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检测(十四)屈原列传一、语言基础专练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离骚”者,犹离忧也B一篇之中三致志焉C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D亡走赵,赵不内解析:选BA项,“离”同“罹”,遭受;C项,“从”同“纵”,合纵;D项,“内”同“纳”,接纳。2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自:由B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极:疲困C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存:思念D争宠而心害其能 害:害怕解析:选D害:嫉妒。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AA项,“则”,均为连词,就。B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动词,到去。C
2、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却。D项,介词,用;介词,由、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一致的一项是()A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B颜色憔悴C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D屈平属草稿未定解析:选DD项,都是指初步写成的、画成的文稿或画稿。A项,古义:委婉得体。今义:镇定沉着的样子。B项,古义:脸色。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C项,古义:谎话,欺诈的言论。今义:无理狡辩。5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C为天下笑。 D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解析:选AA项,定语后置句,其余为
3、被动句。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帝喾,据说是黄帝的曾孙,中华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B商汤,即成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C雅分为小雅和大雅,是宫廷乐歌,共105篇。D古人的“名”和“字”,意义相同,如白居易,“乐天”而能“居易”。解析:选D古人的“名”和“字”,还有意义相反的,如韩愈,字“退之”。7下图是1953年中国发行的世界文化名人邮票中的一枚。请结合你的观察,说明装饰框内的文字(包括数字)含有哪些信息。不超过60字。答:解析: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解答这类题目时用语一定要简洁、连贯、准确。1953年
4、,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出了纪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他们是屈原、哥白尼、拉伯雷与马蒂。为此,国家邮电部发行了这套邮票,以资纪念。从邮票可以看到屈原头像、生卒年、邮票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单位等信息,将各信息说明即可。注意字数限制。参考答案:中国诗人屈原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卒于公元前278年;邮票面值800圆,发行时间为1953年,发行单位为中国人民邮政。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材料一:屈原离骚中有诗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材料二:为求得圆周率,魏晋数学家刘徽在为九章算术所作的注释中提出了“割圆”说,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割圆,每次把边数加倍,从而使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无限逼近圆面积。他
5、说:“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两则材料从不同角度给人以教益和启示,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答: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生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可以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谈两则材料给人的教益和启示,也可以对照两则材料谈观察视角乃至认识的多样性。首先明确两则材料的内容,第一则材料的意思是“哪里有圆孔可以安上方枘,哪里有异路人能够相安地在一起”,说明的是“方圆不能兼容”;第二则材料的主旨是“圆中有方”,综合而言就是方和圆代表事物的双方,有时双方不能兼容,有时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两则材料都谈了方与圆的关系,前一则材料侧重于方与圆不相合,涉及原则的事情要坚持。后一则材料侧重于方与圆可以相
6、互转化,所以又要采取变通的方式。参考答案:屈原以方枘和圆凿不相合为喻,主张坚持原则和明辨是非;刘徽的“割圆”说明事物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转换的,主张采取变通的方式。9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补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屈原沉吟江畔,九死不悔,用满怀高洁之志彰显了生命的价值;司马迁含屈忍辱,发愤著书,以一部传世之史解读了生命的价值;_;_。我们终于明白:生命总归会结束,价值永存世间。答:解析: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其次,要注意与例句在内容和形式上保持一致。本题中,通过观察前边的句式特点可看出,形式应该是:人物经历特点(两个四字词语)用(以)(名词短语)(两字动词)了生命的价值。
