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课程思政化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路径探析.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89767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思政化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路径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程思政化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路径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程思政化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路径探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程思政化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路径探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程思政化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路径探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课程思政化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路径探析.pdf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程思政化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路径探析袁为为摘 要:为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体育课堂的思政化建设,追求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实现体育的育人价值,积极落实和探索实现体育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以体育课堂为主要载体,从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思政化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入手,深入细致的探索了体育课堂中有效的思政教育路径和方法,不断总结经验和积极实践,在尝试中主动探索和自我革新,积极挖掘体育课堂的思政价值,推进体育课堂的思政化建设。关键词:思政化;体育课堂;教学;教育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20.18.098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重要论断“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深

2、入思考和明确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求高校要全力开展好思政课,全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课程思政是在寻求各科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联性的基础上,在课程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融会贯通于学科的教学之中,通过思政引导、价值引领和学科渗透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想让大学生在日常的专业课程学习中,也能够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的引领。体育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

3、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更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体育分为育体和育人,体育课堂所承载的育体价值小则阶段性强人体魄,中则学会一种运动健身技能、大则培养人的终身体育意识,为全民健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体育课堂所承载的育人价值小则促进个体享受运动乐趣、交友论道,中则学会坦然面对成败、懂得协作,大则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受益终生。所以体育课堂的育人价值正是以其独特的体验式教育教学方式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相比而言,发达国家对体育的重视远超我国,尤其是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体育运动和比赛几乎成为中小学的日常,而我国中小学体育的现状和

4、所实现的价值作用与之相比仍然还有一定的差距,高校则无疑成了一个人体育教育和素质培养的最后学业阶段和树立终身体育意识、锤炼品格、健全人格的系统性关键时期,更是贯彻落实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最后教育堡垒。1 思政化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所面临的问题1.1 思想观念难以转变,缺乏自我革命的主动性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被划分到公共基础部、人文社科部等相关部门,其他院系主要是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工作。长期以来这一模式塑造了高校管理者和体育课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偏差和路径依赖。让大家潜移默化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主要是某个院系和部门的事情,是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体育教师只需要做好知识传授和技

5、能培训,这种思想观念严重影响了学校的育人和育才模式,更违背了课程思政化的要义。而实际的情况是只有较少的一部分学生在认真学习的态度下能被思政课堂所吸引,辅导员和其他思政工作者也被万千的杂事琐事缠身,能够用来潜心做思想政治引领的教育时间也少之又少,大学里的德育工作看上去有很多,实际上的效果却各有差异。所以,不论是管理者还是专业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理念,充分发挥好课程思政化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用更加有吸引力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自己的课程中,更好的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南开大学创办人张伯苓曾提出“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体育与德育、智育同等重

6、要”“教育里没有体育,教育就不完整”等以体育人的重要论述。高职院校的很多课程都伴随着实训、实操,体育课程更是必须在身体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体验式的课堂更加容易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来。所以,体育课堂的思政化有着天然的优势,在育体的同时可以更好的通过学生的示范、交流、助讲、教学比赛等各类途径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技能之外的综合素质,例如坚韧不拔的毅力、团结竞争的斗志、主次清明的智慧等,从而达到育人、育才,全面提升人才素质的目的。1.2 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缺乏系统化长效监督和评价机制有效推进体育课堂思政化除了思想观念需要转变外,还需要明确教育的主体责任。当前的高职院

7、校体育课堂仍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放养式的教学,并且在大多数的体育课堂上并没有真切的把思政育人融入进去。而体育课教师是否有担当、有育人的使命感,能否自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要求、做好“四个引路人”、做到“四个相统一”、引导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关系到课程思政的推行实效。高职院校管理者要严格把关体育课程思政的结合实效,做好顶层设计,在制度上对体育教师形成规范和约束,建立长效的反馈机制,促使体育课教师一手抓技能教学,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建立制度规范。制度可以对体育课教师的主体行为产生约束效应,促使他们把思政教育嵌入到专业技能学习和培养之中,定期开展教学督查。其次要加强体育教师的课

8、程思政化专题培养和继续教育。制度发挥效力来自主体对制度的践行,践行来自于自知,如果体育教师在课堂思政化上缺乏一定的融入技巧和方法,除了自身学习之外,更好的促进方式就是接受再教育和专题培训,学习先进的课程理论和方法技巧直接融会贯通的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所以,必须要进一步提升和加强体育教师对课堂思政化的目标意义、制度规范、要求标准的学习和宣传,提升自身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三是建立体育课堂思政化的长效检查和反馈评价模式。有了制度,有了实践,最后的实效如何,要从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效果、学生评价和受益度等方面进行适时的规范化、科学化的监测和评價,并形成问责反馈机制。对体育课教师出现思政教育责任缺

9、失的情况要公正合理的问责,确保体育课堂思政化的实际育人效果。2.4 开展体育教学比赛,重视学生技能掌握程度和速度体育竞赛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竞争机制,提升自信心,找准自我定位并激励学生奋斗进取的有效方式。在体育课堂中根据学习进度和学生技能水平,适时的开展课程内教育比赛,不仅可以使学生检验自己的技能水平和学练成效,同时能够促使学生发现自我技能的不足,正确对待自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增进学生的比赛经历和体验,培养学生坦然积极的面对成败的生活态度,形成良好的合作竞争意识和善于自查的问题导向意识。因此,体育课堂中的教学竞赛让学生能够在对自我的反思中,不断吸取经验,改进学练方法,明确不足,端正态

