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85060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7页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 .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设计10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材概述别了,“不列颠尼亚”写的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者并没有浓墨重彩加以渲染,仅仅是按照时间线索,写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的港督旗帜降落,写最后一位港督彭定康凄然从香港离开,从而来表明香港正式回归大陆,字里行间洋溢着香港回归祖国的自豪感。学习本文,让学生在了解新闻体裁的基础上,培养民族自豪感。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本文的标题很有特色,对标题的分析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所以要组织学生认真分析文章的标题。作者在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对历史的回顾,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在学习本文时,让学生在充分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列出文中的现实场景和

2、背景材料加以分析。(作者,郑敏玲,福建厦门双十中学,福建省语文骨干教师,福建省优秀青年教师。本设计为获奖作品。)1知识目标:(1)了解特写新闻的特点。(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思考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2能力目标:(1)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2)学习新闻写作。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来源:学科网ZXXK1欣赏特写新闻的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2学习特写新闻的表达技巧,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速读、品读、感悟、讨论。1课时一、导语设计(播放1997年7月1日,中英政府关于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电视实况录像)1997年

3、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仅据香港布政司办公室交接仪式统筹处统计,截至1997年5月8日,全球有778家传媒、8 423人登记采访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的数位记者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作为

4、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很受读者欢迎,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二、研习课文1学生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注意新闻播音的特点,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读音。2文章的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中心,新闻标题更是如此。思考这篇新闻标题的用意所在。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不列颠尼亚”号在中国人的目光中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

5、,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终被洗雪。标题一语双关,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同时,此刻所传递的情绪又是复杂和深沉的。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了无痕迹。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学生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标题,以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别了”,委婉的口气中略带一丝嘲讽,借以表达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主谓倒装,更能表达情感。这个标题不仅揭示了事件的主题,而且新颖别致,寓意深刻。3快速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新闻的结构特征,理清思路。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导语(第1段)。它

6、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港,这标志着长达156年的英国统治的结束。导语部分有三个重点,一个是点题,点明了英国国旗降落后,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将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回国,“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就赋予了“不列颠尼亚”号以象征意义;二是揭示全文主旨,在香港飘扬了156年的英国米字旗即将降下,香港即将回归;三是导语突出时间概念,为新闻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奠定了基础。主体(第211段),可分四层,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第一层(第24段):下午4时30分,港督府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港督府告别仪式是英国告别仪式的序幕

7、。地点: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时间:4时30分,降旗。4时40分,港督彭定康离开港督府。第二层(第57段):晚6时15分,添马舰东面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添马舰东面的告别仪式,象征着英国长达156年统治的结束。时间:晚6时15分,仪式开始。7时45分,降旗。第三层(第89段):0时左右,交接仪式(降旗与升旗)。中英香港交接仪式是整个仪式的高潮。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时间: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和7月1日的第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与此同时,添马舰东广场升起五星红旗,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香港防务。第四层(第1011段):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总督彭定康

8、登上“不列颠尼亚”号。小结: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将事件的始末说清楚,通过对四个特定场景的描述,这篇新闻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三次降旗与一次升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主体部分共有10段,其中有8段,都是作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的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但都有着历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突出仪式本身的涵义。另

9、外还有两段,一个是第四段,交代了有关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一个是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看到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4认真品读文本,思考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1)“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能否将句中加点的词语互换位置?为什么?在这则新闻稿中,为什么要插入一段关于港督府的叙述?如何理解画横线的句子?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不能互换。因为不

10、符合事物发展的正常顺序。港督府经过历任港督完善,是英国统治的象征,是英政权在港的标志。港督府是英统治的象征,港督的离去,人去楼空,意味着英国统治的结束。“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等描述性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港督府的外观。通过对港督府的描述,告诉世人,经过中国人民长期的艰苦努力与漫长的等待,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随着末任港督彭定康的离去,中国人民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永远地成为过去。“陈迹”二字写尽了香港回归后,中国人民一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地成为过去了。“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不仅见证了那段历史,时时警醒国人,而且演绎了今天国家的尊严,彰显了民族的复兴。(2)为什么说英

11、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日落仪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湾中的“不列颠尼亚”号,一是“紫荆花图案”。作为英国告别仪式的背景,它们标志着英国对香港156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对于在驻港英军总部附近举行的告别仪式,作者也只是提了一句,但作者随后捕捉到了一个典型的镜头:“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

