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学习目标考点提炼知识目标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古今异义能力目标学习作者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情感目标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体会真挚情感知作者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朝昆山(今属江苏)人,著名散文家。九岁能属文,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史,善古文。嘉靖十九年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后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常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始中进士,授长兴知县。归有光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反对明朝中期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拟古主义主张,自称“好古文辞,然不与世之为古
2、文者合”,提倡“独出与胸臆”,强调真实感情,发扬了唐宋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而他的成就最高。他善于把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清朝姚鼐认为,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桥梁性人物,他承袭了唐宋古文运动,开启了清代的桐城派。他反对一味拟古,提倡唐宋古文。当然,他反对拟古,多从形式着眼,并未达到内容上的真正革新。主要代表作品有先妣事略寒花葬志思子亭记项脊轩志等。知背景归有光主要生活在明朝嘉靖、隆庆时期,当时明王朝的统治者十分昏庸腐朽,长期处于清贫生活中的作者敢于正
3、视现实,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时代矛盾,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由于归有光生平涉猎不广,他自己也以“不得当世奇功伟烈之书为恨事”,所以他的散文题材较狭窄,只能就日常交往、身边琐事,尤其是家人父子夫妇之情着笔。作者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耳闻目睹,感受深笃,因而文字委婉凄恻,深刻动人。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代表作之一。项脊轩是作者的书斋名: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在太仓(今属江苏)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书斋也名为“项脊”,以怀宗追远;另一说极言书斋窄小,如项背之间,所以得名。知常识志:记事的书或文章,如地方志、墓志、三国志等。和“志”文体形式比较接近的还有“记”“书”等。“记”,即记载事物的书籍和
4、文章,如醉翁亭记。又为古时公文的一种,如奏记、笺记等。“书”,即信函,如手书、家书等,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等。据史记礼书司马贞索引,“书”又为“五经六籍总名”。一、了解行文脉络二、把握文章大意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一、阅读课文第1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步骤一基础梳理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1)室仅方丈古义:一丈见方今义:寺院的住持;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2)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古义:不离开今义:不到(某个地方)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顾视无可置者动词,环视(2)垣墙周庭动词,围绕
5、(3)以当南日连词,表目的,来(4)室始洞然明亮(5)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离开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1)雨泽下注名词作状语,向下(2)使不上漏名词作状语,从上面(3)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前面(4)垣墙周庭名词作动词,砌垣墙(5)亦遂增胜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景致4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状语后置句,状语“于庭”置于动宾短语“杂植兰桂竹木”之后)译文:我又在庭院里夹杂种植兰花、桂树、竹子。(3)使不上漏。(省略句,省略宾语“之”)译文:使上面不再漏雨落灰。(4)
6、垣墙周庭。(省略句,省略介词“于”)译文:用矮墙把庭院四周围上。步骤二文意理解5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项脊轩修葺前的特点的一项是()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旧时栏楯,亦遂增胜ABC D解析:选B是修葺后项脊轩的特点。6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该段叙述了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特点,以写景为主,字里行间倾注了对项脊轩的喜爱之情。B“余稍为修葺”以下几句写修整后的小轩清静幽美,极富情致,流露出作者对项脊轩的喜爱。C小鸟啄食的行为,本是动态,但“人至不去”,则从动态中显示了静境。这就是用一件细小
