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 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 陈新夏(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摘 要:本文着眼于唯物史观和人的发展理论的当代建构,从理论生成的角度揭示了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科学认识和价值取向的统一;分析了人的发展理论在唯物史观中被淡化的初始原因及其影响;从唯物史观理论建构和人的发展理论建构两个角度,分别考察了将人的发展理论纳入唯物史观体系的合理性。认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是唯物史观中与科学认识维度相对应的价值维度;唯物史观的当代性,既在于其解释框架的历史覆盖性,更在于其价值取向的恒久意义;应在唯物史观框架中探讨人的发展问题,并以人的发展理念铨释唯物史观。关键词:唯物史观 人的发展理论 科学认识 价值取向
2、 当代性 唯物史观作为开创性的社会历史观,不仅提出了系统的社会历史宏观解释框架,还确立了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揭示唯物史观科学认识和价值取向的统一,确定人的发展作为唯物史观基本价值维度的地位,在唯物史观框架中探讨人的发展问题并以人的发展理念铨释唯物史观,有助于提升人的发展理论的研究层面、建构人的发展理论的当代形态、丰富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扩展和深化对唯物史观当代性特别是当代价值的理解。一 对于唯物史观的内容,马克思在序言中做出了精炼的概括。恩格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作为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找到了一条“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而不是
3、像以往那样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在”的道路。这显然抓住了唯物史观超越以往历史观的特质。唯物史观所以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甚至被认为是现时代不可超越的社会历史理论,首先就在于它是一种科学认识,将对社会历史的理解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由此,其创始人及后人在谈到唯物史观之创见和意义时,往往强调其科学认识的方面,甚至将唯物史观主要界定为对社会历史的科学认识。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也正因为这个原故,一直以来,存在着一种对唯物史观的误读:将唯物史观归结为对社会历史的认识,轻视甚至忽视其价值取向。在国外,萨特等西方学者在肯定唯物史观社会历史宏观解释上的创见及其意义的同时,却断定马克思主义存在着所谓的
4、“人学空场”,认为唯物史观见物不见人,缺乏对人的关注,特别是缺乏对个人的关注和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学者中,事实上也存在着本质上是类似的看法。前苏联学者巴加图利亚在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中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创立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唯物主义历史观,这同时既是社会一般 7规律性的观点,又是历史一般规律性的观点。这是社会在其一定发展阶段上怎样运动和社会在历史进程中怎样发展的观点。这同时是社会的理论,又是历史的理论。”这一说法曾为马克思主义学者们普遍持有。国内许多论著和哲学教科书在界定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时,通常谓之“关于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在叙述唯物史观
5、内容时,主要强调其科学认识的方面,如社会物质体系的构成、关系、作用、运动及其规律等,即使谈及人的发展,也只是视为社会发展的结果或体现,视为社会发展规律使然,而未能将其理解为唯物史观中与认识维度相辅相成的另一基本维度价值维度。此种看法,关系到对唯物史观总体性质、主要内容及其当代价值和意义的理解,也关系到人的发展理论的定位和建构。唯物史观是一个伟大发现,但这“发现”不仅是认识意义上的,也是价值意义上的。唯物史观是一种科学认识,又是一种价值取向,蕴含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体现着认识、遵从历史规律和促进人的发展的统一。价值取向是唯物史观中与科学认识维度相关联的另一基本维度,随着时代背景的转换,对于唯物
6、史观的创新和发展而言,价值取向至少与科学认识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与科学认识一样,价值取向始终如一条基线贯穿于唯物史观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只是在不同时期,其显现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唯物史观是一种价值取向,首先是由其创始人研究社会历史的基本态度决定的。马克思在谈到科学研究时,曾不止一次地强调要诚实和冷静,然而,这并非意味着他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持“价值中立”的旁观态度,正相反,其研究一开始并始终体现着对人类幸福、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关注与追求。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马克思即表明了要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崇高志向,这一志向贯穿于他的一生,包括理论研究。对唯物史观的探求正是在这一志向促动下展开的,从一定意义上
