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89412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检测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西周政治制度的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最完整结论是,西周记述出处“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荀子儒效A. 以血缘为纽带把政权与族权相结合B. 强化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隶属关系C. 分封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D.

2、 周天子通过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西周建立后大量分封姬姓子弟以拱卫王室统治,凸显的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国同构的特征,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并非强调君臣政治隶属关系与贵族政治特权,排除BC两项;分封制并未实现最高权力的集中,排除D项。故选A。2. 魏晋时期,一个家庭成员的道德品行和从政能力如何,只能从宗族乡党舆论那里得到正确的评价,其途径有三:主要由时间、人员相对固定集中的三年一定品制度;其次为中正根据州乡清议亲自加以品评;再次每月一次大小中正举行的乡党人士考察意见的交换会作为补充。以上做法()A. 具有程序上的规范性B. 扩大了官吏人才的来源C. 打破了世家大族

3、垄断D. 把选官用人权收归中央【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魏晋时代品评人物经历了由三年一定品到中正品评再到每月乡党人士品评等规范性程序,故A项正确;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不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形成了世族门阀政治,故排除BC两项;题干反映品评人物由地方中正乡里进行,并非中央,排除D项。故选A。3. 下图为青铜盘,内盘底铸有铭文18行,284字,是周代微氏家族一名叫墙的史官作盘并记述,称为“史墙盘”;前段铭文颂扬文、武、成、康、昭、穆六代周王的功绩,后段记叙微氏家族和作本盘者自身六代的事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增添了西周微氏家族的研究史料B. 可为西周制度研究提供文物证据C.

4、 反映民营手工业不断发展的证据D. 铭文记载可与诗经相互印证【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该青铜盘是用来颂扬王室功绩、微氏家族和作本盘者自身六代的事迹。而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但材料中的青铜盘并不是用来消费的,因此不属于民营手工业品。C符合题意;青铜盘中对微氏家族的事迹的记载可作为研究史料,A不符合题意;该青铜盘是西周时期的产物,并且记载了周王的功绩,因此可以作为研究西周制度的文物证据,B不符合题意;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其中包含了对周王的颂扬,可与该铭文相互印证,D不符合题意。故选C。4. 下图是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思想发展状况的叙述。据此

5、推测他叙述的是经学传承系统的延续与宇宙支持系统的建立凸显君主的意义和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对君主的制约与对权力的超越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制定律令与裁决刑事的原则和教条思想一致的时代A.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变化B. 汉代儒学的发展C. 宋明理学的兴起D. 明清之际新思想萌芽【答案】B【解析】【详解】“经学传承系统的延续与宇宙支持系统的建立”“凸显君主的意义和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对君主的制约与对权力的超越”体现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是汉代儒学,故B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早期儒学不存在天人感应的思想,排除A;宋明理学以天理为核心,是三教合一的产物,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明清之际新思想体现为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是对

6、传统儒学的批判和继承,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 。5. “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差大臣至在京师租赁地基或房屋,作大臣等员公馆,大清官员亦宜协同襄办。待大英钦差公馆眷属、随员人等,或有越礼欺藐等情弊,该犯由地方官从严惩办。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1858年),天津”。上述材料表明A. 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B. 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C. 华夷秩序的传统外交体制解体D. 天津租界由各国共管【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晚清外交打破了传统华夷观,外交观念趋于近代化,C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治外法权的实施,排除A项;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发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天津租界各国共

7、管的现象,排除D项。故选C。6. “中国军队此战拖住日军主力近5个月,推迟了日军向武汉的进攻,为中国政府机构、工厂企业等的西迁赢得了时间,并且粉碎了日军企图聚歼中国军队主力数十万于鲁南苏北地区的计划,为持久抗战创造了条件。”此战A. 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B. 体现了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合作抗日C. 显示了敌后战场的伟大力量D. 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答案】D【解析】【详解】徐州会战发生在“鲁南苏北地区”,与材料中“此战拖住日军主力近5个月,推迟了日军向武汉的进攻”相符,故选D项;A 是淞沪会战,与材料中“鲁南苏北地区”不符,排除A项;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徐州会战,排除B项;徐州会战

8、是正面战场,排除C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中徐州会战基本史实来分析材料。7. 近代某运动中有人用白布大帜书云:“卖国求荣早知曹瞒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惇死有头”,另有人持小旗上书“复我青岛,不复青岛毋宁死”、“头可断,青岛不可失”。 对该运动评价不正确的是A. 传播新思想的思想启蒙运动B.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C.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D. 结束了君主专制的政治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卖国求荣早知曹瞒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惇死有头” “复我青岛,不复青岛毋宁死”“头可断,青岛不可失”可知,该运动指的是五四运动。而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的是辛亥革命,D符合题意;五四运动