7、的生活现象,把“静”具体化、形象化了,进一步把环境静化了。D“小鸟时来啄食”与“三五之夜”的描写,表现了作者现在在这里读书的怡然自得的情趣。这一层用“悲”贯串。解析:选D错在两处,一是“现在”不对,作者回忆的是年轻时在这里读书的情况;二是“悲”不对,这一层是用“喜”贯串。7下列对本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一句点题,说明来历,呼应题目。B此段是对项脊轩环境的介绍,把原来的情况同修葺后的情况对照起来写,十分生动。C“万籁有声”一词不仅写出项脊轩的外部环境,更直接写出轩中幽静的气氛,且包含了作者的感情。D作者在本段写“可喜”本意并不是为了写可喜,而是为下文更好地
8、写“可悲”作铺垫。解析:选C“直接写出”错,主要是运用以动写静的手法,动态中显示静景。二、阅读课文第2、3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步骤一基础梳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迨诸父异爨等到(2)凡再变矣两次(3)而母立于兹你的(4)以手阖门关闭(5)大母过余曰探望(6)比去,以手阖门等到介词,用(7)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音节助词介词,凭借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往往而是古义:到处今义:表示某种情况,通常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出现或发生古今异义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基本词汇古今没有什么变化,有些词随
9、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也有些词的词义和用法已发生了变化。其变化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的扩大。如“河”,原来专指黄河,后来由专名变成通名,泛指一切河流。(2)词义的缩小。如“谷”,原来是谷类的总名,现在北方的“谷”专指小米,南方的“谷”专指稻子。(3)词义的转移。如“信”,古代只指送信的人,后来“信”由“音信”的意思转指“书信”,而“信使”的意思必须和“使”字连用,单用就没有这个意思了。(4)词义的弱化。如“很”,古义就是“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现在用“很”字,表示程度比原来低了。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1)庭中通南北为一数词作名词,一个整体(2)内外多置小
10、门墙名词作状语,在里面,在外面(3)东犬西吠名词作状语,朝西(4)客逾庖而宴名词作动词,赴宴(5)乳二世名词作动词,喂养(6)吾家读书久不效名词作动词,取得效果,指考取功名(7)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名词作动词,上朝4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状语后置句。状语“于此”置于中心语“居”之后)译文:然而我在这里居住,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情,也有很多悲伤的事情。(2)鸡栖于厅。(状语后置句。介词“于”与“厅”构成介宾短语,放在动词“栖”后)译文:鸡在厅堂内栖息。(3)家有老妪,尝居于此。(状语后置句。介词“于”与“此”构成介宾短语,放在动词“居”后)译文:
11、家里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4)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无标志词的被动句式)译文: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竟然没有被焚毁,大概是有神保护的缘故吧。步骤二文意理解5下列对2、3两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由“篱”到“墙”,变厚的不仅是隔离的材料,而且还是一个大家族成员之间的心理距离。B选文对父母和祖母的回忆,直接描写了她们的语言,都属于正面描写,如“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C作者采用白描和细节描写的手法,描写了与母亲、祖母相关的日常琐事,用语清新淡雅,却自成风格。D选文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三种伤痛:家道中衰的沉痛、幼年丧母的
12、哀伤、科举之途的忧虑,且哀痛之情逐渐加深。解析:选B 选文对母亲的回忆是通过老妪之口,属侧面描写;对祖母的回忆才是正面描写。6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作者“多可悲”的一项是()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语未毕,余泣,妪亦泣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家有老妪,尝居于此ABC D解析:选C是一般陈述性的句子,叙说自己家中有个老婆婆,曾在这里居住。7对这两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然”字转折,“多可喜”小结上文,“亦多可悲”引起下文。B第2
