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论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贺加贝摘要: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史属于一段风云激荡的历史时期。所以,称其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丝毫不为过,因为近代时期的历史发展已不再是过去王朝更迭的翻版。而也就是在这一历史时期,革命与改良相互交织且相互影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革命与改良这一深刻主题,至今依旧是史学界不断讨论思考的对象。基于此,本文将以革命与改良的简述为切入点,进而围绕着其展开论述。关键词:中国近代史;革命;改良中国近代史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任意一个时期,这是因为,往日王朝更迭式的历史发展,已经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则是近代国家的成型。基于这样的历史路口,革命同改良便成为了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重要路径。实
2、际上,革命与改良之间的界限并非明显,两者之间有交集的存在。而区分两者间不同的关键,便在于性质层面而非手段。所以,若要谈及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首先要做的便是明确革命与改良之间的区别。而后在以此为基础,洞悉历史的深邃之处。一、革命与改良的简述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在西方国家的武力胁迫下被迫打开了国门。而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内部民生艰难外部四方扰攘。以至于,李鸿章亦称此“未有之变局”面对这样情况,清王朝无奈之下只得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亦即后世所提及的“洋务运动”但在甲午之战结束后,天朝上国的迷梦则再次被现实所粉碎。而在甲午之战失败后,人们则开始探索新的图强之路1。在甲午之战结束后,“戊戌变法
3、”则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而其代表人物则为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但因这场改革触及到了制度层面,所以仅维持了百日便土崩瓦解。这之后不久,中国爆发了庚子国难,以至于京师沦陷皇室西遁。自这之后,清王朝则打算以君主立宪的方式推动改良,可在 1911 年公布的内阁成员中,13 个成员中皇族占据了 7个。至此,清朝的改良运动全部以失败而告终,取而代之的则是革命道路。由此可见,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路程之中,改良在最开始的时候属于一个首选。其最后的结果虽然是无疾而终,但却也留下了一些成果。如在“洋务运动”轰轰烈烈进行的过程中,中国诞生了最早的工厂、企业,这对于近现代中国的发展而言,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还是在这
4、段历史时期,中国亦出现了具有近代意义的标准陆军。以上这些情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亦属于重大的革新。因此,在看待改良与革命的过程中,不能以历史虚无主义的思考方式通盘否认改良。接下来是革命,同样是在 1911 年,武昌发生了起义,以至于数月之间,各地纷纷揭竿而起。这样的情况,所反映的则是民众以及许多官吏对清王朝的失望,自此,中国进入了民国时期。但帝制时代的终结并不意味着民主时代的到来,反之,北洋实力派的登场使得整个国家陷入了长期的纷争之中。在这之后国共两党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并一度取得决定性胜利,可国民党的蜕变速度则让人瞠目结舌。自这之后,中国共产党则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并团结所有的中国人民,经过
5、了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战才完成了革命,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二、中国近代史中改良与革命间关系的论述以历史发展的大方向上来看,革命与改良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即打破旧秩序的牢笼,构建新的秩序。换言之,如果只是强调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顯然不够客观,反之,改良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说,革命与改良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对立的,并且两者间还有着一种相辅相成的联系。诚然,近代中国的革命派与改良派经常会出现争论的情况,但若将争论完全归结到两极的对立上,显然不够科学且脱离了历史研究的实际。实际上在近代中国,革命与改良除却争论的一面以外,同时还有互相支持且声援的情况存在。这是因为,自晚清时起不论是改
6、良派还是革命派,双方在目的上并无太大的区别,并且还有许多相交集的地方。如双方亦都希望扩大民权,并改变中国落后的情况2。而在一些细节上亦是如此,双方都认为中国应打造工业实现自强。所以说,双方之间的关系非但不是对立的,反而有融会贯通的地方存在。在近代中国这个纷争不断路口,革命与改良对于历史的发展来讲,对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以及推动性的作用。所以,历史研究并不等同于道德上的审判,唯有客观、科学的看待革命与改良,才能发现两者间的关系。这里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改良与革命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属于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这是因为,两者之间目标的交集,使得历史发展的趋势开始愈发明朗。其中,不论是“戊