10、度,勇于面对成败,敢于战胜自己,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生存意识,将体育课程思政化目标通过学生喜爱和有趣的方式加以实现。2.5 关注学生课堂学习态度转变情况,建立有效课下育人平台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本科院校有一定的特殊性,一般生源类型相对复杂,管理难度较大。同时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对知识的接受存在一定难度,在行为上缺少有效的自我约束力,思想活跃但却相对散漫,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体育课堂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能够更好的实现融会贯通和学生的趣味性接受。体育课程思政与常规思政管理共同特点之一就是要盯好大多数,抓好关键少数,管好特殊学生和问题学生。每个学生的学习经历和自身技能

11、水平及素质状态有着较大的差异。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好关键少数优秀学生的作用,积极关注学生的整体态度转变,循循善诱,积极鼓励和认可,同时,必须管好在技能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的特殊学生。体育教师应善于观察,及时发现特殊学生个体,有针对性的在课下、课间进行沟通谈心和指导教育,通过辅导员和同学的协助,帮助这类学生积极转变学习态度,培养自信心,实现学习、情感或心理上的一种蜕变,勇敢的面对自己,积极的应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即使在课下,也要通过微信和运动交流等方式关注特殊学生的进步和成长,给予认可和鼓励,更好的帮助其在课堂上实现较好的表现和发展,从而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目标

12、,将体育课程思政化推向更加细致更加全面的育人模式当中,最大程度的实现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2.6 合理设计考试内容和成绩比重,注重学习态度和过程评价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努力,最在乎的就是自己体育课的最终成绩。体育教师要根据学校对课程的相关要求和课程项目,经过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合理的设计出学生课程成绩的考核内容和要求,以及各项考核内容所占的比重,在第一次课堂上就明确告知学生,并强调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的重要性,加强过程性评价,注重各类自主展示、交流发言、助教、体育委员的加分与鼓励。同时,根据课程进度安排,注重期中考核成绩,给予每位学生参加两次期末技能考试的机会,合理的解决和处理个别学生因事

13、、因病等特殊情况而无法参加考试或影响上课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技能水平。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给每一位学生打出一个最公平最合理的满意分数。充分发挥体育教师个人影响力和榜样的作用,培养学生重视平时努力和奋斗过程,学会认可他人,懂得欣赏和赞誉别人的优点长处,不过分看重结果,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和坦然面对的良好心态。将体育课程的思政化效果通过最后的期末成绩完美的诠释出来,充分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2.7 关注学生体育课外的表现和运动成效,积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体育学练的好坏很多时候无法正确定位一名学生的优秀与否,体育教师应当积极了解校内各类赛事活动信息,通

14、过课堂问谈或课下聊天等方式关注学生在体育课堂之外的竞赛经历及其他各方面优秀表现和取得的成绩,在课堂上给予公开揭示和赞扬,拉进与学生的距离,获得学生的信任,激励学生在体育课上有更好的表现,最大化的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提升学生的个人优越感,引导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正向发展,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和价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体育运动和竞赛,增长见识,逐渐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运动健身习惯。3 结语体育运动以公平、公正、公开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向社会和公众展示这一论断,已经得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强烈认同和推崇,例如奥运会、世锦赛等。这种“阳光下的公平竞争”,正是现代人类社会所需要重新构

15、建的价值体系、价值标准和道德核心。因此,体育中所蕴含的德育功能,与高校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大学生三观的及时确立,以及行为规范的养成,都确实需要一个动态的品德实践和体悟的过程。大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和习惯的养成,需要知、情、义、行的高度一致,需要高校明确严格的纪律约束,更需要其自身的不懈追求和对自律慎独的坚持。潜移默化是德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它往往通过把教育的意向、目的隐藏在与之相关的载体中,学生通过耳濡目染,亲身体验,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达到预设效果。在这方面,体育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体育教育本身就是这样的一种德育教育,其德育资源的感染性与教学的实践性,给大

16、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想道德原则与规范的内化情境和过程。体育课程思政这种独特的学科和天然优势,有助于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碰撞和有机统一,具有更加明显的实际体验和真实感悟。在体育课程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五个目标之下,体育课堂思政化是以体育人的深入诠释。在开展体育课堂思政化的过程中不能以传统的说教和命令来进行,要注重言传为后,身教为先,坚持因人制宜,循序渐进。要以体育知识和技能教学为依托,以价值为引领进行整体设计。从目标到内容到方法,再到对学生的德、能、勤、绩多维度评价进行融会贯通,科学合理的按照大学的实际身心发展特点和技能、心理需要,生动的开展好体育课堂的思政化建

17、设。不断挖掘体育课堂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利用不同的教学情境将德育元素自然融入,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引导学生。将育人要求和价值观教育内容融入体育教学和活动中,在对学生实操评价方面,将其在学习过程中体现的能力、修养和道德水平作为其成绩评定的组成部分,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考评相结合,关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修养、情感、心理维度的测量。把思想政治表现和学习表现纳入考核成绩,将教学实操评价和学习效果评价从体质健康水平、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向人文素质、修养等方向延伸,实现学生知识内化和价值认同综合评估,以实操评价为导向引导学生注重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同时,体育教师要不断提升和充实自我

18、,进一步树立大課程意识和课程思政意识,积极挖掘体育蕴含的德育元素,在宏观上推进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制定等过程中,更要在体育教学中以价值为引领对体育课堂进行整体设计和有效实施,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体育教学全过程,凸显体育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加强公平公正价值引领和竞争合作意识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素养,为培育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积极的贡献。参考文献1李淑云.论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管理干部教育,1998,(3).2金文斌.校园文化在思

19、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功能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3张宝君,刘静涵.“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6.4韩颖.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王阮芳.发挥高职院专业课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理论研究,2015,(13).6杜蕊.自媒体环境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7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8石书臣.同向同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课程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5-20.9彭蕾.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实现J.教学与管理,2016,(21):40-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