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州五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二历史(必修)2018.1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孔子曾曰:听讼,吾犹人也,但使无讼。”汉代司马迁也言:“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围绕治国方略,两者皆倡导A. 缘法而治B. 礼乐教化C. 无为而治D. 兼爱非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孔子与司马迁从不同角度阐述治国策略,孔子认为“听诉讼的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司马迁认为“礼禁绝坏事于发生之前,法规施行于坏事发生之后”,由此可知二者都推崇礼乐教化,B项正确。A项是法家思想,与材料强调
2、礼乐教化不符,排除。无为而治是道家主张,与材料强调礼乐教化不符,排除C。兼爱非攻是墨家思想,与材料强调礼乐教化不符,排除D。2.董仲舒认为,“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人君就无以持一统。”为此,他主张A. 君权神授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天人合一D.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答案】B【解析】由“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可以判断董仲舒认为诸子百家不同的观点不利于指导思想的统一,因此,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选B。君权神授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政治理论,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事是天意的体现,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能感动天意,由此两者合为一体,AC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D是宋明理学的观点。3.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对此“活跃”理解正确的是A. 代表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B. 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C. 宣告了宋明理学地位的丧失D. 出现了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清之际思想,儒家思想遭到批判继承,挑战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属于早期启蒙思想,李贽等思想家仍属于地主阶级代表,A错误,D错误;明清之际,宋明理学地位仍然占统治地位,C错误;故选B
4、。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4.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A. 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B.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C. 主张实现世俗化、生活化D. 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程颢、程颐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但从材料中并不能体现此点,故A项错误;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这是针对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
5、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而提出来的主张。材料中并不能体现此点,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提炼出“思想原则规则常识”这样一个转化过程,“思想”最终转化为社会生活中的“常识”,这是一种世俗化、生活化的表现,故C项正确;理学强调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理学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材料中并不能体现此点,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宋明理学5.“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提出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
6、【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无为”可知这是春秋时期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的主张,选项B正确;孔子核心主张是仁,与材料主张不符,选项A排除;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与材料主张不符,选项C排除;韩非子主张法治、加强君主权力,与材料主张不符,选项D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春秋战国各流派思想内容,尤其是核心主张的掌握。6.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闲着曾留下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符合的是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之人之父”“知行合一”乙:“工商皆民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丙:“辟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
7、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A. 王阳明、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 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C. 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D. 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甲出自王阳明,王阳明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乙出自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丙出自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丁出自顾炎武,后人将他这一主张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因此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儒家思想儒家思想7.布克哈特说:“精神枷锁打破后,意大利人通过航海事业和科学研究发现了新世界,而通过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自我感情的欣
8、赏发现了自己。”对材料中“发现了自己”的理解正确的是A. 人性的复苏B. 理性的胜利C. 教权的退场D. 君权的消亡【答案】A【解析】【详解】据“精神枷锁打破后,意大利人通过航海事业和科学研究发现了新世界,而通过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自我感情的欣赏发现了自己”可知,材料中事件是指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材料中“发现了自己”的理解正确的是人性的复苏,故A项正确;B项是启蒙运动,故排除;C项是宗教改革,排除;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反对封建宗教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