7、说,对人的解放和发展的追求,一直激发着马克思社会历史研究的创作冲动,引导着马克思理论探讨的深入和展开。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研究一开始便紧紧地抓住了人这一“根本”,从关心人出发开始社会历史的批判,逐步深入到经济领域的分析,上升至哲学层面的探讨。关注人、探究人的本质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追求人的解放和发展,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或者说,唯物史观之创立从根本上缘起于对人的解放和发展的追求。马克思的社会历史批判和研究与其对人的关注密切相关。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研究始于对德国专制制度的抨击。19 世纪 40 年代初亲历书报检查制度、林木盗窃案审判等事件,使马克思痛感专制制度的非人性,开始对一些“苦恼的疑问”
8、的思考。摘自“德法年鉴”的书信是马克思早期社会批判的代表作。他在该文中指出:专制制度的原则是使世界不成其为人的世界,“专制制度的唯一原则就是轻视人类,使人不成其为人。”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哪里君主制的原则占优势,哪里的人就占少数;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鉴此,他提出了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批判的诉求:“我们的任务是要揭露旧世界,并为建立一个新世界而积极工作。”此后,马克思批判的锋芒转向资本主义制度,然起因仍是对人的关注,特别是对人的解放的关注。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他提出并阐述了政治解放本身还不是人的解放、资产阶级人权的实际
9、应用就是私有财产权、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等观点,并明确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8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唯物史观初创过程中一份独特的文献。手稿以复归人性、全面占有人的本质为尺度,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人的劳动异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批判,剖析了劳动异化形成的原因及其后果,阐释了扬弃异化的途经和目标,并认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
10、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虽然手稿还未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大量使用了费尔巴哈哲学的术语,但更应看到的是,它在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形成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对人的关注从政治的批判追溯到经济的分析,并上升为哲学的思考。这种转向是重要的,就前者而言,这一转向为后来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系统剖析和批判提供了逻辑前提,就后者而言,这一转向开启了对人的哲学层面的思考,包括对人性、人的存在、人
11、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解放及其途径等等的探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手稿最全面地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一般性思考,是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哲学策源地。唯物史观科学认识和价值取向的统一,集中体现于马克思第一批成熟的论著特别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提纲之前,他在神圣家族中揭示了体现在物之上的人与人的关系,剖析了资本主义政治解放和人权的局限性及其与人的解放的差别,提出了“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生产方式是理解历史发展的基础、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等重要思想。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份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唯物史观最重要的贡献,是确立了科学
12、的实践观,将实践作为人与社会内在联系的基础,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既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又从社会关系出发理解人的本质,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且以实践为基础,辨证地说明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实践观的确立,使科学认识和价值取向的统一成为可能,这一点在稍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便得到了印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第一部全面制定和阐释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著作,也是一部较充分地体现唯物史观科学认识和价值取向统一的著作,是人的发展思想最为丰富的文本。形态系统地提出且以科学的语言表述了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表现为人与
