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504.50KB ,
资源ID:1085456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8545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1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含解析)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1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1、课时质量评价(十一)(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20潍坊模拟)对“公车上书”的描述,过去人们利用的基本史料是康有为的我史,即事件当事人的说法,康有为对整个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与结局的描述,栩栩如生,后人往往信之为确论,对此,也不乏研究者提出质疑,但并没有得到学界的广泛采用。下列关于康有为对“公车上书”的描述理解正确的是()A主观色彩浓厚,可信度较低B孤证不立,应用多类型史料进行互证C质疑未被广泛采用,说明康有为的描述真实可靠D作为第一手史料,应为事件的真实再现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康有为作为“公车上书”的参与者,其对事件的描述是“当事人的说法”,缺少其他的记述印证,“

2、孤证不立”,因此应该采用多类型的史料进行互证,故B项正确;康有为对“公车上书”事件的记载是当事人的记载,有一定可信度,故A项错误;质疑未被广泛采用是因为其缺少充分的史料实证,不能据此说明康有为的描述真实可靠,故C项错误;康有为的记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不一定是事件的真实再现,故D项错误。2(2020威海二模)关于康有为密谋捕杀西太后,光绪帝是否知情的问题,有多种记载。袁世凯在他的戊戌日记中称光绪皇帝完全不知情;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记载,9月20日袁世凯“请训”时,光绪帝曾赐以“硃笔密谕”。这表明()A文献史料往往带有主观性B阶级属性决定史料价值大小C同一事件具有不同的理解D日记比二手史料更具真实性

3、A解析:袁世凯在戊戌日记中称光绪皇帝完全不知康有为密谋捕杀西太后,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记载光绪帝曾赐袁世凯以“硃笔密谕”,这表明两人对同一事件的记载都带有明显的偏向性,即文献史料往往带有主观性,故选A项;阶级属性不可能决定史料价值大小,排除B项;“同一事件具有不同的理解”是材料的现象,不是反映的本质,排除C项;日记未必比二手史料更具真实性,排除D项。3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在此期间他深受卢梭理论的影响,抛弃了维新派的“保皇”立场,倡导“革命排满”;1903年2月梁启超赴美国游历,经过观察思考,他全面吸收了伯伦知理的国家主权学说,决然抛弃“革命共和”主张,转而提倡“开明专制”论。这反映了(

4、)A梁启超的政治立场游离不定B中国先进分子为救国不懈探索C西方思潮影响中国政治走向D“民族国家”观念已深入人心B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根据国内形势的变化和社会政治思潮变化迅速,梁启超经过观察思考调整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不是立场游离不定,A项排除;梁启超的主张不代表中国政治走向,C项错误;D项“民族国家”观念已深入人心的说法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排除。418951898年维新派在全国共设立学堂19所,他们不再要求青年学子潜心训诂词章,而是引进西方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倡导学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思想。据此可知,维新派()A开创西式教育先河

5、B促成教育形成完整体系C注重培养技术人才D教育理念符合时代潮流D解析:由维新派“引进西方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倡导学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思想”可知,维新派不再局限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这符合19世纪末的时代潮流,故选D项;“开创西式教育先河”的是洋务运动,排除A项;“形成完整体系”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洋务运动注重培养技术人才,排除C项。5严复原强:“中国知西法之当师,不自甲午败衄之后始也。海禁大开以还,所兴发者亦不少矣。译署,一也;同文馆,二也;船政,三也拉杂数之,盖不止一二十事。此中大半,皆西洋以富以强之基,而自吾人行之,则淮橘为枳,若存若亡,不能实收其效者。”据此

6、,严复的主旨是()A肯定了师夷长技的成就B阐释了富国强兵的内容C否定了学习器物的价值D强调了政治变革的必然D解析:由“此中大半,皆西洋以富以强之基,而自吾人行之,则淮橘为枳,若存若亡,不能实收其效者”可知,严复认为仅仅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能收到效果,还要进行政治变革,强调政治变革的必然,故选D项;材料说明仅仅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能收到效果,并不是对师夷长技的成就的肯定,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说明仅仅学习西方的器物是不够的,而不是否定学习器物的价值,排除C项。6(2021廊坊模拟)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南省中国“东南互保”,南省初指刘坤一、 张之洞管辖的五省,不久浙江、福建相继参加,