9、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8.“现在人类研究的适当题材是人,是他潜在的力量和身体的美是丰富、完美地显露这些题材的古希腊、罗马文学。”据此推断,这类研究主要出现于A. 智者运动B. 文艺复兴C. 宗教改革D. 启蒙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现在人类研究的适当题材是人是丰富、完美地显露这些题材的古希腊、罗马文学”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故B项正确;智者运动不符合“是丰富、完美地显露这些题材的古希腊、罗马文学”,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批判的是天主教的腐朽统治,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也不符合“
10、是丰富、完美地显露这些题材的古希腊、罗马文学”,故D项错误。9.雅典人民以极大热情建设家园,在国家和私人财富方面,雅典远超其他城邦,公职薪酬、城邦节庆等方面开支远低于财政岁入,国家财富储备充足。这一黄金时代的执政者是A. 普罗泰格拉B. 梭伦C. 克利斯提尼D. 伯里克利【答案】D【解析】伯利克里执政时进行了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原则上公民都有权利决定和管理国家大事,通过选举担任各级政府官职。这种先进的古代政治制度,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所以D项正确;普罗泰格拉是古希腊的思想家,不符
11、合“执政者”,排除A;梭伦和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雅典社会没有达到“黄金时代”,排除BC。点睛:抓住关键信息“这一黄金时代的执政者”,联系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知识分析解答。10.他的学说对人民主权、自由和平等有着强烈的诉求,是启蒙运动中激进民主思想的集中反映,对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上述评价中的“他”是A. 伏尔泰B. 孟德斯鸠C. 卢梭D. 康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制不符合题干中“激进民主思想”的要求,故A项错误;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对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产生了巨大影响,故B项错误;卢梭提出了“人民主权”的思想,认为一切人权的表现和运用必须表现人民
12、的意志,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君主不能高于法律,符合题干要求,故C项正确;康德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其主要成就在哲学领域,故D项错误。11.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 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B. 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C. 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D. 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人文主义强调的是人的价值和意义,它不反对信仰宗教,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C选项不是人文主义的精神;D选项错在反对神学的世界观,它依旧遵循神学的世界观,只是更强调人的价值。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人文主义12.古语
13、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能对这一自然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是A.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B.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C. 普朗克的量子理论D.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答案】D【解析】【详解】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选项D正确;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选项A排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绝对的时空观,与潮汐无关,选项B排除;普朗克的量子理论适用于微观世界,而潮汐是宏观世界,选项C排除。【点睛】高中历史选择题呈现形式不断更新,大量引入包括图表、实物照片等照片等新颖的、生活化的新情景、新材料,因
14、此考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历史概念,还要培养分析理解的能力。13.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下图是该节目提到的古典诗词。它属于A. 汉赋B. 唐诗C. 宋词D. 元曲【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图示中的古典诗词的内容和作者,结合所学可知,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因此属于元曲,故D项正确。14.文征明是明代“吴门画派”的杰出代表,诗文书画俱佳。下图是其代表作之一的西苑诗十首(局部),该作品A. 隶书范式突出B. 楷体特色毕现C. 行书风格明显D. 草书形韵兼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隶书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与
15、题中作品不符,故A项错误;楷书笔画详备,字形方正,结构形体严整,与题中作品不符,故B项错误;行书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书,历来备受世人喜爱,故C项正确;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题中作品与此不符,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及文学艺术艺术成就书法15.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A. B. C.
16、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造极于赵宋之世”说明宋代对中华文化的巨大贡献。科技方面:指南针用于航海;火药广泛用于军事;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思想方面: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教义,发展为理学。文学艺术方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风俗画成为画坛的亮点,故D项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科技成就四大发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16.19世纪的最后一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发表了新年祝词:“晴朗的天空远处,还有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它们的存在使得物理学的优美性和明晰性黯然失色”,第一朵是有关光的运动问题,第二朵出现在能量辐射的问
17、题上。为了驱散第二朵“乌云”A. 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B. 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C. 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D.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有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它们的存在使得物理学的优美性和明晰性黯然失色”,可知当时的经典力学面临严重的挑战, 普朗克1900年为解决黑体辐射问题提出了量子假说,标志量子理论的诞生,选项C正确;自由落体不是解决辐射问题的,主要是推翻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结论,选项A排除;万有引力解决的是宏观世界物理现象,如潮汐现象等,选项B排除;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选项D排除。17.在这种解放性的发明的刺激下,中国文学像一股奔放的洪流滚滚而来
