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2半截蜡烛_人教版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8673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2半截蜡烛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2半截蜡烛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2半截蜡烛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2半截蜡烛人教版新课标2019当我绞尽脑汁上完半截蜡烛一课后,我也像伯诺德夫人一家一样常常地松了一口气。因为课堂上我与学生产生了共鸣,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本篇课文是反映第二次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战的事。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我都是紧紧抓住描写母子三人动作、神情、语言、心理的文字,让学生去品读,体会到他们的镇定和机智,同时欣赏到人物的人格魅力。下面就两处感受深的地方谈谈我的想法。一、重视个性化理解阅读本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往往忽视学生

2、的个性化体验,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学习伯诺德夫人与敌人巧妙周旋这个环节是我是这样处理的。师: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这句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让学生自己考虑应该强调什么字眼,并说说原因。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应该突出亮字,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应该强调灯,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有的学生说:“强调瞧

3、字是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有的学生说:“我觉得也可以强调先生,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是有礼貌的样子。师: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有的学生说:“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不引起德军的怀疑,保住那半截蜡烛。”有的学生说:“都是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巧妙地熄灭蜡烛。”师:说得对。只要我们的朗读处理都是围绕这一点的,那么就都是允许的。下面,请你们想着这个目标,按照自己的处理方式各自朗读这句话。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在文本、教师、学生相互对话中,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 思、所想、所悟、所感。这样处理,学

4、生真正体会到人物的心情变化和人物的个性特征。二、依托文本,注重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我们的阅读教学要让写放进来,不一定当堂写,可以课内说,课外写。但是写必须依据文本,加强指导。如教学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此时读者那悬到嗓子眼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峰回路转,化险为夷,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侥幸躲过一劫。这里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他们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如释重负,然后请学生想象一下此时伯诺德夫人、杰克和杰奎琳会想些什么,并想象一下人物的神态和动作,进行说话练习,并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当时的场合并进行合理的想象。因为有了前面环节的细细品味和我的及时提示,学生说得不错。课后再请学生写下来,这样一个过程,不仅仅是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和培养孩子想象能力,也是孩子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读的过程,也是孩子个性化体验得到充分张扬的过程。回顾这节课,能有这样的效果,得力于课前我用了半天时间,反复吃透教材,看大纲,在设计问题时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让他们充分讨论,论演结合,使他们心灵的火光,充分得以碰撞,才能产生这样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