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1 ,大小:302.50KB ,
资源ID:1084329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8432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第12课 作为生物的社会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第12课 作为生物的社会 WORD版含解析.doc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第12课作为生物的社会独酌杜甫步屦深林晚,开樽独酌迟。仰蜂黏落絮,行蚁上枯梨。薄劣惭真隐,幽偏得自怡。本无轩冕意,不是傲当时。【赏析】这首诗是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作于寓居成都草堂时。诗中描写暮春独酌的场景,寄托了诗人忘情于荣辱之间、自娱自乐的闲情逸致。此诗三、四句写诗人呆呆地看着一只粘在落絮中的蜜蜂,一只在枯梨上行走的蚂蚁,状幽僻细致之景,生动工巧,深受后人称赏。杨伦曰:“大手笔人偏善状此幽微之景。”(杜诗镜铨)浦起龙曰:“一种幽微之景,悉领之于恬退之情,律体正宗

2、。”(读杜心解)初读强基自主学习一、词语积累1.易混辨析(1)独来独往特立独行独来独往PK台特立独行原指人自由自在,不受约束,后多指独自行动,不与人为伴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随波逐流。多指个性(2)天衣无缝亲密无间词义辨析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多用于诗文、话语等亲密无间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多用于情感、关系等(3)违反违犯违反一般指违反政策、纪律。不遵守、不符合,程度较轻。违犯一般用于法律、法规。违背和触犯,情节较为严重。2.易错识记(1)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及室内陈设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2)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事物。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

3、物。(3)苦口婆心: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二、词语运用1.从下列各句后面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填在横线处。(1)90后崇尚实现自我价值,在很多人眼中有些自我,有些特立独行,但在来势汹涌的疫情面前,这群曾经大家眼里的“孩子”,面对生命的挑战和威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特立独行独来独往)(2)只要在基因序列中发现了人工引入的位点,就可以基本上认定这个病毒是人工制造的,人工制造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而新型冠状病毒没有引入内切酶位点的痕迹,因此不可能是实验室制造出来的。(天衣无缝亲密无间)(3)李某将国旗拆下,丢进池塘,涉嫌违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是很严重的违法行为,必须要依法严惩。(违犯违反

4、)2.判断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的正误。(1)莫斯科地铁系统采用五颜六色的大理石、花岗石、陶瓷和彩色玻璃镶嵌出各种浮雕和壁画装饰,辅以华丽的照明灯具,富丽堂皇的大理石地面,美不胜收,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誉。()(2)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庞然大物,它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庞然大物”多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感情色彩不符)(3)记者在探访某些贫困户时才发现什么叫山高路远、“白云生处有人家”,扶贫队员苦口婆心地劝导他们搬迁下山,易地脱贫。()三、语基训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假如木板不是牢牢钉住,那么,看到他们一

5、块儿筑起各式各样的巢穴(xu),就不用感到吃惊了。用这种话来描绘人类是可以的。在他们最强(qing)制性的社会行为中,人类的确很像远远看去的蚁群。B.它们既是一些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同时又是蚁冢(zhng)、蚁穴、蜂窠(k)这些扭动着、思考着的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C.它们开始把小粒叠放起来,霎(sh)时间竖起一根根柱子,造成一个个弯度对称的美丽拱券(qun)。D.于是,像一个卵(lun)子分裂一样,这个毛茸(rng)茸晶黑金黄的庞然大物分裂成两个,每一个都拥有相同的蜜蜂基因组。【解析】选B。A项中“巢穴”的“穴”应读xu,“强制”的“强”应读qing;C项中“拱券

6、”的“券”应读xun;D项中“卵子”的“卵”应读lu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同样是那种离子式的振动,碰上一些个急匆匆来回乱蹿的个体,这才略停一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点信息。B.好像从电话里接到了新的命令,所有的工蚁又转而寻找新型号的细枝。当它们觉查到远方的食物时翻过高墙,绕过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C.迄今还不知道它们是怎样交流信息的,也无人明白,正在建造一根柱子的白蚁们怎样知道停止工作,全队转移到一根毗邻的柱子。D.一开始使它们不再把材料搬来搬去,而是着手集体建筑的刺激物,也许是在它们的数目达到特定阈值时释放的外激素。它们开始骚动、激愤,然后就像艺术家一样开始工作