7、后李鸿章声明自保两广,断不尊奉慈禧对列强的宣战诏书。四川、陕西、河南督抚也同意刘坤一、张之洞的主张,互保的区域实际包括了十三省。地方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这表明()A地为督抚认清了清政府本质B清政府统治实际上土崩瓦解C部分督抚反对朝廷的基本政策D清政府中央权威的极大下降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面对列强侵略,慈禧发布对列强的宣战诏书,但在“东南互保”中,地方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这是中央集权严重削弱的体现,故D项正确;地方与中央其本质都是一样的,排除A项;B项是在武昌起义后,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清政府中央权威的极大下降,并没有体现部分督抚反对朝廷的基本政策,排除C项。7“这一运动强大的社

8、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这一运动()A以推翻清王朝为目标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C促使清政府土崩瓦解D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基础B解析:由材料“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可知,这场运动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给列强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故选B项;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排除A项;辛亥革命使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排除C项;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排除D项。8

9、(2020江苏模拟)下图为近代某一侵华战争路线图(箭头代表侵略军进攻方向)。与这场战争有关的正确说法是()A使中国开始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C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要求发生根本转变D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D解析:图中侵略军从天津沿海登陆,攻入北京,由此判断这场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故选D项;1842年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标志着列强经济侵略方式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排除C项

10、。9辛丑条约签订后,各地督抚接连致电军机处,商讨中央能否对地方筹款予以折扣,减轻地方负担。清政府先是允诺督抚所提建议,随后又否定地方提议的减免方案。地方未能实现减免诉求,这反映出()A地方势力依然受中央掌控B中央集权受到严重挑战C清末新政未取得明显效果D财政危机困扰地方政府A解析:据材料“清政府先是允诺督抚所提建议,随后又否定地方提议的减免方案。地方未能实现减免诉求”可知,地方仍然受制于中央,故选A项;据材料“地方未能实现减免诉求”可知,中央权力大于地方,排除B项;清末新政此时还未开始,排除C项;“财政危机困扰地方政府”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10(2020青岛二模)下图为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海

11、外史料看庚子事变中的一幅漫画,这反映了()A帝国主义列强合谋“门户开放”B列强既合谋出兵又各谋私利C帝国主义列强合谋征服中国D列强扶植清政府作为代理人B解析:漫画中的“一起拉”反映的是列强合谋出兵,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但是不要比其他人用力”,说明列强又各怀鬼胎,各谋私利,故答案为B项。“门户开放”是美国提出的对华政策,材料没有反映,排除A项;帝国主义列强在合谋的同时又各谋私利,C项对漫画信息反映不全面,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二、非选择题11(2020临沂一模)对于义和团运动,陈独秀在不同时期的评价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陈独秀认为,产生义和团这个怪物,原因在于:第一

12、、道教;第二、佛教;第三、孔教;第四、以儒释道为精神的中国戏剧;第五、“仇视新学妄自尊大的守旧党”。由这五个原因,“造成了义和拳(团)大乱;以义和拳(团)大乱,造成了一块国耻的克林德碑”“照上列的事实看起来,现在中国制造义和拳(团)的原因,较庚子以前,并未丝毫减少,将来的结果,可想而知。我国民要想除去现在及将来国耻的纪念碑,必须要叫义和拳(团)不再发生;要想义和拳(团)不再发生,非将制造义和拳(团)的种种原因完全消灭不可”。摘编自新青年材料二他们只看见义和团排外,看不见义和团排外所发生之原因鸦片战争以来全中国所受外国军队、外交官、教士之欺压的血腥与怨气!他们只看见义和团杀死德公使及日本书记官,

