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8 ,大小:284.76KB ,
资源ID:1089090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8909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和特点素材pdf.pdf)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和特点素材pdf.pdf

1、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12 年第 2 期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和特点张奎良摘要目前,对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和界定是十分必要的。马克思本人既未使用唯物史观,更未提到历史唯物主义。只有恩格斯经常在各种场合下提到并精辟地表述了他和马克思共同提出的唯物史观。在 1890 年以后,恩格斯开始使用并捍卫“历史唯物主义”概念。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建,但他却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思想奠基。总体说来,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细微的差别:唯物史观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二者的外延、研究对象、研究路径均有所不同,关于唯物史观与历史唯

2、物主义的适用范围和常用概念也有各自的特点。关键词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两个常用的概念,其重要性几乎关涉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基础。按理说,这种事关全局的根本性概念应该是内涵清晰、界限分明、不可混淆串用的。可是,自从这两个概念被提出后,150 多年来,无论在理论宣传或学术研究中,好像约定俗成似的,大家都不对它们加以区分,长时期等同混用,造成了许多尴尬和疑惑。同一事物,比如马克思对欧洲 1848 年革命经验的总结,有的说是丰富了唯物史观,有的说是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同是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有的说是唯物史观的著作,有的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成果。过去对唯

3、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称谓上的一团糟,人们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宽宥和容忍,直到现在也未见谁提出过拷问和疑义。试问,奥秘何在?原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称谓。而不论是选取了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都不会遭到任何诟病,大家都可以互不干扰,相安无事。2010 年全国第十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主题为“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主办方为什么不用“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这里肯定存在他们认为用历史唯物主义比用唯物史观更合适的理由,这就牵涉到对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微妙的,但也是肯定存在的,只是这层窗户纸还没有被捅破,大家还缺少公开的交流和沟通。现在我先抛

4、砖,试对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以及应然意义上的各自意蕴和不同特点,谈些粗浅的看法,仅供批评。一、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概念探源唯物史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简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唯物主义历史观最早出现在 1846 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不过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并未直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个术语,他们只是说“这种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当然就可以把这种历史观理解为唯物主义84DOI:10.15894/11-3040/a.2012.02.005历史观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几次提到“这种历史观”,并把它的主要内容简练概括为:“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

5、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叙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主要内容以后,还觉得应该对这些内容进一步加以提炼和升华,反映他们哲学革命变革的成果,同时与黑格尔从范畴出发来构造历史的唯心史观划清界限。为此,他们特意强调,这种历史观“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

6、。全部德意志意识形态就是站在“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崭新高度上,逐次地阐述了人及其实践、分工与所有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共产主义革命和世界历史思想等重要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此后,马克思一生,特别是在晚年虽然多处论述过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但他再也没有回到唯物史观的概念上。至于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根本不沾边,他一辈子也没有触及过这个在他身后才出现的概念。只有恩格斯经常在各种场合下提到他和马克思共同提出的唯物史观。从现有的材料看,恩格斯此后所讲的唯物史观大体涉猎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其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1859 年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说

7、:“德国的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只有从唯物史观出发去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现象,才能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二,唯物史观虽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缔造的,但恩格斯很谦虚,总是把这份功劳归给马克思,认为是马克思首先发现和表述了唯物史观。1870 年他在德国农民战争第 2 版序言中特意声明:“这个唯一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不是由我,而是由马克思发现的。”1888 年恩格斯在致考茨基的信中也说,摩尔根发现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其三,重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展示的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1859 年 恩 格 斯 在 为 马 克 思 著 名 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作序时说,唯物

8、史观的要点“在本书的序言中已经作了扼要的阐述”。而这篇序言所阐述的恰恰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872年恩格斯在再论蒲鲁东和住宅问题中指出:“德国的唯物史观是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件和观念、一切政治、哲学和宗教的。”1876 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引论中说:“一种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被提出来了,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在本书的第三编理论部分,恩格斯又重申:“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

