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课篇目(二)_上图书馆课文导入素养任务阅读,既是个人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当我们静下心来,点灯开卷,这是个人的小时光;当城里洋溢着书香,乡间回荡着书声,这就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和风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仅在阅读中汲取知识,也不断适应着阅读方式的演变,思考着人类与书籍的关系。我国当代著名学者王佐良先生,对图书馆有一腔钟情,他的上图书馆,真切地道出了坐拥书城的体验。1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意,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2鉴赏文章中引用手法的运用。3联系自己的读书生活,思考阅读对于人生的意义。作者介绍王佐良(19161995),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浙江上虞人。专于英国文学的研究。
2、著有英国十七世纪剧作家韦勃斯特的文学声誉(英文)、英国文学论文集,译有英彭斯诗选,中译英雷雨(曹禺著)。1995年1月19日,于北京去世。情境活动王佐良对清华图书馆一直有依恋之情,清华和北大是我国教育最高学府,是数以万计考生梦寐以求的地方。每年也只有各省市的高考状元和超级学霸级的人物才有机会进入这样的顶尖学府学习深造。如果你是一届高中学霸,请你撰写一副渴望考入清华和北大的励志对联。答:参考答案:(示例一)上联:学子登科十余载寒窗苦读下联:清华录取几朝夕厚积薄发(示例二)上联:壮志凌云取北大,十载求学纵苦三伏三九无怨无悔下联:雄心滔天夺清华,一朝成就再忆全心全力有苦有乐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种。这类
3、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严谨,因此,富有“理趣”是其突出特色。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说理,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物进行综合议论,且不受字数限制。一、读准字音.单音字(1)里胥力欧(x)(2)宽敞(chng)(3)白炽灯(ch) (4)苍穹(qing)(5)吟啸(xio).多音字(1)磨 (2)间二、写准字形(1) (2)三、用准词语.明确词义(1)豁然开朗:原指从黑暗狭窄突然变得宽敞明亮。现比喻
4、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突然间开阔了思路。(2)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加以比附。(3)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语境运用(辨析正误)(4)经过北京师范大学心理专家的精心疏导,一年来心情沉郁的他豁然开朗,终于走出心理的误区,过上了健康的生活。辨析:错误。望文生义,将用于形容明了道理的成语理解成了心情愉快。(5)考据、验证都是必要的工作,为的就是避免牵强附会地推论。辨析:正确。(6)他以前住在山区,那儿的天气变幻得快,常常是前一刻晴空万里,后一刻倾盆大雨,真可谓气象万千。辨析:错误。望文生义,把形容景色壮观美丽的成语理解成了天气多变,应用“瞬息万变”。.易混辨
5、析1优雅VS幽雅课本原句“公书林”的房子也宽敞,舒服,而且环境优雅,至今我都记得馆外的一片绿色和馆内的幽静整洁。辨析二者都有“雅致”的意思,都可以指环境,但是二者的侧重点不同。“优雅”指优美雅致或优美高雅,可以指旋律、姿态、环境、气质等。“幽雅”则指幽静而雅致,除了雅致以外,特别强调幽静。“幽雅”主要是指环境和氛围,通常是静态的。即境活用现代化简易装配式住宅,不只是所处环境十分幽雅,更多的是内部布局风格高贵优雅。2消磨VS消遣课本原句虽然只记得了它们的书名,那个下午却是消磨得很愉快的。辨析两者都有“打发时间”的意思。“消磨”指使意志、精力等逐渐消失,也指度过(时间,多指虚度)。“消遣”指用自己
6、感觉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时间,消闲解闷儿。即境活用这个周末的下午,他用打游戏作为消遣,来消磨掉无聊的时间。NO.1文本初读阅读上图书馆,完成下面的图表。答:参考答案:“公书林”清华大学图书馆包德林图书馆、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NO.2文本精读任务驱动一赏析重要句子学习策略赏析重要句子一是要注意赏析句子表达的情感内容,二是要注意赏析句子运用的表达技巧。赏析的角度有含意、情感、技巧及其作用等,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视情鉴赏。1第1段引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有什么用意?答:参考答案:引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表达了西蒙娜德波伏瓦对图书馆的热爱,且引出了下文作者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2文章第9段引用莎士比亚的