18、古代的经典有成百种的版本,成千种的注释从来没有人能够像宋朝的学者这样支配文化。”材料中“解放性的发明”是指A. 指南针B. 造纸术C. 火药D. 印刷术【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古代的经典有成百种的版本,成千种的注释从来没有人能够像宋朝的学者这样支配文化”说明该发明是北宋的活字印刷术,故D项正确;指南针和文化无关,故A项错误;造纸术最早出现于汉代,故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火药和文化也无关,故C项错误。18.“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材料反映的科学理论认为变异是“自然选择”
19、的结果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对生物学的认识深入到了原子内部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主旨是对生物进化论的称赞,根据所学可知进化论认为认为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正确;根据材料“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可知进化论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正确,因此选项A正确;开创近代科学的是伽利略,错误,选项C排除;进化论出现之时尚未深入到原子内部,排除,选项B、D排除。19.18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当时英
20、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A. 圈地运动的进行B. 蒸汽动力的应用C. 石油工业的发达D. 电器的广泛使用【答案】B【解析】题干反映了英国的污染现象比较严重,再结合题干的时间“18世纪末”,可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动力的应用,B正确。圈地运动发生于14、15世纪,排除A;CD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成就,排除。20.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该对联作者最有可能是A. 黄宗羲等早期启蒙思想家B. 清末早期维新人士C. 民国初年资产阶级激进派D. “文革”期间红卫兵【答案】C【解析】据材料“白话通神古文讨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
21、了提倡白话文的思想,属于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故C正确;黄宗羲等早期启蒙思想家没有提倡白话文,故A错误;清末早期维新人士也未提倡白话文,故B错误;“文革”期间的红卫兵也反对红楼梦、水浒等小说,故D错误。故选C。21.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全人格的觉悟”指的是A. 维新思想B. 辛亥革命C. 新文化运动D. 马克思主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时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判断是新文化运动,从“要求全人格的觉
22、醒”可知是反对传统文化的束缚。故选C项。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22.1916年,陈独秀在宪法与孔教一文中写道:“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孔教之精华曰礼教,为吾国伦理政治之根本。其存废为吾国早当解决之问题。”材料表明陈独秀A. 宣扬维新变法思想B. 倡导学习西方科学C. 主张进行文学革命D. 反对封建伦理道德【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礼教,其存废为吾国早当解决之问题”可知陈独秀认为救亡图存的前提条件是进行思想革命,反对传统封建伦理道德,促进国民觉醒,进行思想启蒙, D项正确;维新变法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与
23、陈独秀无关,排除A;学习西方科学与材料主张进行思想革命,反对传统封建伦理道德无关,排除B;文学革命是反传统文化的表现,与材料主张进行思想革命,反对传统封建伦理道德无关,排除C。所以选D23.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些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A. 魏源B. 康有为C. 梁启超D. 陈独秀【答案】D【解析】从材料“民国时期”“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可以分析这位思想家把批判矛头对准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正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特点,这位思想家应该是陈独秀,故D项正确
24、;魏源属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思想家,故A项排除;康、梁属于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维新思想家不敢公开反对封建儒学思想,还曾利用儒学思想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故BC项排除。点睛:材料“民国时期”“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这是新文化运动;从而得出正确答案。24.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冯桂芬等人认为,中国必须对各种先进器物“能造、能修、能用”,“始可自立于天下”,否则利器尽在他人之手,“适足取败而已”。这里,他们的核心主张是A. 师夷长技B. 维新变法C. 民主革命D. 民主科学【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对各种先进器物能造、能修、能用”“始可自立于天下”和
2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冯桂芬等人的主张是学习西方先进科技达到自立自强的目的,这是师夷长技的思想,A项正确。维新变法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B。民主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与材料不符,排除C。民主科学是传播西方思想文化,与材料不符,排除D。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读懂材料信息“对各种先进器物能造、能修、能用”“始可自立于天下”等,根据材料信息比较分析四个选项,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25.有人认为“五四”提出来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科学和自由,乃至“现代与西方”“传统与中国”这样的认识问题的方式,在晚清时都已经提出
26、了。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A. 太平天国运动B. 洋务运动C. 维新变法运动D. 新文化运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的核心是反帝反封,其相关政治主张在之前已经有所体现,即维新变法运动也强调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制,故可以得出五四运动对维新变法思想有所继承和发展,故选C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26.孙中山曾说:“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倒贫者也。但民生主义,在前数十年,已有行之者,其人为何?即洪秀全是也。”材料中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的含义是A. 凡天下者田,天下人同耕B.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C. 中央集权,广开言
27、路D. 以法治国,公选官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即洪秀全是也。”可知,本题实际上考查学生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的知识。结合所学,“前数十年”民生主义的含义是凡天下者田,天下人同耕。B是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C是资政新编,D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名师点睛】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1)性质: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基本纲领。(2)内容:土地分配: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从而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产品分配:根据“