9、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我们详尽地引述了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的几乎全部说法和见解,目的就在于证明,恩格斯严格遵守他和马克思共同缔造的唯物史观,他对唯物史观不仅参与创立,而且理解深邃,表述精辟,但从来没有超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视野,这也是他一再声明唯物史观是由马克思发现所必然做出的承诺。然而到了 1890 年 8 月 5 日,恩格斯在致康施米特的信中,却突然地提到了历史唯物主义概念,指责“许许多多年轻的德国人”,“他们只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套语来把自己的相当贫乏的历史知识尽速构成体系,于是就自以为非常了不起了”瑏瑠。这是恩格斯第一次接触到历史唯物主义,那么,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呢?它最初的涵义是什么呢?通

10、过研读恩格斯这时期的来往书信,可以看出,19 世纪 80、90 年代以来,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振兴,德国思想界唯物主义思潮势头渐长,尤其受到青年们的青睐。但是与此同时,一股曲解唯物主义的思潮也开始抬头,其代表人物就是德国哲学和社会学家、莱比锡大学教授94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和特点保巴尔特。他著有黑格尔和包括马克思及哈特曼在内的黑格尔派的历史哲学一书,肆意歪曲和攻击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如恩格斯所写道:“巴尔特对马克思的批评,真是荒唐可笑。他首先制造一种历史发展的唯物主义理论,说什么这应当是马克思的理论,继而发现,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但他并未由

11、此得出结论说,是他,巴尔特,把某些不正确的东西塞给了马克思,相反的,却说马克思自相矛盾,不会运用自己的理论!”瑏瑡巴尔特塞给马克思的不正确的历史发展理论就是当时流传甚广的经济唯物主义或经济决定论。巴尔特接过唯物史观的经济对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思想,但把这种决定作用自动化、直线化、绝对化。恩格斯说:“这个人还没有发现,物质生存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这些物质生存方式起作用,然而是第二性的作用。”瑏瑢巴尔特把这种片面和绝对的经济唯物主义冒充为马克思的历史观,在“近两三年来,许多大学生、著作家和其他没落的年轻资产者纷纷涌入党内”瑏瑣的情况下,一时在党内青年中很有市场。这些人理

12、论底子薄,思想简单化,不懂辩证法,又不愿意付出艰苦努力,就希望找到一种捷径,能够轻而易举地构筑起广泛流行于德国的思想体系来。构筑体系的需要使他们转向唯物主义,并把唯物主义当作构造体系的垫脚石。如恩格斯所讲:“对德国的许多青年著作家来说,唯物主义这个词大体上只是一个套语,他们把这个套语当作标签贴到各种事物上去,再不作进一步的研究,就是说,他们一把这个标签贴上去,就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了。”瑏瑤 这个标签贴到经济上去,就出现了经济唯物主义,贴到历史上去,就产生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就是被当作构造体系的标签和套语而产生出来的。恩格斯在致康施米特的信中虽然提到了历史唯物主义概念,但并没有直接说明历史

13、唯物主义的含义,更多地是指责青年们热衷于构造体系,同时批评他们不了解“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并不是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诀窍”瑏瑥。奉劝他们“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私法、美学、哲学、宗教等等的观点。在这方面,到现在为止只做了很少的一点工作,因为只有很少的人认真地这样做过”瑏瑦。但是从恩格斯这封信的话里话外可以推断出,这里作为套语的历史唯物主义大体相当于唯物史观。因为恩格斯在提到历史唯物主义概念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唯物史观,他在同一封信中说:“唯物史观现在也有许多朋友,而这些朋友是把它(即唯物史观。作者注)当作不研究历史的借口

14、的。”瑏瑧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一些浅薄的青年用来掩盖自己知识贫乏的套语和借口。由此可见,恩格斯批评的是同一伙人,即类似莫里茨这样只热衷于“第二手材料”的“讨厌的朋友”。瑏瑨批评的内容都是他们把唯物主义这个流行的标签贴到历史身上,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套语去理解唯物史观。这样就一举两得,既逃避了艰苦的第一手资料的搜集和研究工作,又可以满足自己的构造体系欲。所以,历史唯物主义根源于唯物史观,是对唯物史观的简单化标签化的理解。恩格斯在批评中引述了马克思的一句名言:“正像马克思就 70 年代末的法国马克思主义者所曾经说过的: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瑏瑩这句话更证明,被当作套语来使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并

