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06MB ,
资源ID:1081344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8134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岳麓版讲义: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15讲 WORD版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岳麓版讲义: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15讲 WORD版含解析.docx

1、单元概览本单元主要阐述了二战后世界格局呈现出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以及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线索1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初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两分天下,两极格局形成。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通过“冷战”的形式进行对抗,世界并不太平,但是因为两强势均力敌,谁也不敢轻易动武,又维持了近半个世纪的世界和平局面。线索2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迅速崛起,第三世界登上历史舞台,冲击了两极格局,形成了多极化趋势。线索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苏联解体,欧洲进一步走向联合,日本要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国力迅速增强,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目前,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未来世界形成多极化的世界格局还

2、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线索4新中国的外交中国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50年代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缓和了与美国、日本等西方大国的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执行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第15讲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一、背景1基础框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确立,它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2实力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1)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2)苏联实力增强,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和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强

3、国。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二、表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政治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开始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实施马歇尔计划,以扶植和控制西欧国家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打破西方经济封锁军事1949年,成立北约,这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1955年,成立华约,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图示构史两极格局的形成三、影响1“冷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1)德国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

4、共和国。(2)朝鲜战争:1945年,美、苏两国分别进驻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后来分别建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进行抗美援朝。(3)越南战争:1961年美国发动,1973年美军撤出越南。(4)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美国发现并武装封锁古巴,苏联被迫撤走导弹。2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世界被分裂为两部分。归纳总结“冷战”下的国际关系教材补缺美苏争霸中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争夺(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对峙,在世界范围内激烈争夺,教材重点叙述了美苏在欧洲的争夺,也涉及亚洲的部分活动,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

5、苏争夺开始具有全球意义,在亚洲、阿拉伯地区、拉丁美洲都有美苏争夺的影子。(2)美苏的争夺手段包括经济、政治、思想、科技、文艺、宗教等,其目的是展示自己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丑化对方的形象,最终击败对手,美苏争霸在当时已经渗透到世界的角角落落。(3)美苏的争夺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苏联代表着社会主义阵营,而美国代表着资本主义阵营,两国关系既有争霸的一面,也有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一面。考点一冷战的起源和发展冷战与“热战”(1)“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美苏“冷战”的重点是争夺欧洲控制权。(2)“热战”是指在“冷战”的大环境

6、中采取的军事行动,不是“冷战”的结束,而是“冷战”的扩大。例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热战”,但又均属于“冷战”的范畴。这是因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都有美苏的身影,是两国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领域争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美苏没有直接交战,对于美苏而言是“冷战”。在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上,美国与中国、朝鲜、越南均直接交战,对于中美、美朝、美越是“热战”。针对练1(2018赣州高三期末考试题,25)这场全面的东方与西方的“战争”并未真正爆发,双方实际上只是在经济、哲学、文化、社会和政治立场方面产生严重对立:西方指责东方不民主、极权主义和共产专制,而东方则批评西方是中产阶级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这场“战争

7、”()A双方是北约国家和华约国家B双方斗争的实质和方式基本不变C双方都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D根本原因都是西方推行霸权主义答案B解析北约和华约,仅是两大阵营在军事领域对峙的体现,故A项错误;斗争是意识形态根本对立的反映,基本手段就是除“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为,故B项正确;从目的上讲,美国是为了实现其称霸世界的目标,故C项错误;这场战争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故D项错误。“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1)相同点背景:都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8、2)不同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提出针对“希腊、土耳其危机”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局动荡,资本主义统治秩序面临威胁内容既包括经济上的援助,也包括军事上的援助经济援助计划表现形式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采取隐蔽的经济手段达到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的目的影响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冷战全面开始一方面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政局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考点二两极格局1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的精神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起止时间是19451991年,这一体系的核心

9、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它以苏联的解体为结束的标志。2两极格局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国际格局。1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针对练2(201

10、9广州高三调研测试题,35)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对外援助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援助资金由只能用于私人企业扩展到政府控制的企业;援助重心由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转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盟国。这一调整()A加剧了两大阵营的对峙B加速了美国经济的衰退C扩大马歇尔计划的范围D导致资本主义阵营分化答案A解析由材料“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间信息可知美苏“冷战”,结合材料中美国援助资金扩展到政府控制的企业,援助重心转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可知美国意在扩大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从而加剧了两大阵营的对峙,故A项正确。2两极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1)积极影响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11、。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遵守一定的界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2)消极影响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美苏两国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家国情怀珍惜和平,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和制度美苏冷战对峙,威胁着人类和