7、。 【解析】选C。A项中的“乱蹿”应为“乱窜”;B项中的“觉查”应为“觉察”;D项中的“激愤”应为“激奋”。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断的知识系统地公诸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B.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C.现在刮着一股急功近利、浮躁之风,甘于寂寞、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不多,他则是其中的一个代表。D.然而,我们也许是被联在一些电路里,以便处理、贮存、取出信息,因为这似乎是所有人类事务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解析】选B。A项,“公诸于世”重复赘余;C项,“其中”指代不明;D项,“处理、贮存”不合逻辑。4.下列各句中标点

8、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最让我们不安的是,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B.建造蚁丘的时候,有时需要一批一定规格的细枝,这时,所有成员立刻都着魔般搜寻起正合规格的细枝,后来,外墙的建筑就要完成,要盖顶,细枝的规格要改变C.蜜蜂同时过着几种生活:既是动物,又是动物的组织、细胞或细胞器。D.齐曼在近期自然杂志上著文指出,“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断的知识系统地公布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 【解析】选C。A项中“蜜蜂”后边应是顿号;B项中“后来”前边应是分号;D项中“著文指出”后边应是冒号。5.将下面的文段压缩到32个字以内,保留重要

9、信息。如果你破坏了蚁丘某一部分的结构,数百只蚂蚁会过来掀动那一部分,移动它,直到恢复原来的样子。当它们觉察到远方的食物时,于是,长长的队伍像触角一样伸出来,越过平地,翻过高墙,绕过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答: _参考答案:蚂蚁会把遭到破坏的蚁丘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还会把远方的食物搬回来。四、内容感知1.解读题目结合课文内容,把题目里面的“生物”具体化。答:作为的社会结合课文内容,把题目里面的“社会”具体化。答:作为生物的。【明确】蚂蚁、白蚁、蜜蜂、黏菌、鲱鱼、人类群体生活、集体生活、群居生活2.阅读课文,依据自己的理解,选出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 A.文章开篇作者以高空作为观察点,运用比

10、喻、比拟的手法,把人类生活小型化,形象地表明人类与其他生物有相似性。B.描述昆虫行为的书籍的作者会从“有异于人的”方面来理解生物的社会行为,认为昆虫好像是来自外星的生物,完全是非人性的、非世俗的。C.作者用幽默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明确的观点: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相容,而是可以互相比照的。D.说人类像蚂蚁可以,反过来说蚂蚁像人类,就会遭到非议,在作者看来,这是对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挑战。【解析】选D。D项,“在作者看来”有误,这是传统生物学界的看法,而非作者的看法。一、魅力作家诗人科学家刘易斯托马斯生平:刘易斯托马斯 (19131991),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美

11、国科学院院士。长期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共生、依存和合作的现象。作品兼具理性思维和文学美感,擅长用优美、清新、幽默、含蓄而又富有洞见的文笔,来批评文明,嘲弄愚见;讴歌生命,捍卫生命固有的协调,捍卫不容侵犯的人性;说明生和死这些永恒的课题,他是超越了科学家的科学家。作品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代表作品:细胞生命的礼赞水母与蜗牛最年轻的科学箴言隽语刘易斯托马斯名言1.没有失败经验的人,不可能成功。2.如果没有人向我们提供失败的教训,我们将一事无成。我们思考的轨道是在正确和错误之间二者择一,而且错误的选择和正确的选择的频率相等。3.整个世界已经充满了知识,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知识的重新合理分布,在下个世

12、纪要比在过去任何时代都更成为重要的问题。4.我认为男女之间存在的差别,是为了那物种的长远需要,它与判定事物是否极其重要相关。5.我相信(部分来自个人的经验,部分来自观察周围其他的人),在我们这个物种中,男性的儿童期要比女性的长得多。二、脉络梳理三、内容概览作为生物的社会是一篇论述生物群居性的文章,充满了理趣。作者选取了独特的视角,打破禁忌,将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指出蚂蚁、蜜蜂、黏菌、鱼类、鸟类等生物在集体行动中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性,似乎具有整体思维的特点。这种从生态系统的整体上认识生物的观点,颇具独创性。作者对“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作了有趣的分析,作为一个生物学家,他的见解

13、并不是无端的空论,而是蕴含了深刻的科学思想。这里既有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批判,也有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的警示。本文细腻的描写,生动的文笔,幽默的语言,令人叹服。研读提能探究学习目标一:理解作者观点与文章内容1.文章开头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如何评价?【明确】群居性的生物就像人类。这一观点颠覆了世人传统的认知,体现了作者对群居生物的客观评价,饱含喜爱和尊重。2.文章所描绘的一些生物社会组织和人类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明确】都过群居生活,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共同活动;它们既是一些个体,同时又是群体中细胞一样的成分;当它们群体变大时,智慧似乎也随之增加。3.本文作者认为“科