7、内容上,这两个例子要能说明“生命总归会结束,价值永存世间”。参考答案:杜甫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用满腔忧国之情凸显了生命的价值文天祥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用一颗赤子之心诠释了生命的价值二、阅读理解专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屈原庙赋苏轼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乡。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赋怀沙以自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忽终章之惨烈兮,逝将去此而沉吟。“吾岂不能高举而远游兮,又岂不能退默而深居?独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兮,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苟
8、宗国之颠覆兮,吾亦独何爱于久生。托江神以告冤兮,冯夷教之以上诉。历九关而见帝兮,帝亦悲伤而不能救。怀瑾佩兰而无所归兮,独茕茕乎中浦。”峡山高兮崔嵬,故居废兮行人哀。子孙散兮安在?况复见兮高台。自子之逝今千载兮,世愈狭而难存。贤者畏讥而改度兮,随俗变化,斫方以为圆。黾勉于乱世而不能去兮,又或为之臣佐。变丹青于玉莹兮,彼乃谓子为非智。“惟高节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与。违国去俗死而不顾兮,岂不足免于后世?”呜呼!君子之道,岂必全兮。全身远害,亦或然兮。嗟子区区,独为其难兮。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注曰惟:句首语助词。伊:助词。处死:处理死的方式。惊湍:惊人的急流。逝:发语词。
9、沉吟:犹豫不决。退默:引退隐居。冯夷:即河伯,传说中的黄河之神。九关:九重天门。中浦:水滨。要:总结。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B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C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D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解析:选C句末语气词“兮”后要断开,据此排除A项;“悲夫”作为发语词,前面应该
10、断开,据此排除D项;再重点看实词短语,“去家千里”意思是“离开家千里”,“千里”是对“去家”距离的补充说明,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也可以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如程氏子。这里可以译为“你”。B丹青:“丹”“青”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黄色和青色,所以“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C君子:古代对统治者和贵族男性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后来也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D区区:指微小,自称的谦辞;也可指一心一意,本文“嗟子区区”是一心一意的意思。解析:选B “因为我国古代绘
11、画常用黄色和青色”说法错误,“丹”指红色,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红色和青色。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采取“骚体赋”的形式写成的,是为了纪念“骚体赋”的创始人屈原而作,其词气与屈原作品有暗合之处。B本赋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叙写了江峡的崔嵬山峰、峭壁惊湍、江畔荒凉寂寞的屈原故居和屈原徘徊江上、怨慕楚王、思念故园的矛盾心情,抒发了作者追慕屈原高洁的人品,渴望匡时济世的情感。C苏轼认为,在艰难的人生旅途中,要同邪恶势力巧妙灵活地周旋,君子不一定要追求完美,保全生命、远离祸害无疑是正确的。D本文同离骚一样,大量运用句尾助词“兮”字,使文章唱叹有致,哀婉缠绵而又悲壮遒
12、劲,读来使人有荡气回肠之感。解析:选C “君子不一定要追求完美,保全生命、远离祸害无疑是正确的”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应为“保全生命、远离祸害,或许是正确的”。故选C。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怀瑾佩兰而无所归兮,独茕茕乎中浦。译文:(2)惟高节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与。译文:参考答案:(1)我怀揣美玉、身佩香草而无处容身,只能在水滨孤独忧伤。(2)只有高尚的节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那些小人当然不是我的同类。14为什么有的所谓聪明人说屈原不明智?答:解析:有效信息主要在“峡山高兮崔嵬彼乃谓子为非智”一处,概括归纳即可。参考答案:有的聪明的人忧谗畏讥而改变做人的准则,随世俗之
13、风顺应变化,摒弃方正而崇尚世故圆滑,甚至做了助纣为虐的大臣。而屈原却想把脏乱的楚国变得如美玉般无瑕,以至于遭到诬陷和驱逐,最后落得家破人亡。参考译文:小船浮波顺流来到了楚地,经过屈原大夫生活过的遗居。我放眼眺望江上重叠的山峦,这便是你魂牵梦萦的故里。想当年,你再次被放逐南荒之地,曾渡过大江的汹涌巨浪。你离开家园跋涉千里,生无归宿啊死无墓地。悲哀啊!人当然都不免一死,可是决定怎样死却很不容易。你独自在江边徘徊不已,想离开人间又未拿定主意,俯首千丈峭壁,江中的激流让人心惊胆悸。你吟成怀沙自伤怀抱,令人叹息你为什么独抱着自沉的心意。诗的结尾陡然惨烈之极,你决心离开人世却沉吟犹豫。“难道我不能远走高飞
14、到国外游历?难道我不能急流勇退、洁身隐居?我独自嗷嗷不停地倾诉对君王的怨慕,只恐怕君臣的关系更加疏离。生前既不能奋力争辩直进忠言,死后仍期望君王受到感发改变行为。如果我的祖国已遭到颠覆,我也决心不吝惜生命而苟活下去。我拜托江神代我告怨,黄河神却叫我向玉帝申诉。我一连闯过九重天门去见玉帝,玉帝也为我悲伤却不能救助。我怀揣美玉、身佩香草而无处容身,只能在水滨孤独忧伤。”江峡上的山峰巍峨高大,屈原故居荒废使行人悲哀。你的子孙后代都散失在哪里?何况我又见到你故居残败的高台。你离开人世迄今已过千年,世道更加偏狭,人生更加艰难。贤良的人忧谗畏讥而改变做人的准则,随世俗之风顺应变化,摒弃方正而崇尚世故圆滑。人们在乱世中竭力挣扎,却舍不得洁身退隐。有的竟然做了助纣为虐的大臣。你想把一幅色彩脏乱的图画改成美玉般洁白,人们就说你太不明智。“只有高尚的节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那些小人当然不是我的同类。告别祖国,抛弃人世,义无反顾地赴死,难道这就不足以免受后人的非议指责?”啊!君子之道,难道一定要这样追求完美吗?保全生命,远离祸害,或许也是正确的吧。我叹息你专心一意,独自去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尽管你的言行过于激烈不够适中,但总的来说,你不愧是一位高尚贤良的君子。那么,我还悲伤什么?屈子啊,愿你的灵魂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