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隔窗看雀教学实录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通过与文本、与作者交流,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普通而不自卑”的可贵,感受作者对麻雀这个小生命的欣赏,从而引起学生对生活的初步思考。4、通过细腻的语
2、言文字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教学重难点:通过学文,理解“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体会麻雀生活的平凡、忙碌和始终如一乐观向上的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感悟人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铺垫揭题。师生问好。师:(板书“小”字)这个字,念生:“小”师:(擦去“小”的钩,用红色粉笔,在“小”字底下,添写“隹”):用红粉笔写的这个字,读什么?生念不出。师注音:zhu师:这个“隹”字,指的是“短尾巴的鸟”。“小”和“隹”俩字合起来,念生:雀。师:雀字,从“小”,从“隹”,可见,雀是一种怎样的鸟?生:小鸟。生:一种短尾巴的小鸟。师:对。这个“雀”,我们一般指的就是“麻雀
3、”。麻雀,我们大家都看到过吧。在你的印象里,麻雀是一种怎样的鸟?(师在黑板上添“看”字)生:它嘴巴很馋,要偷吃粮食的。稻田里有很多麻雀的。师:所以,农民就在稻田里扎个稻草人,让它摇个扇子,或者扯个塑料袋,悉悉唆唆弄出点声响来赶它们。生:它们很傻的,连个稻草人也怕的。生:麻雀胆小。师:小到什么程度?生:一见到人,就飞了。师:一有风吹草动,就吓得四处飞散。我们这里也称胆小的人“麻雀心”。生:它,它(语塞),它很热闹,叫起来。它喜欢在地上找食,我们弄开来的食物,它就要飞过来吃。师:恩,我们家的空调洞里,住着几只麻雀,每天早上起得很早,叫着,像我的闹钟。麻雀的叫声,我们经常用什么词来描摹的?生:唧唧喳
4、喳。师:呵,唧唧喳喳,热闹。生:冬天的时候,我和爸爸曾经用一个东西,罩过麻雀,麻雀很多。我们那里的麻雀,死多死多的。众笑。师:哦。冬天来了,其他鸟儿我们很少见到了,而麻雀,好像总在我们身旁的。寒冷的冬天里,它们出来觅食,呵,就被你们逮住了。师:刚才大家交流对麻雀这种鸟的印象,谈得很好。有一个人,他也看雀,还为麻雀写了篇文章,题目叫“隔窗看雀”(师板书:隔窗),麻雀在他的眼里,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生齐读:隔窗看雀。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师:下面请组长将文章发下来。(注:隔窗看雀是苏教版国标本11册教材,目前尚未大面推广使用。)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课文读通
5、顺、读流畅。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划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指名分节读课文,疏通文字,随课文正字,理解“俯瞰”“育雏”等词语。师:(板书“瞰”),什么叫“瞰”?生:就是看见的“看”。师:添加“俯”字,从“俯”这个字,你再想想,“俯瞰”的“瞰”是什么意思?生:向下看。师:从高处向下看,叫“俯瞰”,也叫“鸟瞰”。那往高处看,叫什么?生:仰望。师:“雏”,幼小的鸟,刚出生不久的鸟。所以,刚出生不久的鹰,叫生:雏鹰。师:再考考大家:刚出生不久的马,就什么?一生喊:雏马。众生笑。师:雏,只指鸟。刚出生不久的马,叫(边板书,学生边读马驹儿)刚出生不久的牛呢?(边板书,学生边读牛犊儿)刚出生不久的羊呢?(边板书,学生
6、边读羊羔儿)师:所以说,中国的汉字,是很有趣的。师:刚才我们请同学分节读通了课文,这次请你再把课文小声地读一遍,边读边想:作者笔下的麻雀,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师:交流一下,你初读课文的想法或者疑问。初读的感受,原生态的,是非常宝贵的。生:我觉得课文写得很美,有些句子读上去感觉很好。师:告诉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诗人,所以这篇隔窗看雀写得也有诗意。生:这篇文章不写“麻雀”,而一直写“它”。师:你的眼光真敏锐,你已经注意到了文章的写作特点了。同学们发现没有,文章前七个小节,每一小节都是用“它”来开头的,把“它”换成“麻雀”,是否可以呢?生:不可以。因为,课文最后说“人们给它们起的名字是麻雀”,如果前面写了“麻雀”,后面再这样写,就显得罗嗦了。师:明白你的意思了,如果前面“它”都改成了“麻雀”,最后一节就是多余了。但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们“麻雀”,而用“它”呢?咱们来比较一下:“麻雀不知道累”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