14、学上的探索是一种孤独的、静思的事”,但他又倡导合作,对此你如何理解?【明确】作者指出,我们人类在进行科学研究的最初几个阶段时要独立钻研,在得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后,要相互交流,要讨论,要宣传。这样,个人的想法才能转化为群体的思想,才能成为造福社会的知识成果。目标二:赏析文章的构思、写法4.本文的构思具有什么特色?【明确】本文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把一篇科普文章写得耐人寻味,引起读者的思考,渗透了人类的哲理智慧,把科普文章当作散文来写,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尤其是在结构上,始终贯穿着人类社会与作为生物的社会的对比,从而引发读者对于人类社会的诸多思考。5.文章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明确】本文不算严格意义

15、上的议论文,没有罗列森严的论点论据,但还是具有独特的论证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终是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再次,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详有略,先详后略,以详带略(详昆虫类,略菌类、鱼类、鸟类),这样既抓住了典型事例进行细致剖析,又丰富了例证,也体现了由现象层面到理论探讨逐步深化的过程。目标三:赏析幽默风趣的语言6.第一段作者开篇是怎样描绘医学家举行年会的?为什么这样描绘?【明确】他们“急匆匆来回乱窜”“碰碰触角,交换一

16、点点信息”“像抛出钓鳟鱼的钓线一样,准确无误地向恰尔德饭店抛出一个长长的单列纵队”。这不无讽刺与幽默的描绘,看似闲笔,却给全篇定下了一个基调。7.文中写道“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有何表达效果?【明确】用风趣的语言,讽刺人类的自大心理,渺小的蚂蚁的很多行为与我们相似,我们却不愿意或不敢承认这一事实,真是有些为难。1.文章列举蚂蚁、蜜蜂、鲱鱼,以及黏菌细胞等生物的事例说明了生物和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结合这些事例,联想我们人类,你能够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点拨】这些事例都说明,许多动物和人类一样,有等级有秩序,有很多社会行为,它们进行群体生活,能思考有智慧,共同经营起一个大家庭,它们同人

17、类一样,经常是互相依存,同步活动的。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人类应当学习它们的团队精神。2.作者在谈到动物与人类的行为时,为什么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试结合作者的论述加以说明。【点拨】作者在谈到动物与人类的行为时,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比较分析,这是因为社会与个体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不能没有个体的参与,而对于社会性生物而言,个体也难以离开社会而生存。所以,无论是谈论人的社会性,还是谈论动物的社会性,都离不开对个体与群体的分析。没有形成群体的蚂蚁,就没有太多的社会性,因而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是有限的;对于人类,没有融入社会的科研成果,不能被公众利用,也就丧失了它存在的意义。相比较而言,有着一定

18、组织的社会性生物,如蚂蚁和蜜蜂,对社会组织的依赖性更强;人类的个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短时间关闭和组织联系的“电路”,但不能从根本上脱离社会而存在。3.既然人类社会和生物社会有如此巨大的相似性,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对待生物社会呢?【点拨】二者是互相比照,并非水火不相容,作者对生物行为的反思,其目的不是证明其他生物比人类更高明,而是检讨人类盲目乐观自大的情结,在漫长的生物发展史上,人类是姗姗来迟的一个物种,人类虽然最终脱颖而出,主宰了这个世界。人类的行为方式具有和其他社会性生物相类似的特点,还是需要联合,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智慧,克服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推动社会进步。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写沦为乞丐的

19、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里的“活物”与 作为生物的社会中“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但这似乎还是瞎猫撞着死老鼠的事。只有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黑压压盖过地皮的数千蚂蚁的密集群体时,你才看见那整个活物”的“活物”有什么区别?我的思考: _参考示例:祝福中的“活物”,指的是有生命活力的人。祥林嫂被人当“活物”对待,严格来说,她已经缺少了作为生物的最基本的自由权,就是单纯活着而已。作为生物的社会中的“活物”,主要从生物的群体性方面考虑社会性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工合作。这里的“活物”已经不再是单个活着的生物了,代表的是整个蚁群,一个分工明确齐心协

