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核心素养测评 十五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建议用时:45分钟(2019哈尔滨模拟)下图是某国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自然增长模式转变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该国人口增长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A.B.C.D.2.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 B.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C.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超过第一、二产业 D.阶段,人口老龄
2、化问题严重【解析】1选B,2选D。第1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从死亡率开始的,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时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应是“高高低”人口增长模式;然后死亡率和出生率开始降低为;20世纪70年代出生率、死亡率应该持续降低到较低水平,从到。第2题,阶段,该国经济水平较低,城市人口比重较低;阶段,该国已经处于工业化,农业产值应该小于工业产值;阶段,该国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较高水平,第三产业从业人口不可能超过第一、二产业;阶段,该国已经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期,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金字塔图能形象直观地反映人口的自然构成。下图是我国2012年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完成35题。3.下列说法与
3、图中信息相符的是()A.人口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人口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图中表示的人口结构,反映人口老龄化问题显著D.图中在每个年龄段,均是男性数量超过女性数量4.为了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该政策带来的主要影响有()A.教育部门负担降低B.劳动力素质提高C.保持合理人口规模D.社会养老负担加重5.下列国家中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是()A.德国B.埃及C.印度D.蒙古【解析】3选C,4选C,5选A。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新出生人口比重低,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人口增长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
4、口老龄化问题显著;老年人女性人口超过男性人口。第4题,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青少年比重增加,教育部门负担增加;对劳动力素质影响小;保持合理人口规模;社会养老负担减轻。第5题,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德国为发达国家为“三低”模式。(2020长沙模拟)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为应对这种变化,我国正逐步完善各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下图为我国19902005年老年人口居住方式统计图。读下图完成6、7题。6.有关我国19902005年老年人口居住方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老年人口居住方式一成不变B.我国老年人口大量地向城市迁移C.与子女分居的老人占
5、比逐年增大D.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正逐步减轻7.导致老年人口居住方式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子女“啃老”问题愈发严重B.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C.家庭“代沟”影响愈发突出D.我国养老保险体系逐步完善【解析】6选C,7选D。第6题,据图可知,“与子女居住在一起”曲线呈下降趋势,“与配偶居住在一起”和“独居”曲线呈上升趋势,我国老年人口居住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我国向城市迁移的人口主体是青壮年,图中“与子女居住在一起”曲线呈下降趋势,说明老年人口向城市迁移较少且与子女分居的老人占比逐年增大;材料中无法获知中国人口老龄化减轻。第7题,根据图中曲线,19902005年我国老年人口选择与子女居住在一起
6、的比重下降,说明“啃老”问题减轻;通过材料信息无法获知老年人健康状况变化;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逐步完善,老年人可以独自生活,与家庭“代沟”问题关系不大。【加固训练】(2019温州模拟)读20082017年中国结婚率及离婚率走势图,完成(1)、(2)题。(1)关于 2013 年后我国结婚率变化的原因正确的是()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A.B.C.D.(2)未来 20 年,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B.人口增长过快C.青少儿比重过大D.人口快速减少【解析】(1)选D,(2)选A。第(1)
7、题,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进入城市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城市的生活成本实际上是高于农村的,特别是孩子的抚养与教育成本高。在大城市,人们生活节奏快,生活成本在上升,经济压力大,结婚时间推迟,甚至采取不结婚的态度,导致结婚率的下降;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使人们养儿防老的观念减弱,且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很多女性为了要实现个人发展推迟结婚,也使结婚率下降;计划生育政策对结婚率变化的影响很小。第(2)题,我国目前年龄结构是出生率降低,中老年人口较多,故可预测未来2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严重老龄化;随着出生率下降,青少儿比重减小;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慢,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较多,今后一段
