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耳朵叫醒 让阳光照进心房 18.3编辑:闫可彬 文言积累44、见jin/xin【本义】一个人在向远方眺望看、看见。【成语举例】不见天日见钱眼开见利忘义见贤思齐【成语例释】立竿见影:在阳光下把竿子竖起来,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立刻见到功效。拨云见日:拨开乌云见到太阳。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经典文言】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引申义】1特意去看望拜见、谒见。【经典文言】孟子见梁惠王。(梁惠壬上)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论语)2看过许多人情世事就有了见解、见识、意见(看法)。【成语
2、举例】井蛙之见先见之明固执己见【成语例释】各抒己见: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真知灼见:灼:明白,透彻。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囿于成见:局限于原有的看法。【经典文言】以臣所见,方今之位,未可谓能得贤才。(王安石上时政疏)3看(的人)和被看(的人、物)缺一不可、无法分开表被动,相当于“被”。【成语例释】见弃于人:见:被。弃:遗弃,抛弃。被别人抛弃。见笑于大方之家【经典文言】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4人们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指代“我”。【经典文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生孩六月,慈父见
3、背。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引申义】(二)(此义项读为xin,后写为“现”)1只有出现在视野内的东西才能被看到显现、出现。【成语例释】图穷匕首见: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情见乎辞:心意在言辞中显露出来。【经典文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让别人出现在某种场合引见、使出现。 【经典文言】胡不见我于王?(墨子公输)3现有的事物才有可能被人看见现有的、现成的。【经典文言】发近县见卒万六千人。(史记)45、类【本义】狗的脑袋看上去极为相似相似、类似、像。【成语例释】画虎类
4、狗: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经典文言】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雁荡山)【引申义】1外貌相象的归为同类、种类。【成语举例】物伤其类分门别类触类旁通【成语例释】不伦不类:不伦:不同类。既非这一类,又非那一类,形容成样子或没有道理。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物以类聚: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指坏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结在一起。【经典文言】故王之不王,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孟子梁惠王上)同类事物可以由一个类推到另一个类推。 【经典
5、文言】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诗词鉴赏归自南阳(明)李昌祺去日犹秋暑,归时已冷霜。江山非故里,人物是他乡。老态随年出,离愁共路长。埃尘如见恋,到处扑衣裳。注释南阳:地名,辖境相当于今河南方城山、伏牛山以南。龙川江以西以北地区。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市。李昌祺四十九岁(1425)时任河南左布政使,南阳是明代承宣布政使所辖的府。江山二句:从“江山犹是,人物全非”的成语中翻新出来,犹言水不是故乡的水,山不是故乡的山,人也不是故乡的人。到处扑衣裳:唐杜牧除官归京睦州雨霁诗:“水声侵笑语,岚翠扑衣裳。”1 1.从思乡的角度看,这首诗共写了几层意思?请概括说明。(4分)四层。首联为第一层,写离开故乡的时间很
6、长;颈联为第二层,写眼前所见不是故乡风物(或身处异地他乡);颔联为第三层,写随着年龄增大,乡情日浓;尾联为第四层,写旅途艰辛,反衬归情急切。(4分,每层1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诗歌浅译:交离开的时候还是初秋,归来时已经是严冬,所至之处都非故里,尽是他乡。我一年年变老,客路愈远,离愁也愈甚。风尘也依恋我,扑向我的征衣。诗歌赏析:诗的头两句交代来去季节,表明此行离家日久,为后文“离愁”张本。颔联“江山”、“人物”,进一步说明这次到南阳,人地生疏;“非故里”、“是他乡”,一语反复,足见这次出门非常寂寞,心情不快,又为“离愁”加重了分量。其实,他从青年时代起,远离老家庐陵(今江西吉安),游宦北
7、京、广西再转河南,所至之处都非故里,尽是他乡,何以那时并无人地生疏的感觉,现在却感触如此强烈,在诗里反复咏叹呢?诗的颈联有答案:“老态随年出,离愁共路长。”人到老年,心力俱敝,思念故乡的感情就特别突出。这一联中“离愁共路长”出语新颖。“离愁”不能量化,本无所谓长短大小;诗人之意,不过是说客路愈远,离愁愈甚,因此离愁与客路共长。这一句不仅新颖,而且合情理。当时交通那样困难,离家愈远,与家人见面愈益不易,音问愈益难通,所见之“江山”、“人物”,越发生疏,那离愁自然与客路一同增长。结尾一联,更是想落天外。不说人在道途,仆仆于风尘之中;反而说风尘恋客,扑向旅人征衣,用自我解嘲、似谐实庄的语言,以凄然一
8、笑结束全诗,让我们在这一笑中看到了诗人内一i5的惆怅,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这是本诗最精警的地方。 理解这首诗,有一个难点。诗里的“离愁”之“离”究竟何所指?是说这次南阳之行远离开封使诗人生愁吗?那颔联便不应有“江山非故里,人物是他乡”的慨叹。开封同样不是他的“故里”,那里的人物同样是“他乡”的人物。进而细味颈联“老态随年出,离愁共路长”,“老态”“离愁”也不是这次离开封到南阳几个月中的产物。这“离愁”究竟是“离”何处而生“愁”?解开这个疙瘩,得读一读贾岛名诗渡桑乾:“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日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贾岛长期生活在长安,以此为家。客寓并州十年,天天想念故乡长安(“咸阳”即指长安)。结果此愿未偿,反渡桑乾河走向更远的异地;此时回望并州,竟然把它当作故乡了。李昌祺这首诗立意与贾岛相同,既不得已以客地权作故乡,又融进了一生天涯游宦,处处人地生疏,今年事已高,离愁愈炽,亟思致仕、归老家园一层意思。这是诗中的一大曲折。由于这一曲折,加大了诗的容量,加深了诗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