12、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刻内涵。(3)体味新闻的最后一段“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为什么把时间精确计算到“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如何理解“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香港离开祖国母亲的怀抱整整156年5个月零4天!这是一段让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漫长的历史,回荡着百年巨变的沧桑感叹。对于中国人

13、民来说,英国在香港进行的殖民统治的这段历史是不应该被忘记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人民经过漫长的期待,终于迎来了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的这一天。作者心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却是通过精确记下英国统治的时间来表现,语言非常含蓄,很有分寸。“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明着是写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暗写英国的殖民统治结束,点明题意。英国当年从海上入侵,得以在香港殖民统治达一个半世纪,而如今中国国力的强大,领导者的努力,终结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语言庄重而含蓄,

14、平实却具有出色的表现力,含义深刻,没有讽刺,没有痛骂,也没有欢呼,既客观地再现了这一历史盛况,又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后的欣喜之情。“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体现出新闻工作者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5体味特写新闻的表达技巧。(1)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在这方面堪称典范,说说课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现实场景和历史事实的交叉是本文的

15、一大特色。现实的场景是新闻的主要内容,是新闻的纲;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在写港督府告别仪式中,引进对港督府历史的追述:“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在写广场告别仪式时,插入156年前一个英国舰长占领港岛,升起英国米字旗的背景材料,与今天一个英国士兵在这里降下米字旗对比,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

16、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这些背景材料就像电影中的回放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很强,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有不再来的意味。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历史跨度极大,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2)新闻用事实说话,作者的情感应自然流露于真实细节的选择中。适当地运用细节可以使新闻事实“活”起来,使报道具有现场感和感染力。说说细节在

17、别了,“不列颠尼亚”中的作用。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新闻写作要力求简约,含而不露,作者的情感要通过朴实的语言而不是浮华的形容词来实现。例如,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之一彭定康在“30日下午”这个特定的历史时刻,“在蒙蒙细雨中”,作为“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两个细节把英国对香港的管治已到了“日落余音”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纤毫毕现地见证了这一微妙的历史时刻,在含蓄的细节勾连中包含了很多言外之意,耐人寻味。再如“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

18、景”,这一细节的点染,进一步烘托出英国在香港的“日落”。之后便有了“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正是有了这些生动的细节,突出了见证历史、演绎尊严的主题,反映了中国人民扬眉吐气走向富强的豪情,使报道的思想内涵更为深刻。记者还特别注意到以色彩增强文章的“视觉效果”:黑色的“劳斯莱斯”、绿色的树丛、白色的总督府,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记者准确、客观地记录下历史性的一幕,始终以事实表达着丰富的情感。消息的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

19、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没有任何修饰性的语言,然而,就在这看似不动声色的描写中,却显现出语言的张力。全篇以港督告别式开头,在子夜易帜时高扬,又以“不列颠尼亚”离去收尾,起伏跌宕,制造出递进的节奏,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6把这篇特写新闻改写成一般新闻,你将省略哪些语言?体会一下这些语言的好处。参考答案:“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广场上灯光渐暗”“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生动、形象、可感。“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20、”,“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交代了告别的细节,事情的因果、始末交代得具体清楚。“在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气状况的实写,但两处用笔,写出过程,对仪式的气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面色凝重”,是对港督彭定康表情的描写,但在这里交代,对“告别”仪式的氛围起了点染的作用。7课堂小结: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善于捕捉香港主权回归、末任港督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里那一个个重大场面的一瞬间

21、;又像一位熟练的影视导演,巧妙地将一个个镜头组接起来,既准确生动又色彩明快地再现了这一历史时刻的真情实景,突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这篇新闻从客观的角度叙述了英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去的过程,表明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三维目标1了解新闻的特点。2品味文章语言,学习写作特点。3了解史实,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导语设计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0时,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

22、个华夏儿女也将永远铭记这一刻。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再次感受一下这一历史时刻。文本解读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新闻也叫消息,是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的报道,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是其基本特征。其种类分为动态消息、综合消息、典型消息、述评消息。其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消息的标题又分为主题、引题和副题三种。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它用简洁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

23、主题思想。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一般按照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其作用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结语是指新闻消息的结束语,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形式。按时间顺序列出英国殖民者在文中的活动。明确:4时30分,末任港督降旗仪式;4 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7时45分,降旗仪式;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24、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明确:文章虽短,但却写了三次降旗。第一次写降旗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来,这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第二次降旗,在平时这次降旗是很平常的,但这一次降旗意义非常大,因为这面旗帜的降下,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第三次降旗是写0时左右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这次降旗,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也标志着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文章在写现实场景的同时,又相应地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请在文中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明确:现实的场景是

