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围棋天地2017 年第 14 期1围棋第一品,知有过文年围棋宗师过百龄奇人棋事刘强人机大战掀起一股围棋热,不禁想起明朝无锡围棋国手过百龄。清代张潮的笔记小说虞初新志收录有清初文人秦松龄著述的过百龄传,每每读起,均肃然起敬,莫不为过百龄的棋品、人品所折服。作者也惊叹:“噫!若百龄者,可谓奇矣。”特地到过百龄的故里无锡八士镇寻访百龄旧迹。徘徊街头,一路询问,抬头找寻,当地居民竟然没人知道“过百龄”。更不用说过百龄的故居,一点点遗迹都无从觅得。如烟往事,似一场春梦,了无痕迹,让人不胜唏嘘。心有不甘,又到惠山古镇寻访,瞻望“过郡马祠”,徘徊“过百龄棋坊”附近,寻觅过百龄踪迹。又特意找到“过氏文化研究会
2、”,与过祖荣副会长攀谈,查阅过氏族谱,翻阅过老收藏的文献资料,拜读研究过氏的文章。还从邮购台湾出版的吴清源解说的官子谱,从孔夫子旧书网搜求三子谱、四子谱围棋书籍,慢慢研读,反复打谱。这样,过百龄的形象似乎渐渐地在眼前复原、复活。一、名门望族“过”姓是一个较为冷僻的姓氏,百家姓中未曾收录,但是,“过”姓又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无锡的过姓更是当地望族。夏朝时就分封有“过国”,大连博物馆珍藏的著名的青铜器“过伯簋”,其中十六字铭文记载过伯随周昭王南征荆地的史实:“过伯从王伐反荆,俘金,用作宗室宝尊彝。”上海博物馆还珍藏有一只过侯爵。这些均显示“过”姓源远流长,其历史悠久而厚重。过伯簋及铭文过姓因避祸曾长
3、期托姓“任”,直到宋代宋高宗才御赐恢复过姓。这中间还有一段历史故事。金兵南侵,北宋皇室南渡,随从官员四散逃命,而任象贤保驾赵构渡江脱险,留下“泥围棋天地2017 年第 14 期2马渡康王”的历史佳话。赵构登基后,因护驾有功,不仅御赐过姓恢复,还将任象贤之子德才兼备的过孟玉选配皇侄女,称之为“过郡马”。郡马府邸位于无锡南塘黄藻里(今无锡东亭)。由此,过姓逐渐发展为江南望族,郡马过孟玉成为无锡过姓始祖。过姓一向诗书传家,知书达理,人才辈出,代有名流。如今,在无锡惠山古镇,“过郡马祠”位于锡惠公园寄畅园进门左侧显著的位置。过郡马墓还是无锡唯一的宋代敕赐原葬的皇亲国戚墓地,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过伯龄的
4、故里八士镇也是有名的江南古镇,八士镇位于无锡城东北十余公里,境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西南有芙蓉山,名胜古迹颇多。八士镇名字的来源相传是在科举考试中,这个小镇竟然考上八个进士,由此得名。可见,八士镇人杰地灵,人文底蕴深厚。新中国著名的围棋国手过惕生(19071989)和他的胞兄过旭初(19031992)就是无锡八士支派的第二十五代嫡孙。过惕生在整理受三子谱“简介”中称过百龄为“先人”,这是有根有据的。无锡八士过姓覆盖全镇,发达昌盛、人才辈出,曾出过文武举人和进士翰林。过百龄的父亲过贵中,字道立,号龙湖,是当地儒雅名士,也是围棋爱好者。1587 年正是万历十五年,过百龄诞生,为过贵中第三子。“百龄
5、名文年,为邑名家子。生而颖慧,好读书。”我翻阅无锡过氏族谱族谱,找到了过伯龄这一栏:“文年,字百龄,以善弈推国手,耿介自持不交权贵,前怀宗朝尝召对弈”文中的“怀宗”即明思宗朱由检(16271644在位)。在过氏族谱中,过百龄属于河东派十五世。无锡过氏宗谱关于过百龄的记述二、少年棋才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骤兴,围棋走向民间,围棋“雅”与“俗”交融,推动围棋迅速发展。上海震旦博物馆,收藏有明朝的一件青花瓷罐“明 正统 青花人物纹大罐”,“正统”为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年号,而棋罐上的图案恰是围棋对弈图,可见当时围棋热潮。江南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围棋文化更为兴盛。在这样浓郁的围棋氛围滋