15、不真正理解唯物史观,就像法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并不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一样。马克思对法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很无奈,大有“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瑐瑠的感叹。恩格斯对被当作套语的历史唯物主义也很无奈,既恨铁不成钢,严厉批评他们的肤浅和懒汉学风,又不能一脚把他们踢出门外,他们毕竟站在唯物史观的旗帜下,是唯物史观的朋友,用历史唯物主义表示了对唯物史观的认同。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并没有错误,不能否定,应该否定的是它不应该成为拒绝研究历史的借口。二、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层意蕴历史唯物主义从它一产生就和唯物史观纠结在一起。恩格斯在致康施米特的信中刚刚分析了历史唯物主义一词出现的前因后果,时间

16、还没过一个半月,他在 1890 年 9 月 21 日致约布洛赫的信中又回头拾起唯物史观概念,说:“根据唯05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12 年第 2 期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瑐瑡可是就在同一封信中,恩格斯又抛开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套语的前嫌,不仅正面肯定,而且还说自己在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论中“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就我所知是目前最为详尽的阐述”瑐瑢。又过了两年,恩格斯又有机会回到历史唯物主义,他在 1892 年写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中,针对英国公众对唯物主义一词的反感,特意声明:“本书所捍卫

17、的是我们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东西”瑐瑣,这句话意味深长,把历史唯物主义加上引号隐喻两层意思,一是说这种历史唯物主义正是你们英国公众反感的词汇,二是说这种历史唯物主义就是过去被一些青年当作不研究历史的套语。但是现在必须申明,这种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我们”已经采用了的称呼,而且还是我们要捍卫的东西。那么,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呢?恩格斯紧接着就做了回答。他说:“我在英语中如果也像在其他许多语言中那样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达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我希望英国的体面人物不致于过分感到吃惊。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

18、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瑐瑤 这是恩格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直接表述,这个表述与恩格斯自己说的在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论中对历史唯物主义做了就我所知是目前最为详尽的阐述综汇在一起,就显示出历史唯物主义有别于唯物史观的最大特点是它对社会划分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重视,以及强调从社会政治上层建筑方面来理解一切重大历史事件。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说明。首先,在历史唯物主义出现之前,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史观的唯一表述。遍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的全部解说可以看出,在他们视野中唯物史观的重点与核心是社会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以一定时期的物质生活条件来说明一

19、切社会历史和政治事件,是以经济为基础来演绎历史的发展进程。它基本上强调的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作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展开过程。而历史唯物主义除了这些内容以外,还普遍地强调了阶级斗争和社会政治及上层建筑的重要性。恩格斯第一次用四个“是”来表达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历史进程的基本观点,后两个“是”就是社会划分为阶级和阶级之间的斗争。详尽表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反杜林论与费尔巴哈论也都对阶级斗争和上层建筑对历史发展的反作用作了充分的展示和说明。其次,能够印证这一点并与之相契合的是恩格斯的晚年通信。恩格斯晚年通信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诞生地,通信的重大使命是批判

20、经济唯物主义,恢复唯物史观的本来面目和辩证实质。经济唯物主义的泛滥是当时德国思想理论界的一段插曲,它虽然没有成大气候,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传播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恩格斯深感痛心和焦虑。他在对经济唯物主义进行尖锐的批评的同时,也主动地承担责任。恩格斯在第一次认可历史唯物主义的致约布洛赫的信中曾说,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并说他和马克思从来都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这样来表述唯物史观容易被人歪曲,导致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绝对化。恩格斯预见到这一点,所以紧接着又补充说:“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

