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笔记行动的勇气读书笔记合上行动的勇气这本书的那一刻,我感到既庆幸而又遗憾。庆幸的是我最终读完了这本小编为您整理了行动的勇气读书笔记,供您学习参考使用。行动的勇气读书笔记合上行动的勇气这本书的那一刻,我感到既庆幸而又遗憾。庆幸的是我最终读完了这本 56 万余字的大作,没有因其前半部分的冗长嗦半途而废;遗憾的是,我没有在今年 3 月初拿起这本书的时候一鼓作气而读完,故而对全球央行在随后新一轮金融危机中的表现熟悉得过于肤浅,错过了上半年里最大的一次投资机会。这本书的作者,本-伯南克,曾于 2006-2014 年间担任美联储主席,亲历了 2008年金融危机从萌芽到爆发 再到缓和 复苏的全过程,其间
2、经历了 2 任总统 3 任财政部长,可以说全世界没有人比他更有资格来叙述这一段历史。此外,伯南克本身的学术素养也极高,担任公职前曾任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系主任,是对美国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钻研最深的学者之一。在这个领域的钻研对他日后成功领导美国克服金融危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能在 2006 年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提名这样一位钻研大萧条的专家担任美联储主席,时任总统小布什这双识人的慧眼也着实不简单。这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序曲 危机 危机余波。序曲的前半部分更像是自传,着重讲了伯南克本人的成长 教育及学术钻研的一些经历,整体比较冗长而无趣;后半部分则讲了他初入美联储之后,对于美联储货币政
3、策框架的一些思量和辩护。危机是本书的主体,详尽介绍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全过程,从贝尔斯登的悲剧到两房的沦陷,从雷曼兄弟的崩溃到救助 AIG 引发的巨大争议,美联储不仅要面对经济和市场本身巨大的不确定性,还要面对民众不解的愤慨 政客恶意的指责,可以说是如履薄冰。伯南克深知自己处境之尴尬,他写道:“假如我们采取了行动,没有谁会感谢我们,但假如我们没有采取行动,又有谁会感谢我们呢?美联储是一个具有政治独立性的中央银行,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而做出政治上不受欢迎的决策,是它存在的一个理由。它成立的目标恰恰就是如此:做他人不能或不愿做,却又必须要做的事。”危机余波重点着眼于危机后经济一波三折的恢复,以及对金融监
4、管体系的反思和重塑;此外,这一部分还重点分析了欧债危机的始末。下面,我就每一个部分挑出一个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一 金融监管,而非货币政策,才是应对资产价格泡沫和其他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08 年金融危机的诱因,简单点说就是:金融创新引发的道德风险爆发。一家银行发放住房贷款时,一定会仔细审核贷款人的资质,贷给资质不佳之人简单形成坏账;但假如它能够很轻易地通过某种金融创新的方式(主要是通过 MBS 和 CDO 打包 分层,再通过和保险公司签个 CDS 增信),把这笔贷款卖给第三方,那它对贷款人资质的审核就必定会越来越松,因为即便贷款人违约,这笔坏账也是第三方的,与我无关,这就
5、是道德风险。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大批资质很差的人拿到了贷款,于是推升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而只要房价一直涨,这批人即便是还不了钱,银行收回其抵押的房子也不会亏钱,这又进一步加剧了道德风险。于是“道德风险加剧资产价格”上涨的正反馈循环就开始自我加强,直到泡沫的崩溃,引发危机。所以,资产价格泡沫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非很多人所说的央行放水,而是监管部门对金融创新和次级贷市场的监管缺位。这也使得危机之后美国重新审视其原来“碎片化”的监管体系,并推出了以“宏观审慎”(是不是很眼熟?)为原则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以及闻名的多德-弗兰克法案。二 消除挤兑,而非合乎道德或者政治正确,才是央行在危机模式下的第一选择。历史
6、上几次闻名的危机,如 1929 年大萧条 2008 年金融危机,包括本次的“新冠危机”,虽然其特点和发生背景都不尽相同,但本质上说,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冲击路径和模式都是一样的,即“挤兑”。金融机构 实体企业,几乎没有不借贷经营的,当借款人因为危机而恐慌性地不再续贷,甚至要求提前偿还贷款时,为了应对负债端的收缩,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就不得不卖出相应的部分资产来还债。但当卖资产的行为集中发生时,市场供大于求,资产的价格就会发生大幅的下降,这会使得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从而进一步加剧借款人的恐慌,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借款人要求更多的借贷方还钱,带来更多的资产抛售,进一步压低资产价格。
7、于是“恐慌-抽贷-暴跌-恐慌”的负向循环开始自我加强,市场的“无形之手”失灵。央行此时存在的意义,就是一定要干预市场,想尽一切办法来打破这个负向循环。1929 年时,美联储迷信古典自由主义,并未干预,金融危机变成了大萧条;2008 年,美联储这么做了,美国克服危机迎来了持续的复苏。诚然,美联储在 08 年金融危机时,出手解救的很多公司都是危机的始作俑者,比如 AIG,似乎让他们“自食其果”地破产才是更加合乎道德和政治正确的选择,但这也无异于让其他人与之陪葬。此外还有观点认为,放水救市引发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放水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我承认这些论点都没错 都很重要,但放在危机模式之下,这些观点和央行
8、“消除挤兑”的首要目标相比,就显得太不务实了。假如我在 3 月初把这本书看完了,我应该会在 3 月底全球央行救市的时候少一些尖酸刻薄的讥笑,更加坚定地抄底。三 持续有效沟通,而非指责埋怨 加剧双方对立,才是与不同意见者的相处之道。对于美联储主席来说,没什么工作比沟通更加重要了。首先,是和美联储内部的沟通。美联储的理事或者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的委员们,大都是非常资深的经济学大牛,又因学术背景 从业背景 认知角度的不同天然分为鹰派和鸽派,可谓众口难调。但货币政策施行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假如仅靠主席强行推动,造成内部分歧甚至裂痕不可挽回地扩大,这迟早会暴露在公众面前,大幅削弱美联储政策的公信力。其
9、次,是和政府官员沟通。假如说和美联储内部的经济学家们的沟通尚处于就事论事的业务层面,那么和政府官员的沟通往往就会变成政治色彩浓厚的个人攻击。特殊是在伯南克力主救助 AIG 等金融机构时,遭到了诸多来自国会议员的猛烈批评。伯南克深知这些政客并不是反对救助方案本身,只是为了迎合彼时的社会舆论风向,他内心对这样的人和行为深感鄙夷,但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沟通,不厌其烦地参加各种听证会,甚至做出了很多必要的妥协。伯南克不是不会觉得委屈,他通过阅读林肯的语录寻求精神慰藉:“假如我试图去回应所有的攻击,那我一定会忙得不可开交,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我唯有尽己所能,殚精竭虑,坚持到底。假如结果证明我正确,那么我遭到的一切攻击就算不得什么。假如结果证明我错了,即使十个天使发誓说我是对的,也无济于事。”伯南克在任上,一共主持 86 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 出席 79 次国会听证会 发表 226 次演讲以及两度接受60 分钟节目的采访,一反其前任主席格林斯潘暧昧含糊 模棱两可的奥秘行事风格,将美联储打造成了全球央行里决策机制透明 公众沟通顺畅的典范。快捷搜索:行动的勇气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