25、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时,就引入了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仪式,则令人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材料看上去并不杂乱无章,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用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厚重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2香港回归,没有哪个记者认识不到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意义,而这篇消息却独胜一筹,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它的新颖,从标题上可见一斑。读了本文,你觉得标题好在哪里?明确:标题有两层含义。从字面看,参加完交接

26、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而在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终被洗雪。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了无痕迹。3香港的回归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可以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选材来表现,本文是如何处理的?明确: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是多么激动,更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政治分析,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显得比较新颖。并且在简介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登上“不列颠尼亚”号回国这一系列事件的过程中,穿

27、插了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历史,这样就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1文中多处运用了恰当的对比,请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1)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明确:运用对比,强调了这次降旗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象征着英国殖民者在香港统治的终结。(2)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明确:“不列颠尼亚”号和巨幅紫荆花图案形成鲜明对比,说明英国在香港的统治即将结束,而作为特别行政区象征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香港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明确:大英帝国从海上乘船登

28、陆香港,开始了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1997年7月1日凌晨,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国官员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了香港,消失在南海的茫茫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2短新闻力求简短,但本新闻在有些地方却用了“闲笔”,如第4段,作者竟在百忙之中用了较多的笔墨介绍港督府,这样写有何作用呢?明确:首先,在结构上给读者一个缓冲空间,因为彭定康告别并离开港督府是4时40分,此时距告别仪式6时15分尚有1小时35分,这样可以自然地由一个场景过渡到另一个场景。其次,在思想内容上,以总督府的沧桑变迁来暗示香港的百年变迁,是

29、中国日益强大的另一体现。学生读课文,标注主要信息,然后分组交流、讨论,制订答案,每组一至二人发言,其他学生评价,最后师生共同探讨明确。课堂小结本文重温了香港回归那一刻的激动与自豪。这不仅仅是因为事件本身的特殊性,也是与本文的艺术再现分不开的。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本文新颖别致,匠心独运。作者没有直接写仪式现场的庄严,而是选择了末代港督和“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一角度,耐人寻味,独辟蹊径,本文也应成为我们写作的典范。作业设计1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2根据新闻的特点,试着写一篇短新闻。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导语:“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主体:4时30分,末任港

30、督降旗仪式;4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7时45分,降旗仪式;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来源:学+科+网背景:港督府变迁。来源:Z|xx|k.Com结语: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材概述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写的是作者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参观的见闻和感受。二战虽然已过去多年了,但二战的血腥和残酷,仍然让人不堪回首,作者通过写奥斯维辛集中营中德军犯下的滔天罪行,从而警醒人们,不要因为现在的阳光明媚,就忘记了过去的残酷战争。文章先写布热金卡阳光明媚,然后集中笔墨写了集中营的各个部分,从而把奥斯维辛集中营地狱般的生活

31、再现给世人。教授此文,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珍惜和平生活,不要因为现在的和平幸福而忘记战争的残酷。本文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作者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让人读来压抑激愤,心中充满对死难者的同情、对法西斯的憎恨。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这些描写加以体会。本文的细节描写也很突出,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作者,陈成龙,福建省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特级教师,福建省语文学会副会长,论著丰富,曾获全国中语会圣陶杯一等奖、省教育厅授予的一等奖等多种奖项,本设计曾发表于语文建设上。)学习这篇文章要理解新闻

32、写作将情感蕴含于叙事之中的写法,学习课文正面叙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鉴赏中学习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鉴赏水平。在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上,提高思考层次;联系历史知识,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唤起对战争恶魔的憎恶,教育学生牢记历史教训,珍惜和平,珍惜幸福,抵制邪恶。1学习以乐景衬悲情的写法;2学习寓情于叙事之中的写法。一课时要求学生看奥斯维辛的简介和图片资料。(一)导入新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新事情。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还必须是有价值的事情。如1939年纳粹德国对邻国发动突然袭击,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在当时是新闻;1945年,法西斯德国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终于举起了双手,宣布无条件投降