21、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政治形式及其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确立的宪法等等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瑐瑥 这段话很精彩,可这是 1890 年9 月写的,这时经济唯物主义已经开始泛滥,他们恰恰是利用唯物史观对经济因素的重视来曲解唯物史观的。所以恩格斯不无憾意地解释说:“青年们有时过分看重经济方面,这有一部分是马克思和我应当负责的。我们在反驳我们的论敌时,常常不得不强调被他们否认的主要原则,并且不是始终都有时间、地点和机会来给其他参与相互作15

22、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和特点用的因素以应有的重视。可惜人们往往以为,只要掌握了主要原理而且还并不总是掌握得正确,那就算已经充分地理解了新理论并且立刻就能够应用它了。在这方面,我是可以责备许多最新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而他们也的确造成过惊人的混乱。”瑐瑦对过去在唯物史观的表述和宣传方面所出现的偏颇,恩格斯不止一次做过自我批评。他在1893 年 7 月 14 日致弗梅林的信中又说:“此外,只有一点还没有谈到,这一点在马克思和我的著作中通常也强调得不够,在这方面我们大家都有同样的过错。这就是说,我们大家首先是把重点放在从基本经济事实中引出政治的、法的和其他意识形态的观念以及以

23、这些观念为中介的行动,而且必须这样做。但是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为了内容方面而忽略了形式方面,即这些观念等等是由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产生的。这就给了敌人以称心的理由来进行曲解或歪曲,保尔巴尔特就是个明显的例子。”瑐瑧恩格斯的这两封信发出明确信号,恢复唯物史观的全面性,张扬过去强调得不够的阶级斗争和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性,已成为思想理论战线的当务之急,这对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具有生死攸关的重大意义。在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动力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年代,只有把阶级斗争和政治革命的意识灌输给人民群众,无产阶级才可能在完成自己历史使命的道路上迈出坚定的一步。有鉴于此,恩格斯才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表达中,不只肯定经济的

24、决定作用,同时向阶级斗争和政治、思想及上层建筑倾斜,把它们整合到一起,使之成为一切重大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这就是恩格斯所要捍卫的历史唯物主义。在恩格斯看来,既然青年们都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套语来构筑体系,表达他们对唯物史观的理解,那么我们也可以接过这个术语,不过它的内涵绝不是经济唯物主义,而是在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论中早已详尽阐述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基础上的经济、政治和上层建筑的交互作用。把这个思想附之于历史唯物主义名下,既能够使人耳目一新,起到强调重要性的作用,又利于争取广大受经济唯物主义影响下的青年。从此开始,历史唯物主义已经彻底抛掉了最初的套语形态,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成为合法性的存

25、在,并正式登堂入室,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构成部分。在恩格斯看来,承认历史唯物主义就必须指明其思想来源,这是确立其合法地位的必要条件。恩格斯在 1893 年致弗施穆伊洛夫的信中就别有创意地探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指出:“在我看来,您在我的费尔巴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就可以找到足够的东西马克思的附录其实就是它的起源!”瑐瑨马克思的附录就是指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提纲通篇都是论述实践唯物主义的,在批判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反衬出“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瑐瑩即实践唯物主义,这就把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变革连接起来。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历史唯

26、物主义的创建,但他却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思想奠基。三、在科学与逻辑视野内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各自特点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虽然长期纠结在一起,从内涵上难以区分,但它们能够共存 100 多年,必定有其存在的理由。从应然意义上人们对它们各自的特点还抱有真诚的预期,这恐怕是人们长期不愿舍弃任何一方的根本原因。这种预期不是恩格斯赋予的,但却是科学与逻辑内蕴或允许的,是在与其他学科的碰撞中滋生出各自的特点的。首先,唯物史观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唯物史观是一种历史观,是用唯物主义观察社会历史得出的总的观点。与唯物史观相平行的历史观还有唯心史观、自然史观、英雄史观、偶然

