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7 ,大小:193.60KB ,
资源ID:1078128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7812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课改的“胜利者”.pdf)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课改的“胜利者”.pdf

1、课改的“胜利者”2010 年 12 月 24 日,一部中学校园舞台剧轰动了京城。舞台剧在民族文化宫连续公演四场,仍“一票难求”。背景:高中课程改革地点: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以下简称“进校附校”)情节:学校“不加课,不补课”,家长有意见。学校开展以演讲课程、领袖训练课为代表的系列校本课程,家长认为“浪费时间”。学校在校内开发以咖啡屋、书屋、中草药园等教学实践基地,开展人生规划教育,家长认为“瞎忙活”。阻力很大,矛盾很多。学校坚持,再坚持结尾:学生素质和能力有着大幅度提升。家长观念大为转变。首届高中课改毕业生参加高考,一本率 85以上;二本率 98以上。这不只是剧本。它是进校附校搞

2、课改的一个真实写照。进校附校,海淀区非常普通的一所中学,1998 年创建时,生源平平,师资一般,为什么教育质量如此出色?因为他们在某些方面相当“特立独行”。你信么?他们会花 8 年时间去“搞懂”一个问题;他们恨不得把所有的经费都用在校本培训上;甚至,他们能在学期中间把全校所有任课老师组织起来,在同一时间参加培训,一学就是 4 天,而不耽误教学进度内涵的积蓄,使这所学校在度过了最初悄无声息的成长期后,终于彰显出强大的后劲。校长彭玮说:“要给学生带得走的能力和素质。”家长们称:“这是一所增值最大的学校。”与课标“较真”为什么“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出不来?1998 年 7 月 1 日,彭玮调

3、任进校附校校长,白手起家,负责组建这所全新的小区配套学校。新学校,关键是师资。可彭玮偏偏只从当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招聘了十几名“新任教师”,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工作经历零起点,课堂教学零经验。为了让这批新任教师学会教学,站稳讲台,彭校长整天和他们摸爬滚打,想方设法为他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培训。后来他们才知道,原来这些培训、学习就是今天大家讲的“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短短 3 年,一批青年教师成长了起来。第一届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揭晓,居然一举挺进了海淀区中学“第一方阵”。从这儿开始,彭玮知道了“校本培训”与“校本研究”的威力。2001 年,新课程开始了。对于课堂教学而言,首当其冲的是教学目标的改革。

4、过去提得比较多的是知识与技能目标,现在变成了三维目标,除了知识与技能,还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老师们有点弄不懂了,过去我们教的都是知识,写的也是知识,现在又跑出来两个新东西,“过程与方法,那不是我们老师的事吗?情感态度价值观又指的什么?”一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困惑就来了。有一个数学老师,在教轴对称图形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块写道:“让学生体会图形美。”“这不是教成了美术了吗?除了知识是数学的,其他则跟数学无关。”彭玮也纳闷了。“说实话,我是从教育行政部门来的,不懂教学,但是,没关系,我可以和老师们一起去弄明白。”彭玮特别爱较真。彭玮最终采取的策略是,“分而攻之,个个击破”“干脆先不考虑三

5、维目标,先把第一维知识和技能搞清楚。”后来发现,这一策略,居然是抓住了“牛鼻子”。思考、探索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谁都知道,教学内容里既有显性的,又有隐性的,可是隐性的又是什么呢?谁也说不清楚。“说不清楚的话,就换一个说法,我们总结的是三基加两翼。三基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两翼是用三基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能用旧知识生发新知识。”噢老师们似乎明白了什么。可是,怎么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理解与运用呢?教学绝对是实践科学,来不得半点模糊。困惑,还是困惑。2005 年,有人发现了美国教育专家格兰特威金斯的逆向设计理论,其核心是要有一个高位的目标设计。老外不光讲高位目标(BIG IDE

6、A),还特别讲到评价怎么知道实现了这个目标呢?换句话说,怎么知道学生理解了呢?彭玮他们忽然顿悟:关注学生思维就是要关注学生是不是理解了,也就是首先要回到概念。可什么叫学生理解了,又不清楚了。这个时候,彭玮意识到了,为什么会弄不清楚“因为老师的知识是散的,看不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也看不到知识联系背后最核心的、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所以不知道要给学生什么关键的东西,导致老师盲目地教知识,拼命地多讲多教,生怕学生学不会。”从这以后,他们不再研究“死的东西”了,而是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核心知识”上。知识里面有什么?回到“知识”,似乎跟课改理念完全背离了。再说,学科知识,谁不会啊?我们自己学了那么多年,又教

