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框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课 标 要 求研 学 导 航明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教师用书独具)议题一| 怎样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一、对待外来文化上的两种激进的观点1表现: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2评价:历史和实践证明,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思考在近代先进文化的探索中,“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提示:“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这两种倾向都不能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要求1总体要求: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2具体要求: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判断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化成果。()提示:错误。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材料一当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日益深化,西方各种社会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以洋为美、以洋为尊,甚至贬低、漠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现象。材料二专家指出,在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大势下,我们一方面应当以平等开放的姿态对待其他民族文化,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其他民
3、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取人之长为己所用;另一方面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文化中的中西差异,积极吸取有利于中国发展的一切优秀文化思想,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结合生活现象,培养政治认同等学科素养)对待外来文化,坚持以洋为美、以洋为尊,贬低、漠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现象,是一种什么观点?(2)(依托现实问题,考查科学认知等学科素养)上述材料主要告诉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提示:(1)这是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一方面,要反对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两种错误观点;另一方面,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汲取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4、,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 全盘西化论与文化复古主义(1)全盘西化论 “全盘西化”论是中国近代以来主张中国走欧洲资本主义道路,全盘西化的政治文化主张。“全盘西化”论尽管在批判封建专制文化、宣传西方科学、民主和自由思想方面,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总体上是一种错误的理论,是一种数典忘祖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2)文化复古主义“文化复古主义”是近代产生的一种文化思潮,它是在中西文化的对撞中产生的。文化复古主义虽然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他们死守传统的教条,不肯对传统文化持扬弃的态度,不愿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这是一种食古不化的形而上学观念,是完全错
5、误的。在新文化运动中,文化复古主义思潮受到了新文化运动旗手们的猛烈批判。2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着眼点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植根塑魂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养料和活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内容既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源头,也涵盖在此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更加广泛深入要求要坚定文化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6、高度认同、倍加珍惜、大力弘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文化虚无主义更加主动地学习、借鉴、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精髓,坚决摒弃心胸狭隘的排外主义和妄自尊大的自我中心主义;以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大国气度,了解并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殊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建设,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大力创新、不断创新、永远创新特别提醒: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是基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更深认识,是基于对中国文明历史的更深领悟,体现了全球化的时代眼光,反映了中国崛起中的文明自信。中国历史一再表明,能否不断了解世界,能否
7、不断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东西,能否不断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大问题。3“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区别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着眼于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主要侧重于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即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主要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典例】音乐剧西厢改编自中国四大古典名剧之一的崔莺莺待月西厢
8、记,该剧包含百老汇、法式、欧美式等多种风格,还融合了京剧、昆曲等戏曲元素,它把戏曲的元素与现代创作意识相融合,让传统的戏剧故事在新的舞台上焕发光彩。该剧的成功对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启示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待外来文化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要善于吸收和引进外来文化ABCD思维建模审设问事件限定:该剧的成功对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角度限定: 启示审材料“包含百老汇、法式、欧美式等多种风格”说明对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的学习和借鉴;“让传统的戏剧故事在新的舞台上焕发光彩”说明了该剧的成功析选项不选,优秀传统文化是
9、保留的对象,不是改造的对象;入选,“让传统的戏剧故事在新的舞台上焕发光彩”体现了这一点;入选,“包含百老汇、法式、欧美式等多种风格,还融合了京剧、昆曲等戏曲元素”体现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选,吸收和引进的对象是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定答案C【训练】鲁迅在拿来主义中写道:“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接着,他说:“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下列对鲁迅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推动文化发展要不断继承传
10、统、推陈出新要反对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拿来主义”思想我们要保持中华传统文化的纯洁性,反对外来文化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A B C D思维建模审设问事件限定:“鲁迅的观点”;角度限定:“理解正确的是”审材料拿来主义指向照搬外来文化,运用脑髓和放出眼光去拿指向借鉴有益成果析选项本题考查对不同文化交流的认识,而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排除。对待外来文化,既要借鉴其优秀成果,又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能照搬照抄,说法正确。我们要反对排斥一切外来文化的封闭主义,说法错误。悟技巧分析文化活动时,要注意区别横向的交流借鉴与纵向的继承创新这两个不同的方向。定答案D议题二| 为什么