13、自然及人与人的双重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的矛盾是历史冲突的根源,生活(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等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并在对上述观点的阐述中,从多方面论述了人的发展问题。形态提出了“个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个人”、“自由的生活活动”、“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等概念,从不同视角揭示了人的发展的内涵;提出了“个人向完整的个人的发展”,“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总和的占有”,“共产主义所建立的制度,正是这样的一种现实基础,它排除一切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东西”等人的发展要求;揭示了人的发展的社会制约性,阐述了个人的发展与集体和社
14、会的关系,展望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情景。形态不仅确立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和要求,而且基于“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的认识,对人的发展条件进而社会发展机制和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态之后,马克思建构唯物史观的侧重点发生了明显的转向,从对人的关注转为对社会历史的科学认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对无产阶级 9解放条件的探索。形态有关人的发展的论述,可以认为是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研究纲领。形态对人的发展的理解所以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是因为这一理解以对社会历史的科学认识为基础,反过来看,正是因为渗入了人的发展思想,形态所制定的唯物史观理论才具有深刻性和全面性。形
15、态提出的人的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以后的著述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展开。在共产党宣言中,他提出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著名论断。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又提出了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交往的普遍性“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的基础,“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等重要见解,指出了人的发展是历史的产物,并以人的发展为尺度,区分了社会发展的三大形态,揭示了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条件。二 上述引证,并非经典作家有关思想的系统梳理和展示,而只是从理论生成的角度表明:人的发
16、展理论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对人的发展的关注一以贯之地贯穿于马克思的研究中,是其社会历史理论研究的起点和目标;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其对社会历史认识的深入相伴随,它引导着社会历史的探讨,又随着社会历史认识的深入而展开。然而,需要追问的是,既然人的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于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中,构成唯物史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为何又一度在唯物史观中丧失了应有的地位,即或在后来被重新提及,也只是处于边缘的位置?为何人们在论及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价值和意义时,往往强调甚至仅仅提及其科学认识的方面,而置价值取向的方面于不顾,或只是附带地提及?很显然,在唯物史观中,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曾经被淡化甚至被遮
17、蔽了。这种状况,不能完全归结为后人在理解上的因素,如由于时间间距或时代境遇而导致的意义遗漏或添加等(虽然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而是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在原初的文本中就埋下了伏笔。人的发展理念之最初被淡化,似与以下因素相关:其一,与唯物史观在社会历史认识领域的开创性相关。如恩格斯所说,正像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一发现超越了以往一切社会历史理论,确立了全新的社会历史观,一种前无古人的、科学的社会历史解释框架,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在认识史上具有破天荒的意义。这一认识上的独创性及其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如此突出,以至于经典作家及其同时
18、代的人们,无论是其拥护者还是反对者,在理解唯物史观时,往往更注意问题的这一方面,马克思的序言、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等便是正面的代表,至于反对者,在非难唯物史观时,也主要将注意力集中于科学认识的方面,如将唯物史观贬低为“经济决定论”等。其二,历史任务决定了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研究经历了一个转向的过程,从关心人的本身转为对社会历史及其规律的认识。唯物史观的创立始于对人的关注,在早期,马克思从人的解放和人的本质复归等出发批判当时的社会制度,这种批判着重于人的解放的观念性诉求,因而是抽象的。实践观的确立、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解、“现实的人”概念的形成特别是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把握,使马克思认识到,个人的解放有赖于阶