7、台词有何作用?答:参考答案:一方面表达对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建筑风格的赞美;另一方面表达对图书馆为人类做出的贡献的赞美,因为从图书馆里走出了像马克思这样的伟人。3第7段说“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真实的世界”指什么?第8段中“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一句的含意是什么?答:参考答案:(1)“真实的世界”指国家民族命运处于危亡时刻。(2)“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表达了对国内战争胜利的喜悦。任务驱动二分析概括文本思想内容学习策略概括文本思想内容首先要理清文本结构,其次要找出文本中的关键词句,把握文章整体意义和表达的主旨,进而理解文本的具体内容。4通读全文,概括上图书馆的主旨。答:参考答案:上图书
8、馆作者回顾自己三段在图书馆的阅读经历,梳理了自己在不同阶段的读书选择、读书的感受与思考,阐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读书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5王佐良写自己上图书馆之乐,感情基调是愉悦的。可是,作者却选择自己在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里“一灯如豆”下的苦读情景来写,加之国内战乱、亲人音信全无,作者当时的心境可想而知。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答:参考答案: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随笔,作者主要选择自己不同阶段上图书馆的经历入文,真实展示了图书馆在自己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虽然在国家动乱、亲人音信全无处境下苦读的心情有些压抑,但这段图书馆学习的经历却意义重大,结局很是圆满。正是在图书馆里“一灯如豆”下的苦读,才
9、换来了优异的成绩。“只在最后的两个月里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这段文字,是付出得到回报后的喜悦,是拨开阴霾见日月的惊喜,是不再为家国忧虑的释怀,是在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的轻松与喜悦。相比较收获时的快乐,先前受那点苦又有什么呢?因此,从整体看,这一段苦读生活,更能表现上图书馆的结局之乐。6(素养提升)有人认为,读书能获取知识但不一定能铸炼智慧,有文凭不等同于知识分子,有文化未必有教养;常言说“开卷有益”,有人却认为“开卷未必有益”;人们通过读书求知,贤人却又告诫“尽信书不如无书”。联系所学知识,就这类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答:参考答案:这类问题中涉及的概念并不相通。“知识”和“智慧”二者虽然密切相关,
10、却是两个概念,读书能获取知识,但是只有通过不断地思考,才能产生智慧。知识可以继承,但是智慧是不能继承的。有学习经历固然重要,但是“知识分子”还需要有精神的追求,有独立的人格,有修养,这些都不是“文凭”所能代表的。“文化”和“教养”也有距离,如同人识字未必一定有礼貌。“开卷”是好事,但是如果不加选择,则未必有益。读书求知,如果没有质疑精神,读得再多,也只能是“仓库型的学生”。任务驱动三仿真高考综合研读纵览上图书馆,完成下面的问题。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引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表现了作者对图书馆的“钟情”,也引出其在图书馆读书学习成长的经历。B本文作者在“公书林”
11、阅读中学生杂志时,觉得介绍斯蒂文生的小说宝岛内容有趣,便对此人的其他小说也产生了好奇心。C文中“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一句,意为在图书馆阅读让自己进入知识和情感上的新世界的时候,当时社会却形成了不追求学问的坏风气。D第段中,作者以“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一句表达了论文做完、口试通过、北平解放以及在包德林图书馆阅读之后的畅快感受。解析:选C“当时社会却形成了不追求学问的坏风气”于文无据。8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把清华大学“第三阅览室”比喻成给“我”的教益极多的“一大恩师”,饱含对清华大学图书馆强烈的感激之情。B文章将在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里“一灯如豆”的苦读情景
12、与国家动乱亲人音信全无的处境形成对比,为结局很圆满做了铺垫。C文章后半部分通过介绍这里是马克思常去的地方和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赞美了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为人类做出的贡献。D作者把对图书馆的深深爱意寄寓在温和缓慢的记叙和描写之中,尤其是细节描写,更增添了文章韵味。解析:选B构不成对比手法。9读书:目的和前提和上图书馆两篇文章都谈到一个共同的话题,那就是“读书”。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答:参考答案:读书:目的和前提主要阐述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文章论述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强调读书是为了完善自我,是为了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上图书馆按照作者的成长过程来写与几个图书馆