20、力的社会团体。两者本质上包含的宏观对象也不一样:前者是个人,后者是团体。【备选要点】在刘易斯托马斯看来,有些时候,生物要比人类高明。其实人类应该放下身段,虚心向大自然学习。根据语境,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当我们明心见性,达到内外如一、心物合一的境界,我们便能从任何细微的事物中获得智慧的启示。安静地看一瓢水,可以听到它演示的清净义,请汲来柔润自己的心田;细致地看一朵花,可以听见它宣说的庄严义,请掬来美化自己的生命;,;,。万事万物,无时无地不在絮絮而语,百般譬喻,殷勤示教,告诉我们世界的真谛。参考示例:认真地看一棵草可以听见它阐明的柔韧义请摘来丰富自己的精神默默地看

21、一枚石可以听到它叙述的朴实义请取来充实自己的思想群读培优拓展学习蚁 国 之 镜筱敏我们日常总与蚂蚁相遇,林地里,草丛中,家居的窗台或橱柜里,然而它们于我们是陌生的,正如我们与每日里擦肩而过的如鲫人群是陌生的。我们无所容心,甚至对置身其中的社会亦无所容心,何况蚂蚁。然而那是一个怎样令人惊骇的社会!它们有十分严明的阶级和分工系统,这是由女王根据其部族需要,在产卵时就确定了的。极其固定的无从僭越的阶级地位,相当僵化的延续终生的分工。那些劳作终生的工蚁,那些战死沙场的兵蚁,那些被赋予了新一轮繁衍重任因而得以特别饲育的女王乳蚁,那些被派往夜空进行婚飞大典的雄蚁,恰如一部庞大机器上的万千齿轮和螺丝钉,它们

22、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秩序井然地奉献于部族的同一意志。个体是可以替换的,正如大批量生产的齿轮和螺丝钉可以随时替换。就连大机器的心脏女王,也是可以由新女王取代的。但机器的运行体制不能替换,部族的生命因这永不更替的体制而绵延。它们侵略,杀伐旁族蚁类,掠夺邻国,不仅为着扩张势力范围,而且将战败国的幼蚁和蚁卵俘获过来,把它们驯养成奴隶,终生都不试图反抗也不试图逃脱的奴隶,像戴着无形的枷锁。它们饲养家畜,那些蚜虫、树跳蚤、介壳虫们,失了本性似的匍匐在蚁国里,像奶牛一样为主人生产蜜露。这些蚁国的家畜也如人类的家畜一样因驯服而退化,渐失保护自己的结构,甚至已不能用腿来跳跃了。它们忠于女王。一个部族,一个女王,一

23、个意志,构成一个极权主义的稳定的国家。以致蚁类学家认为单个的蚂蚁只是细胞,仅处在死亡再生的循环链上,处在森严的整体之中。而所谓的个体,在蚂蚁那里指的是整一个部族。一个蚂蚁帝国便是一个超级生物体。这是生物进化史中的怪兽,它是以完全的无视个体而发展并强盛的,帝国的生命代表着所有个体生命。于是,蚁国里奉行的是利他主义和绝对的牺牲精神:它们可以用身体相互勾挂,组成巨大的蚁帘,以此为部族的巢,并听命女王的需要,随时缩紧或扩展以调节巢内的温度;它们可以用身体充当蓄粮的蜜罐,听凭被填塞成骇异的球状,然后驯顺地把自己挂在穴顶,静待部族需要时取食;它们可以在洪水中用身体结成厚厚的蚁筏,让女王和幼蚁安然为乘客,随

24、波漂流,直到触及涯岸,只要女王能登陆重建一个蚁国,何顾水面浮起多少工蚁的尸首;在大火来袭的绝境中,它们可以团成硕大的蚁球,将女王护在中心,英勇壮烈地滚过火海;它们还可以将自身生长为自杀性炸弹,当遭强敌攻击时,猛烈收缩腹部肌肉,身体立刻爆裂,使充满毒液的巨大腺体四散迸溅,与周遭的敌手同归于尽这一切,是需要信仰支撑的,蚂蚁以部族的延续、帝国的强盛为信仰,在此之外,单个的蚂蚁是没有生存理由的。人也同样需要信仰,家族、民族、国家,以及为这一切而建造的种种宗教和主义。所谓个人的价值这种东西,是相当晚近的事情。人类曾拼力包括强力和暴力去建立的某种乌托邦帝国,在蚂蚁那里早已建成了,蓝图是现成的、完备的,运作