19、级的解放,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认识到人的解放和发展必须通过改变现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来实现,进而从关注人本身,着力于探讨人的解放及发展的要求、含义和目的等,转向探求人的解放及发展 10 的途径和条件,转向对社会制度的批判和研究。这种转向是马克思的研究逻辑本身使然,是必然的和必须的,它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放弃了对人的发展的关注或离开了人的发展目标,而只是表明他将人的发展追求置于了现实的合规律性的基础之上。抑或说,它表面上似乎离开了人的发展主题,离开了对人的发展问题本身的理论探讨,实质上是使问题的探讨和解决进一步具体化了。其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论及唯物史观的意义时,总是特别强调其科学认识的
20、方面。这首先是因为,无论出于研究还是宣传的需要,对于唯物史观独创性的社会历史认识,都需花极大的精力进行反复、周详的阐释和说明,以使人们准确全面地把握其实质,避免引起歧义或误解。此外,就是出于回应论敌非难和攻击的需要。唯物史观因其彻底性和革命性,从诞生之日就受到种种非难,这些非难主要集中于科学认识的方面。为了应对和反驳这些非难,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得不经常在论战中为自己的科学认识辩护,再三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唯物史观科学认识的开创性和正确性。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在反驳我们的论敌时,常常不得不强调被他们否认的主要原则”。(21)由于上述原因,人的发展理念在唯物史观创始人那里经历了一个由显在转为潜在的过程
21、。然而,我们不能据此认定马克思放弃了原有的追求,亦难以责怪恩格斯误解了马克思的思想。此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应归咎于时代的制约。从本质上看,人的发展在马克思的研究中并未“退场”,而是以某种潜在的方式一直“在场”,因为就他们而言,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无产阶级解放的追求,正是人的发展要求的展开和体现,是应对时代赋予的任务为人的发展创造前提性条件。马克思做了、也只能做那个时代能够做的工作。更何况,他们,特别是马克思,在中晚期亦曾数次谈及人的发展,并多有新的思想闪光,虽然这种涉及是跳跃性的,但却表明人的发展的确是其不变的理念和追求。至于对人的发展本身深入展开的认识和实践,则并非历史赋予他
22、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应是具备人的发展前提性条件的后人的使命。唯其如是,在当代,对人的发展问题才需要作进一步展开的探讨,对人的发展理论才需要进行系统的理论建构。以上原因加之后人在理解、阐发、运用唯物史观时因时间间距或时代境遇所引起的误读,唯物史观逐渐被注释为一维的社会历史认识理论,其应有的价值取向被淡化甚至湮没了。对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在唯物史观中被淡化原因的分析表明,一方面,此种状况事出有因,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此种状况只是在一定时期中、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合理性或可理解性,并不能因在一定条件下受到淡化而否认人的发展理论在唯物史观中应有的重要地位。在制度背景已发生根本性变
23、化、人的生存发展问题日趋突出的当代,在唯物史观中创造性地重续马克思人的发展理想,结合实践需要和时代特征给予充分的展开和发挥,不仅是可能的,更是必要的。近些年来,人和人的发展问题回归哲学视野,成为讨论的热点。许多论者从不同角度谈及人的发展与唯物史观的关系,许多论著和哲学教科书已给予人的发展理论在唯物史观体系中一席之地。然而,人的发展理论作为唯物史观基本价值维度的地位并未得到确认,或者说,人的发展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基本关系,仍是有待讨论的问题。对此问题的探讨,不仅关系到唯物史观理论在当代的建构和发展,也关系到对人的发展理论的理解及其理论形态的建构。对于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的关系,可以有两种基本的理
24、解:将二者视为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两种理论体系,或将人的发展理论理解为唯物史观的内在组成部分。在不同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做出不同的理论建构。我们认为,两种理解及理论建构都是可行的。11对人的发展理论与唯物史观关系的探讨,既要认真回到当年的马克思,注重文本的依据及历史语境的体认,或至少应有文本分析、引申意义上的根据;又要着眼于发展当代的马克思,不拘泥于文本的具体内容和表述,而应根据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在马克思与当代实践的对话中呈现其人的发展理念的当代性,在文本解读与时代“解读”的结合上阐释现实生活中人的问题,建构人的发展理论的当代形态。实际上,在最深层的本意上,马克思思想的特质在于其坚不可摧的
25、批判性和对人的发展的价值追求。这或许正是德里达所谓的马克思的“某种精神”。(22)唯物史观之不可超越或具有持续的当代性,根据主要即在于此。从这一视角看,将人的发展理论理解为唯物史观的内在组成部分,在唯物史观体系中确立人的发展理论且以人的发展理念铨释唯物史观,似更有利于唯物史观和人的发展理论的建构。对于将人的发展理论纳入唯物史观体系的合理性或优越性,可以从唯物史观理论体系建构和人的发展理论体系建构两个角度来考察。三 从唯物史观理论建构的角度看,将人的发展理论定位于唯物史观体系中,有助于确立唯物史观体系的完整性,深化对唯物史观本质及其当代性的理解,开启唯物史观发展的新路向。论及唯物史观的完整性,首