7、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皆以民主、强国为导向,不断推动历史的大趋势向前发展。不能否认的是,两者之间的矛盾以及争论亦属于一种客观的存在,但两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扮演着却都是极其重要的角色。而在“辛亥革命”之后,许多原改良派人士则开始转过头来支持民主共和制度,如梁启超先生便是其中最为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原改良派人士。三、革命与改良的发生取决于历史情境综上所述,革命与改良本质上都属于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式。而之所以出现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实际上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产物,换言之,特定的历史情境,决定了国家是采取革命的方式还是改良的方式,并非由理论、少数人的意志等因素主导,而是取决于国家在历史节点上的国情。如马克思
8、在 1872 年亦曾指出过“我们知道,必须要考虑到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统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可见,革命本身并非是推动变革的唯一方式,反之,改良的存在亦有其合理性3。只不过,两者的产生取决于不同的历史情境,情境的不同决定了打破困局的方式是改良还是革命。因此,立足于不同时期的国情,实际上更有助于人们全面的认识改良与革命的发生。决定改良能否取得有效成果的基本条件在于,特定时期所独有的社会环境。并且,社会矛盾是否尖锐,社会上的各个阶层是否愿意以改良的方式,避免冲突发生以及国家统治阶层是否愿意真正的进行改良等,全部都属于改良运动的关键所在。后面的历史表明,不论是“戊戌变法”还是“晚清立宪”
9、的失败,全部都是因为统治阶层与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弹,而陷入了困局之中。对于这样的情况,社会各个阶层只得通过革命的方式,构建新的秩序。如“庚子国难”后的清王朝,便是通过“假立宪,真专制”的方式,将全国上下本来支持立宪的各个阶层,彻底的推向了革命一方。以至于在“武昌起义”爆发之前,部分立宪派便已经开始转而支持革命,这也是为何起义部队在武昌城中振臂一呼时应者云集的重要原因。并且,近代中国的许多革命家,在早期的时候也并非完全主张革命4。梁启超早年曾力主君宪制度,但在民国建立后则转而开始支持民主共和制度。同样的是,孙中山早年亦曾拜访过李鸿章推劝其进行改良,即所谓的“仿行西法以筹自强”并指出,仅是推动洋务
10、上的改良属于舍本逐末的举动。并且,在孙中山的领导下,早年的兴中会曾多次采取请愿上书的方式,希望推动改良却都以失败而告终。自这之后,孙中山则开始逐渐走向了革命的道路。正如上所述,近代中国处在一个“未有之变局”的纷乱路口。所以,在看待历史情境的过程中,应以全球史观的视角来看待历史的发展。如同鸦片战争的炮火击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一般,世界历史发展的情境亦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换言之,世界历史的发展亦使历史情境的作用放大亦或是缩小。以“甲午战争”为例,此战结束之前中国进行了长达数十年时间的“洋务运动”而也就是在“甲午之战”失败之后,内忧外患的局势开始愈发严重,西方列强也为此加紧了对中国的
11、侵略。正是在这样严峻的历史情境下,便催生出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相较于“洋务运动”更为激进的改良以至革命。可见,历史情境本身对于革命以及改良而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就历史情境本身来讲,在注重国内因素的过程中亦需要密切关注世界局势的发展。因为,不同于此前数千年前的王朝更迭,古代史中的中国受到世界歷史的冲击以及影响是极其有限的。所以,在回顾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发生时,需拉高看待历史的视角,即以全球史观来看待近代中国改良、革命的发生,这将有助于在近代历史中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因素。四、革命并非纷乱的决定性因素探索关于改良与革命这一永恒的主题时,很容易使人将革命同社会的混乱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
12、在一些时候革命经常会同纷乱并道而行。可实际上,革命同纷乱之间,并不能仅凭简单的因果关系而连接5。如在“辛亥革命”之后不久,中国虽然进入了北洋军阀混战的历史时期。可深挖这段时期的历史,便能够发现,北洋军阀混战的情况虽然发生于“辛亥革命”之后,但其肇端确是在晚清之际,并且,北洋军阀混战的情况亦属于传统旧势力在新时代的变异。可见,革命运动本身同纷乱之间的关系,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换言之,纷乱景象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结合的产物。这样的情况下,在回过头来看“辛亥革命”便能发现,革命的爆发有着一定的必要性6。诚然,同改良相比,革命本身或多或少的会造成短时间的动荡,但相较于改良而言,革命则有助于将旧势力
13、连根拔起,并打破固有的秩序。反之,旧势力、旧秩序的根深蒂固,实际上也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兴起。五、结束语总而言之,革命与改良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主要旋律,两者相互交织并且相互影响,以至于,最终构成了近代中国不断自强的画卷。而就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来看,当代历史学者应以客观科学的方式看待两者,不应脱离实际对双方之一进行赞美,而对另一方全盘否定。因为,历史研究本质上并不等同于道德审判。理智、客观的探索中国近代史上的历次改良以及革命,并采取反思的方式回顾这一时期的历史,将有助于后世正确的看待历史。同时这也有助于借鉴总结历史的经验,这对于我国日后的发展而言有着积极的意义。参考文献1梁利珍.中国近代史述略及学习研究的重要现实意义J.世纪桥,2019(11):70-72+85.2程加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认识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0):152-153.3乔治忠.中国近代史学研究值得反思的一个问题J.河北学刊,2019,39(05):118-124.4侯建强.试论近代中国革命与改良的关系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10):204-205.5王建朗.再议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J.苏区研究,2017(04):5-13.6吴义雄.时势、史观与西人对早期中国近代史的论述J.近代史研究,2019(06):79-101+161.(作者单位: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