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教学问题2013 年第 5 期从“民族文化认同”到“民族精神养成”*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民族精神养成教育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刘海燕历史教育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 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毋庸置疑,注重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开展赏析民族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唤醒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情感,是当下中学历史教学核心任务的必然选择。一、历史教学中民族文化的承载与引领“民族文化认同是某一民族的成员对其民族文化的理解、接受和实践过程,它的
2、目的在于用共同拥有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更好的生活在所在的民族中,并为民族的团结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使中华文化不仅拥有大量的有形文化(例如语言、文字、文学、服饰、创造等),还蕴涵着丰富的无形文化(例如风俗习惯、道德规范、价值取向、民族精神等)。它们被炎黄子孙代代传承,并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对中学生而言,中华文化既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行为中,还深藏于他们的思考与人生规划中。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可以通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形成与民族文化共同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逐渐获得民族认同感,从而
3、使学生在面对大量的外来文化、外来思想、外来价值观,甚至外来侵略时,能够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抵制与抵抗。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持续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领学生对祖国历史的学习,了解民族文化,不断增强中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精神归属感。只有在民族文化上认同,才会有精神层面上的共鸣,才能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要引领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认识民族文化在朝代演进、时代变迁中的历史价值和推动作用。中华文化是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融合各民族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在教学中,通过对远古到夏商周三代、秦统一
4、六国到明清帝国、近代屈辱到现代强大的历史发展历程的学习,促进学生了解我国民族文化从产生、发展到形成并不断丰富的过程,了解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中,既有对自然的认知,又有对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思考。要引领学生知道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主张,认识民族文化在治国方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作用和带动作用。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是极其复杂的,在思想的发展变化中,以孔子、董仲舒、朱熹为代表的思想家,对中华民族精神与思想主张起了决*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历史学科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XHZ125-015)结题成果。张欣辉:试析教育在民族文化认同中的作用全球化背景下增强民族凝
5、聚力的途径探索,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 5 期115历史教学问题2013 年第 5 期定性的影响作用。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治国方略上,也成为中华民族谋求社会和谐发展的推动力。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这样赞许:“现代世界极为需要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是和气的思想,如果这种思想能为世人接纳,那么世界将充满欢乐祥和。”要引领学生确立融入民族命运的自觉行动,形成民族文化在人生规划、建设国家中的奉献精神、爱国情怀和内驱力量。民族文化认同的关键是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表现在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民族文化价值的理解、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使用;表现在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表现在承担起
6、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自觉做民族精神的建设者、弘扬者和传播者。二、历史教学中民族精神的养成与培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的集中体现。离开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和创造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又促进了优秀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延绵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
7、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加强对中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它深深植根于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沃土上,根深蒂固、博大精深。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民族的悠远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树立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才真正谈得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在历史课堂上,对民族精神的学习和养成,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进取心和爱国心。首先,历史是由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组成的,历史人物身上所呈现出来的品质汇聚成民族精神,能够为正在成长的中学生提供榜样。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
8、将上下而求索”,体现的是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的是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远大志向;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的是不断为国家、民族进步而努力,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才能不断进取。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历史时,详细向学生介绍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促进学生处于对民族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担忧的情结之中。之后再将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思想和他进行的禁烟活动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林则徐为国家民族大义,不顾个人利益,积极救国的思想产生崇敬之情,这种崇敬之情与责任感交
9、织在一起,能够培养学生为国家为民族的积极进取的思想。其次,通过对民族创造与发明相关史实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民族自豪感。中国古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创造史,从世界上最早的水稻和粟的种植到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齐民要术,从惊动世界的半坡彩陶到享誉海内外的唐三彩、青花瓷,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到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这些领先世界的成就昭示着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和卓越才能。课堂上的每一个发明创造,都能使学生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这种对本民族的自豪与认可之情,使学生不仅在课上,而且在课下也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现实中的问题。其三,通过对民族耻辱相关史实的
10、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勇于斗争精神与爱国心。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中国被占的领土从香港岛、台湾岛和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到东北 150 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中国付出的赔款从白银 2,100 万两到 4.5 亿两,中国的通商口岸从沿海到内陆,中国从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沦为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这些民族耻辱,能够激起学生的愤怒情感,深刻领会“落后即挨打”的道理,在正视本民族曾经“跪着的历史”的同时,树立为国家为民族的独立自强而勇于斗争精神。(下转第 70 页)陈季君:论历史教育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2006 年第 3 期。116历史教学问题2013 年第 5 期(上接第 116 页)其四,历史教学中对民族复兴与奋发相关史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与民族复兴的信心。中国现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奋进史,从我国“二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到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发射成功,再到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成功返航;从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到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从一国两制的构想到香港澳门回归;从许海峰的第一枚奥运金牌到成功举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这些承载着中华儿女自豪与骄傲的成就,能够极大地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起他们维护祖国统一、为祖国振兴而进取的爱国情感和自强自立的精神。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厚的民
12、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平台,无论是中国古代史还是近现代史,能够挖掘的教学资源极其丰富,随处可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注意结合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内涵实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进取心等民族情感教育,对于树立热爱民族、热爱国家的信念,树立为国家、为民族的强大而进取的决心,树立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确立中华民族的道德价值取向,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性、引导性作用。李国祁:德国档案中有关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几项记录,见中国现代史专题研究报告(四),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台)编印,1982 年。徐国琦:第一次世界大战对
13、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二十一世纪2005 年第 90 期。反段”,梁启超于 1917 年 3 月也曾致函段祺瑞云:“闻近一星期内德华银行支出现款百七十余万元,种种风潮,其一部分未始不由此起”。此外,德国还极力拉拢孙中山、康有为、孙洪伊、唐绍仪等人,利用他们的影响倒段反战,从而更加剧了中国内部纷争。四、余论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符合自己的国家利益。“中国参加一战,从小处着眼,是为了应付日本,为了在战后和会上占一席之地;从长远看,是为了加入国际社会,为了走向国际化,为了中国在新的世界秩序中有发言权”。这是当时大多数国人都能够认识到的,包括黎元洪和国会议员在内的反对派也看到了这一点(后来南北双方共同宣
14、战证明了这一点)。只是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出于对段祺瑞政府的极端不信任,反对派担心段主张参战“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借机加强北洋军力,排除异己,巩固北洋军阀统治,因而表示反对。这种把外交和内政混为一谈的作法,虽然与国家民族利益大有损害,但是在北洋时代却并不少见。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当时国内复杂的政治局面有关,民国建立后,南与北不和,南与南不和,北与北不和,地方与中央争权夺利,中央政府权威尽失,个人利益、党派利益置于了国家利益之上,使得哪怕是正确的决策也很难得到异己方的认可。而列强各国推行的民族利己主义、机会主义对华政策更加重了中国的内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背后往往掺杂着列强各国之间的较量。所以,参战之争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北洋时期中国政治的复杂性,也是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下中国社会政治畸形发展的反映。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