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语交际习作八一、学习目标1.关注热点问题和身边的新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情说清楚,并发表自己的看法。2.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3.有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运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法写自己喜欢的内容。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人人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打开思路,自然地与人交流。难点联系近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选择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三、学时4学时课前独学独学任务:把近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选择最感兴趣的内容记下来、说出来。独学方法:关注热点问题和身边的新闻,细心观察,认真整理,做好说话准备。独学检测:1. 我选的话题是:2. 2.我选择这个话题的理由是:3.我要说清楚
2、以下几个要点: 课中导学第一学时学习目标: 1. 关注热点问题和身边的新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情说清楚,并发表自己的看法。2.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学习过程:一、教师导入: 在学校里,在家庭中,在社会上,总会有一些热门话题。这次的口语交际,就让我们聊一聊最近大家关注的大事小事。二、独学展示:学习小组间互相说一说:1.我选的话题是:2.我选择这个话题的理由是:3.我要说清楚以下几个要点: 三、合作、交流、探究:1.“聊聊热门话题”提示(1)可以是国际、国内的重要新闻。(2)可以是学校、家庭、社区中人们关注的事情。(3)还可以是好人好事好风尚,可以是不良倾向
3、新闻题等。2、班级交流:围绕这个中心,要说清楚哪几个要点呢?3.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讨论,把事情的过程说清楚,说具体。(教师点拨:要学会倾听作好记录,要围绕中心话题进行讨论。)4.大家说:(1)各学习小组推选学生说。(2)听的同学认真倾听,抓住要点作好记录,听后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二四学时学习目标:有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运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法写自己喜欢的内容。学习过程:一、教师导入 “自由”,多么令人兴奋的字眼!放飞我们的思绪吧!让我们一起去捕捉天空飘荡的云朵;去寻觅四季的足迹;去畅想神奇的未来;去追寻记忆深处那声温暖的问候;去回味成长中那小小的插曲;去回头看一看那令人难忘的身影二、学习方法(一
4、)思路指导: 记叙事件六要素齐全 得到启示 表现人物写出特点 具体事例自由命题作文: 放飞想象想象要丰富 情节要合理 描写景物抓住特点 掌握顺序 情景交融 描写物品写出特点 动静结合 托物言志(二)技法放送写作魔法只要你肯多读书古人们老早就说过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阅读优秀的书籍、优美的文章,不仅你的文章会优美起来,就连你自己也会变得优秀起来。只要你肯多观察观察是打开思维的一把金钥匙,是智慧的能源。在对事物的观察中,你能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现许多新奇有趣的新知识。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到大 自然中去看四季的变化,听听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看晚霞如
5、何染红田野山冈。在对事物的观察中,你的思维活跃起来了,你的知识也在增长。只要你肯多思考如果你只是背诵,只是吸收,而不思考,就算你读的书再多,也只能是犹太人说的那种书呆子“驮着书本的驴子”。只有当你思考的时候,你智慧的火花才会点亮起来,你的思想才会丰富。只要你肯多练习读书的时候,我们要勤动笔,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习写作的时候,更加要多写多练。凡是作文写得好的同学,肯定也是作文写得多的同学。大多数作家在青少年时代都是书虫和写作迷。三、合作交流1.弄清习作的内容和要求。写什么(我最拿手的文体): 作文题目:(3)文章中心: (4)结构安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回忆本组课文中分别运用了哪些
6、描写的方法并写下来。四、拟稿。独立完成,注意运用描写式的语言,人或物的特点要突出。 五、修改独立修改;学校小组内互改;组内选取优秀作文以备展示和集体修改。 六、定稿誊抄。交流展示、反复修改后,誊抄上交。学习收获(教后一得):回顾拓展八一、学习目标:1.交流自己在本单元学到的表达方法、学习收获和体会。2.了解广告语的风趣、幽默。3.培养阅读兴趣。二、重点难点:积累更多的名人名言,并领会其深刻的含义。三、学时:1学时课前独学独学任务:1.总结单元学习收获。2. 收集课外的名言警句;搜集有趣的广告语和其它有趣的语文材料。独学方法:回顾,搜集。独学检测: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本组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是 :
7、 我最喜欢的课文是 , 因为我从中知道了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 , 因为我从他身上 我印象最深的是 , 因为 我还有很多收获 我今后努力的方向与打算 2、这些广告语真有趣:(1) (2) (3) 3、名言警句填空:强调奉献的精神: 激励人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工作、事业上的困难,遇事不悲观失望: 赞颂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鼓舞人们要乐观向上,积极生活,心平气和地坦然面对一切: 我还能写出一条外国名人的名言警句: 课中导学一、教师导入二、独学展示1.大家都来秀一秀:(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本组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是 : 我最喜欢的课文是 , 因为我从中知道了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 , 因为我从他身上 我
8、印象最深的是 , 因为 我还有很多收获 我今后努力的方向与打算 (2)这些广告语真有趣:A B C (3)名言警句填空:强调奉献的精神: 激励人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工作、事业上的困难,遇事不悲观失望: 赞颂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鼓舞人们要乐观向上,积极生活,心平气和地坦然面对一切: 我还能写出一条外国名人的名言警句: 2.两人对子批一批:两人小对子互批独学检测。3.教师小结。二、探究、交流(一)交流平台:1.学习小组交流阅读收获:(1)读读品品:回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找出自己最受感动或最喜欢的精彩片段或篇章进行品读,看看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得如此动人。(2)畅谈本单元的学习收获。2.全班
9、交流学习收获。每组选派一至两位代表上台发言,其他同学补充。(二)日积月累:1.一边读名言警句,一边思考含义。2.全班交流,讨论。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三)趣味语文:学习小组交流:(
10、1)读了这些有趣的广告语,我感受到: (2)围绕 主题,我们也能编一句广告语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学习收获(教后一得):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