33、,这在当时是新闻;2005年,德国总统克勒,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前,虔诚地代表德国政府向受害国和人民请罪,这在当时也是新闻。法西斯在奥斯维辛建造杀人魔窟,残酷杀害400万无辜者的罪行暴露于天下,引起世人的极大愤慨,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而且是重大的新闻。但13年后,当纽约时报记者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奥斯维辛似乎没有新闻发生。然而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

34、品。这是什么原因呢?(二)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老师在屏幕上出示需要掌握的词语:毛骨悚然(sng)和煦(x)废墟(x)不寒而栗(l)踉跄(ling qing) 祈祷(do) 呆滞(zh)(三)师生互动,理解课文1提问:文章题目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什么新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老师启发学生从三个方面回答:(1)“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说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2)“没有什么新闻”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

35、永志不忘。2老师再启发:在一个或许被人认为没有新闻的地方,作者却执着地去写,而且果真写出了大新闻,反映了“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惜和平”这样一个大主题,并获得了新闻界的大奖。那么这篇文章肯定有成功之处,你认为这成功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实例来分析。尽量启发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见解,如果学生一时打不开思路,教师可作如下指导:(1)屏幕放出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法西斯残暴屠杀妇女的图像,问:面对这种情景,善良的人们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学生自然会指出,应该怀着悲愤的心情。文中第2段即表达了这种感情。但除了与这种情景相吻合的悲情描写外,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却都写了欢乐的情景。这种乐景描写与悲情协调吗?明确:文

36、章写了布热金卡阳光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这是写实景。但作者觉得这种祥和之景出现在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是“一场噩梦”。这是以乐写悲,以乐衬悲。虽然今天的奥斯维辛早已是“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这是一幅欢乐的景象。但在作者和了解法西斯暴行的人眼里,这里曾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地方,是善良的蒙难地。眼前虽然是阳光明媚、欢乐祥和的景象,但是人们心头阴霾难除,总觉得在此地出现此景,是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使人更感毛骨悚然的。这是以乐写悲,更增其悲。(2)课文第14段写参观地下室:“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

37、,在自己胸前画十字。”第15段:“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此外,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描写,如他们“默默地迈着步子”“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等,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的篇幅写参观者的表现呢?明确:这是从参观者的角度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从侧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状况,从而衬托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文章从第7段开始,基本上把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与参观者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写,或在写实中渗透作者的感情,或在写集中营某一状况后,直接写参观者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参观者在受到震撼后的自然流露,这种感受从侧面反映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3)文章恰当

38、穿插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总体情况、地理位置和人口的介绍,这也是文章表现力强的一个重要原因。3引导学生理解文中较含蓄的句子。提问:同学们,文中有些比较含蓄的句子,如“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它们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加深对一些含蓄句子的理解)4教师总结。从1945年至1958年,这十三年间,奥斯维辛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从1958年到现在五十多年又过去了,奥斯维辛仍是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但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窒息室、女囚绝育室在警示着人们:为了明媚的阳光、儿童快乐的嬉闹,为了不再让人毛骨悚然,请不要忘记历史!同样,七十

39、多年过去了,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在静静地躺着,河北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仍然蜷伏着,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许多多的参观者,在那里,也没有什么新闻。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向我们发出呐喊:以史为鉴,建设我强盛中华!5布置作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于1960年荣获普利策新闻奖。假设你是普利策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需要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写一篇200300字的颁奖词,你怎么写?这是一篇鞭挞暴力与邪恶,呼唤和平与幸福的文章,文章寓情于叙事之中,有很强的震撼力。准确把握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至关重要。在导入阶段,关于什么是新闻的一段话中列举了四个事例,既扣紧了文章内容也为本课教

40、学定下了情感基调。结尾联系日寇侵华的滔天罪行,控诉法西斯灭绝人性的罪恶,呼唤和平与正义,强化了这种情感基调。只有营造好这种情感氛围,才能有助于学生进入文本,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其实在备课时我还想到了另一种导入法,即引用“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句话导入。采用这种方法导入,虽然会让学生对新闻的特点会有所理解,但很明显,它营造的情感氛围与本文的教学是不相宜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比较感人的文章,我觉得这篇文章分析应侧重于组织学生、引导学生对

41、全文情感分析,让学生从中感到震撼,并知道这篇文章为什么能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自然引出对标题的分析。并让学生课前合作去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加深对纳粹罪恶的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反思那段历史,反思人性,得到人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1使学生领会贯穿在全文的压抑、沉重的感情。2使学生记住那段历史,反思那段历史,反省人性,珍爱和平。一课时一、导语蝴蝶 来自奥斯维辛的诗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滴在白色的石头上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轻盈得