26、先涉及到对其性质的把握。对唯物史观原生态的文本叙述表明,唯物史观从创立起就蕴含着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取向。诚然,经典作家在叙述唯物史观时,曾将其界定为关于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然而,他们亦曾认为,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23)。两种表述含义不同,却并不矛盾。可以认为,前一种表述是对唯物史观科学认识的概括,后一种表述则是对唯物史观的总体理解。在唯物史观创立时期,为突出在当时最重要的方面,将其主要看作一种科学认识是合理的,但着眼于唯物史观的完整性,特别是着眼于唯物史观理论的当代建构,则应将其理解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这种理解可以在唯物史观研究对象的厘定中得
27、到支持。唯物史观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关于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唯物史观所理解的“历史”,则是人的活动史。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4)这是对“历史”最根本的理解。历史是人的活动史,人的活动综合表现为社会运动,因此,通常将历史理解为社会运动过程。然而,人们在阐释这一看法时,却往往只见“社会”不见“人”,将“社会”主体化,并归结为某些物质条件和关系,这样,历史主要被理解为社会物质条件和
28、关系的变化、发展过程,历史规律被等同于物质条件和关系变化发展的规律,人在历史中总体上处于被动(被决定)的状态,只是在某些具体环节(如作为生产力要素之“劳动者”时)具有主动性。即便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主要是在“人”之内部相对“英雄人物”而言。这种理解显然有悖于“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及“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事实。历史是社会运行过程,但本质上是人的活动过程,人是历史的主体。在历史过程中,人的活动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但物质条件和关系的作用却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并且,物质条件和关系既是人活动的基础,又是人以往活动的结果,同时还是人将要改造或创造的对象。物质条件和社会关
29、系的“既成”性,只是相对于某一特定时代的人而言,而并不意味着它们是某种在人类活动之前就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正如马克思所言,“整 12 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25)唯物史观之“唯物”,在于它超越了唯心史观夸大精神作用的历史理解,承认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基础,承认物质条件对人活动的客观制约性,而并不在于将历史归结为物质条件和关系的运动发展过程。对历史规律的理解亦存在类似问题。肯定历史发展有客观规律性,并不意味着将历史规律理解为物质条件和关系的运动规律。在历史过程中,物质条件和关系的变化有规律性,但规律是由人的活动决定并体现的,可以纳入人的活
30、动规律来理解。历史规律本质上是人的活动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26),表现为人的活动有其基本发展趋势。物质条件和关系变化的规律既蕴含在这种趋势中,又反过来构成人活动的基础并制约着人的活动。历史规律是人与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交互作用的结果,是物质条件和关系制约人与人对物质条件和关系超越的统一,是人在一定物质条件和关系基础上的主体选择、创造和超越的总趋势,即通常所谓的“合力”。正是在这种趋势具有必然性的意义上说,社会运动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历史本质上是人的活动史,作为对社会历史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的唯物史观,自然不仅应探究人活动的机制和规律,亦应确定人及其活动的价值取向。这是因为,人的活
31、动受目的和动机支配,其机制和规律具有主体性,内在地体现着价值选择,离开价值取向,无从确定人活动的主体根据,亦难以把握人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这还因为,唯物史观不仅着眼于反映人的活动,更着眼于以价值取向引领人的活动,促进人的发展。将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取向确立为与科学认识相对应又相互融通的唯物史观基本维度,从人的发展角度铨释唯物史观,可以从理论上还原唯物史观形成的历史进程和逻辑结构,在新的层面上展现唯物史观体系上的完整性和内容上的丰富性。在唯物史观中确立人的发展价值维度,是理解唯物史观本质及其当代性之关键。唯物史观所以能对社会历史做出正确把握,不仅在于它比其他历史观对“历史”的反映更为全面、准确,
32、更为接近“历史”本身,还在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应对和把握历史的方式:不是像以往那样在历史之外观察历史,致力于在理论上还原历史进程、揭示历史既定的本质和规律,而是以介入历史的姿态内在地审视历史,从历史中揭示人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引导人的活动和历史进程。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尚且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始终如一的东西,社会历史就更自不待言。对马克思而言,研究历史和干预历史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他既注重社会历史的实然状态,更着眼于社会历史的应然状态和趋势。在他看来,社会历史既是人活动既定的条件和前提,更是人活动的结果及超越的对象。的确,马克思曾明确指出生产力特别是生产工具对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制约