13、的缘分,记述先后到过公书林、清华图书馆、包德林图书馆、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等几个图书馆,说明作者是如何酷爱读书的。10(素养提升)读书:目的和前提和上图书馆这两篇文章在谈到读书时,都强调了一个重点,那就是“爱”。对这两篇文本中的“爱”你怎样理解?请谈谈你的看法。答:参考答案:读书:目的和前提的作者倡导的是“爱的阅读”。文中说:“他必须走一条爱之路”“让每个人凭自己的爱好去开始阅读”。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他心灵的获得。作者认为读书人要有爱的阅读,要有心的教养,要有对知识的敬重。上图书馆的作者是因为对读书生活的热爱,才去了那么多图书馆读书。文章开篇引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就是为了引
14、出作者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文中还说:“仅仅摸着那些书,看看它们的封面、目录和插图之类也使我高兴。”表明了作者对书籍的喜爱之深。写作实践如何写好随笔上图书馆是一篇随笔,文章娓娓道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如何写好随笔呢?1读书越多,落笔越奇“读书越多”,是就写随笔的作者必须有渊博的知识而言。2探索生活,勤于思考大千世界,皆可涉笔成趣。但要善于观察,培养观察力,去探索生活。多看:仔细观察。勤思:善于思考。只有多看勤思,才能触发灵感。3娓娓而叙,形散神一随笔的表达方式,以叙、议为主。叙事要娓娓动听,朴实无华,没有“故作惊人之笔”。仿佛是作者在和读者推心置腹、敞开心怀地娓娓谈心。议,要有感
15、而发,袒露至情、真情。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寄情于议,议中见情。针对练笔以“书非少而不能读也”为题目,写一篇随笔。答:参考答案:这个时代已经不再缺书。书,变得极其易得,而读书,却变得极其困难。原因何在?一方面,过去获得一本书不容易。宋以后虽然有了印刷术,然而书的流通仍然不可与当今时代相比。所以,一般的读书人的书也不是很多。书不多,人选择的机会少,反而让人们一旦选定一本书,便集中时间和精力去读。另一方面,过去的杂书没有这么多。我们这个时代,书的种类大大增多,各种各样,让人应接不暇。在增多人们选择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做选择所耗费的时间成本。很多人经常在网上逛书城,根据商家所提供的热卖书榜单,一本一本
16、地买,一本一本地读。可是,这些书至少现在并非本本都是经典,不但不是经典,还很可能是垃圾,因为还没有经过时间的淘洗。经典怎么可能这么快速地一本接一本地产生呢?读书最忌杂乱,读了很多,时间、精力耗费不少,而收效甚微。这还是读的,有的人呢,可能逛而不买,一直在逛书城,很多时光都浪费在逛上了。书多了,人们反而不能读书了,所以,书非少而不能读也。类文赏读陆游有言:“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纪晓岚又云:“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在孤寂的书斋岁月里,如果加一些山水的点缀,那么在枯燥之中必然会增添一些晶莹之彩、芳香之味和清冽之韵,让我们即使在漆黑之夜,心中也会亮一盏不灭的灯。一、美文悦读论
17、 求 知弗兰西斯培根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潢,也可以增长才干。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潢。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统筹全局,却唯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方能办到。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成偏执的书呆子。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实践尝试则可修正检验知识本身的真伪。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
18、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有的知识只需浅尝,有的知识只需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需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需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反复地读。有的书可以只读别人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限于粗糙的书。否则一本好书将像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因此,如果一个人不愿做笔记,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只愿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敏锐。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闻者
