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二历史上学期寒假作业1 古代政治制度与官员选拔(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85642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二历史上学期寒假作业1 古代政治制度与官员选拔(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二历史上学期寒假作业1 古代政治制度与官员选拔(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二历史上学期寒假作业1 古代政治制度与官员选拔(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二历史上学期寒假作业1 古代政治制度与官员选拔(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二历史上学期寒假作业1 古代政治制度与官员选拔(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二历史上学期寒假作业1 古代政治制度与官员选拔(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二历史上学期寒假作业1 古代政治制度与官员选拔(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二历史上学期寒假作业1 古代政治制度与官员选拔(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作业1古代政治制度与官员选拔1.国语记载,周定王时,单襄王途经陈国,看到道路不修,馆舍不整,于是预言陈国将要灭亡。左传记载,晋国道路馆舍失修,也曾受到郑国政治家子产的批评。由此可知当时( )A交通设施建设体现行政能力B道路馆舍普遍受到战争破坏C诸侯重视交通建设加强集权D争霸关键在于交通设施建设2.东汉末年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说明此时的选官制度( )A注重门第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B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C重才轻德的选拔依据弊端渐显D在执行过程中标准背离了初衷(一)选择题1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便成为权

2、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 )A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B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C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D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2汉武帝废诸郡监察御史后,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始置刺史一人。“刺”,检核问事之意,“史”为“御史”之意。这说明汉武帝时刺史( )A属于地方行政长官B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C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D威胁到君主专制的统治3从全球视角下审视,美国的独立战争之所以与众不同,不仅仅在于它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因为它创新性的制度建设,在历史上,小国易民主但力量弱,

3、大国力量强但易专制,而美国构建了一个既有力量又确保民主的新型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A开创政党政治的先河B取得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C建立了总统制共和制D确立了邦联制的国家结构4雅典十将军之一历史学家修普底德指出,伯里克利“能够尊重人民的自由,同时又能够控制民众。是他领导他们,而不是他们领导他。但信里克利的继承人竞相采取笼络群众的手段,结果使他们丧失了对公众事务的实际领导权,引起许多错误。可见,修昔底德认为( )A雅典民主制在本质上是专制制度B领导人的政治素养影响民主质量C民众善于分辨领导人的贤明与否D全体公民参政无法达成政治正义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责任内阁制,要求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

4、法律及命令:但同时又规定“国务员铺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将内阁置于总统的行政权控制之下。从中可以看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规划的政体存有一定缺陷B照搬了美国三权分立体制C确立总统的权力中心地位D防范了袁世凯的专制独裁6申纪兰是唯一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荣获2019年“共和国勋章”。关于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她的回忆有误的是( )A经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成为全国人大代表B1953年赴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由此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7公元前361年商鞅人秦,曾多次求见秦孝公。前两次求见时,商鞅大谈“帝道”“王道治国理论,孝公对他所言无兴趣;第三、

5、四次,商鞅“说公以霸道,君臣投机,“语数日不厌”。孝公对商鞅所言态度转变是因为( )A“帝道”主张仁义治天下不切实际B“王道”主张无为而治难以见成效C“霸道”学说是当时主流正统思想D“霸道”符合秦对时代挑战的回应81911年5月,清政府出台了一个皇族占多数的内阁,人称“皇族内阁”,预备立宪的骗局终于破产,立宪派的政治理想化为泡影,许多立宪派成员对清政府彻底失望。这一事态( )A促进了维新改良思想的传播B推动了同盟会转向武装起义C使立宪派成员淡出历史舞台D有利于为武昌起义造势9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垄断了官吏的选拔权,所谓“高门华阅,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这一局面得到初步改变是由

6、于( )A郡县制的实行B刺史制度的推行C科举制的创立D三省六部制的建立10下列选官制度的标准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世官制(夏商周)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宋)( )A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C血缘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D血缘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11在英国,常务次官是各部的永久性的常务副部长,不受政府更替的影响,英国前首相张伯伦总是对常务次官们说:“你们没有我们也能办事,而我们没有你们则不能做任何事情。”这一传统( )A践行了三权分立的思想B表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体现文官系统的独立性D带有浓厚民主共和色彩12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

7、国文官法。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所占比例一开始只占10%,1930年占80%,1970年达到85%,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 )A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工作效率B缓和了美国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C保证了政府公共行政的稳定性D有效加强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13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主持文官考选,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选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这一改革( )A有利于政治运行的稳定B推动了

8、责任内阁制形成C削弱并杜绝了政府腐败D完善了英国的政党制度14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官制度规定,简任官无须考试,也无法通过考试得到任官资格,荐任和委任官员分别可以通过高等和普通文官考试取得任职资格,而即便是级别较低的荐任和委任文官,文官考试及格也仅是众多任用资格中的一项而已。与民国初期相比,这一规定反映出( )A文官考试与选拔功能难以实现B政府因文官缺失导致决策失误C文官考试与任用的开放性降低D政治环境影响文官制度的实施1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形成过程中,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

9、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据此可知( )A政府管干部是我国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B已经实现干部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C公务员属于国家事业编制,应依法履行公职D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二)材料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代察举制实行考试与推荐相结合,既有“以德取人”因素,也有“以能取人”“以文取人”因素,汉代吏治颇为后人称道,许多循吏良守、名公巨卿皆出察举一途,这并不是偶然 。 一一阁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 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

10、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三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服,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实行公开党争考试录用制,将考试科目分为四类。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代察举制的特点。(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重要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创建对吏治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指出相比于中世纪,19世纪中期后英国官员选任的方式