27、史观等等。这些历史观都抓住了历史发展中的某一方面,并加以放大和膨胀,成为一种系统的历史观点。因此,这些历史观既有其合理之处,也有其先天的偏颇和弱点。在所有的历史观中,唯物史观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历史观,它既克服了黑格尔用范畴构造体系的唯心主义的弊病,又充分重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变革的成果,用人及其生存的实践基础来解25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12 年第 2 期说历史,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瑑瑠。唯物史观在本质上是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中的展现,但唯物史观的产生绝没有离开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轨道,也不单纯是马克思个人的思想成果,历史上的许多先进的思想家都曾在正确认

28、识历史的不懈追求中做出过自己的贡献。恩格斯多次肯定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的重大意义,称他“在他自己的研究领域内独立地重新发现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瑑瑡。还说梯叶里、米涅、基佐以及英国的历史编纂学家们都曾在发现唯物史观方面“做过努力”。恩格斯的这些话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唯物史观不只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和阶级真理,它所揭示的是全人类历史发展的机制和规律。因此,唯物史观不仅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所发现,其他阶级的先进人物,只要能够认真地梳理材料,如实地反映历史,潜心地从事研究,也可以发现唯物史观或揭示唯物史观的片段和碎片。众所周知,黑格尔承认历史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费尔巴

29、哈排除一切外在因素,在人自身中寻求历史演进的真谛,这些也都为唯物史观的产生做出了重要的思想铺垫。正是这一点鲜明地体现了唯物史观视野广阔,海纳百川,具有超意识形态的科学性质,或者说唯物史观本身就是科学,其使命是从宏观视角正确、全面、如实地揭示人类历史的演进及其规律。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瑑瑢历史揭示得越真实,越彻底,越符合无产阶级的利益。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史观继承了人类文明史上的思想精华,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典范,在这个意义上,唯物史观不仅是无产阶级的而且更是全人类的共同的思想财富。历史唯物主义与以科学形态出现的唯物史观内涵上有差异,这些差异

30、最初在恩格斯 1892 年写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中显现出来。导言说,本书所要捍卫的是我们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东西。那么,在书的正文中,恩格斯怎样来叙述和捍卫历史唯物主义呢?我们发现,由于正文是在 1880 年初写的,所以书中出现的社会历史思想一律都称为唯物主义历史观,但是这里所阐发的唯物史观根本不像德意志意识形态那样,从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即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到人类的四种生产,从人的感性存在到人的感性活动,从分工到五种所有制形式,从异化的消除到世界历史思想等全方位展现唯物史观的整体图景;而是从全部的唯物史观中截取了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相关联的一大时段,是对从资本主义产生到共产主义

31、最终实现这一漫长时期历史演进的哲学说明。所以该书开头第一句话就指明现代社会主义的内容,论述历史也从资本主义产生和无产阶级出现讲起。这本书还以当时不成熟的无产阶级思想的代表空想社会主义为线索,着重论述了它们的历史功绩与空想弊病,而这一切又都是与那个时代的思维方式的特点分不开的。在论述了形而上学思维的得失与黑格尔辩证法的贡献和内在矛盾以后,恩格斯转向近代历史,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历史,并以这个时期的阶级斗争为背景,着重分析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和交换方式的关系,指出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上层建筑都应该由经济基础来说明。在对近代以来的历史作深刻透视的基础上,恩格斯得出结论:“一种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被提

32、出来了,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在这样一条道路已经找到了。”瑑瑣这些见解本来就是唯物史观中近代历史观的板块,恩格斯在导言中却偏偏把它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来加以捍卫,其用意十分明显,就是为了凸显这个特定历史时期无产阶级的利益和使命,使唯物史观的这部分内容独立出来,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锐利武器。无产阶级争取解放和建设新社会的斗争是近代历史的主线,随着无产阶级的阶级自觉的提升和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统治阶级,它的思想也就逐渐成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反映这段时期的历史演进趋势和规律既具有科学性,同时更具有意识形态性。因此,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史