33、性,甚至认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27)然而,他亦曾认为,“新生产力的获得”本身就是人活动的结果。遗憾的是,这一点常常被忽视。揭示唯物史观变革之根本,在于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之深意,唯物史观变革的关键,在于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历史。与自然界相比较,社会历史具有更为鲜明的人为性。作为人活动对象的自然物虽然是实践的产物,但整个自然界的先在性是确定无疑的。社会历史则不然,它对于人的实践并无发生意义上的先在性,而完全是人活动的结果。社会生活根植于实践,社会生活的本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唯物史观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历史,不是停留于对社会历史的
34、认定和解释,而是在此基础上企求和导向历史,“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28)在唯物史观中,认识具有二重性,是客观反映和主观阐释的统一。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史观,既是认识的学说,更是行动的理论。正如卢卡奇所说,“历史唯物主 13义的首要功能就肯定不会是纯粹的科学认识,而是行动。”(29)价值取向在唯物史观中的作用,正在于引导对社会历史的解释,使其不仅表征着认识,亦体现着企望。价值取向最直接体现着唯物史观的实践性、批判性和革命性,体现着唯物史观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世界的使命和功能。淡化或舍弃人的发展这一价值取向,难以把握唯物史观变革之要义,亦不能真正解释人的活动从而社会
35、运动的本质和规律。唯物史观的当代性,不仅在于其解释框架的历史覆盖性,更在于其价值取向的恒久意义和现实性,只要人的发展仍然是现实的任务,这种意义就不会消失。确定人的发展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将开启唯物史观当代建构的新路向。历史观的嬗变和发展源于社会现实的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根植于实践的唯物史观尤其如是。在当代,探讨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的关系,必须考虑到讨论背景的根本性置换。一般说来,人对自身发展的关注与其驾驭外部条件的能力和人的主体性成正比。在应对自然和社会能力低下、生存状态极大依赖于外部环境的情形下,人们几乎将所有精力集中于外部条件的改变上,随着人的能力和主体意识增强,人们才得以关注自
36、身的发展。这正是当代讨论背景的根本变化之所在。具体地说,这种背景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度背景的转换。与一百多年前不同,随着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人发展的一些前提性条件已初步具备,人的发展在现时代已不仅是一种理想和对未来的期望,而是成了现实的追求和目标,反映在理论上,对人的关注不再只是某种理论探讨的出发点或逻辑起点,而应是需要展开研究的问题本身。二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状况的重大变化。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物质财富的增长,高新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网络文化的扩张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既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给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已经并将愈益深刻地影响着人的生存
37、状态、价值选择和生活方式。现实条件的变化,人驾驭环境能力的提升及其双重效应的彰显,使“人自身”的问题日趋突出,许多社会乃至自然的问题都源于人的问题或与之密切相关。人们对自己生存状况、境遇及发展的关注远甚于以往。这表现为人的研究成为各学科的关注点,特别是表现为社会历史的研究逐渐集中于人的问题上。人及人的发展已经从前提性问题转化为问题本身,从话语边缘进入话语中心。近些年来,各种关于人的话题、理念和理论接踵而至,涉及到人的问题的方方面面。关于人和人的发展的研究较以往更为广泛也更为深刻,这些研究丰富和更新了对人的认识,引发了对一系列社会历史问题的深度反思。对人特别是人的发展问题研究的扩展和深入,为解决
38、现实社会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论原则和基本对策,也开启了唯物史观当代建构的新路向,拓展了唯物史观研究的新空间。现时代,随着人的问题凸显,对人的研究渐成为社会历史研究的主流,当然也就成为唯物史观发展的主要理论生长点,成为唯物史观当代建构的关键所在。人的发展问题从唯物史观体系的边缘进入中心已势在必然。四 从人的发展理论角度看,将其定位于唯物史观体系中,上升至历史观的层面,是人的研究趋势使然,并将促进人的发展理论的建构。人对自身的关注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哲学始终注重人性特别是德性的完善,对以善恶为中心的人性问题和人的道德修养的蕴意及途径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在欧洲,自苏格拉底以“认识你自己”作为哲学
39、的宗旨始,便开启了对人的哲学思考。此后,从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幸福论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人的重新发现、对人性的肯定和对人追求幸福欲望的 14 呼唤,从启蒙思想家对人性的阐释,对生命、自由、平等、财产等人权的论证到康德“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30)命题的确立,对人的关注和对人的问题的思考一直绵延不绝。这些探讨在认识上深化和扩展着人对自身及其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理解,在价值上丰富着人的自我意识,增强了人对生存意义、状况、条件和前景的关注。但是,由于时代的制约,以往的思想家即使如近代人道主义者那样对人的问题关注有加,其探讨也只涉及到人的问题的某些方面,如人性、人权、人的本质等,而并非以完整的人