12、平。美苏争霸,加紧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争夺。它们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对相关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控制和思想文化渗透。我们强烈呼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和制度!材料冷战时期,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的,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是由美国领导的最富有的社会集团,同一个与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这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有时是军事的竞争。许多这样的冲突发生在这两个阵营以外的由下述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里:它们常常是比较贫穷的、缺少政治稳定性的、新近独立的、宣称是不结盟的。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要求:分析材料,概括冷战时期国际关系

13、格局凸显的主要特点。信息: 答案世界被分成三大部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苏联为首的东欧国家、第三世界;美苏大国主导;两极全面对抗;第三世界局部冲突不断。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西斯的崩溃和欧洲的衰落并没有带来世界的高度一体化,反而使人类进入了以两个超级大国为核心的两极对抗的时代。关于冷战的起源,美国学者认为,斯大林的“侵略”和“扩张”政策是战后国际关系紧张化的主要原因,美国对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做出反应,冷战因此而生。对此,苏联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美国垄断资本中最富于侵略性的集团利用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来确立世界霸权,为此而积极推行反苏反共的政策,从而一手导演了冷战。针对争论,著名

14、冷战史专家约翰加迪斯(美)认为冷战既非美国也非苏联的过失,它是大国之间利益上的碰撞,是苏联的独裁共产主义与美国的民主理想之间的冲突。可以说,关于冷战谁该负主要责任的问题,中外学者的争论一直未停息。 摘编自王玮、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观点思考方向历史结论角度1美国与冷战爆发的关系美国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责任角度2苏联与冷战爆发的关系角度3全面认识冷战的爆发答案角度2:苏联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责任。角度3:冷战的爆发有历史必然性,美苏都有责任。材料冷战指的是从1945年至1991年间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所进行的激烈对抗。这两大洲的巨人间没有发生直接的武装冲突,因而“冷战”这一描述是很准确的。现在,

15、一切都已过去,其结果已众所周知,如果把这一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英约翰W.梅森冷战发现问题: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其表述侧重于冷战的积极后果。思考: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出发点是什么?试答: 答案冷战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1(2017课标全国,34)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的寓意是:斯大林格勒曾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发生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座被毁的城市得以重建,引起西

16、方国家的恐慌,说明了西方国家的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A项错在“苏俄”;20世纪30年代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故排除B项;C项与漫画反映的时间信息不符。技巧点拨解答漫画题时,读图是关键环节。有的考生把这幅漫画读成了苏联人在庆祝自己经济建设的成就,在手舞足蹈,这样就大错特错了。从装束来看,这些人是西方人。2(2016课标全国,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B促成了

17、欧美平等伙伴关系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答案A解析煤钢联营建立于1951年,西欧六国把煤、钢等战略物资捆绑在一起,这符合马歇尔计划“欧洲一部分国家联合”的意图,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实施时,西欧是受制于美国的,排除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欧洲就出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排除C;美苏冷战是德国分裂的根源,排除D。3(2016课标全国,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

18、盟运动的发展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答案D解析材料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美苏处于冷战对峙状态下,美国的宣传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美国,实际是借助文化手段与苏联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所谓的“中间地带”,故D项正确。1(2018衡水金卷模拟压轴卷,34)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大师肯尼思华尔兹指出,冷战期间,“从利害关系的大小和斗争的力量来看,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这两国的行为与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统大国的行为”。这段材料反映出美苏冷战()A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B实质是争夺国家利益C具有不均衡性的特征D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答案B解析通过题干“意识形态从属于利益”可知美

19、苏冷战是利益的争夺,故A项错误;通过在美苏争霸中,“意识形态从属于利益”及“是传统大国的行为”可知美苏冷战的实质是争夺国家利益,故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美苏冷战过程中存在“利害关系的大小”,与冷战的不均衡性无关,故C项错误;通过题干可知美苏冷战的实质是争夺国家利益,与材料主旨无关,故D项错误。2曾任美国陆军部部长的亨利史汀生在1947年发表的对美国人的挑战一文中认为,“美国目前正面临着一个挑战性时机,承担着领导世界走出经济萧条的责任,而这种责任和机遇将最大限度地激发美国的领导能力,衰败动荡的西欧是美国实现国家使命和树立国家威望的巨大场所”。这说明亨利史汀生主张美国()A遏制苏联,承担领导世界责

