中最有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对立的举措是()A.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B.实行分封制C.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D.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答案C解析题中涉及的是地方与中央,A项属于中央机构与此无关,B项分封制与秦朝

11、无关,D项可以促进交流,有利于控制地方,但不是最主要的。C项则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来体现,最有利于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对立。4.在陕西骊山有秦坑儒谷遗址,当时秦始皇“坑儒”从根本上说是为了()A.弘扬法家思想B.压制儒家文化C.巩固政治统一D.彰显皇帝威严答案C解析秦统一后,一些儒生批评秦始皇滥施刑罚,秦始皇下令将这些儒生活埋,是为了用残酷的思想专制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答案D解析之所以说“秦,虽死犹存”,关键是结合秦朝的

12、历史贡献来看,尤其是秦朝建立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以及开创的一系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奠定了基础。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秦始皇初灭六国,便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到咸阳,一部分散到巴蜀等地。将军蒙恬率大军三十万人击走匈奴,取河南地,筑四十四个县城,徙内地罪人去居住。汉族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带到游牧地区,变牧地为耕地,扩大了北方边境。又征发曾犯逃亡罪的人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又发五十万人守五岭,与土著杂居。汉族文化技术传入南方,岭南开始成为中国的领土。范文澜中国通史据材料,归纳秦始皇管辖边疆地区的措施,并指出其积极意义。答案措施:移民、筑城、设郡。意义:传播汉族先

13、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边疆地区发展;促进民族融合;扩展疆域;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解析本题第一问,根据“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到咸阳”可得出移民,根据“筑四十四个县城”可以归纳出筑城,根据“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可得出设郡;第二问,可以从传播先进技术和促进民族融合的角度回答。基础达标1.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永恒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A.秦统一六国B.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C.秦朝修筑长城D.秦朝在“西南夷”部分地区任命官吏答案A解析秦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

14、深远的意义,故A项最符合题意。2.下列对建立了“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千秋功业的秦始皇的评价,最为合适的是()A.从谏如流,知人善任B.缔造统一,创立新制C.巩固统一,维护主权D.述而不作,万世师表答案B解析只有B描述的是秦始皇,其他选项描述的依次是唐太宗、康煕帝、孔子。3.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答案C解析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郡县制在秦汉时期的积极

15、作用。秦朝亡于暴政,而非郡县制;西汉有王国叛乱,而无郡县叛乱,“秦制之得亦明矣”,说明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4.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灵魂。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有()确立皇帝制度推行郡县制修筑长城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A.B.C.D.答案B解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些诸侯国就在新征服的地区设立郡县,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推行郡县制;秦长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秦、燕、赵长城的基础上向东西延伸而形成的。5.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这表明,帝王泰山封禅的主要用意

16、在于()A.炫耀文治武功B.祭祀天地神祇C.神化君主统治D.报答天地之恩答案C解析古代帝王之所以多次举行封禅大典,根本意图在于借封禅神化君权,维护统治。能力提升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征民众修长城以抵御游牧民族的侵扰,人民因死伤甚众而颇有怨言。孟姜女可以说是普通民众的代表,当她不远千里来到长城工地寻夫,却被告知丈夫早已累死,伤心痛哭竟哭倒了一段长城。这个故事虽加入了许多后人的爱憎和想象,但对弱者的同情却历经2000多年而不变。请思考:“人哭倒了长城”,对此今人说无知夸张,古人则说是自己的心声。从民俗研究的视角看,你的立场是什么?从中可联想到与秦始皇有关的哪些信息?答案立场

17、:古人的态度有其合理性。联想:(1)修长城有抵御外来侵掠的一面,应肯定。(2)孟姜女的遭遇也反映出秦朝时徭役沉重,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和痛苦。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卢生说始皇曰:“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听事,群臣受决事,悉于咸

18、阳宫。史记秦始皇本纪(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为什么对丞相车骑的多少如此在意?这则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2)根据材料,秦始皇愤怒并杀人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又反映了什么问题?答案(1)原因:秦始皇认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丞相作为百官之首,排场过大,有损皇帝的权威。问题: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事无巨细,皇帝独裁;秦始皇猜忌、残暴的个性。(2)原因:秦始皇相信要成仙人,需避俗人;泄露皇帝去处不仅违法,而且影响皇帝修炼成仙,因此秦始皇才愤而杀人。问题:反映了秦始皇对方术的迷信以及成仙的决心;同时也是法律严苛、秦始皇残暴的明证。解析第(1)问,材料中秦始皇对丞相车骑的在意,反映出皇权的不可僭越,依据皇帝制度的特点概括即可;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以及秦始皇的个性特点上分析其本质。第(2)问,材料中关键信息“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从中概括秦始皇愤怒杀人的原因;从秦朝法律的严苛和秦始皇对方术的迷信两个方面分析问题所在。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