40、及其发展为对象。马克思在此基础上通过确立实践观,提出了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解和人的发展理论,阐释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求,将对人的关注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然而,由于前述之原因,一个较长的时期里,在对马克思思想的解释中,虽然一些苏联东欧学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哲学的人学意蕴包括人的发展理论做过铨释和发挥,但总起来说,人的发展问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人的发展理论未得到应有的展开。人的问题进入现代哲学的话语中心始于西方。在对“现代化问题”反思过程中,一些西方哲学家重续对人的思考,其思考超越了对人与外部条件的关系等前提性考查而直面人的本身,以个体的人及其存在为对象,追问人的存在之根,分析人的存在境遇,
41、关注人的生存前景。无论是海德格尔“人不是存在者的主人。人是存在的看护者”(31)的论断,马尔库塞、弗洛姆对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阐扬,还是福柯“人之消亡”的命题,抑或德里达的反“逻各斯中心主义”,都体现了对人生存处境的深度忧虑与关注。他们试图通过对工具理性、技术统治的批判以及对现代性及其文化和传统的解构、消解和颠覆,消除人的异化和本能的压抑,拯救人的“存在”。这些思考,拓展和加深了对人生存状态的体认,揭示了人的现代存在之困境及其因由。虽然此类思考因回避制度性因素而较少正面提及人的发展,但却从问题而非目标的角度显现了现时代人的发展之必要性。人的研究趋势表明,在当代,人的问题之核心是人的发展,对
42、人的研究可集中体现于人的发展理论中。如果说以往人的发展未能成为关注的重点,是因为它主要是论证社会制度变革的“前提”或“论据”,那么在一些前提性问题趋于解决的当代,对人的发展问题的研究便理所当然地成了热点。当前人的发展研究已涉及到诸多方面,既涉及到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也涉及到对基本理论的思考。两个层面的探讨有联系又有区别,反映了人的发展问题及其理论的层次性。建构人的发展理论,要有问题意识,直面社会生活中各种现实问题,也要有理论意识,注重对现实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对人的发展基本理论的探讨。两个方面的探讨相辅相成,构成为人的发展理论的整体,而无论问题的研究还是理论的探讨,皆有赖于历史观的支撑,要求将人的发
43、展问题提升至历史观的层面来理解,在唯物史观框架内建构人的发展理论。对人的发展现实问题的研究,要针对性地分析具体问题,又要进行理论的剖析。社会现代化进程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也给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凸显了其面临的一些重要甚至根本性问题。总体上说,现代化进程与人的发展应是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在现实中,二者却常常发生矛盾,产生所谓的“现代化问题”或曰“现代化通病”。弗洛姆在反思西方“现代化问题”时曾指出:“人征服了自然,却成了自己所创造的机器的奴隶。他具有关于物质的全部知识,但对于人的存在之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人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怎样才能创造性地释放和运用人所具有的巨大能量却茫
44、无所知。”(32)类似的问题在我们的现代化进程中亦有表现。当前的“现代化问题”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如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滋长,人文精神失落,贫富差距拉大,生活方式畸形、腐败现象屡禁不止,黄赌毒恶习沉渣泛起,资源环境遭到破坏等等。这些问题虽然产生 15的原因及对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各不相同,却都内含着一些深层次的关系,如生存与占有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市场取向与价值取向的关系、可持续发展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关系、交往普遍性与民族性的关系等等。这些关系的错位,是当前人的发展现实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这些关系源于现实,却是现实生活具体问
45、题的抽象,属于哲学特别是历史观论域的问题,应给予唯物史观的解释。基本理论作为人的发展的价值和认识根据,涉及到对人及其发展问题的根本性、总体性理解。人的发展要求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又是人主体意识的体现,只有在历史过程中、在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才能得到说明。人的发展要求是实践活动的结论,是人的发展实际历程的理论表现。广义地说,人以人的方式生存,同时也就开始追求自身的发展,这种追求随着实践能力增强、生存条件改善和主体意识觉醒而逐渐从自发转为自觉。历史是人改造外物与主体意识生长互动的过程。人成为人,便改造外物以为己用,对外物的改造满足了人生存的需要,也增强了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实践活动与人主体自觉