28、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实行圣库制度,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最能体现平均主义)。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觉得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27.某班同学在站上做了一个“伟人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应该是A. 新三民主义B.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 “三个代表”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材料提到,“伟人毛泽东”的网页。结合所学知识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选项B正确;新三民主主义是孙中山理论,选项A排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内容,选项C排除;“三个代表”思
29、想是江泽民理论内容,选项D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对选项中所列思想理论归属有明确认识,即需要对20世纪中国主要思想理论有清晰的认识。28.某版主在党建论坛上发表了一个关于邓小平理论的主题讨论帖,很多网友进行了跟帖,其中与主题讨论不相符合的内容是A. 邓小平理论诞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B.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是体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著作C.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D. “社会主义本质”、“一国两制”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处
30、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可知此应为毛泽东在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规定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的思想。故本题应选A项。29.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下列著作能反映革命进程第二步的是A.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 新民主主义论C. 井冈山的斗争D. 论人民民主专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详细阐释了新中国的社会性质,为新中国成立做了政治理论准备,选项D正确;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
31、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提出的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选项A、C排除;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和前景,选项B排除。30.有研究专家评说下边名画:“主角不是山,不是田野,甚至不是干草垛,而是那些灿烂明亮的光芒,光与影完美融合,冷暖色调互衬显得十分动人。”这幅画的艺术风格属于A. 浪漫主义B. 印象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答案】B【解析】根据“光与影完美融合,冷暖色调互衬”,结合和所学,印象主义绘画强调光和色的瞬间变化,题中这幅画的艺术风格应该属于印象主义,故B正确;浪漫主义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
32、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A不符合题意,排除;现实主义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C不符合题意,排除;现代主义的美术在对待社会、人、自然与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关系是扭曲的,与材料图片信息不符,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光与影完美融合,冷暖色调互衬”,联系所学印象主义画派的风格分析解答。二、判断题:(正确的选正确,错误的选错误)(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原名文濬。大学期间特别崇尚某一思想家的学说,取名“知行”。中年时,他又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故改名为“行知”。据此判断,他曾崇尚的这一思想家是王阳明。【答案】正确【解析】根据所学
33、知识可知,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原名文濬。大学期间特别崇尚某一思想家的学说,取名“知行”。中年时,他又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故改名为“行知”。据此判断,他曾崇尚的这一思想家是王阳明。故此题正确。32.康德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认为人要自律,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答案】错误【解析】本题考查康德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德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不是法国思想家,故本题错误。33.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建立量子力学,弥补了牛顿力学的不足。【答案】错误【解析】【详解】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相对论
34、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牛顿力学是相对论的一种特例(物体低速运动状态),包括在相对论体系中。量子论则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量子论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故本题错误。34.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把科技和教育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改革开放后,我国把科技和教育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因此此题正确。35.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理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答案】B【
35、解析】【详解】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提出的,故错误。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6.儒家思想所蕴含的家国同构(情怀)既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他(董伸舒)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为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李佳哲董仲舒的忠孝理论与汉代忠孝伦理制度材料二 理学家继承传统儒家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使士大夫阶层普遍参与讨论个人、家庭、家族、国家和