8、时间内人口总数还会增长,不会快速减少。(2020宁夏联考)老龄化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下表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国家级城市群的老龄化程度变化和部分老龄化影响因子的决定力变化(差值为正表示决定力加强,反之减弱;*表示19902000年数据,*表示20002010年数据)。读表完成1、2题。国家级城市群老龄化程度(%)老龄化影响因子十年决定力差值2000年2010年*初期老龄化水平*生育水平*迁入率*迁出率*人均GDP*人均受教育年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9.8710.35-0.300.070.230.030.120.1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4.805.070-0.38-0.400.06-0.18-0.0
9、1京津冀城市群7.668.59-0.30-0.04-0.010.340.09-0.002长江中游城市群6.768.91-0.5-0.030.020.24-0.08-0.16成渝城市群7.9411.52-0.4-0.040.340.360.160.261.20002010年间,关于我国国家级城市群的老龄化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平均老龄化水平随时间有所下降B.老龄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均匀C.老龄化增速最大的是沿海的城市群D.老龄化的高值区从沿海向内陆跃升2.随着时间变化,影响国家级城市群老龄化的因素()A.最主要的是初期老龄化,其决定力呈现上升趋势B.影响因子的决定力区域差异最大的是人均受
10、教育年限C.流出人口对中西部地区老龄化影响增大D.迁入率对珠江三角洲影响最小【解析】1选D,2选C。第1题,由表可以看出20002010年各城市群的老龄化程度的数据都变大,所以平均老龄化水平上升。老龄化现象在不同区域间增长程度差异较大,增速最大的是成渝城市群,由7.94至11.52,较慢的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由此也得出老龄化的高值区从沿海向内陆跃升。第2题,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初期老龄化水平对后期影响不大,如成渝城市群初期水平比较低为-0.4,但2010年却跃升到最高11.52,说明其决定力在变弱。影响因子的决定力区域差异最大的是迁入率,差异为0.74。从各因子中可以看出与老龄化程
11、度呈正相关的是人口迁移率,对中西部地区影响最大的是迁出率。迁入率对珠江三角洲的影响在减弱,减弱程度比较强,而不是影响最小。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世纪金榜导学号人口的出生性别比,通常以每出生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出生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国际上通常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正常范围定为102107,超出这个范围则被视为异常。男女性别平等协调发展,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是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性别比问题不仅关系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也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下图为19802015年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趋势(数据来自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据图归纳我国人口出
12、生性别比变化的特征。(2)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总体失衡的原因。(3)说出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可能带来的影响。(4)请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缓解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现状的有效对策。【解析】第(1)题,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的特征可从图中直接读取,注意分时间段分析。第(2)题,性别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传统观念、科技发展水平、性别歧视、生育政策等均有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状、封建传统观念、重男轻女生育观、B超技术的普及、计划生育政策等催化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第(3)题,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
13、失衡可能导致婚姻挤压、就业挤压、犯罪现象增加,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加剧政府财政负担,加大政府财政支出等各种社会问题。第(4)题,缓解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现状的有效对策可以从思想观念、法制、完善保障体系等多方面落实解决。答案:(1)自1980年以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波动上升,总体偏高;19802008年出生性别比开始超出正常范围,并且呈现持续増高的趋势;20002003年出生性别比稍有回落,但之后一直处于偏高状态;2008年出现拐点以后,出生性别比开始逐年下降。(2)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造成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状;封建传统观念深入人心,导致重男轻女生育观的
14、产生,从而加剧了人为干扰性别生育的欲望;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B超技术变得越来越普及,为人为选择性别提供了可能;计划生育限制了生育的数量,催化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一些极度偏僻落后的地区存在女婴瞒报漏报以及溺弃女婴的现象等。(3)可能导致婚姻挤压、就业挤压、犯罪现象增加,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加剧政府财政负担,加大政府财政支出等各种社会问题。(4)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转变男孩偏好的生育理念;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行政执法管理,严禁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养老制度,减缓民众“养儿防老”的危机意识,从根本上缓解性别比失衡。(2020青岛模拟)总和生育率是指某国
