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中国式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诗的一些特点;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段落结构入手,理清作者思路和行文脉络,进而把握全文大意。二、能力培养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通过抓住关键性语句划分段落和归纳段意。2学习作者在中国诗与外国诗的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的写法。三、德育渗透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的诗歌艺术的热爱之情。四、美育渗透目标1对文中的比喻进行分析,体会比喻的含义和表达效果;2鼓励学生对作者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提高自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诗的一些特点;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段落结构入手,理清作者思路和行文脉络,进而把握全文大
2、意。难点:1引导学生掌握通过抓住关键性语句划分段落和归纳段意。2学习作者在中国诗与外国诗的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的写法。 解决办法: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资料。例如,关于作者的资料,关于课文内容的资料。如有条件,指导学生自己进图书馆查找或者上网搜索。学生也可以分成小组,合作寻找有关资料,然后供班上集体使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段落结构入手,理清作者思路和行文脉络,进而把握全文大意。2引导学生掌握通过抓住关键性语句划分段落和归纳段意。3学习作者在中国诗与外国诗的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的写法。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同学们都非常喜欢长篇小说围城,其作者就是学贯中西的鸿
3、儒钱钟书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文艺论文谈中国诗(板书课题)。2作者简介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钱钟书深入研读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主要著作有谈艺录(1948)、管锥编(1979)、宋诗选注(1958)。钱钟书的学术著作除上述几种外,尚有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1943年北京图书馆刊英文版)旧文四篇(1979)也是集(1984)等。他的许多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钱钟书同时还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1),短篇小说人兽鬼(194
4、6),长篇小说围城(1947)等。无论他的散文或小说,都具有机智隽永的特点。特别是他的讽刺性长篇小说围城,更能够显示他的独特的风格,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刻画人物惟妙惟肖,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围城已被译成多种外文。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作者认为,谈中国诗要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就是说,谈起中国诗,意中要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因为只读中国诗的人,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没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就“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只有采用比较文学的立场,居高临下地对中外诗进行比较,才能对中国诗作出正
5、确的评价,得出合理的结论。第二部分(第2段),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按照一般的说法,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则不然,抒情诗出现得异常之早,戏剧诗随后,史诗没有。因此,中国诗是早熟的,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但以后缺少变化。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第三部分(第3至7段),阐述中国诗的特点。(1)篇幅短小。作者在第3段指出,“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原因是,“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2)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在第4、
6、5段指出,外国诗人论诗的观点与中国诗人论诗的观点很接近,中国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与外国人所谓“空泛联接着确切”,意思一样。“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是正确的说法。作者还认为,这富于暗示,“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西洋的任何一诗来得多”,例如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在中国诗里应用得最多。(3)“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作者在第6段指出,“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
7、芦管”。原因是,一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中国诗调较轻,比不上西洋诗调的沉重;二是中国古代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中国诗“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4)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作者在第7段指出,中国诗除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外,在内容上与西洋诗“无甚差异”。例如,外国也有“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第四部分(第8段),总说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作者认为,像各国人都是人一样,中国诗和西洋诗都是诗,共同点多于不同点。中国诗里有“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有“中国的”成分。在中国诗里是零碎的,薄弱的,到西洋诗里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一样。因此,“读外国诗每有他乡忽遇故知的
8、喜悦”,会引导读者“回到本国诗”。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1)课文第1段中,“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一句是什么意思?【明确】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是对只读中国诗的人而言的。只读中国诗的人,不能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对中外诗歌进行比较,从而在比较中认识中国诗不同于外国诗的地方,即中国诗的特点。他只能就中国讨论中国诗,不能“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用居高临远的观点看待中国诗,因此难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是“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2课文的结构布局有什么特点?【明确】主要特点是:开篇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时广引博征,使文章
9、跌宕生姿。文章第1段,说明谈论中国诗要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然后层层推进,阐述中国诗的特点。每一个特点的论述,都包含着对比与综合。对比,是把中外诗歌作对比;综合,是在诸多材料中综合中国诗的特点。文章结尾,作者又宕开一笔,“中国诗并没有特特别别中国的地方”,使文章说理辩证周密。课文的整个结构圆通灵活,充满机巧。3从本文可以看出学者文化随笔的哪些特点?【明确】第一,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单纯。本文是谈中国诗这样一个深奥、复杂的问题,然而作者举重若轻,把这个问题用通俗、浅显的语言传达给读者。雅而不奥,俗而不庸。作者不是生硬地提出几条干巴巴的理论,摆开架势大加推衍,而是举出诗歌以及图画、音乐、故事、传说、
10、寓言等等具体的例子,作大量的丰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一些道理。没有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读者在接受那些具体例子、形象比喻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第二,居高临下,征古今引中外,有较强的知识性。在课文中,作者站在历史和文化的高度,自由地驾驭着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史资料。他引用的国外资料中,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俄罗斯、捷克乃至印度等国的资料;涉及的范围包括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等。引用中国的文史资料,从古到今,那就更多。这样的文章,以丰富的知识取胜。第三,讲道理、发议论,幽默风趣。课文以说理为主,但它的说理,不同于论文,往往是艺术的谈笑风生。课文中充满了幽默风趣,读者会一边阅读一边忍俊不禁。当然,学者的幽默风趣,不是低俗的插科打诨,而是具有高雅的品位。难怪有人把这种学者随笔又称为小品文。3谈谈本文的艺术特色。【明确】这篇课文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旁征博引,在比较中外诗歌的异同中,阐释中国诗的特征。观点鲜明,材料丰富,语言生动,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布置作业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中国古诗相比,中国新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