9、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一场传播新思想的启蒙运动,A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反对列强对中国的殖民统治,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B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不符合题意。故选D。8.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写道:“洋布、 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胜枚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C. 传统手工业走向消亡D.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

10、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造成国内手工业者失业,传统的手工业开始衰败,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故B项正确;题干并未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关系出现,排除A项;C项仅反映材料现象,未深入实质,排除;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西方商品倾销冲击传统经济结构,并非商品经济发展,排除D项。故选B。9. 维新变法期间,有官员斥责康有为利用圣人谋私利,讥笑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况今之公羊学,又非汉之公羊学也。汉之公羊学尊汉,今之公羊学尊夷。”并轻蔑地宜称:“其言即可用,其人必不可用。”这可以用来说明A. 维新派照搬了西方的政治学说B. 变法遭到朝廷官员的一致反对C. 维新派利用儒家思想托古改制D. 维

11、新改革和中国实际状况相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有官员斥责康有为利用圣人谋私利”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可以用以说明康有为托古改制宣传维新变法,C项正确;维新派没有照搬西方学说,A项不符合史实;变法并没有遭到所有官员的反对,B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中顽固派官员反对康有为的变法,不能用以说明维新改革与中国实际相悖,D项错误。10. 陈巳生在某次会议前说:“这可是打破旧世界、 建设新中国的盛会,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会。我们不仅代表上海各界,也代表浙江人,一定要把自己的心里话毫无保留地说出来,为建设新中国出一份力。”这次会议()A. 通过了社会主义新宪法B. 代表民意行使最高权力C.

12、宣告解放战争彻底结束D.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打破旧世界、建设新中国的盛会”可知,这次会议为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在当时还不具备召开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下,肩负起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重任,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故B项正确;过了社会主义新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为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内容,排除AD两项;1950年夏,解放军基本上歼灭了大陆上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大规模作战宣告结束,排除C项。故选B。11. 周晓虹在传统与变迁一文中说:“在周庄和虹桥两镇劳力足、工具好中农、富裕中农和富农是喜欢单干的,不愿参加互助合

13、作的;而积极参加互助合作、不具备独立生产条件的贫下中农,多数也是为了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发展自己,等改善了生产条件后再行单干。”材料反映的现象出现在()A.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 “文化大革命” 时期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时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材料反映了富裕中富农、贫下中农各自对参加互助合作的态度,反映了当时富裕中富农、贫下中农均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该现象出现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A项正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农村向公社体制发展,排除B项;农业合作社在文革时期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时期均不存在,排除CD两项。故选A。12. 1978年12

14、月26日,正处在圣诞假期中的美国迎来了52位来自大洋彼岸的中国留学生,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对这一事件解读正确的是A. 改革开放促进中美两国教育交流B. 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C. “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中美交流D. 中美正式建交开创中国留学教育【答案】A【解析】【详解】1978年12月1822日,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因此美国迎来中国留学生,正是改革开放促进了中美两国教育交流的表现,故选择A;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是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后,排除B选项。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提出,排除C选项。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排除D选项。13

15、. 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泛雅典人节”中的一些比赛项目规定必须以部落为单位参赛,赛前训练、置办装备所需的资金由参赛单位筹备,奖品授予获胜部落的全体公民。这类比赛A. 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基础B. 加强了雅典社会团结与认同C. 剥夺了贵族的政治权利D. 强化了部落内部的血缘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的比赛项目强调必须以部落为单位参赛、筹备和发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举措能够加强部落的团结与认同,也就促进了雅典社会团结与认同,故B正确;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基础,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出剥夺贵族的政治权利,故C错误;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部落内部的血缘关系在削弱,故D错误。14. 英国学

16、者克拉克认为:“16601832年英国社会经历了不断的冲突,最终确立了一个成功的国家体制,它以最小的冲突将王权与自由、宗教与科学、贸易与土地财富结合起来。”克拉克强调的是英国A. 务实与妥协的传统B. 利益分享的公平性C.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D. 工业革命的进步性【答案】A【解析】【详解】16601832年英国“以最小的冲突将王权与自由、宗教与科学、贸易与土地财富结合起来”,这说明英国通过务实和妥协的手段解决了英国社会的各种冲突,没有带来大的社会动荡,故A正确;这一手段不可能实现公平性,故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故C错误;工业革命和“王权与自由、宗教与科学”无关,故D错误。15.