36、政治,从而建立了统治者认定和推行的道德伦理规范,使阶级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有了一定的弱化,更使得士子的心灵得到充实。徐公喜、万红宋明理学的层次模式材料三 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利用“家国同构”等理论为后世提供的“伦理信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为提升儒学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构建“理学思想体系”的出发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37、宋明理学家加强个人“道德伦理规范”的两种主要途径。(3)据材料三,指出“家国同构”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答案】(1)主要内容:忠孝。主要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等。(2)出发点:建立统治者认定和推广的道德伦理规范(构建官方意识形态)。途径: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3)新内涵:家国天下;世界意识。意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国家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详解】(1),“主要内容”,依据材料一信息“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
38、时也为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概括得出:忠孝。“主要措施”,依据所学知识从独尊儒术、设立太学、重用儒生等方面回答。(2),“出发点”,据材料二信息“理学家继承传统儒家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概括得出:责任感和使命感。“两种途径”,依据所学知识从格物致知、致良知角度回答。(3),“新内涵”,据材料三信息“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归纳得出:世界意识。“现实意义”,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角度回答。37.追求自由是人的本性,西方思想家对这一话题多有
39、探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的任务主要是探讨与人生幸福有关的道德伦理问题认为美德基于知识,而两者之获得皆有赖于教育。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材料二 莎士比亚既满腔热情地肯定人的正当欲望,歌颂人性、青春和爱情同时也看到了大力放纵个人主义充满贪婪等等的一个世界。据张莉浅谈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材料三 康德认为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个人行为与普遍道德法则协调一致。所以,法律是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的条件和制度。康德希望建立一个在法律之下的个人与他人具有同样自由的统一的政治制度。马执斌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丛书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苏格拉底关于道德问题
40、的主张及其获取途径。(2)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莎士比亚认为人文主义思想存在什么不良倾向?(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康德关于自由的主张。这实际上体现了当时哪场运动的思想主张?(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个人自由的认识。【答案】(1)“美德即知识。(1分)教育。(1分)(2)内涵: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及尊严;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2分)不良倾向:过分强调自我,个人私欲膨胀。(1分)(3)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自由是在法律范围之内的。启蒙运动。(3分)(4)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个人行使权利时不应该违背道德和法律。(2分)【解析】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一归纳苏格拉底
41、的思想主张。苏格拉底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即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2)本题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根据材料二“肯定人的正当欲望,歌颂人性、青春和爱情”可以概括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根据材料“看到了大力放纵个人主义充满贪婪等等的一个世界”可以得出莎士比亚认为人文主义思想存在的不良倾向。(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个人行为与普遍道德法则协调一致”“
42、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的条件和制度”“建立一个在法律之下的个人与他人具有同样自由的统一的政治制度”可以概括出康德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这些思想属于启蒙运动。(4)本题考察的是阐述和论证问题的能力。材料一“美德基于知识,而两者之获得皆有赖于教育”、材料二“肯定人的正当欲望,歌颂人性、青春和爱情”、材料三“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都说明了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个人行使权利时不应该违背道德和法律。考点: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与发展蒙昧中觉醒智者运动;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与发展神权下的自我文艺复兴;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与发展专制下的启蒙康德。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部分1题,10分)。38.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43、的传播和发展已有百年历程,这一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的哪篇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对当时的中国革命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2)20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到此时,毛泽东思想已形成哪两个理论成果?(3)20世纪晚期,邓小平围绕哪一根本问题展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探索?这一探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
44、的目标是什么?(4)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呈现怎样的基本特点?【答案】(1)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影响: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2)会议:七大成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论(3)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基本特点: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析】(1)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基础。(2)20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到此时,毛泽东思想已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两个论理论成果。(3)20世纪晚期,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展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探索;这一探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程呈现的基本特点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