25、经历史证明也是圆满的,只要人类甘愿模拟蚂蚁。蚁类学家威尔逊先生说:“社会生物学以新的方式最好地解释了人类群体行为的细微部分”他遭到了众人的猛烈攻击。人愿意相信自己是万物之灵,人愿意在上帝那里照见自己,而不是在蚂蚁那里。只是威尔逊先生们端出来的那面镜子,备受攻击中已立在那里了,在这面展示蚂蚁帝国戏剧的镜面中,人们却时时照见了人类社会的实像,于是不免震悚,警惕。虫类与人类对于虫类来说,人类的社会只不过是一块新的殖民地。它们一直都在我们周围窥探等待进犯的机会。在过去的4亿年间,地球的统治者既不是恐龙,也不是哺乳类动物,而是这些虫类,这个蜿蜒爬行的群体,就以绝对数量占据了主导地位。后来,人类出现了,为

26、了获得清洁与整饬,扫清了荒野,想创造一个不受虫类侵扰的安全世界。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安全过,因为它们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今天,这些外来物种正在占领城市,杀人蜂正在不知不觉中向全球蔓延,当昆虫决定殖民人类社会的时候,我们显得如此无可奈何。昆虫对人类的种种反制手段无动于衷,我们对它们知之甚少,也确实没有足以制胜的杀手锏。我们被这些无孔不入的生物所包围,无法从生活中摆脱它们。向来以苛刻著称的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也不得不接受那些无法避免的昆虫现象。每一桶番茄里至少有两条蛆,每100克番茄酱里有一条蛆或者30颗苍蝇卵。每100颗花椰菜里有60只蚜虫、齿虱和海石虫。每份通心粉里有225片各种虫类尸体。每听蘑菇

27、里有20条完好的或肢解的大大小小的蛆,上菜的时候,你除了获得一份美食,还有270只完整不一的昆虫和23条蛆。有些生物一生下来,就对我们穷追不舍。在你我眼中美丽的躯体,在它们眼中只是一个充血的皮囊,装满了最有营养的液体,人体本身就包含多个生态系统,每套系统都有不同的定居者,我们的皮肤经过放大,就像月球表面的荒原。但表面这些汗毛却很适合居住,扁虱的头部天生就是要扣死在我们的表皮上。人类对这些生物的厌恶程度要取决于双方关系的疏密,在我们最隐私的地方,同样存在着特有的寄居者。目前地球上已知物种中的70%都属于虫类,想逃避它们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无法摆脱它们,也许该转而考虑研究它们,我们需要进入它们

28、的头脑,换个视角看这个世界。现代科学已经能够实现这点,我们有机会了解到蟑螂的第二个大脑,监视黄蜂的感觉器官,破解蜘蛛的致命毒液,对这些动物加深了解,很可能帮助我们化敌为友。但直到这项工作完成以前,我们的生活仍然要不断受到虫类的滋扰,而我们决不能低估这些生物的工作效率和毅力。在对抗昆虫的战争中,要追踪我们的敌人,科学家所面临的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目前已知的昆虫种类数量超过一百万,但这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每天都有新的品种出现,好像永无止境。单单是研究我们所谓的害虫,已经令学者们应接不暇。例如棉籽象鼻虫,全美三分之一的杀虫剂就是为它而准备的,玉米穗虫每年都要造成至少5亿美元经济损失。真正最具

29、威胁的入侵者是那些无所不在、无所不食的角色,它们就叫蟑螂。1997年全美仅用于蟑螂杀虫剂的开支就约为5亿美元,我们以为用毒药就可以战胜它们,显然我们低估了对手。蟑螂的反围剿让我们陷入了新的困境,我们以为杀虫剂能够百战不殆,不料它却成了对手的甜浆,我们自己想要更多的蜜蜂,却造就了新的梦魇。非洲野毒蜂和人工蜂杂交的结果是制造了不受人类控制的恶魔杀人蜂。我们正在逐渐认识到人类世界的兴衰将会与虫类世界息息相关,这迫使我们改变与虫类相处的方式,与虫类之间建立的伙伴关系,似乎已经涉及各个领域,全世界的技术机构,都开始学习掌握这种诱人的能量。原先步步逼迫的恶魔,有些就成为有益于人类的朋友。你看,蛆变成清理伤