46、的互动构成为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动力。当这种互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一方面,实践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制度和文化条件,另一方面,人的主体意识达到相当程度时,便有了人的发展的自觉要求和理论。人的发展要求并非天赋,而是人赋。人的发展及其理论经历了一个历史的过程。人的发展要求及其理论的合理性只有在人的活动史中才能得到确证。人的发展作为人自觉的价值取向,既是现实生存状况的反映,是基于生活实践的经验性判断,又是人作为主体的自觉意识和内在要求,以人对自身的基本理解和价值预设为前提。人的自我理解和价值预设涉及到一些基本问题,如人的主体性、人的生存方式、人性、人格、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素质、人的能力、人的发展的本
47、质含义、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人的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人的发展的总体目标等。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是确定人的发展各方面内容如人的发展要求、目标、任务、途径等等的主体性根据,也就是说,人的发展需要有前提性考查为依据。人的发展是主体性价值取向,其实现却依赖于客观条件。人的发展要求和理论基于其自我认识和价值追求,又涉及到人对自己与世界总体关系的理解和应对。现实的人的发展或人的现实的发展,是一个理解并处理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人的理想意图,超越客观条件的限制,又要以客观条件为基础,受到其制约。人对客观条件的每一次超越,都会引起新的主体性扩张,引发新的需要和实践,而新的需要之满足和新的实
48、践之实现,又要依赖于并超越新的客观条件。如此循环往复,人的主体性自觉、人的发展要求的每一次演变,从泛神论到主体意识的形成,从人类中心主义到人与自然及他人和谐发展理念的确立,皆是人与自然和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人只能在现有客观条件的基础上确定自己发展的要求、目标和途经,人的发展理论及实践须以正确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为前提。以上所论,不仅表明基本理论研究在人的发展理论建构中具有基础性的意义,而且还表明,这种研究只有在唯物史观的框架中、在历史观的层面上才是可能的,才具有普适性和相应的解释力,才能对人的发展之根本性、总体性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在唯物史观框架内建构人的发展理论,要运用唯物史观理论分析人的发展
49、问题,从中凝炼新的观点,又要以人的发展理论统摄人的问题研究,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对唯物史观原理中既有的关于人的理论和学术界有关人的研究的新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整合与提升。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的发展理论的基本范畴、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和基本结构,创立在唯物 16 史观框架中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系统的人的发展理论,包括关于人及其发展的生存论、本质论、规律论、目的论、价值论、需要论、利益论、素质论、能力论、交往论等等。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人的发展问题,亦即以人的发展价值取向阐释唯物史观;在唯物史观体系中建构人的发展理论,亦即唯物史观理论自身的建构。人的发展理论的建构和唯物史观的建构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这
50、种建构,不仅将提升和充实人的发展理论,而且将开拓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研究的新视域,确立科学认识和价值取向两个维度交叉融合、相互渗透的唯物史观理论新形态。注释:(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65、634 页。巴加图利亚: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1-2、4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411、411、414 页。(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9、10、60、294、142 页。(25)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51、 81、85、92 页。(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60 年版,第 77、330、77、79、295、48 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册,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36、36 页。即使以批判“庸俗马克思主义”著称的卢卡奇,也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无疑“是按其真正的本质理解过去事件的一种科学方法。”参见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 1992 年版,第 306 页。(21)(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98、241 页。(22)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1 页。(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118-119 页。(29)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 1992 年版,第 307 页。(30)康德:判断力批判下卷,商务印书馆 1964 年版,第 89 页。(31)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版,第 403 页。(32)弗洛姆:为自己的人,三联书店 1988 年版,第 2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