13、看不见英人将广东总督叶名琛捉到印度害死,并装入玻璃器内游行示众!他们只看见义和团损害了一些外人的生命财产,看不见帝国主义军事的商业的侵略损害了中国人无数生命财产!他们只看见义和团杀人放火的凶暴,看不见帝国主义者强卖鸦片烟、焚毁圆明园、强占胶州湾等更大的凶暴!义和团诚然不免顽旧迷信而且野蛮,然而全世界(中国当然也在其内)都还在顽旧迷信野蛮的状态中,何能独责义和团,更何能独责含有民族反抗运动意义的义和团!摘编自陈独秀我们对于义和团两个错误的观念(1924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此时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并分析原因。

14、解析:(1)依据材料“陈独秀认为,产生义和团这个怪物”“我国民要想除去现在及将来国耻的纪念碑非将制造义和拳(团)的种种原因完全消灭不可”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是片面的,没有全面体现义和团运动的原因和影响,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同时义和团运动在表现其明显的局限性时,也产生了较大积极影响。(2)第一小问,由材料“他们只看见义和团排外,看不见义和团排外所发生之原因”“他们只看见义和团损害了一些外人的生命财产,看不见帝国主义军事的商业的侵略损害了中国人无数生命财产”可以看出,陈独秀此时的认识是比较客观的。第二小问,结合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答案:(1)

15、认识:陈独秀认为义和团是封建传统文化的产物,义和团运动是造成中国困难的原因,没有认识到义和团运动反对外来侵略的作用。对帝国主义侵略与义和团出现的认识因果倒置,忽略了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这一重要的外部原因。1918年,正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否定义和团运动实质是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弘扬西方文化,改变国民愚昧落后思想。(2)认识:比较全面地认识义和团运动,不否认义和团运动具有排外、野蛮迷信的同时,更侧重赞扬义和团运动具有的民族抗争精神。原因:1924年国共合作实现,“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革命任务,需要义和团反帝爱国精神的鼓舞。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00年6月,清政府向十

16、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等和各参战国达成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称“东南互保”。该事件是清末各地官方实力派汉族人物首次公然聚众反抗满人朝廷。“东南互保”是中国近代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对这一历史事件,可谓众说纷纭。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较多地认为它是“一幕丑剧”,是“对帝国主义妥协投降”的“卖国罪证”;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人对其积极性和合理性才有了初步认识,也提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观点。如“东南互保”是“张之洞等地方大吏对西太后及其顽固派盲目排外政策的抵制”“是以保全清室统治而又不得罪帝

17、国主义为前提的”“是一种妥协苟安的曲线自救之策,是一种均势思想指导下的以夷制夷政策”。它“具有维护国家大局的深层含义”。“东南互保”是在长江流域面临列强侵略之际,为“保守疆土”所做的一种努力,并通过条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侵略,等等。摘编自李鹏军、张俊东南互保新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南互保”的认识,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解析:首先提出认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南互保”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影响,因此谈认识可着重其积极一面或消极一面,或者两者兼谈。其次说明理由,其积极一面,根据材料“对西太后及其顽固派盲目派排外政策的抵制”“具有维

18、护国家大局的深层含义”“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侵略”等信息从抵制盲目排外、维护国家大局、抵制外来侵害等方面来分析;其消极一面,根据材料“对帝国主义妥协投降”并结合所学从破坏中央集权、向帝国主义妥协投降等方面来谈;两者兼谈,综合积极性和消极性即可。最后进行总结,升华认识。注意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认识:“东南互保”是一幕丑剧,应该否定。理由:“东南互保”是在清政府对外宣战后,公开反抗朝廷决议,破坏中央集权体制,为之后的地方割据、混乱首开先例,留下隐患。“东南互保”是在列强对华发动军事侵略的背景下,地方大员不顾整体战局、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与列强互签和约,是向帝国主义侵略投降的卖国行为。示例二认识:“东南互保”有其积极性和合理性,应该肯定。理由:清政府向十一国宣战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盲目排外的错误决策,势必引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此情势下,“东南互保”是对中央错误决策的有力抵制。这有利于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缓和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战争范围、抵制外来侵略的作用。因此,“东南互保”是一种曲线自救之策,具有维护国家大局的深层含义,具有积极性和合理性。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