11、要立足国情进行交流互鉴一、立足国情进行交流互鉴的原因1理论依据: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2实践依据: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判断外国的优秀文化可以直接用于解决我国的现实问题。()提示:错误。外来文化不能直接解决我国的问题,需要在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二、文化交流互鉴的要求1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2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思考不同文化之
12、间的交流互鉴会不会导致文化的趋同? 提示:不会。文化的交流互鉴,目的是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将其融入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中,而不是照搬外来文化,更不会导致文化走向趋同。 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了新高度。(1)(结合具体问题,培养科学认知等学科素养)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对我们当前推进文化发展有何启示?(2)(结合具体问题,考查科学认知等学科素
13、养)与外来文化交融中,古代中华文化发展以儒家为主导。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提示:(1)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1正确对待外来文化(1)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
14、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发展的成果。(4)加强文化交流,推进文化交融。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与精华,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营养。2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1)“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15、,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和要求,对人类文明成果进行分析鉴别,扬抑取舍,丰富和发展我们正在建设的新文化。(2)“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主体和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目标,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大胆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以丰富、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对于外来文化,首先,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对其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其次,那些经过鉴别的优秀文化成果,要把对它们的利用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最后,对于一些外来文化的优秀内容,要使它与中国当代文化融为一体,所以,还应对它进行一番中国民族文化的消化和改造,使之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从
16、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这样,外来的优秀文化才能达到“洋为中用”。(4)“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是自主开放,开拓创新。对于外来文化,我们要采取科学态度,既要反对“全盘西化”,也要反对“闭关自守”。特别提醒:外来文化中国化过程中“以我为主”和“海纳百川”是否矛盾? “以我为主”有利于永葆民族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有利于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海纳百川”表明文化竞争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交流、融合、共处。所以二者不矛盾。【典例】 “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左传中的这种思想启示我
17、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应()尊重文化多样性,不同文化应相互取长补短重视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面向世界,吸收借鉴西方优秀文明成果推动文化创新,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ABCD思维建模审设问事件限定:“这种思想”;角度限定:“对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启示”审材料材料中的思想观点,其文化寓意是要在文化多样性中加强吸收借鉴析选项材料信息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要尊重文化多样性,“重视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动文化创新,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在题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入选。悟技巧要注意区别两组关系: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定答
18、案A【训练】歌剧莫高窟将意大利歌剧唱法和中国民族唱法相结合,通过中国特色民族交响乐器伴奏,在中国戏曲“紧拉慢唱”演唱形式中植入丰富多彩的节奏及和声变化,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宣叙调艺术。可见歌剧莫高窟在创作中坚持()古为今用,中西合璧在多样中求同,在交流中化异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竞争中合作,在借鉴中创新A B C D思维建模审设问事件限定:歌剧莫高窟的创作:角度限定: “坚持”审材料“将意大利歌剧唱法和中国民族唱法相结合”说明了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宣叙调艺术”说明了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析选项入选,“中国戏曲紧拉慢唱演唱形式”体现了古为今用,“将意大利歌剧唱法和中国民族唱法相结合”体
19、现了中西合璧;不选,应该是求同“存”异,不是求同“化”异;入选,在中国戏曲的演唱形式中植入丰富多彩的节奏与和声变化,表明其坚持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选,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竞争。定答案B徐悲鸿一生致力于国画的创新实践,他认为革新中国绘画的要旨在于:“古法之佳者守之,不佳者改之,垂绝者继之,未足者增之。”徐悲鸿抵欧之初,目睹了大量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优秀作品。于是,他开始接受正规的西方绘画教育,并在坚守国画本色的基础上,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1)徐悲鸿在学画过程中,是如何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2)文化只有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与活
20、力。对此,你能提供一个事例加以说明吗?四翼要求基础性本题考查对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基础知识的细化把握,启示我们理清基础知识的构成与准确表述应用性解答本题,需要运用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知识,分析徐悲鸿的学画过程体现的文化道理,启示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来学习知识综合性本题既考查具体事例中蕴含的文化道理,又要求根据文化道理去寻找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多角度考查了知识的灵活运用,启示我们加强由材料到知识训练的同时,加强由知识到材料的训练创新性本题依托典型人物取得重大成就的素材,灵活创设命题情境,既考查归纳推理,又考查演绎推理,角度独特,启示我们平时要注意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的训练答案(1)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学习和吸收西方绘画精华。在学习、借鉴西方绘画精华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2)例如:屠呦呦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引入西医炼药技法,用低沸点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发现了青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