20、任B复兴西欧,提升美国领导地位C开展援助,阻止经济萧条蔓延D输出民主,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体现遏制苏联,故A项错误;从材料“衰败动荡的西欧是美国实现国家使命和树立国家威望的巨大场所”可以看出美国想利用复兴西欧的机会提升美国的领导地位;材料强调援助西欧,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输出民主,故D项错误。3(2018福州一中5月模拟,34)下表是关于冷战史研究中各学派的不同观点,由此可以推出的正确结论是()主要学派观点“正统学派”强调冷战起源于苏联的扩张,迫使美国放弃大国合作的政策,转而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合理行动。“修正学派”坚持美国在冷战起源中的责任,美国以“贸易自由”为突出特点的经济

21、帝国主义,使得苏联不得不采取防御性的措施,将东欧纳入其势力范围之中。“后修正学派”特别关注地缘政治和均势的重要性,重点探讨分别以美苏为首所建立的不同类型的“帝国”及其对战后国际体系演变的意义。“新冷战史”依据多国档案,从多边视角出发,尝试利用新的理论,重新解释冷战的起源。A.观点不一反映了历史研究的复杂性B新冷战史的研究方式最为合理准确C各种学派迭出不利于还原历史真相D冷战起源是冷战史研究的主要内容答案A解析对于“冷战”的起源,不同学派有不同的观点,说明历史研究具有复杂性,故A项正确;“新冷战史的研究方式最为合理准确”这一表述不准确,故B项错误;各种学派的交流有利于还原历史真相,故C项错误;冷

22、战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故D项错误。4(2019三明模拟,35)1948年,德国西占区(合并后的美英法占领区)开始币制改革,使用“B”记马克代替旧马克,而苏联为了表示抗议,同样在苏占区发行新的“D”记马克。这一现象反映的是()A德国的正式分裂B两个占领区形成默契C美苏争霸的形成D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德国正式分裂的标志是民主德国的成立而非苏占区和西占区不同货币的发行,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苏联在苏占区发行新的“D”记马克是对西占区发行“B”记马克的被迫回应,而非二者之间的默契,故B项错误;美苏争霸格局正式确立于1955年华约组织的成立,故C项错

23、误;根据所学,苏占区和西占区发行不同的货币,完全是在苏美两国的操纵和默许之下完成的,故D项正确。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南宁模拟)关于冷战起源,20世纪40、50年代主流学者认为是苏联寻求世界霸权导致冷战;60年代后,随着美国霸权主义不断上升,主流学者认为美国应负主要责任;进入70年代后,美苏争霸越演越烈,主流学者认为双方实用主义政策下的误判与误解,是冷战发生的原因,双方都有责任;而到了90年代,随着苏联档案公开,学者又开始关注斯大林等个人因素。这表明()A冷战发生真正的责任者无法探求B苏联才是冷战发动的主要责任方C冷战导致美国霸权主义思想出现D冷战学术研究体现时代不断变革答案D解析冷战

24、发生真正的责任者在材料中存在争议,而不是无法探求,故A项错误;材料中苏联是否是冷战发动的主要责任方存在争议,故B项错误;美国霸权主义思想出现在冷战之前,故C项错误;材料不同时期关于冷战的主要责任方存在争议,反映出冷战学术研究体现时代不断变革,故D项正确。2(2018大庆模拟)美国政府在1961年向尼日利亚政府提出了农业技术援助计划,批准使用23万美元的资金,用于与尼日利亚在农业扩展和培训领域内的技术合作项目。它对刚果也有类似的技术援助项目,签署了一份关于在刚果共和国发展农业的合同,通过刚果多种工艺学会在刚果发展农业教育和扩展项目。美国政府这些措施的主要意图是()A缓和东西方对峙状态 B促进非洲

25、国家的经济繁荣C同苏联进行冷战对抗 D消除全球发展中贫富差距答案C解析二战后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美国援助非洲,是为了遏制社会主义发展,与苏联冷战对抗,故C项正确。3(2018昆明一中模拟,35)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四大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及免于恐惧的自由;1947年继任的杜鲁门以“企业的自由”取代了“免于匮乏和恐惧的自由”,并宣称这“三大自由”是美国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杜鲁门的“三大自由”()A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B体现了自由主义的回归C具有意识形态色彩 D表明美国建成福利国家答案C解析标志着冷战的开始的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A项错误;杜鲁门的“三大自由”不是自由主义的

