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变学习方式,享受学习乐趣新课程强调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由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历史课程目标框架,而要真正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则有赖于学习方式的转变。那么如何转变学习方式呢?第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要求学生有学习的动机。因此,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开展自主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例如在学习九年级历史上册第 20 课时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情景:1914 年 6 月 28 日,一个叫普林西普的塞尔维亚青年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引发了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2、。为什么这一刺杀事件引发了那场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一问题情景的设置,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征。因此问题一提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被激发出来,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其次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机会,才能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 1 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探讨“筹建新中国”这一问题时,该课的“材料阅读”介绍了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讲话的部分内容并设计了如下问题:想一想,为什么毛泽东在这里要非常鲜明地强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的民族从此站起来了?学生带着这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回顾中国近代史上的相关内容展开讨论。
3、这样在自主学习中,不但可以使学生重温了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而且还使他们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在思维的碰撞中呈现和升华。再次,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认知活动中去,才能学得生动活泼。例如七年级上册第 2 课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比一比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有哪些不同?学生可以亲手体验制作石器,可以把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的图片进行对比,并依据生活经验很容易找出它们的不同点,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自主学习之中。第二,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强调“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有利于学生在合作中逐渐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协调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合作精神与合作意识,学会欣赏与尊重他人
4、。在学习七年级上册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一课时,要求学生说出退避三舍、远交近攻、朝秦暮楚、纵横捭阖等成语的来历,查找围魏救赵、图穷匕见、完璧归赵、孙庞斗智等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解决这一问题就可以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一个历史成语、成语故事收集材料,明确每一小组的任务。小组内进行角色分工,明确职责,组长引导小组活动。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达到了“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的目的。第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自主探究学习最根本的特点是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目标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
5、发展。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 4 课破解彩陶之谜一课时,教材提供了人形陶罐、小口尖底瓶、舞蹈纹形陶盆、人面鱼纹彩陶盆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片。学生在仔细观察这些彩陶的造型、颜色和图案后,就会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这只汲水用的小口尖底瓶为什么做成这个样子?如果用这个瓶子去河里汲水会出现什么奇妙的现象?人面鱼纹彩陶盆为什么要刻上这些神秘的图案?你能破解彩陶之谜吗?这写巧妙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认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立即着手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进行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把自己的疑问和想法整理成文字,然后进行课堂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最终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细致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到了自主探究中自由与合作的乐趣,逐渐形成勇于探究、敢于实践的个性品质和独立探究的能力。教师通过激励性的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从而形成一种自我激励、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态度。总之,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弘扬了学生的主体性,满足了学生自主探究的需要,提升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