33、观不同,它只能为马克思恩格斯所发现,任何其他阶级的思想家在根本立场上都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和使命不相容。由此我们才看到,恩格斯可以说摩尔根、梯叶里、米涅等发现了唯物史观或者为此做了很多工作,但绝不能说他们对历史唯物主义有35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和特点什么贡献。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才说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唯物史观的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创新,而从不把这个桂冠挂到马克思恩格斯或他们的学生以外的人身上。其次,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外延不同。唯物史观作为指导历史科学的总观点,其外延涵盖全部人类历史,是以物质实践决定观念形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为统领对历史演进机制和规

34、律的科学说明。而历史唯物主义外延小于唯物史观,是唯物史观的近代部分,是对这个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哲学指引。历史唯物主义必定就是唯物史观,而唯物史观中近代以前的内容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和全人类性与一切先进的思想家相融通,他们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内为唯物主义做出贡献。而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凸显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和阶级自觉,只有转变了立场,站到无产阶级方面来的知识分子才可能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或为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做出贡献。第三,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路径也不一样。唯物史观的对象是全部人类社会历史,在推出历史唯物主义之后,重点转向人类原生形态史、种族史、土地史

35、、家庭史、婚姻史、伦理史、文化史、宗教史等。其使命是发现人类历史演进的深层奥秘,增进对人类历史发展各层面细节的了解,绘制出更加精细的历史演进的图谱来。由于历史的时空早已消失,人们无法再现当年历史的场景,因此,唯物史观的研究途径只能是从无到有,从考古、文物发现、典籍分析和社会调查中获取历史遗存的化石和信息,经过筛选、过滤,去伪存真,从中发现历史的真实画面,填补历史的空白。摩尔根能够独立发现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就是因为他抓住了易洛魁部落这块人类远古社会的活化石,通过 40 年的亲身生活和研究,终于发现了人类原生形态的秘密,揭示出氏族及其内部不通婚就是古代社会相当长一段时期的真谛所在。柯瓦列夫斯基的公

36、社土地占有制一书面对东方土地制度的种种疑云,由不知追求真知,通过大量调查和文献分析,最后向全世界推出了东方土地公有制的事实,为认识土地这一人类生存之母的历史和现实贡献了自己的努力。而历史唯物主义不过是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自然唯物主义、经济唯物主义、直观唯物主义等诸多唯物主义中的一种唯物主义,其本质不是科学,而是历史领域中的唯物主义哲学,其使命不是发现或揭示近代以来的历史真实,而是要对已经出现或发生的历史和现实事件、人物,用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哲学反思和透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现事物本质联系,揭示内在规律,最后达到对事物的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是唯物主义,只有唯物主义才能

37、击破唯心史观对历史和现实的歪曲,真正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提供思想武器。所以,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不同,唯物史观追求的是事实和真实,而历史唯物主义追求的是正确的认识和思想,而且是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相关联的认识和思想。历史唯物主义虽然不具唯物史观的总体性,但由于事关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更显得极端重要。出于阶级意识和阶级自觉,恩格斯从唯物史观中分离出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格外重视,而且要加以捍卫,与之相比,历史唯心主义其地位和重要性远不能与历史唯物主义相比拟。所以,毛泽东在1949 年写的一篇时事评论的题目叫作唯心史观的破产,而不称其为历史唯心主义的破产。历史唯物主义从现实到思想的研究理路体现在马克

38、思恩格斯的一系列著作中,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十分明确地罗列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典型作品,指出,马克思的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资本论和他的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就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最为详尽的阐述。发人深思的是恩格斯不把他在 1884 年发表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列入历史唯物主义行列中,其原因是这本书的副标题为“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而恩格斯一向称摩尔根独立地发现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所以在恩格斯眼中,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属于唯物史观的力作。最后,关于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适用范围和常用概念也各有自己的特点。把历史唯物主义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就自然地区分了它们

