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标准数字化与量化的应用陈晶摘 要标准化已基本覆盖到我国的各行各业,标准的类型越来越丰富,大到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小至地方标准和当下主推的团体标准,标准内容各有不同,且均有标准格式和要求。对于接触标准不多的企业和个人来说,没有现实的工作经验和技术基础,解读标准和应用标准是一个相当抽象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学习和消化。所以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标准的学习和使用效率,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关键词标准;数字化;量化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0.12.070中图分类号G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0)12-0-021传统电子标
2、准存在的问题对早期的纸质标准进行电子化,录入并转化为可以在计算机上阅读的格式,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人工手动录入的方式,即由文字录入员将文献手动输入计算机,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录入电脑之后直接呈现文字字符形式,支持计算机查询和索引,便于进一步开发利用;缺点是成本高、速度慢、效率低,且出错率高,不适合大规模的海量标准处理;另一种是采用扫描的方式进行电子化处理,扫描的电子化文档不仅解决了电子存储和共享问题,还可以进行关键词检索和索引。但是,由于这些扫描文档是手动输入,仅标题和部分摘要、关键词可以检索,正文部分仅以图片或者 PDF 扫描电子档的形式存在,内容比较繁多复杂,存在大量数字公式标准;扫描
3、的电子文档不便于复制和引用,只能通过手动打字方式将标准描述录入自己需要引用的文档中,或者通过截图的方式保存自己需要的部分,给标准使用者的阅读和比较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目前,标准电子化实施仅是公布方式、阅览方式和传播方式的电子化,在内容引用、收集、分析上还未实现完全的数字智能化甚至更高阶层的人工智能化,与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强调的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无论是产品还是工程项目,在产品投放和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企业做大量的贯标验证工作,以检验其功能、性能、可靠性等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其中,使用的标准也不是单个标准,往往是多类标准的集合。对于使用者和验收单位来说,需要通过标准评判
4、其标准的符合性和一致性,如果一条条对照标准,耗费大量精力,且涉及一些专业的技术参数无法通过人工手段证明,单凭开发单位的厚重证明材料,难以自圆其说,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此外,如果开发单位材料编制逻辑混乱,资料缺失,将给产品和项目在认定和评判过程中带来很多困难,甚至导致失败。市面上也有专业的标准服务公司可以提供相关标准贯标服务,但是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支出成本。因此,如果传统的标准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那么在未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阻碍,无法真正提升标准应用工作的效率,难以促进全行业标准化和社会发展提质。2标准数字化和量化标准的数字化和量化是信息化时代应用和变革传统标准的
5、两个重要抓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还要注意到,标准的数字化和量化本身也是一个标准,是将传统标准数字化和量化的标准,与传统标准工作具有同样的现实意义。2.1标准的数字化作为标准本身,更要强调自身的标准化,例如,发布格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在纸质标准出台,并转化为电子发布版时,需要考虑标准推广和应用的易用性和便捷性。发布的标准文件可采用介于 Word 或 PDF 格式,Word 格式的文件要注意保护原文档,防止内容篡改或无意改动,导致标准误读;PDF 格式的文件要注意提取文字、图片和表格等原始数据。同时,也可以采用介于 Word 和 PDF 优点之间的电子格式,甚至通过定制化的阅读工具,实
6、现对标准文件的阅读。文件格式规范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实现对原文档的保护;二是便于使用者复制粘贴等常规编辑操作;三是为标准数字化提供原始数据接口和通道;四是利用标准版本更迭后溯源对比分析。将标准数字化进行规范化,除了提升标准的传播率和应用者的工作效率外,更深层次的作用在于未来标准数据的归档、采集、分析和处理,只有将标准真正数字化,才能切实发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作用,否则标准的数字化只能停留在传阅和存储阶段,无法挖掘标准背后的深层次的战略意义和国家行业发展的规划布局。2.2标准的量化只有将标准数字化,才可能实现标准量化,标准的量化才有利于对标准的迅速解读和评判。现阶段的标准贯标工作,一是通过
7、企业自测报告;二是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评测报告给出是否符合标准的结论。实际工作中,企业既完成了贯标自测,另外仍然需要第三方机构进行评测,评测报告通过后方可向项目主管单位申请证明通过标准贯标,整个过程中花费了企业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且评测过程也容易出现不公开、不透明等道德风险。如何让贯标的评判工作扁平化,需要以标准数字化和量化为基础,同时配合信息化工具在技术层面落地。这里的信息化工具主要指将已量化的标准评判指标通过软件、互联网平台等信息化工具进行集成,提供标准应用者、评测机构的数据输入和输出接口,例如,通过平台系统,将标准的各类条款要求量化成不同的类目指标,企业对照系统中相关指标类目的要求,提交和
