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37课 童年的发现 同步试题1把词语补充完整。 随( )所( ) 绞尽( )( ) 不怀( )( ) 一( )正(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迷恋( ) 妨碍( )3按要求改写句子。 1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人的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缩句) _ 2“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老师解释说。(改为间接叙述)_4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高年级,离我们是那样遥远,而飞行却仍在(连续 继续)。和老师的一场谈话,只不过更加(激发 激励)了我的想象力。我(希望 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我们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自己给自己
2、提了个问题,“为什么不是八个月?不是十个月?偏偏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地上的距离很远很远,在地图上画出来只不过几厘米。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小鱼,大概经过了一百万年。现在,这一百万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一百万年,这又是一个月。这样(推算 计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我的发现竟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 三年以后,我升入了高年级。有一次上生物课,年轻的女教师一本正经板着面孔讲达尔文,讲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按照达尔文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人的历
3、史发展的每个阶段。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可是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就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轻盈( ) 遥远( ) 简单( ) 安静( )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一本正经_ (2)情不自禁_ 4“我”的发现是什么?用直线在文中画出来。 5听了生物老师的课,“我”为什么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_5_ 你也许见过刺绣姑娘手中的绣花针,但一定没见过两头尖、针鼻子在中间的双刃绣花针吧!它是第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青少年发明金奖获得者湖北省武汉市义烈巷小学三年级学生王帆发明的。 暑假
4、,王帆回到湖南老家。他看到姑姑正在专心绣花,一根细细的绣花针随着灵巧的手在绣布上穿来穿去,可每绣一针都得把绣料翻过来覆过去。这( )麻烦,( )绣花的进度也慢。爱动脑子的王帆想,能不能不用翻面也可以绣花呢?他试着用多种方法,可是都没有成功。 一天,他与同伴去看电影,当银幕上出现渔民用梭子织渔网的镜头时,他马上lin xing_到了绣花针,bng f_出发明的火花。回到家中,他试着把两根绣花针的针鼻子各去掉一半,然后将两个半截针鼻子的绣花针焊在一起,这样就成了个像梭子似的两头尖、中间有孔的绣花针。他一试,还真管用。用这种双刃绣花针绣花,就再也不用把绣料fn li f q_了,绣花的速度当然快多了
5、。 王帆同学的这个小发明( )看似简单,制作也容易,( )多少年来就是没有人去想,没有人去做。难能可贵的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却敢于想象,敢于chung xn_,敢于以非常规的思维成功地改变了很多成年人没有改变或想改变却没有去动手改变的传统绣花针。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灵巧( ) 成功( ) 容易( ) 3在文中的括号中填上两组合适的关联词语。 4用直线画出王帆同学发明制作双刃绣花针的句子。 5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参考答案1随(心)所(欲) 绞尽(脑)(汁) 不怀(好)(意) 一(本)正(经)【解析】2依恋 阻碍【解析】31.胎儿再现了阶段。 2
6、.老师告诉我们,梦里飞行,说明我们是在长身体。【解析】41. 连续 激励 希望 计算 2.笨重 邻近 复杂 热闹 3.(1)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2)形容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4.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小鱼,大概经过了一百万年。现在,这一百万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一百万年,这又是一个月。这样(推算 计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5.因为“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与老师讲的达尔文的观点一样。【解析】51.联想 迸发 翻来覆去 创新 2.笨拙 失败 困难 3.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4.回到家中,他试着把两根绣花针的针鼻子各去掉一半,然后将两个半截针鼻子的绣花针焊在一起,这样就成了个像梭子似的两头尖、中间有孔的绣花针。 5.敢于创新的王帆(答案不唯一)【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