30、口的能手,黄蜂也因其超强的嗅觉而被用于协助检查癌症,原先剑拔弩张的恐怖氛围骤然消失了。在新墨西哥,蜜蜂正在接受扫雷训练,即使是历史悠久的昆虫产品蜂蜜,也刚刚被发现能用于治服那些抗生素抗性病菌。在德国,人类与蜜蜂之间的关系,已经上升到了新的高度。研究人员正在利用微型雷达传送装置,试图掌握蜜蜂复杂的语言表达规律。还有一些地方,科学家甚至利用蜜蜂进行侦测、协助扫雷工作。也许要不了多久,蟑螂机器人就可以在厨房里帮助你清理蟑螂了。(节选自动物生存的智慧,有删改)1.(审美鉴赏与创造)下列对两篇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蚁国之镜开头把朝夕可见的蚂蚁于我们的陌生,类比于我们“与每日里擦

31、肩而过的如鲫人群”的陌生,是因为我们对蚂蚁与人类自身都缺少足够深入的了解、由衷的关怀。B.蚁国之镜结尾引用蚁类学家威尔逊先生的话,意在扣题,表明主旨:说蚂蚁是为了说人,说蚂蚁的生存状态是为了“映照”人类社会。C.虫类与人类第段采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两种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人类的生活被无孔不入的虫类所包围,人类对它们的入侵还没有足以制胜的方法。D.两篇文章都使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语言既准确严谨又形象生动,体现了科普文富有文学色彩的特点。【解析】选D。两篇文章没有使用象征手法。2.(思维发展与提升)蚁国之镜第二段写“然而那是一个怎样令人惊骇的社会!”从文中看,蚂蚁王国是怎样一个“令人惊骇的社

32、会”?答:_参考答案:有十分严明的阶级和分工系统;战争、侵略,扩张势力范围;畜养家畜;奉行利他主义和绝对的牺牲精神,来完成部族的理想(利益)。(意思对即可)3.(思维发展与提升)虫类与人类中人类已经和虫类建立了伙伴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与文中多处提到的人类对虫类的侵扰无可奈何是否矛盾?为什么?答: _参考答案:人类在各个领域开始掌握并利用虫类的能量:如医学上,利用蛆清理伤口,黄蜂协助检查癌症,在军事上,利用蜜蜂进行侦测、协助扫雷工作等。不矛盾。人类对虫类的研究确实取得了不少成果,使不少害虫成了为我所用的益虫,但虫类繁多,侵扰人类的方式层出不穷,我们的研究还只是冰山一角(知之甚少),很多时候没有

33、办法控制它们,处于无奈的境地。4.(文化传承与理解)读了这两篇文章,你对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关系这一话题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与思考?答: _参考答案:人类与其他生物共生共存,必将长期相处,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实。人类应该用心观察、研究、认识其他生物,由此可深化对自身的认知。由其他生物的社会性特点,人类社会可获得启示或警醒,从而更好地建设、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利用其他生物的空间前景广阔,可使之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十二作为生物的社会(45分钟,45分)一、语言应用(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设施果菜应用熊蜂传粉的热潮。实际上,熊蜂不仅是设施作物的重要传粉

34、昆虫,更是众多野生植物特别是高山植物、高原植物以及一些濒危植物的重要传粉者。不过,近几十年来,全球多个地区出现熊蜂多样性下降或一些物种面临濒危甚至灭绝的报道。(),开展资源保护研究。那么,是什么威胁了熊蜂等传粉昆虫的生存? 科学家在不断探索中逐渐寻到了“凶手”的。栖息地质量直接影响传粉昆虫的种群数量。近100年来,随着科技高速发展、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化大规模推进,很多原始植被破坏严重,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诸多改变,这会导致野生传粉昆虫栖息地的流失,严重降低了熊蜂的多样性水平。全球气候变化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大范围的气候变化,会导致大区域传粉昆虫资源下降。此外,农药的大量使用,也对传粉昆虫产生巨

35、大影响。有了国外的,为了保护本土熊蜂,维持当地生态系统平衡,业内专家指出,我国应,尽早制定传粉昆虫资源保护政策。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给我国熊蜂资源保护敲响了警钟B.这就敲响了我国熊蜂资源保护的警钟C.我国熊蜂资源保护被敲响了警钟D.熊蜂资源保护的警钟在我国敲响了【解析】选A。从上文看,“近几十年来,全球多个地区出现熊蜂多样性下降或一些物种面临濒危甚至灭绝的报道”这对我国应保护熊蜂资源起了提醒作用。所以选项A最合适。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迫在眉睫庐山真面目他山之石居安思危B.迫不及待 蛛丝马迹 前车之鉴 居安思危

