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穴位电刺激结合中药贴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激素治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90242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0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穴位电刺激结合中药贴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激素治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穴位电刺激结合中药贴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激素治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穴位电刺激结合中药贴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激素治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穴位电刺激结合中药贴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激素治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穴位电刺激结合中药贴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激素治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穴位电刺激结合中药贴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激素治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pdf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穴位电刺激结合中药贴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激素治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pdf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穴位电刺激结合中药贴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激素治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王宝玉 郝亚兴摘要 目的 探讨穴位电刺激结合中药贴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激素治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 90 例激素治疗期间睡眠质量下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45 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贴敷疗法,治疗组接受穴位电刺激,分别于干预前、干预 1 d、2 d、3 d 采用 VASS 评分和睡眠参数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 组间比较:干预前,治疗组和对照组 VASS 评分、入睡潜伏期及睡眠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和对照组 VASS 评分、入睡潜伏期及睡眠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 VASS 评分、入睡潜伏期及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VASS score,sleep latency and sleep tim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contro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P0.05);comparison within groups: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3、VASS score,sleep latencyand sleep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5 分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患者。合并有心、肝、肾等重大疾病及严重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者。所选穴位处及周围的皮肤有破损、感染者。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90 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电刺激+中药贴敷)和对照组(中药贴敷),每组 45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职业、既往病史等一般资料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本研究已经取得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的伦理审查。1.2 方法1.2.1 中药贴敷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贴敷疗法:A.取穴:双

4、侧涌泉、太溪 4 个穴位。B.用药:取等量的吴茱萸、黄连制成 1.0 cm1.0 cm、厚度 0.5 cm 的药丸。C.贴敷方法:每晚采用温水泡足 5 min,泡洗毕,擦干双足,先确认贴敷部位及其周围的皮肤情况(有无破损、感染等),再用酒精清洁皮肤后将制好的药丸敷于所选穴位,应用 6cm7 cm 的敷贴固定后,次日晨取下,每晚 1 次,连续 3 d。1.2.2 穴位电刺激治疗组在中药贴敷的基础上增加穴位电刺激:A.操作中药贴敷前进行穴位电刺激,每天 1 次,每次 30 min。B.取穴:同对照组。C.施穴强度:采用南京济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进行穴位电刺激,刺激频率为 30

5、 Hz,刺激强度 1015 mA,以身体相应部位出现轻微颤动为准。D.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观察有无皮肤红肿、瘙痒等不适,如有不适发生及时处理。1.2.3 疗效评价睡眠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leep,VASS)7:护士画一条长 10 cm 的水平线段,并将“最差睡眠”和“最佳睡眠”分别写在线段的两端,0 代表“最差睡眠”;10 代表“最佳睡眠”。测试时,请患者按其前晚睡眠情况和自己的判断在线段上标一点。测量此点距一端的长度,即得睡眠满意度的数值。记录睡眠参数:采用腕式睡眠检测仪 Watch-PAT 记录患者的入睡潜伏期和睡眠时间。张娟

6、等8研究显示,Watch-PAT 与多导睡眠检测仪对受试对象的睡眠结果监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4 评价时间及评价人员选择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采用单盲法,由当班护士于干预当天及干预后的第 1、2、3 天进行 VASS 评分及睡眠参数评估;干预后的第 1、2、3 天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1.2.5 安全性评价在穴位电刺激及中药贴敷操作过程中详细观察不良反应,包括全身不适及局部皮肤并发症(局部皮疹、发红、瘙痒等),记录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临床表现、与本研究的关系、应对措施、结局及是否继续参与试验等情况。1.3 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采

7、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否之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同一组别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 检验;P0.05),干预后治疗组和对照组 VAS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 VAS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入睡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入睡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8、义(P0.05)。见表 4。2.4 安全性情况两组患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3 讨论3.1 GC 的作用机制GC 由肾上腺皮质分泌,中医将内源性生理剂量的 GC 称为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少火”,并认为“少火”具有“少火生气”、“少火之气壮”的功能,与肾阳相似,为人体“生长化收藏”的原动力。外源性 GC 为纯阳燥热之品,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似中药学中的温阳药,属中医辛燥甘温之品,主归肾经25,其作用类似于“壮火”,其可发挥“壮火食气”、“壮火散气”的功用,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GC 的治疗分为早期使用,大剂量长期应用,药量逐步撤减,直至停药四个阶段10,本研究采用 GC 治疗腰