11、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当前我国人才选拔的启示。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看到道路不修,馆舍不整,于是预言陈国将要灭亡晋国道路馆舍失修,也曾受到郑国政治家子产的批评”可知,当时把交通设施建设与国家治理和政权稳固联系起来,交通设施建设的情况反映国家治理的水平,故选A项;材料中并未涉及道路馆舍失修的原因,且材料反映的道路馆舍失修的原因是国家治理能力不足,普遍受到战争破坏的说法属于绝对化,排除B项;春秋时期诸侯国尚未确立集权体制,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将交通设施建设与国家治理水平相联系,无法体现交通设施建设对争霸的影响,且争霸的关

12、键是国家实力,排除D项。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举秀才举孝廉”可知,选官制度为察举制,又根据材料“不知书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可知,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实际选官中出现与其品德不符的官员,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察举制,注重门第是九品中正制,排除A项;察举制在选拔官员上曾起到过作用,只是在东汉末年弊端暴露,排除B项;察举制选官标准是品德,排除C项。1【答案】D【解析】由材料“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可知,士大夫在权力交接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体现了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故选D;宋代实行的仍是君主专制,不存在集体统治的说

13、法,排除A;舆论监督的作用是比较有限的,并不能起到有效防止的作用,排除B;士大夫不等于丞相,故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2【答案】B【解析】根据“检核问事之意,史为御史之意”可得出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排除C;刺史不是地方行政长官,排除A;刺史加强了中央集权,并不会威胁君主专制,排除D。3【答案】C【解析】材料突出如何在一个大国建立了共和体制的历史难题,1787年宪法确立的总统制共和制,中央和地方的分权,司法立法行政之间的分权制衡,是美国重要的制度创新,C正确;政党政治并非美国开创,A错误;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只是北美独立和制度创新的前提,B错误;D只是促进了中央与地方分权

14、问题,对材料的概括不全,错误。4【答案】B【解析】修昔底德认为伯利克里的成功得益于他领到了公民,而其继承者的失败在于公民左右了伯利克里的继承者,这说明领导人的政治素养影响民主质量,B正确;雅典的民主制本质是直接民主,而非专制,排除A;修昔底德强调的是领导者本身的能力而非民众的辨别力,排除C;D表述绝对,排除。5【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主要是为了限制总统的权力,但是又规定“国务员铺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将内阁置于总统的行政权控制之下,反映的是规划的政体存在一定的缺陷,A正确;B错在照搬,且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体制,排除;C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

15、A。6【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54年在北京召开,所以B说法有误,符合题意,故选B;申纪兰是经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成为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次会议上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C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7【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以“霸道”打动秦存公,使其态度发生重大转变,是因为法家的“霸道”学说有利于富国强兵,符合秦对时代挑战的回应,D项正确;“帝道”主张不切实际不是秦孝公欣赏商鞅,态度转变的原因,A项错误;“王道”是孟子的主张,强调的是民本与仁政,不是无为而治,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

16、霸道”学说还不是主流正统思想,C项错误。8【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导演了预备立宪的骗局,宣布立宪派的君主立宪制愿望破产,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反清运动的高涨,有利于为武昌起义造势,故选D;皇族内阁的出现,说明维新改良、君主立宪的道理行不通,故排除A;早在1905年同盟会成立伊始就确立了武装起义的革命方式,故排除B;材料只说明了立宪派愿望破产,而不能说明立宪派成员淡出历史舞台,故排除C。9【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打破魏晋南北朝以来世家大族垄断了官吏的选拔权局面的是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创立,C项正确;郡县制的实行与选官制度的突破不符,A项错误;刺史制度是一种监察制度,B项不符合题意;三

17、省六部制的建立与打破门阀对仕途的垄断无关,D项错误。10【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世官制(夏商周)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宋),分别是按血缘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为标准,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11【答案】C【解析】从“不受政府更替的影响”“你们没有我们也能办事,而我们没有你们则不能做任何事情”可知体现文官系统的独立性,故选C项;其余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D。12【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且不受党派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占据美国政府的绝大部分,这种做法有利于使政府行政避免受到

18、政党政治的影响,保证公共行政的稳定性,故C项正确;“两官分途”主要是为了保证公共行政的稳定性,并未直接影响行政效率,排除A项;“两官分途”并不能消除党派之间的利益矛盾,排除B项;“两官分途”与加强联邦政府行政权力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C。13【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经改革的英国文官“独立于党派之外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益性经济活动”,有利于英国政治运行的稳定,故A正确;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721年,排除B;英国文官制度不能杜绝英国政府的腐败,排除C;英国文官独立于党派之外,并非党派制度,排除D。14【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看出

19、,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与民国初期文官制度相比,“文官考试及格也仅是众多任用资格中的一项而已”,与孙中山的官员选拔应以考试制度为主的思想不符,开放性要小很多,故C项正确;文官考试开放性降低,并非选拔功能难以实现,故A项错误;文官考试与任用相脱节,导致文官录取人数少,但并未体现决策失误,故B项错误;D项属于两者的相同点,排除。15【答案】D【解析】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这意味着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D正确;国共产党干部管理的根本原则是党管干部原则,排除A;我国干部管理制度尚未完善,不能认

20、为已经实现了干部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排除B;公务员属于国家行政编制,排除C。16 【答案】(1)特点:考试与推荐相结合;德才并举。(2)制度: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等。(3)变化:通过公开考试录用。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4)启示:如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则国兴,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国衰。我们应树立科学正确的人才观,尊重知识和人才。【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 汉代察举制实行考试与推荐相结合”可归纳出试与推荐相结合;根据材料“以德取人”“以能取人”可归纳出德才并举。(2)制度:根据材料“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可归纳出是科举制。影响:根据材料“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和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等。(3)变化:根据材料“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实行公开党争考试录用制”可归纳出通过公开考试录用。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工业革命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4)启示: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如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则国兴,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国衰。我们应树立科学正确的人才观,尊重知识和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