17、“这次航行把基督教文明中心与印度教文明中心直接联系起来,进而把旧大陆几乎所有的重要文明区域通过海上都联系起来,从东非到日本的各文明国家都面临着西方文明的挑战。”这次航行A. 最早到达好望角B. 最先实现欧洲新航路梦想C. 发现美洲新大陆D.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这次航行把基督教文明中心与印度教文明中心直接联系起来”可知,此次航行开辟了欧洲到印度的新航线。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的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行,这最先实现欧洲新航路梦想,故B正确;迪亚士最早到达好望角,故A错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故C错误;麦哲伦及其船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故D错误

18、。16. 1932年1月,美国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取代国家金融公司,该公司有权在取得足够担保的条件下,向银行、保险公司、铁路公司等工商企业放款。第二年,国会允许贷款给各州救济失业机构和自负盈亏的公共工程。美国的这些做法旨在A. 恢复银行信用以稳定股市B. 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 为全面推行新政创造条件D. 刺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1932年1月”来看,美国处于经济危机时期。政府贷款给工商企业、救济机构和公共工程,可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国内市场,有助于刺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D正确;材料不仅涉及银行还涉及企业、救济机构等,A项没有全面涵盖题意,排除;据所学可知,胡佛采

19、取的是自由放任政策,强化国家干预经济的是罗斯福新政,B错误;此时罗斯福尚未成为美国总统,C错误。故选D。17. 中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喜欢用黄金装饰画面,其目的是为绘制的神圣人物创作一种神圣的氛围。14世纪,画家们开始改用建筑或者自然风景图案的衬底,这样就创作出更多令人信服的空间,人物看上去似乎真实地生活在这样的空间里。这一改变A. 受到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B.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追求C. 推动了思想解放潮流的进展D. 反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答案】C【解析】【详解】这一改变反映了14世纪的画家们不再以神为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思想解放,故选C项;14世纪宗教改革

20、运动尚未兴起,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画家创作内容的改变,并非资产阶级的政治追求,排除B项;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是古希腊时期的人文主义,排除D项。18. 苏联某一领导人围绕改革目标重新建立了部门管理体制。力图“把集中的部门管理同共和国和地方的广泛的经营主动性结合起来”。改组后,加盟共和国(包括地方)所属工业产值与联盟所属工业产值基本各占50%左右。这次改革()A. 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正确途径B. 重点在工业方面C. 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D. 重点在农业方面【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把集中的部门管理同共和国和地方的广泛的经营主动性结合起来”可知此次改革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提高企

21、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映了勃列日涅夫改革中实行新经济体制在工业生产方面的体现,故B项正确;新政经济政策的实行使苏联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正确途径,排除A项;题干并未强调市场的调节作用,排除C项;题干信息未涉及农业改革,排除D项。故选B。19. 如图为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戴将军,美国的哈巴狗,其中“戴将军”指二战后法国总统戴高乐。据此可知,当时A. 多极化趋势已出现B. 美国完全控制法国C. 欧洲复兴计划失败D. 意识形态对立严重【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中漫画主要体现了冷战时期苏联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敌视态度,这种敌视也反映到艺术创作领域,表明当时两大阵营意识形态领域对立严重,

22、因此D选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多极化趋势,A选项错误;B选项中“完全控制”的说法绝对,排除;C选项与史实明显不符,欧洲复兴计划取得了成功,排除。故选D。20. 马克思认为“现代英国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以他们那明白晓畅和令人感动的描写,向世界揭示了政治的和社会的真理,比起政治家、政论家和道德家合起来所做的还多;他们描写了资产阶级的各个阶层”。与材料所述相关的作品是A.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B. 西风颂C. 大卫科波非尔D. 苹果车【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向世界揭示了政治的和社会的真理他们描写了资产阶级的各个阶层”体现的是现实主义文学色彩。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

23、斯的代表作大卫科波非尔符合题意,故C正确;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作品,故AB错误;苹果车完成于1928年,此时马克思已经去世,故D不符合材料信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其中第21小题14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2 分第24小题10分,第25小题10分。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21.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政策, 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后来人们每当议及盐铁官营的时候,总是把它与对匈奴的战争联系在一起。真正有说服力的解释应该是中国古代社会源远流长的“工商食官”传统和君主专制政体强烈的掌控经济资源的欲望。汉初,随着天下承平

