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解“儒家与道家”郑桂平摘要: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在全民学国学的今天,了解儒家和道家主要思想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儒家和道家的基本观点进行了简要的解析。关键词:儒家;道家;观点;思想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几千年来相互熏染,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淡泊出世,相互融合制约形成了中国的主流文化。在全民学国学的今天,中华儿女应该了解这些常识。儒家的思想,就是“孔孟之道”。对我们的影响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历来是我们教育的主流思想,主张积极入世,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主要思想体现在“四书”“五经”中。论语主要记述孔子的思想,历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有贯
2、穿论语的基本思想就是“忠、恕”两个字。“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尽力为人谋,自己想有所作为,也让别人有所作为。这就是人们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恕”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像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典型的推己及人。“忠、恕”是儒家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忠”是从积极意义上讲的,“恕”是从消极方面说的。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不错了。日常生活中,多数的人都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对自己要求的少,对别人要求的多,这也是矛盾产生的原因。孟子的主要思想是是仁、义、礼、
3、智。仁,是具有同情帮助别人之心,仁者爱人能和他人融洽相处。义是正义、责任,遵循正道行事,对家庭社会有责任感为义。礼是处身立世所遵循的行为规范,相当于社会准则。智就是明辨是非,趋利避害的判断力。孟子认为这些美德是人和动物的主要区别,不按这些准则做事,那么人和禽兽就差不多了。具有仁义礼智这些美德的人就是圣人,圣人是百代之师。仁、义、礼、智、信被称为儒家的“五常”。信就是诚信,守信用,是西汉董仲舒扩充的。历来的评价说我们国家是一个崇尚中庸之道的民族。一提到中庸,有的人就想到保守,想到折中。其实不然,中庸讲究的是度,不偏不倚,无过之无不及,孔子将中庸当成一是儒家崇高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强调的是“致中和
4、”。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天下事物的本性;“和”,是天下人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生长繁育,一切事物都顺遂了。告诉我们凡事要把握个度,有所节制。几千年来儒家的“和文化”一直对社会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理想观;修身正己;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义统利群己和谐的社会伦理观等等,纠正着社会上的一些偏颇的思想和做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据统计,我国古代典籍翻译成外国文字,传播最广的是老子庄子。道教的核心就是道,道就是自然规律和社会准则。道法自然,主张一切顺应
5、自然,无为而治。在社会准则方面主张修身得道、顺应变化、尊重人性、提倡简单诚信,少私寡欲。庄子擅于用寓言故事析理,下面就举几个寓言故事。道家主张一切顺应自然。“鼓盆而歌”这个故事就体现了这一点。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在地上,敲着瓦盆在唱歌。惠于责问道:妻子与你夫妻一场,去世了,你不但不哭,还敲着瓦盆唱歌,太过分了。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也悲伤。但后来想:人的生死变化,就像春夏秋冬的交替一样,春天草木萌发,夏天发荣滋长,秋冬枯萎死亡,这是自然认规律,就停止了悲伤。道家认为人从生到死,就是生命本身的自然规律,所以看淡生死,很超脱。道家主张顺应社会规律,顺应人性。大家都知
6、道朝三暮四这个成语,现在用于比喻善变,反复无常。故事源于庄子.齐物论,说是一个养猴人,早上给猴子三个栗子,晚上四个,众猴子很愤慨;养猴人早上给猴子四个,晚上三个,众猴子就很高兴。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众猴子所得到的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只是猴子们的喜怒因之不同。这个故事生发开来,就像咱们日常说话一样,同样一句话,一个目的,换一种方式人家就易于接受,那我们何不采取别人愿意接受的方式说呢。道家讲究虚静修身、淡泊名利。故事宁做自由之龟就体现了道家的这一观点。说是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前往致意说:楚王请您去做官,劳烦您帮助治理国家政事。庄子手把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尊贵地把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留下骨骸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呢?两位大臣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道家宁可穷困,也不愿委屈自己做官。以上简单解说了“儒家和道家”的基本观点,评论说“中国是崛起发展得最快的大国”,这也是我们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的缘故吧。参考文献:1百子全书M.辽宁: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1.2南懷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1.(作者单位:内蒙通辽市职业学院师范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