42、翩然直上。它离去了,我相信,这是因为它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只是,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蝴蝶不住在这里,不住在集中营。这首诗的作者,生于布拉格的巴维尔弗里德曼,在21岁时被遣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两年之后,他被毒气室夺去了生命。找不到更多关于他的记录,年轻的巴维尔只是死亡于此的上百万犹太人中的一个。 那个年代被太多的毁灭和死亡充斥,我们唯一相信的真实,是那座人间地域里散发着的腐臭气息,和年幼、年轻、年老的写满恐惧的眼睛。但现在,我们阅读到另一种东西飞

43、来飞去的蝴蝶,金色的太阳的泪水,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它们在巴维尔最黑暗的生命时光里,跳出了一抹最鲜亮的光。来源:Z#xx#k.Com人们说,眼睛看到的,是心灵的图画。那是美、是生、是自由和尊严的图!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这里有试验室,这里有毒气室,这里有焚尸炉这里曾倒下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之多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记者罗森塔尔,进入这座恐怖的人间地狱。二、文章主体分析请大家思考一下,罗森塔尔带我们参观了奥斯维

44、辛的哪些地方?主要集中在哪几段?明确:第715段;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是作者亲自参观这些地方吗?如果不是,记者的眼光又是落在什么上面的? 作者并未直接描写集中营那些残酷的遗迹,而是将眼光转移到了其他参观者身上,参观游览的主体实际上是其他游客,记者正是通过观察他们的感受和反应来感染读者的。参观者参观时的感受和反应如何?(让学生在原文中找出并画出来。)读到这,大家有什么感受?恐怖,发抖,惊惧,窒息,(原文的语言,也是我们大家的感受)压抑,沉重如果直接描写作者所见所感,好不好?明确:不好。写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就更具广泛性,这当中自然也就包含了作者的感受和反应,说明奥斯维辛集中营遗

45、迹召唤起所有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同时,这比直接描写作者所见所感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三、文章细节分析我读这篇文章时,不只读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时有沉重、压抑的感受,就是读整篇文章都有这种感受,大家看是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1我们来看第一段:“波兰布热金卡电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觉?有同学答美好、幸福、安宁、安谧我好像没有这种感觉,其

46、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观点?沉重、可怕。对,是沉重、可怕。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有同学念第二段:“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分析:这里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

47、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2文章结尾处也有这么一种景物描写,大家一起读读:“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大家看看,这一段与第一段是不是重复了,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明确:从结构上看,文章最后一段照应首段,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从内容上看,最后一段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之上再次描写的,这就深化了沉重、悲哀的感情;文章首尾相合,使得整篇文章整个儿笼罩在一种特别沉重、压抑的氛围里,令人遐想、沉思、悲痛。3文章还有一些细节描写,也使人沉重,大家试着找出来,咀嚼一下。明确:“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是细节描写

48、,也运用了对比手法: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也使我们思考:曾有多少这样灿烂的生命就倒在了这里,令人欷歔 4“这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读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有一种甜甜的、温馨的感觉?明确:不是,是沉重!这也是一处细节描写:充满青春与梦想的照片,美好的生命化为灰烬,这是对法西斯的控诉。这也与现实构成了对

49、比、反衬,多么可爱的一个姑娘,而今安在哉?以相片中的有,反衬现实的无,更突出现实的无,更突出了那种上天入地再难寻觅斯人的撕心裂骨的痛!5“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如何理解?明确: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这是多么令人伤痛,多么令人无奈,多么令人绝望啊!四、解题1文章读到这里,可以说,我们大家心情都十分沉重、压抑,抑或震撼,感觉作者也写了不少,但作者却在文

50、章中反复说,没有什么东西可供报道,请在原文中找出来,为什么?是不是矛盾?明确:第6段:“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最后一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不矛盾。什么叫新闻?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报告文学、采访手记、群众来信等多种新闻文体的总称;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这样一种新闻文体,即是消息。它的特点是:及时性、客观性、简明性。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

51、道了。2但本文的作者还是写了不是新闻的新闻,为什么?请从原文中找到答案。明确:第6段:“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是啊!此时的他已被深深地震撼,感到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否则的话,就对不起逝去的那些人,并以此祭奠亡灵,揭露罪恶,反省人性。3这篇新闻与一般的新闻有什么不同?明确:(1)一般新闻所写的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而罗森塔尔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严格意义上讲,这算不得新闻。(2)新闻报道贵在客观叙述,而这篇文章

