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年级生物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 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蓝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不是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磷脂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细胞壁都可以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是通过囊泡实现的;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和核膜;不是所有的脂质都可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A. B. C. D. 【答案】B2. 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验证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等,某同学设计了4套方案,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方案催化剂底物pH温度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蛋白块中性室温淀粉酶、蔗糖酶淀粉适宜
2、适宜蛋白酶蛋白质适宜不同温度过氧化氢酶、氯化铁溶液过氧化氢强酸性室温A. 方案的目的是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酶的种类B. 方案的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可用斐林试剂也可用碘液试剂检测C. 方案的目的是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D. 方案的目的是验证酶的高效性,加酶的一组产生气泡数较多【答案】B3.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固定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底部。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3、 还应设置一个气球中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B. 若30min后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C. 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下降D. 该装置气球中如果不加入氧气,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答案】C4. 如图为某单细胞生物中进行的代谢过程图,图中序号代表细胞代谢的不同阶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产生的C3可在H和ATP的作用下被还原成C5B. 过程需要在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并产生O2C. 图中产ATP的过程有,而消耗ATP的过程有D. 图中一定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是过程,一定在细胞器相关膜上进行的是过程和【答
4、案】C5. 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O(体细胞内只含1条性染色体X)的果蝇,表现为雄性不育。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进行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M。为探究M果蝇出现的原因,某研究小组用M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再根据杂交结果进行分析推理。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实 验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白眼,则M的出现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B. 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M的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C. 若无子代产生,则M的基因组成为XrO,由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引起D. 若无子代产生,则M的基因组成为XrY,由基因重组引起【答案】
5、C6. 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甲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三个细胞乙、丙、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乙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 乙细胞的子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丙细胞连续分裂后的子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C. 丁细胞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异常联会,需要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进行显微镜观察D. 丁细胞产生正常精子的概率为1/4【答案】C7.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三倍体无籽西瓜是第二年三倍体结的西瓜,为可遗传变异,但它不是一个新物种八倍体小黑麦 配子发育来的单倍体含四个染色体组,是可育的 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一对性状的基因不能发 生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一
6、定导致基因上携带的遗传信息改变 单倍体育种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 仙素处理单倍体的种子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体细胞也可发生在生殖细胞,这体现了普遍性减 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A. 两项B. 三项C. 四项D. 五项【答案】A8. 普通小麦(6n=42,记为42W),甲、乙、丙表示三个小麦的纯合“二体异附加系”(二体来自偃麦草)。 图示染色体来自偃麦草。减数分裂时,染色体I和II不能联会,均可随机移向一极(产生各种配子的机会和可育性相等)。注:L为抗叶锈基因、M为抗白粉病基因、S为抗杆锈病基因,均为显性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甲、乙、丙品系培育过程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B.
7、 甲和丙杂交的F1在减数分裂时,能形成22个四分体C. 甲和乙杂交,F1自交子代中有抗病性状的植株占15/16D. 丙和乙杂交,F1自交子代有抗病性状的植株占100%【答案】D9. 在一个果蝇种群中,雌雄果蝇数量相等,且雌雄个体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80%,a的基因频率为20%。在I、II、III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计算出A和a的基因 频率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说明:实线表示A的基因频率变化,虚线表示a的基因频率变化A. 经历了 I、II、III时间段的多次繁殖,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使该种群产生了进化B. 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I和III的
8、两个时间阶段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都是32%C. 在第I和第III时间段中A和a的基因频率不变,多次繁殖的后代基因型频率也不变D. 若该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经历三个时间段后,该种群中XX、須丫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32%、80%【答案】D10. 假设某一年桦尺蟆种群的基因型组成及比例为:SS(黑色)10%,Ss (黑色)10%,ss(浅色)80%。由于寄居的树干变黑不利于浅色个体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 ,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则第二年桦尺蟻的有关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的种群,而且是种群个体的表现性B. 变异为进化
9、提供原材料,突变是生物发生进化的重要原因之一C. 第二年浅色(ss)基因型频率为76.6%D. 黑色与浅色桦尺蟻发生了协同进化【答案】C11. 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血流方向:右端到左端。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如果图示为肺部组织,则左端比右端血浆中葡萄糖含量低、氧气较多B. 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再进入C. 中含激素、血浆蛋白、乳酸、CO2等物质D. 该图若为肝脏,血浆的氧被肝细胞利用,至少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答案】B12. 下图表示神经冲动沿轴突传导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点时,钾离子通道关闭,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B 点时,由
10、于钠离子通道开放,发生钠离子内流C. 只有在兴奋传到突触小体后才能合成神经递质D. 随着传导距离的增加,的高度将逐渐下移【答案】B13. y一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一氨基丁酸经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受体,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B. 该种局部麻醉药和丫一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不同C. 该种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和与辣椒素混合使用效果相同D. 该种局部麻醉药作用于Na+通道,阻碍Na+外流【答案】B二、多选题14. 下图甲为某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乙为该细胞分裂时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的部分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11、甲图细胞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细胞中含有两个四分体B. 若发生有丝分裂,则乙图和时期中,细胞内都存在A基因C. 乙图中曲线变化可表示减数分裂某段时期染色单体数的变化D. 若乙图表示产生精原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的数目变化,则a值为1【答案】ABD15. 某种植物(2n=6)细胞中每对染色体均可能出现三条的现象,由此产生了3种不同染色体上三体的植株,三体植株可自交也可与正常植株杂交,但其产生的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雄配子不育,可育配子组合后产生的子代均可存活。研究小组在利用上述三体植株定位抗病基因a(由感病基因A突变产生)时,先用纯合感病植株做父本分别与3种三体的抗病母本杂交得到F1”选取F1中三体