13、段最后一句,作者的感情似汹涌的潮水奔泻而出。祖母看似平常之语却蕴含极深的叮咛。祖母之嘱,言犹在耳。C第2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生活往事。用“悲”贯串。D第3段叙写自己在项脊轩的生活情景以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能以足音辨人”说明作者对他的家人感情深厚,对每个人了解细致。解析:选D“能以足音辨人”说明作者在轩中生活的时间很长,表现了作者好静、勤学、深思的性格,也表现出作者对项脊轩的深情。三、阅读课文第4、5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步骤一基础梳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余既为此志之后写作(2)吾妻来归古代女子出嫁(3)吾妻归宁女子出嫁后回娘家省亲(4)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副词,于
14、是、就2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或凭几学书古义:学写字今义:学读书3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名词作状语,亲手4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其制稍异于前。(状语后置句。介词“于”与“前”构成介宾短语,放在“异”后)译文:那格局和以前稍有不同。步骤二文意理解5下面句子分为四组,全都体现归有光丧妻后悲痛感情的一组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ABC D解析:选A是归有光和妻子快乐生活的片断;是写丧妻后作者的悲痛。6
15、对这两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4段补记婚后与项脊轩有关的一段生活,主要表现作者丧妻前后欢乐和悲痛的心情,是前半部分的追叙和补充。B第5段宕开一笔,写枇杷树葱茏、俊美、婆娑、挺拔的风姿。作者早失母爱,功名科举上又屡遭打击,婚后精神上才有了抚慰和寄托。C文中没有“相亲相爱”或“相敬如宾”之类的字眼,而伉俪深情自见。主要是因为作者借助细节描写的手法,抓住富于特征的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写的。D结尾的妙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睹物思人,以轻快显露的笔法结束全篇,言简意丰情深,耐人寻味。解析:选D“轻快显露”错。作者睹物思人,情何以堪?托物寓情应是储蓄深情的笔调。对于幼年丧母
16、的归有光来说,母亲的关怀、祖母的期待是那么温暖,又是那么让人眷恋啊!可现实生活中许多同学觉得父母的唠叨让自己心烦,父母对自己的鼓励反倒成了学习的压力。那么,你是怎么看待这份浓浓的亲情呢?观点1: 观点2:答: 答案:观点1:可怜天下父母心。很多人理解父母时已觉得太晚;等到了自己身为人父人母开始理解父母的时候,父母已经老了。父母有时太爱我们了,太关心我们了,才会那么唠叨,那些唠叨之所以让我们心烦,是因为父母对我们爱得太急切了。观点2:唠叨儿女是父母爱之心切的表现,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没有错啊!我们可以坐下来和父母谈谈心,学会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心平气和地和他们交流。家庭的和睦,是提高学习
17、质量的重要因素!细节描写,真实生动1多线索交织,形散而神聚项脊轩虽然狭小,破旧而阴暗,可它是作者长期生活的地方。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之时,唯有项脊轩才能唤起主人对过去经历的深长久远的回忆,因而作者自然对它怀有深挚的眷恋之情。这种感情,正是贯穿全文的线索。2细节描写,真实生动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书籍满架,小鸟时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把作者的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绪充分地表达出来。写母亲、妻子是这样,而写祖母尤为出色。祖母爱怜的言辞、离去时的喃喃自语、以手阖门以及持象笏至的动作等,作者抓住了祖母看望和勉励孙儿的感人场面来抒写,令人动容。素材主题亲情课内提炼亲情、爱情的失去,是归有光心中永远无法治
18、愈的痛。情感失落的巨大痛苦形成了一个无形的黑洞,吞噬了他生命的激情,耗损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幼年丧母,慈母之爱久久难忘。中年丧妻,更使作者痛不欲生,万念俱灰。这种诀别亲人的悲剧感是一种无法释怀的凄怆和孤独,人生而有情,情感丰富人生,而情感的永久失落恰恰是对生命的致命打击。这是人类对生命无法战胜死亡时的巨大恐怖和悲痛。课外延伸1亲情是把万能钥匙有段时间,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由于工作压力大,患上了抑郁症。妻子王娟想方设法为之治疗。为了收到更好的效果,她来了一个全家总动员,打起了“亲情减负”的立体战。她让儿子投入到这场活动中。爸爸下班回到家中,只要见他皱眉、发呆、唉声叹气,乖巧懂事的儿子白清扬就会
19、缠着爸爸,他一会儿让爸爸做脑筋急转弯,一会儿与爸爸一起下跳棋。回答错误或输了,都要在脸上涂鸦,不一会儿,白岩松脸上被画满了太阳、月亮与星星。这时父子俩对着镜子往往笑得直不起腰来。有时儿子还让爸爸陪他到小区捉蚂蚱、捉蝴蝶。他还几次兴冲冲地让爸爸带他到十三陵飞行基地去坐滑翔伞。滑翔伞像鸟儿一样升上了3 000米的高空,朵朵白云从身边擦过,白岩松觉得心中的压力和郁闷已随着白云飘荡而去她还让白岩松的母亲也加入进来。春节前,她亲赴白岩松的老家呼伦贝尔,将婆婆接到北京。春节期间,一家人坐在一起,母亲一边和儿子做着家务事,一边说着儿子小时候取得的成绩以及趣事,说工作后他给母亲带来的幸福,给家庭带来的荣耀直说