52、从头到尾贯穿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给人以沉重、压抑感。(3)时效性不强。这就是标题叫“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原因。但它还是一篇新闻,只不过是一篇不同于一般新闻的新闻。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4大家分析一下一篇不是新闻的新闻为什么能获得大奖?明确:这是因为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有良知者的心声。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让我们来欣赏它的颁奖词: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

53、与快乐(第一段和末段景物的描写)、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五、延伸让大家谈谈他们所知道的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情况。六、反思前事不忘,后世之师。那段历史虽已成往事,但它留给人类的绝不只是断壁残垣和受伤的心灵,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共同面对这样的罪恶。我们应该去反思:人类是高级动物,为什么还会出现奥斯维辛这样有计划地大批屠杀自己同类的行为?为什么从古至今几千年的时间里,全世界没有硝烟的日子寥寥可数?为什么还有人去

54、跪拜凶手的灵位?讲一个故事: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纳粹士兵残酷地推下深坑。当一个纳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将她推进深坑中去的时候,小女孩睁大漂亮的眼睛对纳粹士兵说:“刽子手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了。”纳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那里,刑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抽泣声,接着是一阵愤怒的呼喊声一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在这方面堪称典范,说说课文中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设题意图:现实场景和历史事实的交叉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本题旨在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借鉴。参考答案:

55、见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二)“合作探究”问题1。二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它和你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请谈谈你的看法。设题意图:旨在引导学生联系平时读到的新闻报道,体会文章独特的写法。参考答案: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后一问题最好让学生找几篇新闻,对比着看看。我们平时

56、所见的大部分是相对客观的报道,本文则是主观性很强的报道。三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语句的内涵。1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2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3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4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设题意图:品味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参考答案:对于1、2句的理解可参照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二)“分析鉴赏”1题(2)、(3)

57、;3、4句的理解可参照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二)文章细节分析1、3题。四从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1“香港回归,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搜集有关香港历史的资料,写一段文字,谈谈香港回归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请你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设题意图:引导学生从课文拓展开去,进行写作练习。参

58、考答案:略。一、写作背景别了,“不列颠尼亚”发表于1997年7月1日,也就在那一天的零点,在中国,在香港发生了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那便是香港在这一时刻又回归了祖国的怀抱。中英南京条约使香港离开了祖国,变成了大英帝国的殖民地,150多年来,25任港督代表英国对香港进行统治。为了使香港回归,中国共产党人作出了许多努力,终于,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使香港的回归指日可待,13年的漫长等待,让亿万中国人失去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当1997年7月1日零时这一庄严的时刻到来之际,哪一个中华儿女不热血沸腾呢?别了,“不列颠尼亚”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写于1958年8月

59、,当时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有13年,时间已经磨平了战争造成的创伤,但德国法西斯在二战期间残酷地屠杀被占国人民的集中营还在警醒着世人,法西斯集中营的牢房、毒气室、鞭刑柱、焚尸炉无不向人们诉说着德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本文便是作者目睹了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后有感而写的一篇新闻。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二、关于香港的历史香港的由来香港,顾名思义,就是芳香的海港。关

60、于这一美丽名称的由来,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但一般认为最可靠的说法,则是这里过去曾是运香、贩香的港口,故而得名香港。在明朝时,香港及广东东莞、宝安、深圳一带盛产莞香,此香香味奇特,颇受人们的喜爱,故而远销江浙,饮誉全国。由于当时贩香商人们一般都是在港岛北岸石排湾港将莞香运往广州或江浙等省,所以人们将这个港口称为香港,意为贩香运香之港,将港口旁边的村庄,称为香港村。1841年英国侵略军在港岛南部赤柱登陆后,由一名叫陈群的当地居民带路向北走,经过香港村时,英军询问该处地名,陈群用当地土话答称“香港”,英军即以陈群的地方口音HongKong记之,并用以称呼全岛。在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中,香港作为全岛