7、了好几年书,不会,还能当老师吗?但彭玮出的题,还真把老师们给难住了。“你们每个学科组就给我建一棵冬天的知识树,只有树干,没有果子和叶子,记住,只许用 10 个关键词。”一开始,交上来的知识树哪里是冬天的呀,连秋天的都不是,而是夏天的,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大果子、小果子、大树叶、小树叶,一个也舍不得丢,还跟校长说:“走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能再砍了。”“这个过程别提多痛苦了!舍不得也得舍,什么都舍不得,就分不清轻重缓急,抓不住重点啊。”经过再三磨砺,“冬天的树”终于长成了,核心知识一目了然,相互关系明明白白。一般学校,能研究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因为有了“知识树”,就很能顶一阵用了,尤其是应

8、对考试,绝对可以胜人一筹。但是,进校附校并没有因此打住。他们继续向知识背后的那个东西进发。2008 年冬天,彭玮带着 80 多个骨干教师外出封闭研讨,构建学科能力体系。第一天,讨论很热烈,一天下来却什么成果都没有,“太痛苦了”;第二天讨论下来,还是什么都没有;等到第三天,都要打道回府了,忽然有人蒙蒙胧胧得出一个结论,“提取信息”是一种能力,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又有人发现这也是一种能力,那也是一种能力,其实一共也没发现几种能力,大家却兴奋得不得了。“干脆一鼓作气,把每个学科到底要培养哪些能力全部梳理出来。”彭玮激动了。每个学科每个年级出一个老师,从初一到高三,一共 6 个,打上背包,跑到北京

9、郊外,一关就是 5 天。“当时吵得不亦乐乎。争论最凶的就是理科容易把概念和能力混淆了。讨论的成果,通用能力,也就是每个学科都要必须掌握的能力,还有特殊技能,都梳理出来了,比如比较能力、概括能力、归纳能力,等等,最后建成了技能网。”进校附校在做研究上有一个特点,务实。任何研究,都是出于实实在在的教学困惑;任何研究,也都要回到课堂教学中去检验。因为这一点,他们的研究永远处于“向前走”的状态。技能网建起来了,行了吗?不行。进校附校的老师们有一股子“劲儿”和“韧劲儿”,他们又在琢磨了,咱们梳理出来的这些能力怎么教啊?和知识是什么关系?再细化,与知识挂钩,最终为每个技能摸索出了一套不错的教学程序。“后来

10、发现,这么教不行,得学科分工,不然非乱了不可。你的学科更适合教哪个技能,其他的学科可以用这个技能。有些技能是要螺旋上升的,初中要教,高中也要教;有些技能是每个学科都要教。”实践反馈的结果是,技能网必须重新梳理,同时要把技能网与知识网的关系梳理清楚。副校长白计明至今仍记得这一“凤凰涅槃”的场景。那是 2008 年暑假,老师全封闭住在学校,早晨 9 点开始,晚上 9 点结束,以学科组为单位,建网。每天上午 10 点和下午 1 点是答辩时间。做好了的小组向大家汇报,讲你的知识网、技能网,还有关系网,并接受提问。下面的老师按表决器决定是否通过。通过了的,回家;通不过的,继续。白计明教了 20 多年的政

11、治,刚开始没太当回事。“建知识网、技能网有什么难的?”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答辩完毕,一按表决器,居然没有通过。原因是,“太复杂”,“不知道是为什么服务的”。“当时特别难受,你还是个领导,教了 20 多年,居然还没搞清楚你这门学科到底要教什么,一点驾驭它的能力都没有。回去后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翻课标,苦思冥想,甚至对从教的 20 多年进行反思。”他突然发现,过去一直是围着高考转,整个思维、视野都深深陷入了高考的知识点当中,从没想过要跳出来。“至少原地踏步了 10 年。”白计明带的政治组,最终是在第三次表决后才通过的。“每一次被否决,动力就增强一回,在这样的鞭笞下,心智高度集中,最后终于顿悟到了核