20、得儿子心头春意盎然。亲情让白岩松背负的网终于破了,他彻底与过去告别,面色红润,容光焕发。建国60周年盛大阅兵仪式上,白岩松那慷慨激昂的解说,那铿锵有力的声音,让人再度领略了他的光彩照人的风度。2名言警句(1)慈母的胳膊是用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那里,怎能不甜?(雨果)(2)家庭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 (3)温和的语言,是善良人家庭中绝不可缺少的。(印度摩奴法典) (4)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王豫蕉窗日记) (5)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6)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隐藏着甜蜜的爱。(萧伯纳)运用点拨亲情是荒寂沙漠中的
21、绿洲,当你落寞惆怅、软弱无力、干渴病痛时,看一眼已是满目生辉,心灵得到恬适,于是就不会孤独,便会疾步上前。只需一滴水,滚滚的生命汪洋便会蔓延心中。无论是饱含深情的归有光,还是同桌妈妈陶艳波,从他们身上折射出的亲情的光芒经久不衰。(时间:40分钟分值:51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室始洞然始:才B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C大母过余曰 过:看望D客逾庖而宴 宴:宴请解析:选D宴:吃饭。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D代词,你;连词,表修饰。A项,连词,表目的,来,用来。B项,均为介词,在。C项,均为
22、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往往而是 B桂影斑驳C室仅方丈 D余自束发,读书轩中解析:选B古今义都有“色彩杂乱;参参不一”的意思,形容色彩纷杂。A项,古义:到处、处处;今义:时常、经常。C项,古义:一丈见方;今义:佛寺、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或寺院的住持。D项,古义:古人以15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到头顶上;今义:把头发扎起来。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解析:选B名词作动词。A、C、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5下列句子
23、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制稍异于前 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D余自束发,读书轩中解析:选B判断句。A、C、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二、阅读鉴赏(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世美堂后记归有光余妻之曾大父王翁致谦,宋丞相魏公之后。自大名徙宛丘,后又徙余姚。元至顺间,有官平江者,因家昆山之南戴,故县人谓之南戴王氏。翁为人倜傥奇伟,吏部左侍郎叶公盛、大理寺卿章公格一时名德,皆相友善,为与联姻。成化初,筑室百楹于安亭江上,堂宇闳敞,极幽雅之致。题其匾曰“世美”。四明杨太史守阯为之记。嘉靖中,曾孙某以逋官物鬻于人。余适读书堂中,吾妻曰:“君在,
24、不可使人顿有黍离之悲。” 余闻之,固已恻然。然亦自爱其居闲靓,可以避俗嚣也。乃谋质金以偿鬻者;不足,则岁质贷;五六年,始尽雠其直。安亭俗呰窳而田恶。先是县人争以不利阻余。余称孙叔敖请寝之丘、韩献子迁新田之语以为言。众莫不笑之。余于家事,未尝訾省。吾妻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莱,岁苦旱而独收。每稻熟,先以为吾父母酒醴,乃敢尝酒。获二麦,以为舅姑羞酱,乃烹饪,祭祀、宾客、婚姻、赠遗无所失。姊妹之无依者悉来归,四方学者馆饩莫不得所。有遘悯不自得者,终默默未尝有所言也。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庚戌岁,余落第出都门,从陆道旬日至家。时芍药花盛开,吾妻具酒相问劳,余谓
25、:“得无所有恨耶?”曰:“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长沙张文隐公薨,余哭之恸,吾妻亦泪下,曰:“世无知君者矣!然张公负君耳!”辛亥五月晦日,吾妻卒。实张文隐公薨之明年也。后三年,倭奴犯境,一日抄掠数过,而宅不毁;堂中书亦无恙。然余遂居县城,岁一再至而已。辛酉清明日,率子妇来省祭,留修圮坏,居久之不去。一日,家君燕坐堂中,惨然谓余曰:“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余退而伤之,述其事,以为世美堂后记。【注】俗呰(z)窳(y),俗习懒惰。訾(z)省,过问,指计算、核查财目。遘(gu)悯,遇到不顺心的忧愁事。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曾孙某以逋官物鬻于人逋:拖延B岁苦旱而独收 苦:为所
26、苦C不足,则岁质贷 质:典押D岁一再至而已 再:二次解析:选A逋,拖欠。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B侍郎,汉代时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C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明朝使用嘉靖这个年号一共四十五年,是明朝使用第二长的年号。D辛亥,是干支之一。甲、乙、丙、丁等十个符号叫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符号叫天干。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