61、的名称被正式确定下来。1856年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和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之后,香港又进而成为整个地区的称谓。香港的历史沿革早在远古时代,香港地区就已经有人居住,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中原后,又派兵平定了越族聚居的岭南地区,将之纳入秦朝的版图,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并从中原迁移了50万商人和罪犯到这一地区进行守卫和开发。自秦始皇开始,香港地区就一直在中国中央政府的管辖之内,直到英国侵占香港以前,从未间断过。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因为岭南太远,鞭长莫及,对赵佗采取了安抚政策,封为南越王。刘邦死后,赵佗又闹独立,朝廷多次征伐无功,只好再派人去赏赐慰勉,赵佗才除去帝号,臣服于汉室。汉朝在

62、这里设置了南海、合浦、交趾等九个郡。香港地区划归南海郡博罗县管辖。此后,一直延续到西晋时期。东晋成帝咸和六年,将南海郡东部划出,另设了一个东莞郡,下辖宝安、兴宁、海丰等六个县。宝安县的辖地,包括今天的香港地区和深圳市、东莞市,县城就是今天的深圳南头城。隋朝又废东莞郡,将辖地并入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也改为隶属南海郡,香港则仍归宝安县管理。唐肃宗至德二年,改宝安县为东莞县,香港又归东莞县管辖。明神宗万历元年,广东巡海道副使刘稳,奏准朝廷,将东莞县滨海地区划出另设一县,名为新安县。自此,香港地区改属新安县管辖。清道光二十二年即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清廷战败,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咸丰十年即1860年

63、,又割让九龙半岛给英国。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年,新界亦被英国强行租借,香港地区遂全部归英国人管理。屈辱的历史1鸦片战争英国对中国这块肥肉,早已垂涎三尺。1773年,英国开始对华进行鸦片贸易,是最大的鸦片贩子。英国鸦片贩子源源不断地把鸦片输入中国,顿使中国陷入灾难深重的泥潭之中,白银从中国滚滚流出,使清政府的财政发生严重危机,白银外流的结果更引起民不聊生。工商业普遍萧条和衰落,鸦片烟毒已在中国泛滥,对此,当时爱国者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就愤怒地说:“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1839年虎门销烟。由英国对华掠夺而酿成的鸦片浓烟滚滚,直接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这时,以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主

64、义者、民族英雄林则徐为代表的“严禁派”(禁烟派)挥起中华之剑,对英国侵略者进行坚决的斗争,领导了震撼世界的禁烟运动。1839年3月,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到达广州查办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来到广州附近的虎门海滩,下令把已缴获的鸦片全部当众销毁。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决心禁烟和反抗外国侵略者的坚强意志。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的壮举受到世界上一切主持正义人士的支持。如一位英国人在他所撰写的在中国做鸦片贸易罪过论书中,就指责英国商人的“鸦片贸易给英国国旗带来了莫大的侮辱”,而英国的鸦片贩子和工业资本家不甘失败,加紧活动,催促英国政府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6月,由540门大炮装备起来的48艘

65、舰船,乘载着4 000名士兵组成的“远征军”,到达广东海面封锁了珠江口。于是,这场由英国资产阶级蓄谋已久的、目的在于打开中国门户、牟取英国在中国的最大利益的鸦片战争,终于爆发了。7月6日攻克舟山群岛的主要城市定海。再北犯大沽,道光皇帝派出怯弱无能的官僚琦善到广州与英军议和,并同时把林则徐停职查办。清政府的惊恐与无能,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1841年1月,英军以武力强占香港岛,2月攻占虎门,5月进犯广州。1842年,英国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先后攻占厦门、定海、宁波、吴淞、镇江。同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在南京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2香港的割让英国根据南京条约占领了我国领土香

66、港岛。英国强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英国的目的是企图在军事和经济上控制中国。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犯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又被迫接受侵略者的全部要求,于10月24日签订北京条约。就这样,英国占领了九龙半岛今界限街以南的土地,以及位于九龙半岛西部的一个大岛屿昂船洲。这使英国所取得的香港这一侵华基地得以进一步巩固与加强。英国侵占九龙半岛南部后,不久又图谋占领整个九龙半岛及其附近岛屿和水域。1898年6月9日,清政府总理与英国在北京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根据该约,清政府把位于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土地,以及附近岛屿租给英国,租期99年。这块租给英国的土地后来被称为香港新界

