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化一中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 文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贾人(ji) 管弦(xin) 钿头(din) 嘲哳(zh)B庠序(xing) 锲而不舍(q) 知明(zh) 数罟(c)C舟楫(j) 谪居(d) 跬步(ku) 经传(zhun)D暮砧(zhn) 青冢(zhng) 省识(xng) 朔漠(sh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峥嵘 驽马 地崩山催 群山万壑B崔嵬 惘然 扪参历井 魂牵梦萦C孝悌 荻花 虚与委蛇 篮田日暖D锋谪 喧豗 揭杆而起 度长絜大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相同
2、的一项是 ( )A孤舟一系故园心 B凄凄不似向前声C艰难苦恨繁霜鬓 D暮去朝来颜色故4、下列各句中,使用的诗句或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一人管理着好几万人的大企业,很有信心做大做强,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B这些老屋确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C残疾人艺术团精彩的演出,让全场一片感动,许多观众甚至泪湿司马青衫。D刚退休不久的老王常对老伴抱怨:“你看我才退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能够看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所投资的百万元带来的效益,恐怕是五年后投资千万元也比不上的。
3、B游览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泻而下的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声、嬉笑声响成一片,那真是充满刺激的难忘体验。C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D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矛盾的小说,对矛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自称“少陵野老”。B李商隐锦瑟中“庄生晓梦”“望帝托鹃”“沧海泣珠”“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C贺知章曾经说
4、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杜甫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D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二、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1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5、,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7、下列句子中,与“传道、授业、解惑”中的“惑”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B其为惑也,终不解矣C惑之不解 D孰能无惑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B而耻学于师 樊哙覆其盾于地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则群聚而笑之D小学而大遗 今行而无信9、下列选项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6、)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或师焉,或不焉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五十者可以衣帛矣A则群聚而笑之 B是故圣亦圣,愚亦愚C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而耻学于师11、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李氏子蟠不拘于时C古之人不余欺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9分)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
7、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怨臣,曰:唐者,与百里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今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甘罗曰:“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
8、。”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 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
9、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12、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身自请之而不肯 身:亲自B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 去:距离C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 赍:割给D请为张唐先报赵 报:报答13、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汝焉能行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 其皆出于此乎C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 作师说以贻之D今之燕,必经赵 蚓无爪牙之利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国派蔡泽出使燕国,燕国派太子到秦国做人质,秦国又准备派张唐去
10、燕国做丞相,想要燕国与秦国共同攻打赵国,以开拓河间的地方。B.秦要张唐去燕国做丞相,张唐不肯出发,就连吕不韦亲自劝说也不肯答应,在甘罗劝说下,为了自己的生命,他才同意出使燕国。C甘罗出使赵国,游说赵王,三言两语就说服赵国割地给秦国,拆散了秦燕联盟,并唆使赵国去攻打燕国,让秦国从中渔利,甘罗帮赵国脱离了秦燕夹攻的危险。D文章叙述甘罗帮助张唐摆脱险境之事,显示了甘罗是一个智谋出众的人才;叙述甘罗向秦王主动请缨说服赵国之事,进一步显示了甘罗纵横游说、善于谋划的才干。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5分) (2)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5
11、分) 三、诗歌鉴赏及默写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617题(共8分)饯别王十一南游唐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注】落日五湖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阳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汀州:水中可居之地,这里指江岸。白苹:一种水草,花白色。16、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联,诗人通过“望”“挥手”等动作描写,表现了与友人惜别的情景。B第三联,描绘了朋友远行而去,独留诗人在落日的太湖边惆怅的景象。C第四联,写诗人站在汀州上不忍归去,情景交融,表达了不尽的愁思。D全诗虽没有“别离”二字,但诗
12、人借眼前之景表达情思,有婉曲之妙。17、本诗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 18、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风急天高猿啸哀, 。 ,不尽长江滚滚来。(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 。(3)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4)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5)青泥何盘盘, 。 ,以手抚膺坐长叹。(6)画图省识春风面, 。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合 欢 树史铁生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
13、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炙。“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可母亲仍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实在太悬了。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
14、。“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 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
15、。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子去。小院在一个大院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子,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子里的老太太还都把我当儿孙看,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一年前,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听了心里一阵抖。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
16、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离了同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我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外边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着那棵树吧。来到老院子,老街坊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但我再难看见它了,因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过道窄,
17、摇车进不到里面的小院儿。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我告别了老街坊,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
18、,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章,比获奖更重要。 E.“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20、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6分) 21、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4分) 22、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6分) 七、写作(共60分) 请以“每一朵鲜花都有盛开的理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