36、C.迫在眉睫 蛛丝马迹 前车之鉴 未雨绸缪D.迫不及待 庐山真面目 他山之石 未雨绸缪【解析】选C。“迫不及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 “迫在眉睫”是形容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符合语境。科学家在研究中逐渐发现了威胁熊蜂等传粉昆虫的生存的线索,用“蛛丝马迹”。从上文看,“近几十年来,全球多个地区出现熊蜂多样性下降或一些物种面临濒危甚至灭绝的报道”,是惨痛的教训,所以用“前车之鉴”。从语境上看,环境质量变差,全球气候变化,农药的大量使用等对我国熊蜂等传粉昆虫的生存的威胁也同样存在,所以用“未雨绸缪”。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很多原始植被破坏严重,人类活动给

37、自然环境带来诸多改变,这会导致野生传粉昆虫栖息地的丧失。B.很多原始植被被破坏严重,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诸多改变,这会导致野生传粉昆虫栖息地的流失。C.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诸多改变,很多原始植被破坏严重,这会导致野生传粉昆虫栖息地的流失。D.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诸多改变,很多原始植被破坏严重,这会导致野生传粉昆虫栖息地的丧失。【解析】选D。从上文“近100年来,随着科技高速发展、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化大规模推进”看,这都是人类的活动,应先紧承“给自然环境带来诸多改变”;“很多原始植被破坏严重”的结果“会导致野生传粉昆虫栖息地的丧失”。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38、 群居动物害怕孤独,比如群居动物猴子害怕被赶出群体,就甘愿屈尊受辱。一个猴王老了,新的猴王就把它赶出族群。猴王离开这个族群就离死不远了, 满山遍野都是丰富的果实,它不能独自存活下去。 我们可以推论,人之所以会去追求社会认同,遵循共性,是 我们天生害怕孤独。A因为/即使也因此因为B由于只要即使还是所以/C要是如果就是还是/因D/所以无论都由此由于【解析】选A。第一处和后文明显存在因果关系,所以排除C、D项。“即使”和“也”固定搭配,故选A。5.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一只蝴蝶只顾嬉戏,撞到了蛛网上。一只蜜蜂忙着采蜜,撞到了蛛网上。它们挣扎了许久,被蛛丝越缠越紧,再

39、也动弹不得。蝴蝶叹口气说:“都怪讨厌的风,使我没能掌握方向!”蜜蜂叹口气说:“都怪那炫眼的阳光,使我没能看清蛛网!”A.不能只埋头工作,还要抬头看路。B.沉迷游戏常常会陷入危险的境地。C.外部环境往往会影响事物命运。D.遇到问题,要主动从自身找原因。【解析】选D。本语段重点在“只顾嬉戏”“忙着采蜜”“都怪讨厌的风”“都怪那炫眼的阳光”,这是强调客观原因而忽视主观原因,所以选 D项。6.阅读下面文字,简要说明“懒蚂蚁效应”带给你哪些启示。(4分)生物学家研究发现,成群的蚂蚁中,大部分蚂蚁很勤劳,寻找、搬运食物争先恐后,少数蚂蚁却东张西望不干活。当食物来源断绝或蚁窝被破坏时,那些勤快的蚂蚁一筹莫展

40、。“懒蚂蚁”则挺身而出,带领众伙伴向它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了。它们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在蚁群中,“懒蚂蚁”很重要,此现象被称为“懒蚂蚁效应”。答:_参考答案:勤与懒相辅相成,“懒”未必不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懒于杂务,才能勤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跳出狭窄的视野,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一个组织中分工要合理,人适其事,事得其人。(答出2点即可得4分,只要从材料出发,言之成理即可)7.(2020德州模拟)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2020年将在中国昆明举行,大

41、会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下面是本次大会会标的主体部分,请用简洁的文字阐释它的造型与寓意。不超过100个字。(6分)答: _答案示例:以身着民族服装的小女孩、大熊猫、孔雀、蝴蝶、梅花、浪花等元素组成一滴“水滴”,以甲骨文作“水滴”的背景,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表达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题。二、阅读鉴赏(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细菌美刘易斯托马斯我们至今认为,人类疾病的肇事者,是一群有组织的、现代化的魔鬼。而在这敌阵中,最显眼的、坐中军大帐的便是细菌。我们断定,它们干起坏事来该是饶有兴致的。它们到我们身上逐利,它们数目太多,疾病看来是不可避免的