39、的适用时代,唯物史观涵盖全部历史,历史唯物主义主要适用于近代以来的资这本主义45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12 年第 2 期社会和未来共产主义时期。但是这不等于近代只产生历史唯物主义作品而不产生唯物史观的著作。恰恰相反,近代是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又一新的高峰期,几乎所有重大的唯物史观成果都产生于资本主义时代。只有这个时代人类才能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去俯视已经逝去了的社会历史和组织,提出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的著名论断。所以单从时间上区分不了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归属和定位,倒是从常用概念的特点上可以为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界定提供某种借鉴和参考。一般来说,唯物史观蕴含的大多是宏观的、

40、涉及历史全局的、普世性极高的根本性的概念。这些概念外延广大,内涵空虚,具有科学体系的逻辑起点的性质。在发展和演进过程中概念内涵不断充实,外延逐渐缩小,才实现由抽象到具体的转换。黑格尔逻辑学中的“有”,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商品,唯物史观中的人及其实践,就是这类概念。但是在概念演化中随着具体性的增强又导致不断出现第二或第三层级的概念,这些概念的有机交错和组合结成唯物史观的不同层次和系列的网。比如唯物史观的根本原则是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的形成,与这个原则相适应的观念或概念首先是人,人之为人在于实践和生产劳动,生产必须有自然对象和工具,它们的组合形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合构成经济基础,在这个基

41、础上产生上层建筑的各种形式,观念或概念就是其中的社会意识的体现。这一系列的概念都具总体性,是产生部门概念的总概念,唯物史观的概念一般都具有这种至大无边的特点。同样,比如人类的原生形态一直是唯物史观的重大课题,马克思直到晚年才揭示出它的秘密,从而为唯物史观找到科学的起点。原生形态的概念的第一层级也是人,是刚从动物中分化出来的处于群婚状态的野蛮人,然后是血缘家庭、普纳路亚家庭、对偶婚、氏族、部落、部落联盟、自然选择、私有财产、一夫一妻制家庭,总之都是人的各种存在形态,原生形态不过表现为人的早期进化过程而已。唯物史观概念的宏观特点表现它具有历史的贯通性,它所使用的概念大都纵贯古今,为一切社会形态所共

42、用,如实践、生产、生产关系、所有制、分工、交换、消费、异化、阶级、国家、文化,等等。而与此相比,历史唯物主义除了包含一切社会形态通用的私有制、阶级、国家等宏观概念外,最明显的概念特点是具有微观性、特殊性和不通约性,时代性成为概念的硬核。比如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巨著共产党宣言,其独具特色的概念是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工场手工业、大工业、世界市场、经济危机、共产党、共产主义、两个决裂、自由人联合体,等等,这些概念正是这个时代精神的凝结。又比如法兰西内战这部历史唯物主义的专著,其核心概念是巴黎公社,辅之以公社委员会、梯也尔和公社采取的打碎国家机器、武装人民、普选制等概念,它们的组合就成了这部书

43、的主要思想和贡献。巴黎公社 72 天的惊天壮举及其历史意义就反映在这些概念及其转换中。以上所述不过是笔者长期关注和思考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关系问题的一得之见,只凭我的这些浅见,远不足以把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剥离开,其实从内心深处来说,我也无意非把它们拆开不可。我这个想法的底线是希望学界先迈出一步,积聚共识,加强交流,首先在某些明显的问题上不要犯低级错误:把马克思的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称为历史唯物主义著作,而把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称为唯物史观的成果。仅此而已,夫复何求?注释:瑐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版第 1 卷第 92、92、92、60 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版第 2 卷第 37、6

44、23、38 页。瑐瑣瑐瑤瑑瑢瑑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版第 3 卷第 209、739、617、698、704705、777、739 页。瑏瑠瑏瑡瑏瑢瑏瑣瑏瑤瑏瑥瑏瑦瑏瑧瑏瑨瑏瑩瑐瑠瑐瑡瑐瑢瑐瑥瑐瑦瑐瑧瑐瑨瑑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版第 4 卷第 692、710、691、695、691692、692、692、691、691、691、695、695696、698、696、698、726、721、661 页。瑑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版第 2 卷第 118119 页。(作者: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基地、黑龙江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责任编辑:黄晓武)55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和特点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