12、植株自交得到F2分别统计F2中抗病个体和感病个体的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a基因定位在该出现三体染色体上,F2中感病植株的基因型为Aa或AaaB. 若F2中抗病:感病=1:2,则可将a基因定位在该出现三体的染色体上C. 若F2中抗病:感病=1:3,则a基因不在该出现三体的染色体上D. 若将15N标记的一个三体植株的卵原细胞置于14N环境中培养,则减数分裂II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15N标记的染色体有6或8条【答案】BCD16. 普通小麦6n=42,记为42E;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M,长穗偃麦草中某条染色体含有抗虫基因。下图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抗虫小麦新品种的过程。
13、据图分析,下列正确的是()A. 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不存在生殖隔离,杂交产生的 F1为四倍体B. 过程目前效果较好的办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 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数目为07MD. 过程利用辐射诱发染色体发生易位后即可得到戊【答案】BCD17. 图1表示多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现将一示波器的两极连接在D神经元膜内外两侧,用同种强度的电流分别刺激A、B、C,不同刺激方式(I表示分别单次电刺激A或B,表示连续电刺激A,表示单次电刺激C)产生的结果如图2所示。(注:阈电位表示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中三种刺激方式下在突触前膜处均发生电信号-化学信
14、号-电信号的转变B. 神经元A、B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神经元C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C. 单个突触连续多个相同强度的阈下刺激可以叠加引发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D. 用相同强度的阈下刺激同时刺激A和B,示波器上一定能产生动作电位【答案】C18.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内B.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C. 脑神经、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D. 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答案】AD第II卷(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19. 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情况进行了探究,设计了图A所示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1)将该装
15、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装置A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图B一天中的_点(填时间)。(2)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24293234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_段获得的(填字母)。(3)如果要测定该植物在适宜光照下的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该如何添加设置C?如何处理实验数据以获得真光合速率?添加装置C:_。(4)数据处理:若1小时后,装置A读数为a,装置C读数为b,(a、b均为绝对值)则真光合速率为:_。(5)研究者用含18O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 _。【
16、答案】(1)18 (2)de或fg (3)设置如A一样的装置C,将C遮光放在和A相同的环境条件下 (4)a+b (5)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20. 水稻的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不考虑致死和基因突变),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有如下结果: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669916.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2)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_(填“遵循”或“不
17、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F2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了_,具体发生在时期_。(4)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对同源染色体上。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设计:_。预期结果:_。【答案】(1) . 遵循 . F2中抗病:易感病=3:1 (2)不遵循 (3) . 重新组合#基因重组 . 减数分裂的四分体#减前期 (4) . 一 . 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易感病的
18、水稻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 所得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21. 子叶黄色(Y,野生型)和绿色(y,突变型)是孟德尔研究的豌豆相对性状之一。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1)在黑暗条件下,野生型和突变型豌豆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见图1。其中,反映突变型豌豆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2)Y基因和y基因的翻译产物分别是SGRY蛋白和SGRy蛋白,其部分氨基酸序列见图2。据图2推测,Y 基因突变为y基因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_和_。进一步研究发现,SGRY蛋白和SGRy蛋白都能进入叶绿体。可推测,位点 _的突变导致了
19、该蛋白的功能异常,从而使该蛋白调控叶绿素降解的能力减弱,最终使突变型豌豆子叶和叶片维持“常绿”。(3)若绿色(y,突变型)为甲品系,又发现乙品系绿色突变型。现欲研究甲、乙两个品系的突变基因是否相同(是相同的基因突变,还是另一基因发生隐性突变),我们设计实验:甲品系和乙品系进行杂交得F1观察F1子叶表现型及比例,回答问题:若这两种突变体分别是不同基因突变的结果,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 的特点。若F1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为相同的基因突变。若F1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为另一基因发生隐性突变,若让该F1继续自交,F2子叶表现型及比例_。【答案】(1)A (2) . 替换 . 增加 . (3) . 随机性
20、 . F1子叶全为绿色 . F1子叶全为黄色 . F2子叶黄色:绿色=9:722. 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与细胞代谢示意图,其中c为毛细血管壁,请分 析回答:(“ ”中填字母,“_”上填文字)(1)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_;d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的含量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 _保持相对稳定。(2)红细胞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所经过的途径为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至少过 _层膜,CO2浓度最高的部位为图中的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_(用文字表示)。(3)某人剧烈运动产生乳酸不会引起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原因是乳酸与_。(4)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引起图中增多的液体是_,原因是_。【答案】(1) .
21、2/3 . 无机盐、蛋白质 . 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 (2) . edcfg . 4 . g . 组织细胞 (3)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4) . f . 组织液 . 蛋白质摄入不足,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水分由血管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23. 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体的食欲。下图是关于瘦素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据图1可知,瘦素是在_细胞中合成的,瘦素作用于靶细胞需要通过_运输才能完成,瘦素能特异性作用于靶细胞的根本原因_。(2)据图1可得,瘦素作用的靶器官是下丘脑,其接受瘦素的信号后,经过反应和处理形成一定的刺激传至结构大脑皮层,令其产生饱觉,进而减少摄食行为,图2中共有_条反射弧,若c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抑制,则突触后膜接受这种递质后的膜内电位是_【答案】(1) . 脂肪 . 体液 . 决定瘦素受体的基因只在靶细胞中表达#基因选择性表达 (2) . 0 . 负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