6、养下,小小过百龄耳濡目染,无师自通。围棋天地2017 年第 14 期3过家家道殷实、书香门第,小时候的过百龄受到良好的教养。过伯龄传记述过伯龄十一岁方接触围棋,“十一岁时,见人弈,则知虚实先后、进击退守之法。”可见,少年过伯龄悟性极高,善于观察,肯于琢磨,是个有心人。让他成名是一次偶遇内阁学士叶向高。叶向高是围棋爱好者,也是棋中高手,曾与著名的传教士利玛窦谈论围棋,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还记述、介绍关于中国围棋,并将围棋传播欧洲,这也是中西围棋文化交流的佳话。叶向高路过无锡,要找一些棋力强的对手同他对局,过百龄就被推荐出来。叶向高见是一个儿童,十分奇怪,以为不是他的对手,不料一交手连败三局。比赛过程
7、中,有人悄悄对过百龄说“同你下棋的是位学台大官,你得暗中让他一些,不能全赢了。”过百龄年纪虽小,却已很懂道理,回答说“下棋不能这样敷衍人家,因为他是大官就去讨好,是很可耻的。假如他真是好官,会同孩子过不去吗?”叶向高见过百龄棋艺高超,人品端正,十分器重,提出带他一起到北京去见识京城围棋国手,过百龄因年龄过小,还要读书,婉言谢绝。这则故事中,小小少年过伯龄不仅棋艺高超,而且棋品、人品高尚,小小年纪显示与众不同的个性与节操。难怪传记作者以“奇”称之,并把过百龄和历史上的无锡籍的名人相提并论。“锡固多佳山水,间生瑰闳奇特之士,常以道艺为世称述。若倪征君云林以画,华学士鸿山以诗,王佥事仲山以书,乃今过
8、处士百龄者,则以弈。其为道不同,而其声称足以动当世,则一也。”明末清初的大诗人钱谦益京口观棋六绝诗作,特意注明“为梁溪弈师过百龄而作”,赞颂过百龄的棋才:“八岁童牙上弈坛,白头旗纛许谁干。年来复尽楸枰谱,局后方知审局难。乌榜青油载弈师,东山太傅许追随。风流宰相清平世,谁识沿边一着棋。”诗中生动颂扬过百龄的旷世奇才和少年豪情。过百龄像三、弈动京师后来叶向高再度来函邀请过百龄进京,过百龄便到京师发展,成为叶向高的门客,这时围棋天地2017 年第 14 期4的叶向高已是内阁首辅。不久,在众人的撺掇下,过百龄就与京师第一高手林符卿正式过招。林符卿并没有把这位来自地方的小伙子放在眼里,两人连下三局,结果
9、林符卿均告大败。过百龄传中生动描述对局过程,也可称谓“耳赤”之局。“百龄固谢不敢。林君益骄,益强之,遂对弈。枰未半,林君面颊发赤热,而百龄信手以应,旁若无人。凡三战,林君三北。诸公卿哗然,日:林君向固称霸,今得过生,乃夺之矣,复皆大笑。”过百龄谦逊谦让,而林符卿骄横轻敌,这或许也是胜败的原因之一吧。这样,过百龄一战成名,“于是百龄棋品遂第一,名噪京师”。各路围棋名手都来向他挑战,他来者不拒,每战必胜。无锡县志中写道:“开关延敌,莫敢仰视。因是数十年,天下之弈者以无锡过百龄为宗。”程晓流老师在“纹枰论道”电视节目中还详细讲解过“过百龄林符卿对局”。京师期间,过百龄以弈棋为乐,并不过问政治,可是明
10、末政治黑暗,京城不可久留。“当是时,居停主某锦衣者,以事系狱,或谓百龄日:君为锦衣客,须谨避,不然,祸将及。百龄毅然曰:锦衣遇我厚,今有难而去之,不义。且吾与之交,未尝干以私,祸必不及。时同客锦衣者悉被系,百龄竞免。”面对突发的政治变故,过百龄猝然临之而不惊,态度淡定从容,为人忠诚信义,或许就是围棋磨砺心智的结果吧。秦松岭赞叹“以相国之招而不去,以金吾之祸而不避,至知国家之倾覆而急归;为公卿门下客者垂四十年,而未尝有干请,若百龄者,仅谓之弈人乎哉?”过百龄在京师寓居十九年,广交天下棋士,广泛研读文化典籍,拓展了视野,进一步提升了围棋境界,为后来围棋著述奠定基础。四、退隐惠山过百龄感到京师政治险
11、恶,便毅然决然离开首都返回无锡故里。这期间,他一边以下棋为乐,一边从事围棋理论的著述。他在风景如画的惠山脚下开设棋坊,传授棋艺、讲解棋局,如今惠山还遗存有过百龄对弈的棋盘石。过百龄曾对弈的棋盘石这里还有一则传说。有一晚,过百龄梦见一僧一道从山房走出,僧人用串头绳系着一束烧红的炭基,道人用竹篮在“天下第二泉”打满水,来到惠山半坡品茶对弈。棋中出现不少围棋天地2017 年第 14 期5神奇的妙着、杀招、奇招,给过百龄很大的启发。僧道二人在下棋的大石头上刻下“棋盘石”三个大字。如今,棋盘石依在,围棋盘 60 厘米60 厘米大小,周边还安放几块石砌的坐墩。无锡县志也记述过百龄围棋活动。他不论远近,只要
12、是好棋手,就会前往会友,切磋棋艺。而他邀请高手对弈,这些人往往抱有怯意,不敢应战。可谓高处不胜寒,孤独求败。过百龄乐善好施,视钱财如粪土,棋坊收入,弈棋所得的钱财,他总是施舍有困难的棋友。过百龄传中生动记述:“百龄素贫,出游辄得数百金,辄尽之博篡。其戚党谯呵百龄,百龄日:吾向者家徒壁立,今所得资,俱以弈耳。得之弈,失之博,夫复何憾?且人生贵适志,区区逐利者何为?”过百龄著述的受三子遗谱,可谓一部围棋教科书,记载 204 种着法变化,其中的“大压梁”、“倒垂莲”、“大角图”等变化均为围棋爱好者所熟知。此书,由林符卿、周懒予、汪汉年、周东侯、汪幻清、盛大有等六人审定,校阅者前后达 227 人,可见