27、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解析:选D“甲、乙、丙、丁等十个符号叫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符号叫天干”错,应为“甲、乙、丙、丁等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等十二个符号叫地支”。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有光妻子的曾祖父王致谦是名门之后,为人豪爽洒脱,奇异不凡,在当时很有名,同叶盛、章格交好,世美堂就是由他修建的。B本文是归有光悼念去世的妻子王氏的文章。她治家勤俭,孝敬老人,同亲属朋友关系和睦,对丈夫全力支持,十分贤惠。C因为归有光喜欢读书,所以家中藏书一旦散失,妻子就让人四处寻找,最后他家里的藏书竟然多达上千卷。D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志采用散文形式,在对生活琐
28、事的平实朴素叙述中渗透了深沉真挚的情感,本文的风格与其相近。解析:选C“所以家中藏书一旦散失”与原文不符。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8分)(1)然亦自爱其居闲靓,可以避俗嚣也。(4分)译文: (2)吾妻具酒相问劳,余谓:“得无所有恨耶?”(4分)译文: 参考答案:(1)然而(我)自己也很喜欢那里环境的幽静、美好,可以避开尘世的喧嚣打扰。(关键点:“闲靓”“俗嚣”及句意)(2)我的妻子准备了美酒来慰劳我。我说:“难道没有遗憾吗?”(关键点:“具、相、得无、恨”)10根据文章最后一段,概括作者撰写世美堂后记的原因。(4分)答: 参考答案:作者父亲坐在厅堂,怀念过世的儿媳;作者于此感伤,写下了这篇“记
29、”。参考译文:我妻子的曾祖父王致谦是宋朝丞相魏公的后代。他们家从大名府搬迁到宛丘,后来又迁徙到了余姚。在元朝至顺年间,他们家出了一位在平江路做官的,又因为他们家居住在昆山的南戴,因此,县里的人都称他们家为南戴王氏。王翁他老人家性情豪爽洒脱,奇异不凡,与吏部左侍郎叶盛、大理寺卿章格,都是当时德高望重的人,他们相互之间交情很好,并结成儿女亲家。到成化初年,(王致谦)在安亭江边建了上百间房子,厅堂十分宏伟宽敞,极尽优雅的情趣,又在匾上题了“世美”二字。四明的杨守阯太史为它写作了世美堂记。嘉靖中期,王翁的曾孙因为欠官府的税金要把世美堂卖给别人。我正在家中读书,我妻子说:“只要有你在,就不能让人有家园毁
30、坏的悲哀。”我听了这话,本来觉得很伤感。然而(我)自己也很喜欢那里环境的幽静、美好,可以避开尘世的喧嚣打扰。于是,我想借钱支付给那个卖主(买下世美堂);钱不够,就每年典押借贷;过了五六年,才还完那些钱。安亭这个地方民风懒惰,土地贫瘠。开始时,县里的人争着用这样做的害处来阻止我,我就说了孙叔敖请求寝丘、韩献子迁都新田的典故给他们听,众人都笑我。我对于家中的账务,自己从来没有计算、核查过。我的妻子也从来不把情况告诉我,只是叫僮奴们去开垦荒地,在大旱的年成,只有我家的地获得丰收。当稻子成熟的时候,(我的妻子)先用它们酿酒给我的父母品尝,自己才敢尝。当大小麦丰收了的时候,(我的妻子)先用它们做成美味的
31、酱给公婆,自己才敢用它做菜。祖宗的祭祀、宾客的接待、子女的婚嫁、亲友间的礼尚往来,(她)没有做得不周到的,姐妹中孤苦无依的大都来投奔我,四方往来的读书人没有不照顾住和吃的。有时候碰到不顺心的忧愁事,(她)最后都默默接受没有怨言。因为我喜爱读书,那些旧时的书香人家的零散的书籍,(她)就找邻里去寻找,于是购置的书籍不下几千卷。庚戌年的时候,我到京城参加会试落榜,走陆路过了十天才到家。那个时候正是芍药花盛开的时候,我的妻子准备了美酒来慰劳我。我说:“难道没有遗憾吗?”她说:“抛弃功名事,隐居不出仕,有什么好遗憾的呢?”长沙的张文隐去世的时候,我悲伤地痛哭,我的妻子也潸然泪下,说道:“这个世上再也没有
32、了解你的人了!但是张公是有负于你的啊!”辛亥年五月末,我的妻子去世了,是在张文隐去世后的第二年。又过了三年,倭奴侵犯我国边境,在一天之中多次经过掠夺,然而我的房子却没有毁坏,堂里的书也没有损毁。后来我一直居住在县城,一年才去两次而已。辛酉年的清明节,我带着儿子和儿媳前来祭扫,留下来把损坏的地方加以修葺,长住在这里没有离开。一天,我的父亲闲坐在厅堂里,悲痛地对我说:“房子还在,人却已经不在了,我想起了你媳妇啊!”我退下后对此感到十分哀伤,于是将这些记录下来,写了这篇世美堂后记。三、语言运用(15分)11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描写下面的语句,可以适当地展开想象和联想。(5分)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33、,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答: 参考答案:每逢十五的夜晚,明朗的月光照在墙上,桂树的形影错落,风吹树影摇动,那美好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12下面是根据项脊轩志写的一副对联的下联,请你依据课文内容补出上联。(4分)上联: 下联:老妪追怀、祖母殷望、妻子相敬、亲情三世,一度思亲一怆然。参考答案:书轩啸歌、庭阶寂静、桂影斑驳、明月半墙,几多憧憬几春秋。13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保留全部信息,语言连贯。(可以适当添加、改动个别词语)(6分)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总是想方设法将那种“可喜”“可悲”之情营造出一种使人如品佳茗,久久难忘的浓烈的情感氛围。答: 参考答案: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总是想方设法营造出一种浓烈的情感氛围。项脊轩志抒发了“可喜”“可悲”之情。它使人如品佳茗,久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