24、日久,政治权力与经济之间的纽结也日益紧密。盐铁官营所以发生在汉武帝时代,也不过是这时候各种条件都已具备罢了。人们大都认为这些政策起到了富国强兵的作用,但也产生了铁制生产工具质次价高、强买强卖等现象。摘编自孙晓春“盐铁官营”的现代反省材料二汉武帝时,全国拥有103个郡,1 587个县,郡守、县令长都由中央任命。郡一级在地方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太守专郡”,拥有治郡的完整权力,掌握着行政、司法、监察、治安、财政、考核等大权。千里一郡,人口百万,地非过大,自然不敢反抗中央。“太守专郡”,权力颇重,又能巩固土宇,建设地方。这种体制设计,基本上达到了“内外相制,轻重相权”的境地,较好地处理了中央和地方

25、的关系。白钢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2)据材料二,阐述汉武帝时期郡县体制设计的基本思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答案】(1)原因:对匈奴战争的需要;“工商食官”的传统思想;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的加强;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发展(或政治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影响:起到了富国强兵的作用;打击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损害了民众的利益。(2) 思路: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受中央节制;郡守治郡权力完整;恰当设定郡的规模;充分发挥郡的地方建设职能;合理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

26、系。特点:继承发展前代的思路;恩威并施;多措并举;内外相制、轻重相权。【解析】【详解】(1)一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与对匈奴的战争联系在一起.中国古代社会源远流长的“工商食官”传统和君主专制政体强烈的掌控经济资源的欲望天下承平日久” 可从战争的需要、传统思想、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的加强;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恢复进行分析阐述;二问根据材料一“富国强兵的作用生产工具质次价高、强买强卖等现象”结合所学可从、富国强兵、中央集权、阻碍工商业发展、损害民众的利益行分析回答。(2)一问根据材料二“郡守、县令长都由中央任命.“太守专郡”,拥有治郡的完整权力.建设地方.处理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从官员任命方式、郡县官员权

27、力、地方自主性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处理概括汉武帝时期郡县体制设计的基本思路;二问根据材料二“内外相制,轻重相权”结合继承前代经验、政治手腕、多措并举、内外相制、轻重相权等进行分析。22. 清末民初中国处于变革时期。从意识形态视角审视儒学,其在中国近代史上浮沉兴衰及历史缘由更加明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06年清政府确立“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其中“尊孔”要求“无论大小学堂,宜以经学为必修之课目”。继之,1907年清政府又在其颁布的整顿学务谕中重申经学“固人心”之用,要求在整顿学务中务必“以圣教为宗”。这都进一步巩固了读经讲经课程在中小学堂课程中的地位。但实际大相径庭,随着

28、科举制度的废除,各省学堂“多藏非圣无法之书,公然演说,于读经讲经功课钟点,擅自删减”。自宣统元年伊始,清政府对中小学堂读经讲经课程分别进行两次变更,使得读经讲经课程基本呈现钟点、内容逐渐减少的趋势。摘编自清末中小学堂读经讲经课程设置演替的历史考察(19011911)材料二 民国教有总长蔡元培认为:“我有事业当随时事而转移。 专制国之教育,与共和国迥乎不同。”因而,临时政府颁布了新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蔡元培定义:“所谓道德教育,是将自由、平等、博爱的知识传播给人民,从而使之产生正确的观念。”摘编自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材料三 清末民

29、初课程设置(高等小学)摘编自陈景磐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清末和民国时期道德教育在内涵和课程设置上的主要不同。(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清末民初的儒学地位”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简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 字左右)【答案】(1) 不同:清末,以忠君爱国为核心的儒家道德;民初,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中心的新道德。差异:清末,读经讲经是必修课,居于重要地位;民初,废止了读经讲经课程(或设国文取代读经讲经、中国文学)。(2)示例:论点:清末民初的儒学地位随时代的变革而变化论据和论证:a清末:儒学仍然得到政府的认同,但颓势难挽。

30、b清末内外交困,清政府需要挽救危局。c在新式学堂中开设读经讲经课。试图借儒学“忠孝”等思想凝聚人心。d科举制度废除.儒学地位颓势难挽。民初:儒学丧失统治地位。a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维护民主共和.培养公民.临时政府确立了新的教育宗旨。b在学校课程中.废除读经讲经内容(或设国文取代读经讲经、中国文学)。c西学的影响。【解析】【详解】(1)内涵上根据材料一“确立“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及材料二“将自由、平等、博爱的知识传播给人民,从而使之产生正确的观念”概括其不同点;课程设置上根据材料一“以经学为必修之课目”及材料三图表可知清末读经讲经是必修课且居于重要地位,而民初废止