15、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数。为比较不同时期妇女的各孩次生育率水平,可将各孩次总和生育率相加得到总和生育率的合计值,用于人口的长期宏观决策。下图示意20062016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一孩总和生育率、二孩总和生育率、多孩总和生育率曲线。据此完成1、2题。1.图中代表二孩总和生育率的是()A.B.C.D.2.2016年我国总和生育率波动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B.育龄妇女人数的减少C.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D.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解析】1选C,2选A。第1题,据材料可知,总和生育率既包括一孩总和生育率、二孩总和生育率及多孩总和生育率,因此曲线I代表总和生育率。20
16、15年之前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当一孩为女孩可以再生二孩,因此一孩总和生育率高于二孩总和生育率,多孩总和生育率最低。所以代表一孩,代表二孩,代表多孩,2015年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因此二孩总和生育率从2015年有所上升。第2题,2016年我国总和生育率波动的主要原因是2015年实行了全面二孩政策,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导致2016年二孩总和生育率较高,从图中看到,二者的变化是同步增长的,因此提高了我国的总和生育率。一孩总和生育率以及多孩总和生育率水平基本不变,我国的育龄妇女人数并没有减少,而且如果育龄妇女人数减少,我国总和生育率应该是下降,而非上升。跟传统的风俗习惯关系不大,重男轻
17、女多会影响性别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们的消费饮食出行成本提高,生育观念发生改变,二孩生育意愿有所下降。【加固训练】(2019南昌模拟)人口年龄结构是指儿童(014岁)人口、劳动力(1559岁)人口和老年(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情况,我国出现人口结构不合理现象。2016年国家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二孩政策可以通过提高育龄妇女生育水平改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下表为我国20152018年人口统计资料。据此完成(1)、(2)题。年份2015201620172018出生率()12.0712.9512.4310.94死亡率()7.117.097.117.13自然增长率()4.
18、965.865.323.81(1)2018年二孩政策释放效应有所下降,表现为()A.人口出生率提高B.人口死亡率提高C.人口出生率下降D.人口死亡率下降(2)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是()A.儿童比重先降后增B.老年人比重先降后增C.劳动力比重持续增大D.老年人比重持续下降【解析】(1)选C,(2)选B。第(1)题,据表中信息可知2018年较前几年出生率下降。第(2)题,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20152018年二孩政策的实施,由于出生率的先增加后减少会导致儿童的比重先增加后减少;劳动力的比重应该是先下降后上升;老年人的比重先下降后上升。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根据
19、联合国的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P)在7%以上为老龄型人口。P可分为以下几种阶段类型:当P7%时为成长型(G);当7%P10%时为老年型初期(A1);当 10%P14%时为老年型中期(A2);当 14%16%时为超老年型阶段(S)。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对老年人口的区域分布产生一定影响。截至2015年,江苏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13.99%,居全国之首,已步入老年型中期阶段。但各地情况有所差异,全省老龄化水平最高的是南通市,其素来就有“世界长寿之都”的美誉。如图示意20002010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1)以南通为例,分析大气环境对苏中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
20、响。(2)分析苏南社会、经济发展对江苏老龄人口空间分布产生的影响。(3)面对当前老龄化社会可能带来的“养老问题”,请你为此提出合理建议。【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分析南通市优越的大气环境对南通老年人口的有利影响,主要从气候、空气质量等方面分析即可。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南经济发展较快,从图中得知,苏南人口呈现年轻化,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吸引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同时高等教育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口,降低了苏南老龄化水平。第(3)题,本题可以从迁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来解答,主要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体系,弘扬敬老文化等方面分析。答案:(1)南通市地处亚热带,日照充足,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老年人居住生活;三面环水,江海交汇处,空气质量好,污染较小,有益于老年人健康长寿;老年人口数量多,比重大,易形成老年型人口。 (2)苏南经济的发展对苏北、苏中青壮年劳动力产生吸引力,大量苏北、苏中年轻劳动力涌入苏南大城市,造成苏北、苏中老龄人口比例增加;同时苏南高等教育的集中与发展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口,降低了当地老龄化水平;都市圈内部出现低龄化现象,形成低龄化中心。 (3)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完善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完善的养老体系;弘扬优秀的敬老文化。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