9、突症属于 GC 治疗的早期使用阶段,本阶段 GC 的应用引起肾阳亢奋,阴阳失去平衡,夜半之时阳不能潜藏入阴,而不能发挥阴的主静作用,出现失眠、亢奋;除此之外,肾阳亢奋,可导致肾阴亏虚,不能上制心阳就易导致心阳偏亢,阳化气,气有余便为火,故易导致心火上炎,常见失眠、烦躁11,因此 GC 应用早期患者所表现的证候属于阴虚火旺之证12,临床治疗应坚持滋阴补肾兼以清热的原则。3.2 中药贴敷能提高 LDH 患者 GC 治疗期间睡眠质量的理论依据中药贴敷疗法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13,是根据中医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的原则,将适量中药研成粉末,用适当的液体调成稠汁或糊状,敷于人体相应腧穴,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

10、的一种中医护理技术。中药贴敷疗法既可刺激人体诸穴,激发经络之气,又可使药物透过皮肤,循经络传至脏腑,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本研究根据 GC 的作用机制选择吴茱萸、黄连两种中药及涌泉、太溪两个穴位。吴茱萸,归脾、胃、肾经14,能引火下行,滋阴降火,具有镇痛、镇静等功效,动物实验也表明吴茱萸对正常小鼠自主活动有抑制作用,提示其有较为明显的镇静作用15。黄连能泻火解毒,对心火上炎引起的睡眠障碍疗效显著。涌泉穴为肾经井穴,是人体位置最低的穴位,可引气血下行,功擅主降,具有滋阴降火、开窍宁神的作用16。太溪穴为肾经之原穴,“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之根本,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

11、“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刺激太溪穴可滋补肾阴,使肾重新归于阴平阳秘状态。3.3 穴位电刺激结合中药贴敷能有效改善 LDH 患者 GC 治疗期间睡眠质量穴位电刺激融合了我国传统的针灸疗法及现代经皮神经电刺激技术17,既保持了“电针样”的刺激特点,同时又具有着较为温和、舒适的感觉,可疏通经络18、运行气血、平衡肾之阴阳、调理脏腑,促进药物吸收,使人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19,具有无创、便于操作、易于患者接受、易于量化和标准化等特点20。穴位电刺激与中药贴敷两者作用机制各有侧重,相辅相成,使阴阳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具有滋补肾阴、宁心安神之功效,因此可有效提高 LDH 患者在

12、接受 GC 治疗期间的睡眠质量。综上所述,穴位电刺激结合中药贴敷较单独采用中药贴敷更能有效提高 LDH 患者 GC治療期间睡眠质量,间接改善腰痛程度。而且,两种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操作简便安全,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1 Haidar R,Ghanem I,Saad S,et a1.Lumbar disc herniation in youngchildrenJ.Acta Paediatr,2010,99(1):19-23.2 Greene DL,Appel AJ,Reinert SE,et a1.Lumbar disc herniation:Evaluation of

13、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J.Spine(Phila Pa 1976),2005,30(7):826-829.3 徐清平,宋登峰,朱晓峰,等.中药内服联合中医手法、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3):765-768.4 戚艳,崔荣荣.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1):84-87.5 王伟铭,陈洪宇,刘华锋,等.糖皮质激素常见副作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15,4(4):173-176.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4、,2012:214-215.7 陈跃辉.毫火针配合温和灸改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8 张娟,王春燕,王宇宁,等.腕式睡眠监测仪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47(2):112-116.9 任玉娇,刘庆银,张伟.从脏腑阴阳及痰瘀阻络论述糖皮质激素所致失眠的中医病机J.环球中医药,2016,9(9):1071-1072.10 齐振强,胡洪贞,李伟.中医药辨证辅助糖皮质激素治疗肾脏疾病的思路与方法J.中医杂志,2017,58(20):1736-1739.11 刘芬芬,羊维,黄琳,等.中医学对糖皮质激素主

15、治功效的药性认识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4):1268-1270.12 张艳珍,喻建平.滋阴补肾清热法治疗大量糖皮质激素使用后副作用J.江西中医药,2012,43(7):48-49.13 王芸,朱晓珍.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对老年不同证型不寐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7):2394-2396.14 张慧兰.吴茱萸贴敷涌泉穴防治艾素静脉化疗患者失眠症的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3):204-205.15 罗艳,胡祝红.吴茱萸敷贴涌泉穴治疗糖尿病失眠症 65 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4):258.16 白白.涌泉穴临床应用概况实用J.

16、中医药杂志,2012,14(9):379-381.17 具紫勇,游世晶,王巧,等.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大运动量耐力训练大鼠血清睾酮和尿素氮含量及 ATP 酶活力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4):313-315.18 侯黎莉,顾芬,周彩存,等.穴位电刺激预防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57-61.19 徐银丽,王彩霞,阮海珍.心绞痛脾肾亏虚痰瘀内阻证穴位按摩近期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4,29(7):42-43.20 李鹏安.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瘫患者 SPR 术后康复中的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收稿日期:2019-05-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