67、。至此,英国通过刺刀、洋枪与大炮的野蛮征服,实现了对中国香港地区领土的占领。3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建立港英政府,是英国在香港殖民统治的重要一环。1843年6月26日,英国利用南京条约换文生效的时机宣布香港为英国“直辖殖民地”,派璞鼎查为首届香港总督。港英政府遂告成立。香港总督,又称港督,是港英政府中担负最高首长职责的人。按英国对香港实行殖民统治的根本法英皇制诰的规定,英皇是香港的最高统治者,香港总督是英皇的全权代表。港督之下设立四个系统,构成港英统治政权:(1)咨询性质的行政局和立法局。(2)以布政司为首的行政机构。(3)以首席按察司为首的司法机构。(4)受命于英国国防部的驻港英军。此外,还设

68、立一个“总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行政局和立法局是辅助港督行使职权的两个重要机构。港英政府中的主要官员还包括布政司、财政司和律政司等。驻港英军,是英国维护对香港殖民统治的重要力量。英国自强占香港以来,在香港一直保持着一支数量相对稳定的军队,约有一万人,包括陆、海、空三个军种。源于英国的法律与司法体制,是英国对香港实施管治的重要手段。英国除了从政治上实行对香港的殖民统治外,还从经济上确保英资财团在香港的特权地位。英资财团是指以香港为基地的英国资本财团,主要有汇丰财团、太古财团、怡和财团等。英资财团大都创业早,长期插足香港经济,与港英政府关系密切,对港英政府的政策有很大的影响力。它们依仗港府的支持,

69、控制着香港的经济命脉。如英资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拥有发行港币的特权;英国大东电报局通过它附属的香港大东电报和香港电话公司,独占了香港对外通讯和全市电话、电讯服务;英资的地产公司拥有香港大批地产物业等。这正如香港民间所说的:“实际统治香港的是马会、怡和、汇丰和港督府。”英国的殖民统治,使整个香港社会充满着殖民主义的色彩。三、奥斯维辛委员会柏林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据新华社电国际奥斯维辛委员会2005年1月25日在柏林举行集会,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在纪念集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德国将牢记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的特殊历史责任,呼吁与反犹主义和极右主义作坚决斗争。他说,纳粹的意识形态

70、及其暴行完全是一场人祸。尽管今天活着的绝大多数德国人都与纳粹大屠杀无关,但德国人负有特殊的责任。他指出,纳粹在奥斯维辛等集中营实施的暴行,无论是规模、根源还是造成的伤害,都是空前的。这已经与德国及欧洲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德国及欧洲文化和文明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这个历史负担虽然沉重,却是必须严肃承担的责任。他强调说,德国必须直面过去,尽管遗忘和排斥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施罗德呼吁对反犹主义和极右主义行径作坚决的斗争。他指出,反犹主义依旧存在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坚决与其斗争是整个社会的责任。绝不能允许反犹分子的丑恶行径得逞。从1996年起,德国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解放日1月27日定为

71、“纳粹受害者纪念日”。四、日本政界媒体避讳奥斯维辛集体遗忘丑恶历史2005年1月27日是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日。不忘历史,珍惜和平,警惕悲剧重演的呼声在世界上空回荡。对于这一事件,同样作为二战策源地的德国和日本的表现却大相径庭。德国社会各界对这一历史悲剧毫不回避,勇于反省;而日本的政界和媒体对此却无动于衷,似乎在日本听不到“奥斯维辛”这个词。日本国内对国际社会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活动的反应相当冷淡,没有举行任何纪念活动,日本领导人没有任何表态,官方也没有发表任何评论,联大召开特别会议,日本媒体也只字未提。是奥斯维辛集中营获得解放这一事件不值得纪念吗?当然不是。安南在联大特别

72、会议上强调,今天的世界仍在发生许多丧失人性的可怕事件,因此,国际社会纪念奥斯维辛,正是为了防止类似悲剧重演。或许,日本人把奥斯维辛遗忘了。但奥斯维辛遗忘得了吗?历史遗忘得了吗?几十年来德国始终坚持正视历史的态度,并进行真诚的反省,德国才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理解和尊重。与德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对于历史的“遗忘”程度实在令人瞠目结舌。南京大屠杀被遗忘了,“慰安妇”被遗忘了,“731部队”对人性空前的摧残更是被抛到脑后。其实,日本长期以来一直对与二战有关的所有事情都采取回避的态度。最根本的原因,是日本没有彻底清算战争历史,不愿正视历史,不愿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所以,日本对奥斯维辛纪念活动视而不见,并不是真的“遗忘”历史,而是一种掩耳盗铃之举。牢记历史教训,避免悲剧重演,这正是国际社会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的意义所在。日本不愿提及这一段历史,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