26、回归,这“三大自由”是美国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故B项错误;“三大自由”是美国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和当时共产主义的生活方式形成对比,具有冷战色彩,具有意识形态色彩,故C项正确;表明美国建成福利国家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4(2019上饶模拟)岳建勇在全球化时代的美国与中国一文中认为:“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并不是对苏联的全面遏制,而是精心构建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下列能反映二战后初期美国为“构建资本主义全球体系”采取的措施是()A实施“马歇尔计划” B发动朝鲜战争C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D加强与加拿大合作答案A解析根据史实不难得知,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精心构建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A项正确

27、;发动朝鲜战争属于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全面遏制而非构建资本主义全球体系,故B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并没有反对和排斥社会主义的意味,故C项错误;美国与加拿大的合作属于20世纪90年代的史实,并非是战后初期,故D项错误。5(2019宜宾模拟)从1960年到1978年,苏联政府严格控制的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和天体物理学、量子力学、应用数学等研究领域大大领先同时期的欧洲甚至美国,专利发明转化速度也世界领先。这一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是()A军事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B苏联政治制度的优越性C适应了现代科技进步的要求D欧美各国更加注重民生答案A解析据材料“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和天体物理学、

28、量子力学、应用数学等研究领域大大领先”可知涉及军事相关的工业都发展很快,结合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的史实得出军事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故A项正确。6.(2018北京昌平区模拟)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初的苏联宣传画,图中“苏联”对“美国”说:“最好别惹我!”它反映了()A西欧和日本冲击美国霸权地位B苏联的综合国力已经超过美国C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D美苏争霸形成苏攻美守的态势答案D解析漫画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苏争霸中苏联开始处于攻势而美国处于守势,这是因为此时苏联通过勃列日涅夫改革军事工业发展迅速,而美国由于经济危机、越南战争和欧洲的崛起和日本的发展的冲击,实力受到削弱,故D

29、项正确。7(2018泸州模拟)1957年美国国会授权艾森豪威尔总统动用2亿美元,给中东地区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美国可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以对付所谓“国际共产主义的武装侵略”,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这意味着()A美苏争霸重心转移到第三世界B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C美国侵略方式由军事变为经济D马歇尔计划在中东地区重演答案D解析马歇尔计划是美国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经济上的重要措施,据材料“1957年美国国会授权艾森豪威尔总统动用2亿美元,给中东地区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美国可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以对付所谓国际共产主义的武装侵略”可以得出马歇尔计划在中东地区重演,故D项正确。8(2019潍坊模拟

30、)1956年1961年,印度“二五”计划时期,苏联对印度援助高达8.3亿美元,是对中国“一五”计划经济援助规模的一倍以上,超过美国和英国,成为印度最大的外援国。苏联对印度援助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社会主义阵营B联合印度夹击中国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与美国争夺中间地带答案D解析据材料“苏联对印度援助高达8.3亿美元,超过美国和英国,成为印度最大的外援国”可知苏联极力拉拢印度,与美国、英国争夺中间地带,故D项正确。9(2018安徽“皖南八校”模拟)麦克阿瑟主导的对日改革,以1948年为界,前一阶段以激进为主,包括农地改革,解散财阀,刷新内政等一系列民主化措施;1948年后减缓了政治改革,转向经济

31、复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和苏联冷战冲突加剧B战后经济急需恢复和发展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D配合马歇尔计划正常实施答案A解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在二战之后,随着共同的敌人法西斯被打败,美苏两国失去了在战时同盟的基础转而走向对峙抗衡,美国转而开始扶植日本使之成为亚洲反共桥头堡,故A项正确。10(2018合肥模拟)有学者认为: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以下可以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A联合国的成立 B朝鲜半岛的分裂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D世贸组织的