31、了读经讲经课程,以国文取代读经讲经、中国文学。(2)结合晚清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可知清末儒学仍然得到政府的认同,但清末内外交困,清政府需要挽救危局,于是在新式学堂中开设读经讲经课,试图借儒学“忠孝”等思想凝聚人心,清末新政中废除科举制度,使儒学地位不断衰颓;民初时儒学统治地位丧失,根据材料二“专制国之教育,与共和国迥乎不同”可知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并确立了新的教育宗旨,课程设置上废除读经讲经内容,设置西方算术、理科等科目,说明民国课程设置明显受西学的影响。23. 特朗普上台后,新一届政府明确提出“美国第一、美国优先”的口号,毫不掩饰地唱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调子,引起了国际

32、社会的普遍关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29年4月,众议员霍利和斯穆特联名提出了新的关税法议案,对农产品和 若干种工业品的进口税率作了新的提高。在它修订的12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中,提高税率的进口商品有890种,美国进口的平均税率由382%提高至553%,达美国历史上最高关税水平。该法案于1930年6月17日在全世界各国包括美国近1000名经济学家的抗议中经胡佛签署成为法律。查金德伯格19291933年世界经济萧条材料二 1934年3月,罗斯福提议实行互惠贸易,并于三个月后被国会通过,自由主义开始代替保护主义。20世纪七十年代爆发了 “石油危机”,此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增长速 度放慢,美国在世

33、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持续下降。由于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美国外贸出现了逆差,外国产品竞争的加剧和外贸形势的恶化,在美国国内引起了新一轮贸易 保护主义浪潮。张小青论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材料三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益明显。特朗普执政 后,秉持“美国经济利益第一”原则,只看重美国的绝对经济收益,且只维护美国自身的 经济利益。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收益效果,相反在损害美国自身的同时还侵害了其他国 家的合理利益,给世界经济的平稳运行带来巨大消极影响。周亚鹏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贸易政策研究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斯穆特一霍利法案出台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

34、国际影响。(2)据材料二,说明美国国内出现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调解贸易争端的国际机构。(3)历史证明贸易保护主义不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正确途径。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给美国提出合理的建议。【答案】(1)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影响:世界各国提高关税,世界市场走向封闭;经济危机持续加剧;国际矛盾尖锐。(2)原因:石油危机影响;美国经济衰落;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机构:关贸总协定。(3)建议:通过国内政策调整发展经济;面对贸易争端通过WTO解决;同舟共济,发扬伙伴精神;加强国际合作,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解析】【详解】(1)“背景”,

35、据材料一的时间信息得出:19291933经济危机。“国际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世界各国提高关税、经济危机持续加剧、国际矛盾日益尖锐等角度分析。(2)“原因”,据材料二信息“20世纪七十年代爆发了石油危机,此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美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持续下降。由于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美国外贸出现了逆差”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石油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的衰落、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影响等角度思考。“机构”,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调解贸易争端的国际机构是关贸总协定。(3)“建议”,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应该通过国内政策调整发展经济、面对贸易争端应该通过WTO解决、与各国同舟共济

36、、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等角度思考。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日本文明史看,外来文明的引进移植都是国家主持的,中央政府具有权威地位。他们很早就吸收了西方的征兵制,但普选制却不予移植。鉴于德国宪法赋予皇帝的权力比任何君主国都大,也最具保守主义色彩,伊藤博文遂以考察德国宪政为此行(到欧洲)重点。他(考察后)认定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秘密制宪主义比较符合日本国情,决定以德国宪法为蓝本,聘请德国专家为顾问起草宪法。明治政府将宪法草案经由三次“宪法会议”讨论,最后于1889年呈交已亲政22年的明治天皇“钦定”。由于这部宪法始终没有经过国会讨论而是以敕语形式公布,所以史称“钦

37、定宪法”。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这一宪法规定:不得随意逮捕公民,财产权受到保护,公民享有宗教、言论和结社的自由。但在每种情况下,政府只要愿意便有权制止这些权利。大体上说,这一宪法里从德国模式中借来的东西远多于从法国或英国模式中借来的东西。其原因在于:日本同德国一样,当时正处于巩固阶段,因而对增强国家实力比对保护公民自由更感兴趣。因此,这一宪法只为日本提供了议会制的门面,同时却维护了寡头政治的统治和天皇崇拜。的确,宪法第一条规定:“日本帝国将由永不间断的一代代天皇统治和管辖,”同样第三条规定:“天皇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指出日本在明治维新中吸收外来政治

