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4 ,大小:188.62KB ,
资源ID:1090323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9032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转型新时期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pdf)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转型新时期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pdf

1、转型新时期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打开文本图片集摘 要:随着土木工程行业在转型新时期的发展,对土木工程师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来看,土木工程行业存在以下普遍的问题:一线土木工程师较年轻,资历较浅的土木工程师很难参与制定或者决策行业规则,诸如公共政策、行业规划等;在项目建设、决策或者工程项目设计等各个阶段,可持续发展对环境和工程整个生命周期的重要性还没有完全被工程技术人员所认识;在经济因素的影响下,土木工程师缺乏创新热情、意识和能力,劳动只能变得简单和重复;土木工程师不能及时更新、创造和继续学习新知识;随着行业内国际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年轻的土木工程师们各方面能力有待提升。由此

2、,在新时期,对土木工程师的教育,应该重点加强诸如精神(人文)、必备素养(科学)、能力(技术与活动)以及才能(领导)、潜质(创新)等的训练,努力提升他们各个方面的能力。关键词:一带一路;土木工程师;培养模式;国际化视野中图分类号:7B1-4;G64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6-05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2-0117-02一、引言有关“一带一路”建设工程的承包项目突破三千个。2018 年 8 月 23 日,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全球工程建设承包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杂志)发布“全球承包商 250 强”与“国际承包商 250 强”榜单。中国企业分别有 54 家和

3、69 家上榜,中国上榜的企业继续以 69 家的数量蝉联榜首。上榜名单中,我国企业相应的国际营业额为 1140.97 亿美元,占比高达23.7%。近年来,西方经济持续下滑,中国经济却不断在增长,这使得在亚非拉等新兴地区中国内地承包商的市场份额也在持续上升。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建筑市场快速发展,针对中国土木工程师培养与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市场对此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21 世纪的土木工程师,在掌握经济、工程技术、管理等知识的同时,要想建造符合要求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还要实现全球参与和国际合作。因此,转型新时期,如何构筑并实施土木工程教育国际化课程体系,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建设行业的需求,

4、是中国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早在 2010 年,我国教育部就已经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其目的就是通過该计划,培养与造就一大批高质量人才,这批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面向世界与未来的征程中能够出彩。该计划同时特别明确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是“重视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 10 年,经过走访调研,效果却一般,因此,课改的道路任重道远。二、目的意义窥斑见豹,通过“中国知网(CNKI)”文献检索发现,截至 2018 年 12 月 29日,全文含“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模式”收录的论文条目数为 139 条。从这个数据来看,

5、本课题选题比较新颖,具有挑战性和富有创新性,因此本课题研究意义重大。(1)本课题将探讨如何为工程教育构筑良好的社会基础,当代土木工程专业类大学生如何突破“创新、工程实践”等能力的“瓶颈”,以及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如何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与此同时,展开了如何提高全社会的工程素养、如何激发发明创造的热忱等方面的研究。(2)本课题将对新时期土木工程师应具备的专业特点如创新意识、国际视野、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展开研究,以及研究如何使得经过培养后的卓越人才具有独特的特征。三、主要内容转型新时期,卓越土木工程师应具有三方面的综合素质,即工程、科学和人文,主要从如何培养学生拥有“能力、知识、人格”方面开

6、展研究。(1)拥有丰富的技术、科学、社会经济以及职业方面的知识,应掌握以下方面的法则、理论和基本原理:设施、结构和系统的维护与设计施工理论;数理化、材料学和力学等工程基础的知识,公共管理和政策知识,如法律、行政管理、法规、政治等。(2)拥有如下基本技能:通过努力实践并学习来提高个人和机构的效力和效率,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各类人士进行充分交流与合作的技能;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知识创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3)拥有相应的精神:全局观;开创性与创造性,敢为人先;团队精神:考虑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道德的规范、公众的利益;进取精神:革新现有技术或推广新技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而坚持不断

7、的学习;乐观主义精神:勇于面对挑战和挫折,承担责任、坚持原则、前瞻未来、灵活处理、规划前景;具有为人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等。四、几点思考(一)方向探索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目前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转型新时期,如何培养能够胜任工程项目的各环节工作的卓越人才迫在眉睫。在转型新时期:社会发展进程和土木工程行业的区域性特征对土木工程行业需求的考虑;土木工程师的国际化程度与机械、电子等行业相比显然不够;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与规划过程中很难参与决策。(二)研究假设本课题的研究是基于以下假设:(1)“学校培养社会实践国际化视野训练”三螺旋培育模式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与长期以来单一培养机制相比,不仅可以克服当前校企

8、融合进程中企业缺少利益驱动力的现实困境,并且可以实现校企深度融合。(2)卓越土木工程人才的核心素养构成要素是设计思维、工匠精神与创新素养。(三)研究方法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文献研究、行为事件访谈、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研究方法,基于胜任力和核心素养理论,从胜任力和核心素养两个维度出发,通过质性分析与量化分析方法相结合,辨识转型新时期卓越土木工程师育人机制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内在关系,以便为认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规律提供更宽阔的视野。具体研究方法如下图所示。五、结语(1)转型新时期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模式在理念层面是一种基于设计的学习,在实践层面是一种跨学科学习,在本质层面是一种基于创造的学

9、习,其核心特征是知、行、思、创的统一。(2)“工程教育范式”的发展历经“技术范式”“科学范式”“工程范式”三个阶段,新时期,随着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所带动的经济快速发展,土木工程教育为了适应新工业革命的需求,必须向创造范式转型。在“中国制造2025”与工程教育范式转型背景下,做到深度融合创新教育与工程教育,将是我国土木工程教育走出“工程性与创新性”缺位困境的必然选择。参考文献:1汪 洋,滕秀秀.“卓越工程师计划”背景下土木工程学科国际化课程教育体系与评价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4,23(6):11-15.2汤可宗,李慧颖,柳炳烊,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10、J.教育现代化,2015(7):41-43.3朱 泓,李志义,刘志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68-71.4张晓报.我国“985 工程”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与反思基于课程的考察J.高等教育管理,2013,7(6):24-30.5汤劲松,陈瑞英,熊宝林,等.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J.教学研究,2013,36(6):106-109.6林 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7林 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6):19-21.8唐云凯,李延香,辛强伟.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4):97-98.9辛 钧.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对策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111-114.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