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3 ,大小:152.43KB ,
资源ID:1085775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8577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郑振铎在《西行书简》中谈煤矿印象.pdf)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郑振铎在《西行书简》中谈煤矿印象.pdf

1、郑振铎在西行书简中谈煤矿印象1937 年 7 月 7 日18 日,应平绥铁路局局长沈昌之约,由郑振铎(18981958)、冰心、顾颉刚、雷洁琼、吴文藻、文国鼎、陈其田、赵澄等 8 人组成“平绥沿线旅行团”,沿平绥铁路沿线作一次参观、访问、考察之旅。8 月 8 日25 日,又将此前未完成的旅途走完(同行者有变化)。郑振铎在途中记下了旅途见闻与观感,后经整理修改,成为西行书简,由商务印书馆于 1937 年 6 月出版。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2 年 3 月将西行书简与冰心所写的平绥沿线旅行记合为一书出版。其书副标题为“六十多年前的一次文人大旅行”。这次沿平绥铁路的西行之旅,给郑振铎以较深的印象。他以

2、文物专家的眼光,饱览了文物古迹,参观了名胜风景,了解了风土民情,考察了实业建设。此行使他思想上受到极大触动的活动,就是 7 月 14 日下午在大同口泉的煤矿井下参观与实地体验,见到了从未见到过的煤矿的种种情形,这给他留下一生难忘的印象。7 月 14 日下午 2 时,郑振铎一行乘煤矿小火车,来到晋北矿务公司的煤矿参观。他很兴奋,他说“我不曾到这种黑暗地狱的矿窑去过,很想考察那里生活是怎样过下去的”。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沿途煤块如山石堆积在那里,个个工人脸上都是煤屑,罩了一层黑色”。听了公司人员介绍,他才知道“有的工人不辞辛苦”,“每天要在矿内工作十六小时之多”。他们的住处也很简陋,“山边土窑孔孔,

3、皆是工人自挖的住室”。下午 4 时,他们下井。每人一个藤帽、一个手杖。人手一只明火矿灯,“这灯并无灯罩,火焰露在外面”。他“见了这灯,吓得一跳,问道:有危险吗?”同伴陈其田讲:“如果在英国,不用保险灯入矿,是要被捉进监狱的。”但矿方却说“绝无危险!”郑振铎“带着心还栗栗的在危惧”的害怕心理,乘坐罐笼下到“离地面四百呎的”井下,到了“一片黑暗,伸手不见五指”的另一个世界。对于这个升降机,郑振铎又产生了疑问:“这机如果产生了毛病呢?”“那是不能想象的了!仿佛没有第二个升降机的设备”。在另一个世界里,郑振铎等参观者见到:“洞中通道,大半不用支柱。有的地方低得非匍匐而进不可。如果猛不防,头颅便要和矿石

4、相撞,我一路走来,已撞了三次”。“在这里最突出的感觉就是气闷”,“胸中仿佛是窒塞不通”,“闷热极了。个个人出汗,我连内衣都湿透了”。“气闷,气闷。冰心叫道”。郑振铎问矿上技师:“难道是矿里没有通风设备吗?”回答却是:“原是有的,因为矿中还凉快,所以没有用,您看这里的工人们都还穿着衣衫呢!”明明是极为闷热,矿方却认为“矿中还凉快”,明明有通风设备,矿上却不用!郑振铎他们还有什么话可说呢!然而井下还有更为严重的情况:矿井深处有一个机械修理处。那里有“熊熊的火光,还有叮叮当当的打铁的声音”。这里的矿工“在数百千热度的高热的火炉边”不停的打铁干活。他们这些参观者被“蒸熏得人不能不焦躁。立刻离开了。”就

5、是在这种极闷热、使人窒息而矿上却说“凉快”的矿井内,有通风设备却不准使用的环境中,“工人在不停的工作着,裸着上体的居多。一锹一锹的向煤壁上斫去”,“两个眼白是白得发亮,一脸一身都是黑炭的黑”。“那工作是万分的危险,但每天的工资至多还不到四毛钱!”“大家实在受不住那闷热,都催着快回去”。“当我们走出了升降机时,恍如再履人生!”一行人升了井,“再履人生”之后,感慨多有,五味杂陈,更多的则是从自己与矿工遭遇的对比中有了新的认知。郑振铎认为:“工人们在矿中过那八小时,乃至十六小时,天天都是这样过的,他们难道不感气闷吗?”他进而认为:“谁知道矛盾的人间是分隔开怎样的若干层的阶级呢”,“比较起来我们能不说

6、是罪人吗?”郑振铎上述的认识与感知,不仅是他发自肺腑的感慨,亦是他思想上一次洗礼与一次理性的升华!于是,在回到舒适的旅舍之后,郑振铎不顾疲劳,连夜写下了记录上述种种情形的参观记,篇幅较长,题目就是口泉镇。对于这篇散文的艺术特色与社会思想意义,读者在阅读之后自会有不同的体会与收获,无须笔者赘述。郑振铎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大家。他不仅在文艺理论、艺术史、民间文学等多方面建树颇丰,也是著名收藏家、训诂家与文物专家。他在 1919 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发表作品。1920 年与沈雁冰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文学周刊小说月报。曾任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49 年后曾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文化部副部长。可惜的是 1958 年 10 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中,因飞机失事而殉职,年仅 60岁。文星陨落,令人扼腕!本文也作为对郑振铎先生的追思与怀念吧!(2019 年 8 月 21 日)吴晓煜:河北滦县人,1944 年 3 月生。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科学史学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煤炭工业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总纂。已出版华夏与海国游记欧非见闻录中国古代咏煤诗夜耕村杂记学林漫笔纠正错别字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中国煤矿史读本(古代部分)中国煤矿安全史话煤史钩沉修志指要矿业史事杂俎中国煤炭碑刻名人与煤炭酒史钩沉瘟疫纵横谈向善的轨迹等。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