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摘要:基于核心素養的道德与法治课堂需要教师深入钻研统编新教材和课程标准,深刻理解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积淀自身的知识素养;以高质量的教学情境和问题触发学生思维,借助议题和思辨,凸显学生的自主探究体验与感悟,实现积极的价值引领。如此,才能让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落地。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价值引领一、从“思想品德”到“道德与法治”,课堂正在从“学科本位”转向“素养培育”1、将价值引领与实践导行放在首要位置,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价值引领与实践导行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最核心的理念,也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的
2、本质追求。正如顾润生教授在活动总结时所说,法治教育的最大价值不在于法律知识的教育,而是价值观的引领。难能可贵的是,此次参赛教师普遍都能够寓价值引领和实践导行于知识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认同、强烈的法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和积极的公共参与意识,实现德育教学目标的入耳、入脑、践行。2、注重“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从“碎片式”情境教学转向“主题情境探究”活动、探究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契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特点。而活动和探究离不开一定的情境、问题和案例的选择和设置,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体验感悟学习的载体。基于核心素养
3、的教学从最本质上讲就是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强调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时知识才能转变为素养。此次参赛课堂教学中,不仅情境案例式教学成为一种常态,而且不少教师试图改变过去那种随意、零碎、杂乱、无序的情境设计,通过“主题情境探究”这种以主题为中心、情境为载体、问题为桥梁、探究为途径的集约式教学,将情境预设成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个主题系列。通过一系列问题设计,将情境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中探究,从而使教学的主题性、整体性、逻辑性更强,并实现情境由小到大、由远到近、由国家社会到自身的有机连接。3、凸显学生自主体验探究和感悟,从“
4、浅层自主学习”转向“深度自主学习”以学生学习为核心,将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享受学习视为教学的最高境界,这既是教育的本质回归,更是教学的根本。此次参赛课堂教学,通过提供一种有效的“支架”,如情境、问题、活动、分享等,引发学生对有价值问题的思索与破解,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不仅把学生领上“道”,更引领学生自己悟“道”,这种“道”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思考、探究、发现、创新的能力。这种基于“学生立场”的课堂教学,由“驭人”走向“育人”,由“教师立场、知识立场”走向“学生立场”。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少参赛教师认识到,当前学生的自主学习存在形式化、浅层化的弊端,并未进入深度学习的阶段,
5、他们试图探究一种有深度的自主学习路径。二、指向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有待推进“教”与“学”方式的深度变革叶澜教授曾说,一堂好课也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好课之美有时也在于缺憾之美。完美也许是一种苛求,但追求完美的精神不可或缺。虽然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进步,此次展评活动涌现出不少优秀课例,但从总体上看,还是比较平淡,缺少整体设计精湛、个性特色鲜明、感性与理性共融的优秀课例,缺少体现核心素养的改革要求、具有改革创新精神,使人眼前一亮、终身难忘的优秀课例。特别是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如何更好地适应核心素养的改革取向,如何更好地推进育人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和资源配置
6、方式的深入变革,还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和教研员持续努力。1、情境与问题核心素养离不开知识,但单纯的知识不等于素养。只有将知识与技能用于解决复杂问题和处理不可预测情境所形成的能力和道德才是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强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主动进行意义建构。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的基本特征,那就是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强调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学生要在一定的真实情境中形成概念;又将在前一个情境中学习的内容迁移应用于新的情境中,即情境知识情境。如此形成的知识是可迁移的,包括学科内容的知识和为何、何时、如何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2、思辨与议题活动型学科课程的
7、设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经历社会实践的机会;活动的设计要以结构化、系统化的形式来承载学科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系列化。而要实现活动型课程的教学设计,关键在于选择确定适当的议题。议题是学科内容的载体,是价值引领的载体,也是学生探究活动、思考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载体和路径。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活动,选择相应的议题,并对活动和议题进行结构化的设计,将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虽然,这是针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提出的课程理念,但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同样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例如,“生活需要法律”一课如何理解为什么人类社会需要从习惯走向法治、
8、从人治走向法治?我们可设置“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的议题,并设置以下结构化问题供学生讨论:原始社会通过习惯来调节人际关系有何缺陷?通过法律来治理国家有何必要性和重要性?请举例说明人治的危害性。从人治走向法治有何重要意义,请举例说明。价值引领和实践导行是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理念和根本价值追求,也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和根本价值追求。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价值引领,实施路径至关重要。针对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我们要通过开放的辨析式学习过程,理性面对不同观点,让学生经历自主辨析、体验、感悟的过程,自主做出判断,实现价值引领的真正入脑、入耳、入心和践行。为此,我们要通过恰当的辩题引领学生进行辨析式学习。此外,关注个性,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选择亦是一种期盼。也许这样的要求,在异地借班上课的研讨形式下有些苛刻,实施起来也有相当的难度。但是,关注个性化、增强选择性,应当是基于核心素养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一种追求。参考文献:1朱明光.关于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程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4).2朱志平.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J.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