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习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即器物制度思想。(重点)2理解师夷与制夷的关系、“中体西用”思想的特点及实质、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难点)3掌握不同时期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重点)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1)英国鸦片走私船开始频繁出没于中国东南海域。(2)清朝君臣对岛夷的情况一无所知。2概况代表贡献地位林则徐设立译馆,编译出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四洲志与各国律例等资料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撰写了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对当
2、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易错提醒林则徐、魏源学习西学的目的林则徐、魏源学习西学不等同于主张改变封建制度。在民族危机之下,林则徐、魏源主张学习西方,但是林则徐、魏源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因此其主要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并不主张改变社会制度。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2主张: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3含义: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4目的: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5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6意义:迈出了中国近代化
3、历程的第一步。概念阐释“中学”与“西学”“中学”意为以孔孟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其核心是纲常名教。“西学”则指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的西方资产阶级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69“学思之窗”,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这种意见是否有道理?提示:林则徐、魏源从反侵略的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但当时洋务派“师夷”的目的兼有镇压农民起义和抵御列强侵略,因此两者之间尽管有继承关系,但还是有区别的。三、维新变法思想1出现早期维新思想(1)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3)主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
4、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4)评价:未能形成完整理论,也未能付诸实践。2发展康梁维新思想(1)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2)代表人物及主张康有为主要活动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思想特点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思想作用康有为的观点有力地抨击了封建顽固势力,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严复: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3实践及结果:在维新思想推动下出现了戊戌变法,但很快就失败了。4评价:
5、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轻巧识记 维新变法思想知识网络知识精要1.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标志着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2.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3.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不仅具有救亡图存的爱国性质,而且宏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地主阶级的救国主张史料实证史料一在闭关时代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林则徐开始时跟所有封建官僚一样,有偏狭自大、不合时务的陈腐观念,对中国以外的世界茫然无知。为了制定战胜敌人的正确策
6、略,他努力探求西方资本主义的新知识。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史料二“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中体西用”论是相当保守的,是不伦不类的。但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出了一个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说法”。但“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教你读史(1)史料一结
7、尾一句为关键句,指明向西方学习的目的和内容。(2)史料二共五句话,前四句话是一层,说明了“中体西用”出现的原因;第五句话是一层,说明了“中体西用”的意义。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林则徐探求西方新知识的影响。(2)结合史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背景,并分析这种思想是如何迎合了“改革派和保守派”的需要而在中国“进门落户”的。【提示】(1)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开近代中国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2)背景:西学的传播冲击着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的
8、形势。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的推动。迎合:对改革派而言,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减少兴办洋务的阻力;对保守派而言则维护了封建纲常制度。“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与“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的异同(1)相同:都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都主张学习西方科技。(2)不同具体目的不完全相同:前者突出抵抗侵略,后者首先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主张的实践程度不同:前者几乎没有具体实践,后者则进行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实践活动。康梁维新思想史料实证史料一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迫倾向于改良而非倾向于革命。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
9、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史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然臣窃闻谓政有本末,不先定其本而徒从事于其末,无当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教你读史(1)史料一的开头说明了中国面临的严
10、峻形势;结合当时政治、经济的状况思考康有为这样做的意图。(2)史料二的开头是中心句,结尾是总括句;抓住两点“开国会”“立行宪法”从而把握康有为的核心观点。史料应用(1)有学者认为,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很高明。其“高明”在何处?导致维新派采取这种宣传手段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上述材料总结康有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提示】(1)高明: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减少了宣传新思想的阻力。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缺乏系统的成熟理论作指导;正统思想占据统治地位。(2)主张:康有为主张改革封建专制制度和制定资本主义法律,认为它是变法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成因(1)特点中
11、西融合: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蕴涵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实现。(2)成因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主观原因:康梁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思想认识具有局限性,幻想“中西结合”。历史原因: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康有为本身也是一位今文经
12、学大师,对儒家学说有深刻的研究和深厚的感情;他深知儒学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借助儒家思想来宣传维新思想会减少变法的阻力。洋务派与维新派之比较比较点洋务派维新派相同点历史背景中国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主要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思想渊源都是鸦片战争以来“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产物最终结果由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各自实践活动最终都失败了不同点产生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在洋务运动暴露出一些问题时和资产阶级产生后出现;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阶级属性由有实力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组成,属于地主阶级由一些开
13、明绅士和爱国知识分子组成,属于资产阶级政治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之长技以自强”,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更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进行变法维新,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主张兴办官办工业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思想文化主张“中体西用”,单纯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提倡新学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1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想的含义是() 【导学号:12322158】A变革政治制度以求民主平等B学习西方技术以抵抗外来侵略C学习西方之体以同中国之用D宣传西方学说以启国民之智B地主阶级抵抗
14、派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以抵御外国的侵略,故选B项。2观察下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B该漫画描绘的是清末“新政”C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D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D从漫画中提取有效信息:大树在树枝上“嫁接”了西方的先进技术,而大树的主干和土壤都是原先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说明是以原先旧的制度体制为本,体现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故选D项。3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侧重于抵御列强的侵略B都侧重于镇压人民的反抗C都主张“师夷长技”维护封建统治D都主张中体西用学习西方
15、技术C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都主张学习西方以维护封建统治,故选C项。A项是抵抗派;B项是洋务派;D项是洋务派,均排除。419世纪90年代初,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下列属于其代表人物的是() 【导学号:12322159】A林则徐B曾国藩C康有为D李大钊C本题抓住关键信息: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这时主要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故选C项。5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上下千岁,无时不变,无事不变”“变者,天下之公理也”,驳斥封建顽固派“墨守祖宗成法”。在此,梁启超主张() 【导学号:12322160】A“师夷长技”B“中体西用”C因循守旧D变法革新D从题干材料“变者,天下
16、之公理也”可知主张变法革新,故选D项。6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的最突出作用是() 【导学号:12322161】A变法思想宣传B实行君主立宪C师夷长技以制夷D思想启蒙作用D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维新运动所起到主要作用是思想启蒙,故选D项。C项不是维新思想,A、B两项是维新思想的主张,不是突出作用。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源把向西方学习这个近代社会的重大课题,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简洁语言作了高度概括在近代中国思想界留下了前进的足迹,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材料二士大夫阶级都以为法制是祖宗的法制,先圣先贤的法制,历代相传,绝不可变更的。康有为知道非先打破这个思想的难关,变法就无从下手。以上材料均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据材料一回答,魏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如何认识这一思想的影响?(2)据材料二回答,康有为是如何“打破这个思想的难关”的?解析第(1)问,魏源的核心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其为代表,近代中国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第(2)问,康有为托古改制“打破这个思想的难关”。答案(1)核心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学习西方的长处,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这是近代中国迈出的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2)康有为托古改制,出版了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等,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