12、心知识与核心能力之间的关系。”他们最后做出的图非常简洁、有力一个方便面桶,纵向的轴串起来的是哲学的思维方式,中间是能力支撑起来的知识。“这个研究很有意思,有一种先痛后快的感觉。现在,我们会不断追问自己,为什么要教这个学科,为什么要教这个东西,不教这个内容,学生要缺什么。”对于这样跨学科的大辩论会,白计明还有一个很深的体会:“每个学科都是盲人摸象的一面,其实都是不全面的。所有的学科坐在一起,才看清了这头象,这时候,才知道,原来我这个学科是干这个事情的。”“最后,我们梳理出九大通用技能,并且设置了一个标准,比如提取信息的能力,从初一到高三,标准都不一样。每个学期会有两次关于能力的测试,这些能力都是

13、从课标中来的。能力和知识都建立了一定的对应。”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曾辉很有成就感。“过去老师们搞不懂文综、理综怎么个综合法,现在能力图画出来以后,文科的很多能力就自然走到一起去了,理科也是如此。最后,我们到达的是学科思想。”贯穿中学 6 年的三大网知识网、技能网和学科思想方法体系网,像一张立体地图,不但指明了方向,还标出了主要路径。对教学而言,“方向”,永远是最重要的。站在这里眺望,知识,已不再是过去的那个“知识”了。“三维目标”水到渠成一个抵达过学科高峰的教师,定然有着不一样的视野。“现在老师们能很快说出学科的性质、学科的本质乃至思想方法,回到原点了。”彭玮说。有一个化学老师参加全国赛课,获了一

14、等奖。赢在哪里?赢在了目标上。教学内容很简单,灭火,一般老师设计的时候会先讲原理,然后做个实验,就结束了。进校附校这个老师,讲火和人的关系,火的历史,人的历史;讲人和自然怎么和谐相处,火本身也是一种自然现象。“人家就觉得这节课特别大气。”如今,老师们设计课,把精力都放在了对知识目标的二次加工、挖掘上,以及对知识背后承载的一些规律、本质、概念、价值观的认识上。“我们挖掘哲学、伦理道德方面的高位目标,挖掘学科思想方面的高位目标,挖掘学科的核心知识、核心技能方面的高位目标。如,为什么学化学?因为要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学什么?物质的

15、组成、结构、性质,现象、概念、原理,规律、本质、观念。怎么学?科学探究,经历过程。习得方法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树立科学的自然观,等等。在这些高位目标指导下确定需要学生持续理解的内容。”“像语文老师,一上来绝不解剖语法、词汇、古文,而是把语文课的任务看成是沟通和交流,听和读都是为了读懂别人,说和写是为了让别人理解自己,从中又能找到那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读写打通,以读代写,这样对整个学科进行了彻底的解剖和整合。过去,这一类文章可能要讲 10 篇,现在可以只教 1 篇,重点把这一篇教好,把高位的东西解剖作者思想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能用这个方法去学第二、第三篇,做到少教多学。”从这些教学考虑里,你看出了

16、什么?是啊,三维目标!进校附校一开始苦苦追求的三维目标,也就是威金斯所讲的高位目标,如此水到渠成地出现了。只有深度理解了知识内容及其背后的能力、思想方法,才可能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实现对纯知识点的超越,抵达“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后二者从来都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外加上去的,而是由“知识”“附带出来的”。这个结论,可是进校附校 8 年教学研究得出来的。“转了一大圈,发现我们又回来了,回到了课标的第一段,回到了三维目标。但是很值,我们的老师都成长起来了。自己研究得来的东西和从别人那里直接拿来的东西,理解起来是完全不一样的。”彭玮捧着一套他们刚出版、还散着油墨香的课程标准校本化实施丛书(第一个系列是中学学科技能体系的建构与应用)给我们看,“不敢说我们已经把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搞得有多么清楚透彻,我们能够把三维目标实现得多地道,但起码,我们能够梳理出一个系统,我们的老师有了一个学科甚至多个学科的视野,我们知道了除了教知识,还要教知识背后的能力、方法、学科思想、价值观,这就是大进步了!”让“校本培训”沉底很多人诧异:梳理知识网、技能网、学科思想方法体系网,研究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细化实现过程,一所普通中学怎么有能力做下来?这得从学校的研修理念和机制说起。我们为什么有学习时间?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