19、,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饰他的无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弥补。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弥补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可以研习经院哲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烦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学,如此等等。这种种头脑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治疗。(有删改)此题目恰当地概括了全文论述的内容,若译
20、为“论读书”,则范围太小,不能概括全文,若译为“论学问”则范围过大,不够具体。第二段运用排比手法,增强气势。用“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栽”比喻“求知学习”,运用这两个比喻是为了论证“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这个论点。连用六个排比句,列举六门学科知识的作用进行论证,使文章节奏鲜明,论述详尽,语气强烈,无可辩驳,有力地论证了“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一观点。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成偏执的书呆子。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二、时评鲜读阅读,打开永远比收藏更重要岁末年初是盘点的时
21、刻。这几年,“年度好书”“必读书单”等一直是盘点热门话题。朋友圈里也经常看到琳琅满目的书单,除了出版单位或媒体机构推荐之外,还有名人“私房书单”。书单,似成今日阅读标配。有的书单出自专业推荐者精心选择,附有精到的推荐语,对阅读确有引导指示之功。有的书单主题明确,单内图书搭配科学,好似讲究“君臣佐使”之药方;有的书单在阅读调查基础上开列,虽未必符合个体所需,却反映阅读时尚,有开阔眼界之用。相信喜欢阅读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获得一张优秀的书单,不啻手握遨游知识海洋的罗盘。不过,书单繁盛表象之下,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现象也十分明显。有些书单粗制滥造、鱼龙混杂,是以推荐之名行推销之实的“广告式书单”;有
22、的书单毫无借鉴意义,只是买书读书流水账,可谓“账簿式书单”;有的书单高深艰涩,固然显示了开单人学识渊博,却无法调动阅读兴趣,反令人望而生畏,这是“炫耀式书单”;还有的推荐人对所荐之书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开出“糊涂账书单”,令人齿冷。同时,一波又一波的书单花式攻势,让有些读者陷入了收藏、转发书单的迷思,“我们不读书,只是书单的搬运工”“收藏夹满满而书柜空空”,在书单狂欢中,弥漫着知识焦虑,真阅读反而无人问津。如古人所言“开卷有益”,对于阅读来说,打开永远比收藏重要;读一本书的意义永远大于转发一百张书单。如果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书单真正的价值是充当阅读的阶梯。而阅读本身是多种多
23、样的。有时我们读书是为搞懂一个问题、学习一门知识,此时专题书单就有了用武之地。尤其是在出版繁荣、信息爆炸的今天,一份优质的书单可以帮助聚焦阅读重点,节省盲目搜寻的时间,实现高效率的学习。然而,有时我们阅读并不这么“功利”,只不过为修身养性,陶冶性情,此时抛开书单的约束,找一家书店或图书馆,在书架间“盲目”漫游、信手翻看,任由内心趣味如游丝飘荡,或许更能邂逅与自己心心相印的图书和作者,度过一段美妙的阅读之旅。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说过:“事实上,关于读书,一个人可以给另一个人的唯一建议是不要接受任何建议。”这话巧妙地说出了阅读者主体意识的重要性。坚信和持守自身的趣味,是每一个阅读者的必修课。在社交媒体影响力与日俱增的当下,每一次书单的发布与转发,都可能深刻影响某一颗好学求知的心灵,甚至可能改变一代人的阅读风尚。因此,如何看待和使用书单,不仅是阅读者应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媒体责任感和专业性的体现。希望新的一年里,我们的朋友圈里多一些高品质的书单,少一点浮躁。“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斗转星移,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诸多改变,但唯一不变的是书籍给予人类的精神滋养。开卷有益,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我们可以将书单和阅读相结合,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