42、,我们人类就这么个生活条件,没法子。假如我们成功地剿灭了一种疾病,总会有一种新的疾病伺伏在一旁,等着取代它的位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也从来都只是那个庞大的细菌王国相对漠不关心的对象。细菌致病并非常规。疾病通常是为共生而进行的谈判无结果造成的,是因为共生双方中的一方越过了边境线。 有些细菌只是在产生外毒素时才是对人类有害的,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只是在自身生病时才产生外毒素。白喉杆菌和白喉链球菌只有在受到噬菌体侵袭时才产生毒素。为毒素的产生提供密码的是病毒,未受感染的细菌是没有获得密码通知的。我们染上了白喉,那是种病毒感染,但病毒感染的不是我们。我们卷入的不是一场跟毒素

43、的直接对抗赛,而好像是无意中撞入了他人的麻烦。 有些微生物具有侵害人体的特殊能力,如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疟原虫等。但从进化论的意义上讲,它们能引起疾病或死亡,这对它们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对大多数细菌来说,引起疾病也许是它们的祸事,它们要冒的生命危险比我们的危险更可怕。一个人带上了脑膜炎病原菌,即使不用化学疗法,致命的危险也不大。相比之下,脑膜炎病原菌运气不好碰到人身上,它们的生命危险可就太大了。大多数脑膜炎病原菌很精明,只停留在人体的表面,在鼻咽部待着。脑炎流行时,大多数带菌者身上、鼻咽部就是病原菌待的地方。一般说来,它们在那儿对人是无害的。只有在原因不明的少数人身上,它们才越过了界线。这时

44、人菌两方就一块儿遭殃了,而大多数时候,更遭殃的是脑膜炎病原菌。 大多数细菌一门心思在吃喝,它们不断改变着有机分子的结构,这样,这些分子便可被用来满足其他生命形式的能源需要。总的说来,这些细菌相互之间不可分离,以相互依赖的群落的形式生活在土壤或海洋中。有一些细菌在更专门、更局部的关系中成了更高级生物的共生者,作为工作零件活在其组织中。如果没有根瘤菌,豆科植物的根瘤就不会形成。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成了动物营养系统的一部分。当然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它们在一切生物里都是正式居民。 细察之下,最居心叵测的微生物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们得病的细菌,倒更像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它们一有机会就侵入人

45、体,进行繁衍,有一些会到达我们机体最深处的组织,闯入血流。但还是我们对它们的存在作出的反应使我们得病。我们身体中用以迎战细菌的火药这样猛烈,又牵涉这样多的防御机制,它们对我们的危险性比入侵者还要大。我们周身都是爆炸装置,我们全身布满了地雷。 是细菌带来的信息让我们受不了。我觉得,我们的大多数疾病很可能都是这样得的。有些时候,滥杀的机制是有免疫作用的,但我们因一些信号就把自己撕毁成碎片,我们在这些信号面前非常脆弱,比在任何食肉兽群面前还脆弱。实际上,我们在受着自身的五角大楼的摆布。大多数时候是这样。(选自细胞生命的礼赞,有删改) 注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病毒总称。8.结合全文,简要说明首段的作用。(

46、4分)答: _参考答案:内容上,说明了人们对细菌的错误认识和态度;结构上,引出下文对细菌和人类疾病二者关系的说明与分析。9.请阐释文章第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答: _参考答案:细菌的毒素并不是为了危害人体而产生的,人类得病是细菌遭到噬菌体侵袭产生毒素所致。10.科普文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特色。(6分)(1)大多数脑膜炎病原菌很精明。(3分)答: _(2)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们得病的细菌,倒更像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3分)答: _参考答案:(1)精明:运用拟人手法,把脑膜炎病原菌比作头脑灵活的人来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它们选择安全部位来生存的能力。(2)运用比喻手法,将细菌比喻为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形象地说明了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澄清了人们对细菌的错误认识。11.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至今畅销不衰。请根据本文,探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6分)答: _参考答案:内容与人们自身的生命、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引起普遍关注。知识性强,利于读者开阔眼界,激发思维。趣味性强,能够吸引读者。语言通俗,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于读者理解。观点新颖独到,科学性强,有助于读者消除头脑中固有的错误认识。(一点2分,答出任三点得6分)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