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警惕思品课堂教学误区,构建魅力高效课堂误区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把握失度下面是一个七年级思品课报得三春晖片段师:假如可以给你一个帮助父母实现愿望的机会,你希望帮他们实现什么愿望呢?请以“我祝愿爸爸/妈妈”为话题,展开想象,说一段话。生 1:我祝愿妈妈永远年轻,让她永远照顾我。师:(点头)你真有人情味,想得真好!生 2:我祝愿爸爸赚更多的钱,给我买一座大别墅,再带全家去周游世界。师:(一愣)你的想法真奇妙。很显然,上述案例中这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很到位,不仅意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意在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心态,但面对学生千姿百态的答案时,教师却无所适从。实质上这两生的想法都存在问题,希
2、望妈妈永远年轻,让她永远照顾自己,永远生活在别人的关爱之下,自己能真正长大吗?另一生祝愿爸爸赚大钱,却是为了能实现自己的物质愿望,这能达到感恩父母的目的吗?面对有问题的答案,为什么教师却这样回答呢?正确解决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并非是一种简单的要教师“让出”或“放弃”多少权利的行为,作为教者,一方面应始终热情饱满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去,另一方面又应始终保持冷静与理性,适时对学生的理解与回答作出引导、点拨、矫正。如果教师能具备这样一种课堂教学机智,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会表现出一种柔和与弹性,促使整个教学过程保持一种融洽与民主的和谐氛围。所以说,“多元”不等于“无元”,“尊重”不等于“盲从”。误区二:
3、重形式,轻结果目标层次浅,为热闹而讨论,无深入、实质性的内容,只单纯为了探究而探究。有的教师认为提问多、讨论多就是实施高效课堂改革了,于是非常浅显的问题也让学生讨论,且讨论的要求简单、草率。在一节思品课上,我听到任课老师安排学生小组讨论 30 秒,30 秒钟的讨论能达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呢?还有的教师课堂上喜欢面向全体学生提问题,让学生齐声回答“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问题,整节课教师提了十多个是非判断问题,看起来气氛热烈,学生回答得也没错,但没有一个问题是学生主动提出来的,教师都包办了,直接导致基础知识教学的目标无法实现。评价时只注意了过程评价而忽视了终结性目标评价。如一节思品公开课上,
4、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老师说:“回答得真好,表扬他。”学生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位学生又回答了一个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但却忽视了后面的学生基础训练、拓展性训练及评价。误区三:对合作学习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错把简单的分组学习当作小组合作。听过很多老师的公开课,发现授课教师都很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上课时分小组坐一起,或者授课教师安排学生小组讨论。然而细细观察,也发现有的课小组学习形同虚设。比如一节课里,小组的合作仅限于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谈论一番,仅此而已。而且有的问题讨论是没有必要的,把本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我在听一位教师上八年级人生难免有挫
5、折时,该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在学习、生活或其他方面是否经历过印象深刻的挫折?当时的心情如何?然后,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我当时就有疑问:这一问题是否必须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予以解决呢?一下课了,合作小组也就不存在了。可以这样说,这些小组讨论只是课堂教学的点缀,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模式的继续。错把小组“自流”学习当小组“自主”合作,即不该让学生自学的内容也安排学生去“死啃”,该讲的也不讲,或讲不透,结果出现很多“漏洞”,也没有及时引导纠正。例如有的教师执教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第一框题竞争与合作,没有启发学生通过事例总结、通过情景体验合作的重要性,而是一味让学生展示、列举一些生活中体现合作重要性的词句,课堂气氛确实活跃,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了,但没有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检查、重难点的突破,结果根本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只是表面热闹,然而事倍功半。高效课堂的实施当然有很大的挑战性,问题颇多,操作颇难。本人所认识的仅是课程改革领域中很小的一方面。为了今后的不断进步,实验进行到一定的程度就应该进行反思。我们相信,高效课堂会与时俱进,经过广大思品教师的努力探索,一定会找出一条路子,让我们的学生轻快地走在高效课堂改革的大道上,让思想品德课成为一门具有魅力的学科。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