8、上传产品资料和佐证材料,系统通过数据模型和标准算法,将输入的产品数据、企业信息等必要的指标参数进行逐项评分和综合评分。评审单位仅需对企业系统上传的材料真实性进行人工审核,再依据系统自动评分,形成对产品贯标的综合评分或者标准符合度的等级划分,而不是简单地以符合与不符合作为评判结论。这里提到的主要是标准评测工具,本文希望能够将标准发布和评测系统集成在同一个系统平台,这样更利于主管单位的标准化、一体化管理,大大提升标准的应用效率。2.3标准数字化与量化的标准化标准的数字化与量化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标准化过程。2017 年 8 月,我国档案局发布了关于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等 12 项档案行业标准的通知,该
9、 12 项标准于 2018 年 1月 1 日起正式实施。其中,包括关于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的要求,例如,DA/T 31-2017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DA/T 62-2017录音录像档案数字化规范、DA/T 63-2017录音录像类电子档案元数据方案(代替 DA/T 31-2005)等。标准作为纸质档案的一种重要类型,国家相关部委也有明确的电子化标准要求。因此,在本文探讨的自身标准化的过程,也需要符合我国标准化工作的规范和要求,注意介质标准化和内容标准化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将部分具备可实施条件的行业标准进行试点,同时还需要主管单位、软件开发单位的支持和配合,在積累了实际可行性效果和经验的基础后,再
10、尝试从行业协会、企业团体、地方标准等层面进行立项,逐渐向全社会、全行业推广普及。3标准数字化的安全管理3.1纸质与数字化标准的并行管理在标准数字化给人们带来便利和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到数字化技术本身存在的安全风险。虽然纸质标准文本的应用不断缩小,但在很多场合及领域,如认证、执法、检验、评价、评审、验收和诉讼等不能缺少纸质标准文本。纸质标准文本由于内容的不可更改性、不可变动性,使文本具有可靠性和完整性,所以数字化并不代表完全抛弃纸质化,纸质与数字化本身就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不可相互替代的关系,需对两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并行管理,发挥各自的优势,保证标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3.2数据加密和存取控制
11、对于平台类的标准数字化系统,需要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和授权,保证一般性的数据满足基本要求,并保证重要部分或敏感范畴数据的安全。为了防止非法用户入侵,有必要对数据库中的主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以加强数据存储的安全性。数据加密是为了防止数据库中的数据泄露和篡改,因为电子档案数据保留时间比较长,同时数据被多用户共享,所以加密性要求较高,既要保证加密强度,又要保证使用系统功能解密。存取控制,指经过授权用户按照常规进入系统,对数据进行合理利用。在应用数据中,授权用户只能存取规定范围内的数据,这就是系统常见的用户权限。用户权限指不同用户对系统的数据进行合理操作授权。纸质档案电子软件系统中的存取权限即授权,也
12、就是按照系统常规程序,用户登录存储数据库,并进行相关操作,发出存取要求。系统根据设置好的口令对用户权限进行合法性检查,如果用户的操作要求在系统设置的范围内,系统会执行操作,反之,会拒绝用户操作。4标准数字化量化的意义标准可作为数据资产,将标准数字化,可以提升标准的传播推广率,符合当今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对数据的存储性、扩展性和易用性等要求。通过技术手段将标准数字化和量化,可以减少项目主管单位、产品使用者、终端消费者对产品标准符合度的评判复杂度,通过直观的分数评价了解企业和产品的综合水平。有利于保证评判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特别是对于未达标准的企业,可以通过系统精准直观地掌握自身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出
13、在标准中的哪一部分、哪一条款、哪一个具体参数,对问题进行针对性整改,合理解释和申诉存在争议的地方。标准的数字化评价还有利于对大到整个行业、小到具体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溯源,便于政府部门对行业进行监督管理,也可以为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一种高效的数字化手段。5结 语制定标准数字化规范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要坚持科学的指导方法,不是所有的标准都适合数字化和量化,数字化和量化也不是生搬硬套、一概而论的数字化,要尊重我国传统标准工作的严谨性和规范性,结合信息化技术变革工作方法,探索出真正适合且有利于我国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方法和路线。主要参考文献1李兰芹.纸质文献深度电子化的标准化工作流程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10(2):96-98.2刘潇.浅议纸质版标准与电子版标准的并存管理J.中国标准导报,2014(10):42-44.3林丽娜,张楠楠.纸质档案电子化软件数据安全控制机制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5(14):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