32、建立答案B解析二战之后,美苏两个大国进行了长达40多年的冷战,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走向,同时也影响了一部分国家的发展道路,这可以充分在朝鲜半岛的分裂上表现出来,故B项正确。11. (2019青岛模拟)漫画谆谆教诲(下图)中,美国总统里根对人民说:“不要让任何人说你们是贫困的,你们拥有世界上最昂贵的武器。”漫画所表达的是()A军备竞赛加重人民负担 B美国在争霸中占据上风C美国军事实力世界领先 D“滞胀”危机影响重大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军备竞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而使人民变得贫困,故A项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美国在争霸中占据上风,美国军事实力世界领先,故B、C项错误;漫画并未涉及“滞胀”问题,故D项错误。

33、12(2018汕头一模,35)战后,美国加强了广播宣传。据盖洛普民意测验显示,1946年有58%的美国人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1948年有83%的美国人主张停止同苏联贸易,而到了1950年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的美国人已达81%。美国此举()A加剧了国际社会的对立B遏制了苏联向东欧的扩张C冲击了苏联的意识形态D维护了世界贸易中心地位答案A解析从材料的信息可以得出二战后初期美国的宣传主要是针对苏联,通过反苏宣传使美国人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从而加剧了国际社会的对立,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18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20世纪中,191

34、7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两个欧洲以外的大国苏俄和美国踏进历史的主流,宣告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出现。就意识形态而言,严格意义上的“冷战”从1917年就已经开始。然而,只是在1945年以后,人们才感觉到这两个事件的全部影响。 摘编自英约翰W.梅森冷战材料二在外交政策的制订上,苏联缺乏安全感,相反,美国很有安全感。1945年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需要安全保障,但是,他们对此的解释各不相同。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 摘编

35、自英约翰W.梅森冷战材料三美国当代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明确指出:冷战结束后,主导人类引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文明与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分裂和冲突。“西方文化”同“非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将是“未来世界政治轴心”。不过,现实地缘政治表明:文明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单位,国家仍然是划分世界的基本尺度。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摘编自方永刚、唐复全大国逐鹿新地缘政治(1)运用所学知识,论述材料一划线观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美两国具有不同安全感的原因,并举例说明苏美两国是如何维护其自身“安全”的。(

36、3)分析材料三中亨廷顿观点的实质。举例说明“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答案(1)观点: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冷战”实际上开始于1917年。论述:“冷战”是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意识形态之间的对抗。1917年4月,美国向德国宣战,正式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旨在结束欧洲的国家体系,重建新的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从1917年开始,美苏两国之间就已经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对抗,所以说,“冷战”实际上开始于1917年。(2)原因:

37、美苏两国经济发展程度与综合国力不同。苏联经济发展程度相比美国较弱,且之前沙皇俄国时常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侵扰。措施:苏联:1947年9月,苏联、波兰等9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9年1月,苏联与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10月,苏联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50年2月,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说明苏联通过与周边邻国积极改善关系来维护其自身的“安全”。美国:1947年6月,马歇尔提出了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1945年成立由美国所控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1947年23国签署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建立起以美

38、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3)实质: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实际上是在为美国寻找“冷战”后的对手,重新形成西方对抗非西方的战略格局,实质上是在为美国谋取霸权。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为了遏制苏联,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打破了意识形态的阵营。14(2019惠州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过去500年来,世界范围内已经发生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每一次权力转移,都重新塑造了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第一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的崛起进程始于15世纪,这一进程大大地加快是在18世纪末期;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它发生在1

39、9世纪行将结束之际;目前世界正经历着第三次权力大转移,这次转移可以称之为“他者的崛起”。一个真正的全球秩序诞生了。据法里德扎卡利亚后美国世界:大国崛起的经济新秩序时代请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围绕“权力转移与国际秩序”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参考示例一:论题:权力转移推动国际秩序的变迁论点:15世纪至19世纪,西方的崛起推动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论证:15世纪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西方人们的思想;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使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纷纷确立;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了西方资本主

40、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大大加速了西方的崛起。随着西方的崛起,欧美列强在全球范围内倾销商品,拓展世界市场,20世纪初确立起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参考示例二:论题:权力转移推动国际秩序的变迁论点:20世纪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的衰落和美苏的崛起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论证:从19世纪末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制度渐趋完善,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控制联合国,建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而传统的力量中心西欧衰落;苏联通过计划经济体制快速实现工业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实力迅速增强,成为与美国匹敌的大国。在这种局面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参考示例三:论题:权力转移推动国际秩序的变迁论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解体以及经济实力的多极化推动着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论证:20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的发生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随着美国实力的相对削弱,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第三世界等力量的崛起,国际权力发生转移,推动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