38、文明的突出特点。(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一宪法里从德国模式中借来东西远多于从法国或英国模式中借来的东西”?【答案】(1)国家主持引进移植外来文明,中央政府具有权威地位;结合本国国情有选择地引进,如西方征兵制、德国宪政;以增强民族力量,维护国家利益为引进的根本原则。(2)这一宪法形式上采取了君主立宪的形式,但实际上实行天皇专制统治;给予公民有限制的自由和权利。【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国家主持的,中央政府具有权威地位。他们很早就吸收了西方的征兵制,但普选制却不予移植最具保守主义色彩认定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秘密制宪主义比较符合日本国情”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主持、中央权威、本国国情、国

39、家利益等方面指出日本在明治维新中吸收外来政治文明的突出特点。(2)理解,据材料二“在每种情况下,政府只要愿意便有权制止这些权利对增强国家实力比对保护公民自由更感兴趣维护了寡头政治的统治和天皇崇拜”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君主立宪、天皇专制、公民有限权利等方面回答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一宪法里从德国模式中借来的东西远多于从法国或英国模式中借来的东西”。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康熙十八年(1679)七月庚申,北京及周围发生了该地区有文献记载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震后4小时之内,康熙已经召集内阁、九卿等各部门满汉官员,商讨应对措施;第三天,康熙派人前往周边地区查看灾情并上报朝廷;第六天,赈济银两已直接

40、发放到受灾最严重地区的灾民手中御史官员甚至皇帝本人对勘灾、赈灾及灾后重建过程进行监督。此次地震的赈济工作,以中央财政支付为主,康熙帝直接拨出帑银,让散赈官员到灾区发放给灾民。地方宫员,则承担起勘察灾情,维护日常生产生活秩序。期间,康熙帝还谕令各衙门官员将上谕特别是有关对灾区灾民赈济措施的上谕“通谕内外军民人等,咸使闻知”,使灾区的百姓切实感受到朝廷抗震救灾的决心和帮助,消除恐惧。摘编自汪波康熙十八年京畿大地震的应急机制材料二 京师为首善之区,盛京为“发祥之地”。清政府非常重视这些地方的防疫,“康熙四十二年(1703)八月,“文登大疫, 民死几半”,而北京无染。康熙帝将承德山庄开辟为满蒙贵族专用

41、的“避痘所”,并多次亲派医师前往东北地区为满蒙子孙种痘。八旗之外的民人境遇就悲惨了,他们种痘相对较晚,上海居民种痘的文字首见于道光年间。摘编自高中华清代如何防疫?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康熙帝应对灾疫的主要特点。(2)综合上述材料,简评康熙帝的灾疫治理。【答案】(1)特点:应急反应快;建立以皇帝为中心应急机制,中央与地方分工协作;注意上情下达;安抚民心;重京师,轻地方;重满蒙贵族,轻民人。(2)简评:作为杰出封建帝王,康熙帝有较强的治理能力但又有其局限性,但其灾疫治理本质上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一方面,针对灾疫,应对有序有力,有利于社会秩序的恢复和发展;另一方面,赈济标准不一,重点保护

42、少数人和核心地区的利益,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平衡。【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震后4小时之内,康熙已经召集内阁第三天,康熙派人前往周边地区六天,赈济银两已直接发放”得出应急反应快;根据材料一 “康熙已经召集内阁康熙帝直接拨出帑银康熙帝还谕令各衙门官员将上谕” “地震的赈济工作,以中央财政支付为主地方官员,则承担起勘察灾情,维护日常生产生活秩序” 得出立以皇帝为中心应急机制,中央与地方分工协作;根据材料一 “谕令各衙门官员将上谕特别是有关对灾区灾民赈济措施的上谕“通谕内外军民人等,咸使闻知”得出注意上情下达、安抚民心;根据材料二 “京师为首善之区,盛京为“发祥之地”。清政府非常重视这些地方的防疫”得出重京师,轻地方; “亲派医师前往东北地区为满蒙子孙种痘。八旗之外的民人境遇就悲惨了,他们种痘相对较晚”得出重满蒙贵族,轻民人。(2) 结合材料信息可从治理能力及治理本质辩证分析康熙帝的治理举措;同时可从一对社会秩序的恢复和发展及区别化对待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平衡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阐述灾疫治理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