13、三子谱影响之大,传播之广。过百龄的四子谱着重于围棋各种着法和变化,其中,“镇神头式”、“倚盖式”等定式颇为著名。本书以角上起手法即“定式”为主,标志着当时棋手已着重在起手方面下功夫,是一大进步。实用价值极高,被认为是古代棋谱中指导后学的范本。书中每图都有详细解说,着法紧凑扼要,计算精确,概括了围棋的基本规律,可谓用心良苦。乾隆版过百龄四子谱书影受三子谱书影(过惕生整理)过百龄的官子谱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全面研究官子的围棋著作,在围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在书中自序对“官子”概念进行了阐释,被认为是“官子”一词的首创者。日本对该书有译本,吴清源还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台湾世界文物出版社 1983 年出版
14、,就是陈宪辉先生以日文译本转译过来的。吴清源在“前言”中评价官子谱“在中国最出名的两大珍珑名著,一是元朝时代的玄玄棋经,一是明朝过百龄和清朝陶式玉的官子谱。官子谱的特点在其内容丰富,达 1478 题之多,较玄玄棋经 376 题有压倒性的多,网罗了所有的手筋。官子一词,原意是指盘上的侵分,现在则包括死活变化,甚至连紧气的妙着,一手也不能看错。官子谱不愧是经年累月编纂而成,每题都是出自精彩的实战。”围棋天地2017 年第 14 期6台湾世界文物出版社出品的官子谱日本平凡社译本官子谱过百龄毕生从事围棋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把我国古代的围棋技艺与理论提高一个较高的水平,为后来清代围棋的全盛起到开启和引
15、领的作用。“棋虽小道,品德最尊”,过百龄高尚的人品和高超的棋艺,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朱茂曙逢锡山过叟对过百龄棋艺人品高度赞美:“围棋第一品,知有过文年。相值三衢市,且停千里船。宁愁斧柯烂,不愿灯花偏。倚数本河洛,问君然不然?”过百龄卒于清初顺治康熙年间,享年 80 余岁,遗憾的是死后无嗣。国运兴则棋运盛,当今国泰民安,围棋再度兴盛,无锡惠山还是全国著名的“围棋之乡”,首届江苏“过百龄杯”围棋业余赛在过百龄故里八士小学成功举行。我以为当地政府当修葺过百龄故居、墓地,整理过百龄遗著、棋谱,修建过百龄围棋公园,把“过百龄”作为一张文化名片,启迪后人,教育学子,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16、参考资料:1.虞初新志(清)张潮 辑王根林 校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年 1 月2.一代棋宗过百龄高树森 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4 年 12 月3.利玛窦中国札记【意大利】利玛窦 金尼阁著 中华书局 2010 年 4 月第一卷的第八章“关于服装和其他习惯及奇风异俗”(第 86 页)4.图说中国围棋史何云波 杨烁 著“第六章:明代棋踪”山西传播传媒集团 2015 年5.官子谱吴清源 解说 世界文物出版社(台湾)1983 年 6 月初版6.过氏文化过世杰 主编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7 年 12 月7.四子谱(明)过百龄 著 蜀蓉棋艺出版社 1991 年 2 月8.受三字谱(明)过百龄 著 过惕生 整理 蜀蓉棋艺出版社 1989 年 4 月第一版9.围棋词典赵之云 许苑云 编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 年 11 月第一版10清代大国手江铸久、芮乃伟姚萱 著 书海出版社 2011 年 1 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